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科举制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科举制是我国存在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影响深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科举制的相关知识。
科举制诞生于隋朝,隋朝之所以施行科举制,是因为社会阶层发生了变化,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催生了很多门阀大族,隋文帝家也是出身弘农杨氏这样的名门望族。可是这也就造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皇位更替速度太快,国家行政效率低下,隋文帝不愿意让隋朝也成为短命王朝,虽然最后还是很短命,所以他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其实不是他的原创,这是恢复汉制,西汉时期就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隋炀帝是个步子迈的很大的皇帝,他在他爹的基础上,设置了进士科等科目,科举制就这样诞生了。由于隋朝时间太短,科举制是草创阶段,所以需要后世不断去完善。
第一个完善的皇帝是唐太宗,他将科举制的科目弄多了,除了进士以外,明经、明法、明算等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考试出现了,说明唐太宗想挖掘专门性人才。不过人们热衷的还是进士和明经两科,明经最简单,会背书就行,考试就是填空题,跟今天语文考试名句填空一样。进士科最难,先来考个填空题,这个和明经一样,后考诗赋,这个诗赋可不是让你随便写的,它先给你个命题,咱们今天写什么,别着急后面还有,你必须照着某篇诗赋的格律来写,最后再来一篇时务策,就是时事政治论文。这么难但是它光荣,考中了皇帝请吃饭,还可以跨马游街,光宗耀祖的感觉马上到来。唐朝科举每年都考,进士科录取比例超低,很多人考一辈子都没考上,明经科很容易考,会背书就行,咱们熟悉的狄仁杰狄大人就是明经入仕,老狄很现实不喜欢虚名。
后一个是武则天,女皇帝精力旺盛,搞了个殿试,自己来考学子选拔公务员,一方面防止下面的人作弊,另一方面也显示自己有才华,还搞了武举,文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过后世君主可没那么有精力,殿试就不搞了,就像唐玄宗都是从此君王不早朝了,早朝都不上了还顾得上监考。
不过唐玄宗对于考试也有改革就是开始派高官主持考试,原来都是五品的官员主持,以后要宰相一级的。这有利有弊,宰相你是不好贿赂,主要是见不着,可是宰相这就可以培养自己的势力了,唐朝后期中央的朋党之争就是这样起来的。唐朝科举它有个特点它不糊名,阅卷的知道这是谁的卷子,这就不公平了。而且还流行行卷,就是你把你平时写的文章给达官显贵看,他们举荐你,考试之前名次就定了,大诗人王维就是这样,结交了王爷公主,考试不费吹灰之力。很多人是找不来门路的,像杜甫老爷子,一辈子科举,到处送文章,最后还是穷困潦倒一生。唐朝科举考上了可不能直接当官,要去吏部铨选,身、言、书、判四场下来你才能做官,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考了好多次都没考上,在唐朝想做官还是很难的。你就算考上了也是下等官员,八九品那样,想当宰相,慢慢熬吧,唐朝不让越级升迁,而且从四品开始,除了正从还分上下,你从一个八九品小官想到三品的宰相,中间的级数都让你撇嘴了。唐朝之所以科举考试录取比例低,给的官职也小,跟贵族占据大多数有关,唐朝依然是贵族的天下,就连科举考试也是贵族参加的多,寒门他没那个实力。所以科举制和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经过五代十国的折腾,中华大地上基本没贵族了,这些军阀专门抢贵族,科举制在北宋进入到了全面发展期。首先是录取比例上升,宋太宗一次科举招的人抵得上整个大唐的,而且授官从优,升迁迅速。读书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纷纷报考。不过为了彰显公平,北宋开始糊名了,跟今天的密封线一样,这样阅卷的就不敢明目张胆的作弊了。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人开始对笔迹,不过很快就被上级发现,对笔迹是吧,没事官府找人把卷子按一个笔体抄一遍,这样阅卷官不也赏心悦目了,不用看歪瓜裂枣的字了。还有人提前交卷传答案,没关系锁院制度来管你,考试结束前谁都不许出去,别说你考生了,就是主考官你也在里面呆着,科举一考好多天,也挺憋屈的。之前不是说唐朝形成了朋党吗,宋朝皇帝高明,以后你们这些进士都是朕的学生,天子门生这多高大上,一下子让这些人都为了皇帝肝脑涂地了。殿试在宋朝也成为了常设的了,宋朝规定科举考试分三级,其实如果都算上不止三级。