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之战(详解诸葛亮征南中三路大军的进军路线)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

第85回 征南中。

李恢接任庲降都督一职时,刘备已经在打夷陵之战了。之所以强调下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刘备在任命他接手南中事务时,还给他加了个交州刺史。当日孙刘结盟默认的是交州归属东吴,现在两家已经翻脸,蜀汉自然没必要再遵守这个约定。虽然荆州被关羽丢了还没拿回来,但益州亦有通往交州的传统通道,那就是由对应贵州的牂柯郡,顺珠江北源属性的北盘江而下,直至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平原。

当年汉武帝之所以要在五尺道的基础上,向贵州方向开通南夷道,并征服贵州西部的夜郎国,便是为了打通这条能连接岭南水路通道。说到底,虽然贵州境内地无三尺平,很难引起中央之国的兴趣,但拥有珠江三角洲平原、红河三角洲平原的南越之地,吸引力还是挺大的。贵州能够成为连接蜀地与岭南的跳板,地缘政治价值便显现出来了。

为了开辟这个对吴第二战场,李恢这个交州刺史把自己的驻地东移了点,从朱提郡的最东部南昌县,移到了牂柯郡最西部的平夷县,着手以牂柯郡为基地,进攻交州的准备工作。不过这一计划很快被夷陵之战的失败以及南中诸郡的反叛打乱了。使得李恢不得不暂时搁置交州刺史的职责,把重心放在稳定朱提这个西南夷道的枢纽点。至于接下来要怎么做,还要等待诸葛亮的下一步指示。

诸葛亮的指示是按兵不动。夷陵之战对国力损耗太大,需要时间恢复。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东吴的态度。刘备想让李恢去图谋交州,问题是控制力扩张这种事是相互的,结果他这一死,反倒是东吴乘机通过交州向南中扩张了影响力。可以说,看似是个死角的南中之地敢反,就是因为能够与东吴相通。

交州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博弈过程,后面会专门写一节。与南中地区一样,不管谁来统治这片边远之地,都是要依靠本地大族的。而交州大族中最强者领有四郡的士氏家族,家族领导者则是任交趾太守四十年士燮。几十年来,交州刺史的位置一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士燮的地位却一直很稳。这有赖于士燮很识时务,安心于做个土皇帝而没有谋天下之心,谁派刺史来我都配合。

因为孙刘两家此前的默契,孙权已经向交州派遣了刺史。刘备败于夷陵之战后,交州的东吴属性就更加确定了。为了让孙权不怀疑自己的忠心,士燮想到了向孙权送一份大礼。这份投名状性质的大礼就是雍闿。简单点说,雍闿是在士燮的招诱之下,决定背叛蜀汉的。雍闿在被诱降之后做了三件事,一是明确拒绝了蜀汉劝他反正之意。二是把蜀汉任命的益州太守张裔送到士燮那去。三是围攻永昌。

李严在雍闿反叛后,写了一封长信去劝说,一共写了六页纸,结果雍闿只回了一段话,意思是我听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在天下有三个人自称正朔,我们这些偏远地方的人也不知道听谁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士燮的支持,雍闿是没有胆说这话的,而士燮在交州的成功,也让后者看到原样复制的机会。

想从交州获得支持,就必须有通道。不光是贵州能通过珠江水系与交州相通,云南同样有这样的水路通道。想从雍闿所在益州郡去往交州有两条水路,一是由李恢老家所在的澄江坝子出发,这个坝子里有个体量和滇池相当的抚仙湖隶属南盘江水系。而南盘江与贵州境内的北盘江一样,都是珠江的上源。二是云南红河州所在的坝子,然后接入红河上游,这样的话可以顺水路直通交州南部的红河三角洲。诸葛亮在平南中之后,专门把抚仙湖以南地区,包括原属牂牁郡的南盘江地区分割出来,合并成为新的“兴古郡”,就是为了控制云南与两广地区的战略通道。

