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北伐大业并没有停止。就姜维来说,被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
基于此,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自公元238年到公元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11次北伐。针对姜维连年北伐中原,有人认为这是在消耗蜀汉国力,也有人认为这是在拖延蜀国的灭亡时间。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死后,姜维11次北伐中原,到底获得了哪些战果?是否一无所获。
一
第一次北伐:公元238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第二次北伐:公元244年,汉中都督王平击败曹爽,姜维、费祎前去支援王平。
第三次北伐:公元247年,姜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
第四次北伐:公元249年,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负。
第五次北伐:公元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双方平手。
对于姜维来说,前五次北伐主要是偏师进攻,特别是在蒋琬、费祎的限制下,前五次北伐的规模相对较小。至于第二次北伐,实际上主要是汉中的防御,并且,这场战役的主导者也不是姜维,而是汉中都督王平。当然,这一情况在费祎遇刺被害后出现改变,也即在费祎去世后,姜维可以执掌蜀汉兵权,从而调动更多的资源来进攻曹魏。
二
第六次北伐:公元253年,姜维出兵包围南安,粮尽而退。
第七次北伐:公元254年,姜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
第八次北伐:公元255年,姜维与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经于洮西,王经退守狄道城,后陈泰派兵解围。
第九次北伐:公元256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失期不至,为邓艾破于段谷,死伤惨重。
第十次北伐:公元257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姜维于公元258年退兵。
第十一次北伐: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
由此,姜维真正主导的北伐中原战争,实际上是从公元253年,第六次北伐开始,直到公元262年,也即第十一次北伐结束。在六次北伐中原的战役中,姜维两次被邓艾击败,两次没有收获而退兵。在此基础上,只要第七次北伐和第八次北伐,姜维获得了一定的战果。
三
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明年,加督中外军事。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延熙十七年(254年),蜀汉后主刘禅加姜维为督内外军事。姜维率军出陇西,曹魏在狄道的守将李简举城降。姜维进围襄武,击败魏将徐质,并将其斩首,魏军败退。除了斩杀徐质这位曹魏猛将,姜维在第七次北伐中原时,还姜维乘胜追击,先后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拔其县民还蜀。
也即姜维从曹魏获得了一定的人口,从而迁入到蜀国。在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的较量,主要焦点就是疆域和人口。比如在姜维之前,诸葛亮也曾迁移曹魏的百姓来到蜀地。进一步来说,相对于曹魏和东吴,蜀汉的人口一直是最少的,因此,如果无法攻城略地,那么,能够从曹魏获得一定数量的人口,也是有助于蜀汉国力增长的事情。
四
最后,在第七次北伐获得一定战果之后,姜维又在第八次北伐时重创曹魏大军。姜维第八次北伐中原,也被称之为洮西之战。公元255年(魏正元二年)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其弟司马昭控制魏国大权。蜀汉卫将军姜维得知后,督率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讨伐曹魏。姜维在洮西大破曹魏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余人。
一定程度上,洮西之战可以说是姜维对曹魏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也即让曹魏损失了数万兵马。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的兵力总共还不到10万人。所以,姜维实际能调动的兵马,不过数万人。基于此,在洮西之战中,姜维不仅兵力没有优势,还是客场作战,结果却造成数万魏国大军的阵亡,这放得任何历史时期,都是了不起的战绩了。
综上,虽然姜维一生前后11次北伐中原,但是,实际上,姜维只主导了后六次北伐中原的战役。在这六次北伐曹魏的战役中,姜维斩杀了一位曹魏猛将(徐质),从曹魏迁移部分人口充实蜀汉,并让曹魏付出了数万兵马的损失。特别是最后一项,无疑延迟了曹魏发动灭蜀之战的时间。换而言之,如果没有姜维的多次出击,曹魏很可能早就能集中兵力,从而在公元263年就发动消灭蜀汉的战役了。所以,姜维北伐中原,自然不是一无所获的,而是颇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