孙中山-孙中山和毛泽东论太平天国

孙中山-孙中山和毛泽东论太平天国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孙中山-孙中山和毛泽东论太平天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孙中山和毛泽东论太平天国


在太平天国史研究上,孙中山、毛泽东这两位伟人都发表过评论。这里只就孙中山、毛泽东所论之异同略作分析,并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仔细翻阅孙中山先生的着述,不难发现他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目的。1902年,孙嘱刘成禺撰《太平天国战史》,欲使“洪门诸君子手此一编”(《孙中山全 集》第1卷第258-259页,以下简称《全集》);其目的是要利用其书作为“吾党宣传排满的好资料”(《全集》第1卷第217页),“扬汉皇之武功”,“俾读者识……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全集》第一卷第258-259页)。应当说,孙当时鼓吹太平天国,对当时之革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05年以后,孙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在赞扬的同时,也尖锐地指出其不足。他认为,太平天国“只以驱除鞑虏自任,此外无所转移”(《孙中山选集》上,第65页。以下简称《选集》)。1912年4月,孙于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后在同盟会会员饯别会上又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选集》上,第84页)此时,袁世凯已为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正在实施,孙于此时断言太平天国之革命“不能算成功”,是哀其古人,亦痛辛亥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之今也。1924年,孙在阐扬三民主义理论时,对太平天国的失败教训又一次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他认为,太平天国“不懂外交”、“不北伐”、“读书人不赞成”、“大家想做皇帝”,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他们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则是失败的“最大的原因”(《全集》第9卷第269页)。他深刻地指出:“太平天国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孙中山结合自己的革命实践来总结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不管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也曾谈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下列几种:一是斗争手段错了。“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这是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洪秀全的手段错了。”(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第100页,1983年版)二是两权对立。“历史上领导多头总是要失败的。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西,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的。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陈晋:《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37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三是骄傲。1944年11月,毛泽东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2页,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毛泽东在关键时刻,告诫全党以李自成、洪秀全失败的历史为鉴,“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毛泽东选集》第902页)。在这一点上,他比孙中山看得更深远。
作为革命家,孙中山、毛泽东都对太平天国的“消灭私有制”给予很高的评价。孙中山曾多次说过“洪秀全建设太平天国,所有制度……即完全经济革命主义,亦即俄国今日之均产主义。”(《选集》上,第439页)“至于共产主义之实行,并非创自俄国。我国数十年前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已实行,且其功效较俄国尤大……”(甘乃光《中山全集(分类索引)》第1026页)。孙中山还说:他所创立的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是太平天国土地平均的继承,“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人创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选集》上,第439页)毛泽东对太平天国此举亦十分推崇,他在1958年读《张鲁传》时写的批语上说:张鲁的五斗米教“道路上饭铺里吃饭不要钱,最有意思,开了我们人民公社食堂的先河”。所不同的是,孙中山虽然称赞太平天国的“平均”主张,要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国家,但他的政治纲领并未实行“均产政策”;而毛泽东则在中国实践了在农村消灭私有制的革命,推广人民公社制度。但直至晚年,他都未能认识到人民公社的错误和危害。
孙中山、毛泽东毕竟是政治家,而不是历史学家。他们虽然对中国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相当的研究,也有过精辟的论断与卓见,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他们是从政治的角度审视历史的,同时他们也有他们的时代局限。比如,他们所看到的关于太平天国的资料和研究论着,未见得比我们今天的专家、学者多,孙中山就没有读过《天朝田亩制度》,毛泽东也无法看到《太平天国资料续编》。作为一代伟人,他们对太平天国的评论中的若干真知卓见至今仍有巨大意义,但也有一些论述在今天看来是不够科学和有欠准确的。这些不够科学、有欠准确的论述,不应该还束缚、制约着我们今人的思考和判断。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0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