有了水路通道,雍闿不仅能收到士燮的信,并期待来自东吴的支援,更能给孙权送礼。他的礼物是益州太守张裔。张裔是成都人,之前同样是刘璋的属官。曾在德阳抵抗张飞失败,后又作为刘璋的使者与刘备谈投降条件。益州开始叛乱时,原太守正昂被杀,张裔被派出接任。张裔自持有威望直接就去上任,结果又被雍闿绑了。好在雍闿是蜀地名士,雍闿应是顾忌这层没有杀他,便以鬼神之名对那些杀红了眼的属下说,这人只是表面光没什么用,不值得杀,然后送往交州。

张裔是幸运的,同时期高定在越巂杀了守将焦璜,朱褒也在牂牁杀了前来探查情况的益州从事常房。后者反被朱褒诬陷谋反,诸葛亮因为要做准备工作,需要暂时稳住朱褒,不得已选择相信朱褒的说词,以谋反罪诛杀了常房的儿子,并将他的弟弟谪迁到越巂。结果见雍闿那边举了旗,朱褒终究还是反了。

这三股力量虽然互不统属,但居于核心的是雍闿。事实上,雍闿也是率先起事者。为了说服以高定为代表的夷人部落首领,他还耍了个小花招,让人去告诉夷人们,蜀汉要额外征收很多贡品,要求又是完全没可能做到的。比如要三百条胸前也是黑色的乌狗,三千根三丈长的木料。西南夷与汉官沟通,往往需要仰仗南人为中介,有他们信任的南人前去挑唆也就信了。

在接受东吴的招诱之后,雍闿向东吴讨要了永昌太守一职。相比北向谋夺朱提,拿下南面的永昌会更为安全。雍闿谋反时,永昌郡的太守正好空缺,已在此为官多年的功曹吕凯、府丞王伉,一起率众封闭四境与雍凯对抗,等待诸葛亮的援军前来。永昌郡人口虽多,但基本都是土著部族,真正迁徙至此的中原移民很少。吕凯等人能够顶住压力,一直没有让雍闿攻取永昌,无疑是得到了永昌诸部的支持。而能够做到这点,根本原因是这些部民与云贵高原上的那些“夷人”并非同一族属。

永昌郡在地理上对应的是云南南部的横断山区,原为哀牢国故地。一定要将之对应现在的民族,则是傣族先民的部落联盟。汉武帝时期,哀牢部落联盟的中心已经变成了帝国最西南的不韦县,对应现在的云南省保山市。坚持与汉王朝对抗的南越国相吕嘉的族人,就被汉武帝发配于此。东汉初年,其余哀牢部落主动内附。朝廷在他们的土地上设置了两个县,将之于益州郡西部,隶属横断山区六个县合并,建制为为“永昌郡”

哀牢内附有现实考虑,强大的中原王朝已经进入南横断山区,牢牢的控制蜀地通往中南半岛及南亚的商路,内附的话有利于从贸易中获益。这与西域诸国主动选择中原王朝的道理是一样的。永昌虽然边远,但很大程度已是热带气候,人口可不少。公元140年的人口统计达到189万,仅次于南阳和汝南两郡。如此多的人口,且物产丰富,难怪会被雍闿所觊觎。

最初正是因为汉藏语系的“夷人”到来,哀牢之民才被迫从云南高原向南迁徙。从这个角度说,虽然哀牢之民被笼统归到“夷”人的范畴,但与凉山、云贵高原的夷人并不是一个类型,雍闿就算利用了高定等夷人首领的信任叛汉,这种的信任亦不会自然传导到哀牢。相反,由于雍闿与高定结盟,共同图谋永昌,还会让永昌土著们更加担心自己的命运,从而愿意把希望寄托在成都的统治者身上。这种思维,多少有点远交近攻的味道。

