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上官婉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上官仪与上官庭芝是上官婉儿的祖父与父亲,二人可以说死得非常冤枉,在上官婉出生后不久,就因为被人诬告,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从而被武则天下令处死,上官婉儿与母亲侥幸免于一死,入了皇宫的内廷。
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更何况是灭族之仇了,照道理来说上官婉儿对武则天应该是恨之入骨才对,但后来的上官婉儿却成了女皇的心腹之人,而且一生都在侍奉这个与自己有着灭族之仇的仇人,那是什么理由什么原因导致上官婉儿不去怨恨武则天呢?
上官庭芝等逝世时,才女仍尚在襁褓
首先是当年上官仪与上官庭芝被害时,上官婉儿此时还处在襁褓之中,没有家的概念,对家这个词的认知根本没那么深。而且在上官仪等被害后,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开始进入皇宫中生活,虽然在在宫中作为奴婢,但是在上官婉儿的眼里,皇宫就是她逐渐长大的地方,也算是她的家,因此她的心里对武则天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的仇恨。
虽然上官仪当年遭人诬告致死,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知晓其中内幕,但作为生活在皇宫中的母女二人,作为出身名门的郑氏,不会不知道凭她们母女二人与一个当朝掌权的女皇作对是什么概念,可以说十死无生,因此在上官婉儿自小的成长过程中,其母郑氏就没有给她灌输那种仇恨的概念,自然上官婉儿对武则天也就谈不上怨恨颇深了。
知遇之恩,千里马遇伯乐
据《资治通鉴》记载:“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除此之外,武则天虽然是身为女皇帝,但是武则天对于对于国家治理方面是有贡献的,对于辅助她治理天下的人才一向都是求贤若渴,而且对于人才武则天是保持一个尊重爱惜的态度,因此当时的很多人才都是抢着为武则天效力。
作为才女的上官婉儿名声传到武则天耳中时,武则天立刻召见了她,武则天问,上官婉儿答,谈吐间从容不迫,颇有大才,于是武则天当时就免除了上官婉儿奴婢的身份,并且加以重用她。等到武则天正式登基时,上官婉儿已经能够处理起草诏书这样的重要之事了,可以说此时的上官婉儿已经成为了武则天的首席秘书。
这份际遇对上官婉儿来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知遇之恩,千里马遇伯乐。封建社会中的主流思想便是“男尊女卑”,毕竟能成为女皇帝的只有武则天一个,同时期的多数女子都在家相夫教子,而上官婉儿却能手掌大权,不能不说这份知遇之恩很厚重,这样一来上官婉儿心中那份本就不深的仇恨自然随着恩德逐渐消散了。
心中纵然有恨,也随之消散
史学家们不是没有提出过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是伺机报仇,提出了一种想法,是上官婉儿在武则天的身边都是虚心假意,一直故意迎合武则天,好伺机刺杀武则天。但是每次都能得到武则天的宽恕,于是上官婉儿对这种恩典感激涕零,这才愿意心甘情愿地侍奉武则天。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武则天是什么人?为了大权连自己儿子都能杀,更别说与她非亲非故的上官婉儿了,武则天对人才的态度是不错,也爱惜尊重,但是如果说上官婉儿真的起了杀心采取了行动,单凭这一点,武则天就不可能会饶恕她,也绝对不会让一个对自己有杀心的上官婉儿时常呆在自己身边的。
由此可见,上官婉儿是没有刺杀武则天这方面心思的,即使是心中对武则天有仇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武则天的恩德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