先是童生试考中了成为秀才,这个在以前不算科举考试的一环,伟大的洪秀全天王就是卡在这一环,一辈子连秀才都不是。考中秀才以后就进入科举环节了,下一步是乡试,在省城考,宋朝是各路的首府,乡试都是在秋天举行所以叫秋闱,考中的是举人,举人就可以做官,不过级别比较低。乡试的次年春天举行会试,京城礼部举行,称之为春闱,考中的是会士,这之后就是殿试了,殿试考中了就是进士了。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四名传胪,这个第四名是唱名的所以叫传胪。本来呢二三名都是榜眼,写名字就是一边一个,跟眼睛一样,探花刚开始不是名次的名词,探花唐朝就出现了,唐朝的探花必须是本场考试最年轻的最好看的才行,这在后世也就形成了定制,探花必须好看,歪瓜裂枣的就别想了,古代也是看脸的时代。
我们说科举很多人都不说元朝,一般认为元朝不重视读书人,九儒十丐是元朝的阶级划分,读书人还不如娼妓只比乞丐高。其实元朝也不是没科举,只不过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元仁宗以后才有的,由于轻视读书人,科举虽有,可是做的官很多都是辅助性的,想做大官根本不可能,参加科举的都是位列第三等第四等的汉族人,这在元朝是不能当大官的。元朝也只是延续的宋朝,在科举制上没有什么建树。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的最后一个时期,也成为了没落期。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是加强思想控制,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朱熹老夫子的言论因此大受欢迎,另外朱熹还和明朝皇帝一个姓,这太好了,就算不是直系的,几百年前总归是一家。孟子的民贵君轻在明君看来很有道理,在朱元璋看来那就是大逆不道,孟子的言论在明朝很多被删除禁止了。明朝还规定了必须写八股文,这种文体它其实是个官文的文体,就是当官的写的,为什么会这样规定,因为朱元璋没文化,别的文体他看着费劲,所以规定了八股文,这种问题对于字数,段落内容都有规定,看的人很舒服,写的人很痛苦。而且明朝还规定只能写朱熹的思想结论,不允许自我发挥,这对于读书人来说老折磨了,不过你想脱贫致富还是要当官,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商人是有钱但你社会地位低,想提高怎么办,造反成本太高,在明朝特务遍地的情况下也很难实现,那就老老实实的买田置地先当地主,然后让儿子去考科举,中了你们一家子就从商变成了士,一下子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这也有可行性,你有钱多请几个老师,多对一辅导你儿子,处非他智力有问题,想考不上都难。明朝科举其实难度降低了,格式和内容都固定了,多背范文就行了。清朝延续了明朝的制度,不过清朝人搞文字狱,也不敢乱写东西,小心全家没命。明清除了三年一度的常科考试以外,经常举行恩科,比如皇帝过大寿,皇帝家添小孩了,皇帝他妈过大寿了这些都会举行恩科。明清科举一甲三名,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同进士出身。一甲这三直接授官,状元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和探花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二甲这些人选出一部分入翰林院当庶吉士,就是继续学习,还有一部分去六部学习,三甲授知县。明朝规定内阁大学士非翰林不得入,清朝给改了,要不左宗棠这辈子也当不了大学士,他只是举人没考中进士。
到了晚清,科举制选出来的人跟国际脱轨,只会之乎者也,外交、政治什么的都不会,自然科学更不行。1905年,在张之洞和袁世凯的建议下,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从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到废除科举制刚好1300年。顺便说一句张之洞是当年的探花,年少时应该长的还不错。
最后再说一些科举的小知识。乡试第一名叫解元,这个唐伯虎中过,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三次第一叫连中三元。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非常少,唐代三,宋代六,辽金元各一,明代三,清代三,这些人都不太出名,我就不列名了。第一位状元是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状元皇帝西夏神宗李遵顼。唐代科举考中的进士会去游大雁塔并刻石留念,史称雁塔题名。明清国门大明门大清门一甲三名可以从门内走出,这是无上殊荣,其他人除了皇帝就是皇后也只能大婚时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