虽然雍闿和高定迟迟没能拿下永昌,但三郡皆叛并且有东吴做后盾总是现实。想夺回南中,诸葛亮首先要说服孙权继续与蜀汉结盟。本来刘备死前,孙权自己受曹丕伐吴的影响,已经主动希望与蜀汉结盟,刘备也答应了。结果刘备一死,雍凯一降,孙权又犹豫了。诸葛亮派往东吴的是新野人邓芝,祖上是东汉名将邓禹。不过邓芝不是刘备带进去的,而是之前就入蜀避难的“东州士”刘备人望高,入蜀后邓芝自然会归附。

见孙权犹豫,邓芝的告诉孙权自己此行不光是为了蜀汉,也是为了吴国。如果东吴还想委身于魏,最低限度也得把太子给送过去为质。如果不做曹丕就还得征吴,到时候蜀汉为求自保也会顺流而下。孙权是个明白人,当即同意与刘禅正式缔结同盟。孙权此前已经任命了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派往交益两州边界,结盟之后便将他撤了回来。

朱买臣是西汉时期人,穷困时为妻子所厌弃,富贵后妻子又想复合。朱买臣便泼了盆水在地上,说道或覆水能收便与她复合。朱买臣之妻遂羞愧自尽而死。这便是覆水难收的典故。张裔显示出自己的才智后知道有点不妙,怕孙权因此把他扣下来就赶紧上路。结果孙权果然后悔派人追了上来,好在张裔已经入了永安地界。这倒不是说孙权小气,想争天下人才是最重要的,孙权是希望张裔能留下来为自己所用。

吴蜀再结联盟,诸葛亮这边终于可以入南中平叛了。刘禅的年号是建兴,大军出发之时已是建兴三年三月,离刘备白帝城托孤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整个南征大军共分为三路,一路由李恢率领,由朱提郡南下益州郡,直取雍闿。一路由马忠统领入牂牁平朱褒。诸葛亮自己则率军对付越嶲的高定。

这里说的马忠不是俘虏关羽的潘璋部将马忠,而是巴西阆中人,原在巴西郡任县长。刘备败入白帝城后,马忠负责将巴西征调的五千新兵送至前线。刘备在与之交谈后对身边人称赞道,我虽然失去了黄元,但得到了马忠,这世上真是不缺乏人才啊。刘备死后,马忠便入幕丞相府为诸葛亮所重用。

马忠这一路是最顺利的,很快便平定了朱褒之乱。并接任牂牁太守之职,恩威并施的稳定了贵州的形势。没有夷汉两民的支持,朱褒谋反的基础并不稳固。李恢这一路本来也挺顺的,因为大军还在路上,雍闿就因内哄被高定的部下给杀了。事已至此估计大家会感到有点奇怪,怎么演义中南中之战的另一个主角孟获还没出来。其实孟获已经出场了,只是前面故意卖了个关子没说。之前不是说过,雍闿让人去欺骗夷人,说蜀汉要故意为难他们嘛,这个被派去做说客的人就是孟获。派孟获去一是因为孟获出身于南人八族中的孟氏家族。二是他为“夷汉所服”,夷人会信任他的说法。

由于演义将南中之战描写成一场夷汉战争,孟获的族属一直有争议。其实以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几乎没有可能出现一位同时为夷汉所服的夷人首领。即便叛乱本身是由边缘民族挑起的,想与本土汉地官民结盟与中央--对抗,也必须推出一位汉人做联盟代表。比如借凉州羌乱崛起的韩遂,就是这样被推到前台的。

雍闿为什么被高定的部属所杀,史书并没有详细记录。永昌是雍闿和高定联军一起打的,快两年了都没拿下,内部起矛盾实属正常。何况雍闿虽是南中汉人豪强的代表,却没有记录表明他在夷人中享有威望。如果孟获希望取而代之,暗中鼓动高定这样做,并非没有可能。不管是什么原因,雍闿死后孟获的确成为了益州南人的首领。高定也继续维持与对方的同盟,回到越嶲去布防抵御诸葛亮。

借助雍闿之死造成的混乱,李恢顺利进驻了益州郡治滇池县。不过孟获上位后很快便将形势逆转了过来,用数倍于李恢的兵力包围了滇池城。由于诸葛亮那边还需要过高定这关,才能到滇池与之会师,一时间李恢的形式十分危险。好在李恢想出了个缓兵之计,他派人告诉城外的叛军,官军的粮食已经快吃完,离开家乡时间又久,准备撤回去了。如果回不去,索性就和你们一起反了。李恢是本地人,城外的叛军也就信了他,暂时停止了攻城。

再来说说诸葛亮这一路。为了对抗诸葛亮,高定在旄牛、定笮、卑水三地布防,分别对应现在的四川省汉源县、盐源县、昭觉县。凉山地区的核心为邛都所在的“安宁河谷”这三个点都位于安定河谷的外围,分别从北、西、东三个方向,堵住了诸葛亮的进攻邛都的路线。这当中位于大渡河畔的旄牛县越嶲的属地,是汉嘉郡最南端的县,原住民为隶属羌系民族的旄牛羌。从成都平原南下越嶲的话,可以先从临邛到青衣江畔的汉嘉县,然后再纵穿整个汉嘉郡抵达旄牛县,再由旄牛进入越巂郡和安宁河谷。这条古道因此被称之为“旄牛道”

高定能够把防区扩张到汉嘉境内,是因为受中原王朝南扩影响,原本生活在这一区域的羌人,很多经旄牛道迁徙到了凉山地区。这些最初居于青衣江流域的羌人被称为“青衣羌”或者“青羌”,因这一迁徙路径有时也会被称为旄牛羌。解决完南中战事后,诸葛亮将越巂境内的青羌万余家迁入蜀地,设五部都尉加以管理,一如曹操对内迁南匈奴的做法一样。

诸葛亮并没有选择旄牛古道南下,而是顺岷江出平羌小三峡,在乐山向西转入大渡河,往旄牛县方向进发。不过诸葛亮的大军却没有进抵旄牛,在旄牛东东三十公里处,就转入了大渡河右岸支流牛日河,向南进抵至牛日河上游的阐县。这条线路的最大好处是尽量多利用水路迫近安宁河谷。阐县位于安宁河谷的东北面,接下来再西行三十公里翻越分水岭,就可以进入安宁河谷的北端。

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就此西转,仍然继续南下驻军于卑水县。卑水位于邛都东部,与之交通距离为100公里。两点所对应的西昌高与昭觉县间有古道相连,现为307省道所使用。由大渡河南下卑水,再西入邛都的路线,整体可以参考现在的208、307两条省道。应该说不管选哪条线路,对身为土著的高定都不算是奇袭。诸葛亮的这条进军路线沿途建制有县,亦说明道路早已有之。只是说战场上还是讲实力的,最终高定还是没有抵抗住蜀汉大军的攻击,兵败被杀。

安定河古称孙水,是--江的左岸支流,益州郡和云南高原则位于--江的右岸地区。拿下邛都和安定河谷后,诸葛亮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去昆明与李恢会和,这就需要横渡--江了。--江古称泸水,蜀军抵达--江北是当年五月,“五月渡泸”之说就是这么来的。见蜀军主力进入益州地界,孟获遂亲自领军北上迎敌。知晓诸葛亮消息的李恢,则乘围城之敌松懈之机杀出城去。不过李恢并没有北上去接应诸葛亮,而是向南攻击前进,收复昆明之南的失地。

李恢没有北上接应,是因为他完全相信丞相不用南北夹击也能击败孟获。自己乘机把叛军的大后方扫平,才能让孟获断绝节节抵抗的想法。事实的确如此,两军一接战,诸葛亮所带领的蜀军主力便将孟获俘获了。至于说孟获不服,又放回去“七擒七纵”的说法,在记载这一事件的华阳国志中也有的,被称之为“七虏七赦”

后人产生怀疑,是因为这七擒七纵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其实大可不必在数字上跟古人较真,类似的数字出现只是为了表明次数比较多。战场也没换地方,多交战几次费不了多少时日。不管到底是几次,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按演义的说法,这是为了让蛮夷心服,其实却是为了让“南人”心服。

在治理南中的问题上,诸葛亮所采取的是“以汉制夷”策略。即完全依托南人豪强来治理南中。正常情况下,诸葛亮应该是把这些敢于反叛的豪强首领尽数诛杀,宗族迁入成都。问题是,如果把这些经由几百年沉淀定居下来的南人都迁走,在地缘政治上无异于是一个倒退,填补空间的势必是那些更难取信于蜀汉的夷人。如果不迁再空降官员来治理,这场战争中这些“南人”各家都有死伤,心中难免有积怨。不带兵来,空降的郡县官员会有危险。带兵来的话,又要增加地方的粮食负担,还是会激化矛盾。

临行前马谡曾跟诸葛亮分析过其中的风险,希望此战能“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深以为然。不追究南人豪强的反叛之罪,反而直接把地方事务全权交付于他们便是为了攻心。豪强大户之所以反叛,无非是想做个土皇帝,现在让你正大光明的做,何乐而不为。

为了彻底收复南人之心,诸葛亮还从中选取人才北上为官。除了孟获以外,代表人物还有来自李恢的姑父爨习,朱提郡的孟琰。前者甚至借助这次机会,提升了整个家族在南中的地位,后来在东晋时期,其他南中大族在争斗中相继衰弱,建宁爨氏逐渐独霸南中长达四个世纪,一直到南诏崛起后才消失于地缘政治舞台。至于孟琰,在诸葛亮北伐时便会有出场。此外蜀汉在迁徙青羌中的精壮者后,还把老弱者留给南人大姓者为部曲,也是一种施恩手段。

终蜀汉一世,欲望满足的南人们都没有再叛。问题是南中的不止有南人,还有夷人。就夷人,对此诸葛亮亦有安排,蜀汉希望这些夷人部落能接受南人豪强们的管束。具体做法是,劝说这些豪强出钱雇佣夷民中勇武好斗者为部曲,但凡收用部曲多者,就有机会获得官职甚至世袭。这样的话,夷民有了一条获取财富的出路,大都渐渐愿意为南人豪强们所调遣。后者亦能因此而从蜀汉获得官职奖赏。

诸葛亮这样做不光是为了让夷民稳定,更不是为了让豪强们拥兵坐大。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勇猛的夷人战士为蜀汉所用,投入到对外作战前线。换句话说,等于是南中豪强们出钱为蜀汉养雇佣军,蜀汉则根据各人的贡献给予官职,分配他们在地方的势力范围。由此夷人得到了钱财,南人豪强有政治空间,蜀汉也有了新的兵源,真是个三方得利的好办法。此外,南中处于后称“南方丝绸之路”的商道中心,局面稳定、商道畅通,对南中地方经济是有好处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蜀汉不过多干扰地方政治,无论夷、汉基本都不会对上面有个中央--感到排斥。

当然不管怎么做,总归还是有不愿意就此臣服的夷人部落,夷汉之间亦会有矛盾产生。蜀军退兵之后便有夷人复叛,包括坚守永昌两年的吕凯,被升迁至新设的云南郡任太守后,也被叛夷所杀。好在有了南人豪强的支持,蜀汉在平息这些夷人叛乱时并不再需要诸葛亮亲征了,依靠庲降都督就能够解决问题。

诸葛亮走时将南中五郡进一步分割为七郡,同时将庲降都督的驻地南迁到建宁郡的味县。虽然不驻军,但必要的地缘政治设计还是要做的。蜀吴和解,李恢的交州刺史自然是做不成了。工作重心转在庲降都督职上的李恢,在将驻地移入建宁后,主要任务就是平息夷人叛乱。平叛之后,蜀汉会将叛乱部族首领迁入蜀地定居,同时留在原居住地的夷人部族,征收金银牛马等物资作为税贡。这些出自南中的物资,为蜀汉北伐提供了充足的军需保障。

如此恩威并施,多管其下,诸葛亮终于为蜀汉赢得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