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本草纲目》释地八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本草纲目》释地八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本草纲目》释地八说
《本草纲目》里有丰富的地名资料,准确地诠释地名对于理解书中内容特别是药材至关重要。①据《本草纲目》校点本第2版②提到2463个地名,其中政区地名1139个,山峰岭岗270个,区域地名、地域性名称213个,西域、南洋等境外地名108个,河湖池泽86个,虚构与传说地名60个,少数民族地名58个,古都古城地名43个,古国名38个,乡镇20个,错讹地名30个,泛指、合称各60余处,待考、无考地名20个,其他还有寺、港、坊、泉、邑、井、驿、帝陵、宫苑、王府、盐场、关隘、园林、茶场、亭部、都司、土司、沙洲、岛屿、都护府、交通道路等地名两百多个。可见,政区地名占了大头(46.2%),山川地名的份额也不少(14.5%)。笔者在研读《本草纲目》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分成如下八个方面,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一、地名频率反映的地域性偏向
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提到最多的地名是“岭南”,共163次;③其次为“江南”,为151次;超过100次的地名,还有:“南方”124次,“南海”113次,“南”108次(不含任何搭配),“江东”104次。这些提到100次以上的地名都在南部中国,令人感觉到《本草纲目》的地域重心是在南方。
再看李时珍提到50次以上、不足100次的地名,依次为:“蜀”89次(不含任何搭配),“北”71次(不含任何搭配),“波斯”69次,“太山”66次,④“西域”61次,“广”61次(未含广东、广西、广南等搭配),“吴”60次,“河东”56次,“江淮”55次,“广州”、“蜀中”各54次,“闽”与“楚”各53次。这13处地名,“北”、“太山”、“河东”在北方,“波斯”、“西域”主要在明廷境外,其余8处“蜀”、“蜀中”、“广”、“广州”、“吴”、“闽”、“楚”、“江淮”均在淮河以南的南方。
在《本草纲目》里,提到10次以上(含10次)、50次以下(含50次)的地名有141个,除了无法归入南北双方的“淮”、“中国”、“西戎”、“江湖”、“昆仑”等9个地名和域外的“大秦”、“拂林”、“林邑”、“天竺”、“新罗”等12个地名之外,南方有“江淮”、“汉中”、“益州”、“蜀郡”、“江西”、“交趾”等68个,北方有“陕西”、“冤句”、“北土”、“北方”、“河北”、“秦”、“青州”等52个。
可见,李时珍在顾及全国各地的同时,其重心存在着偏于南方的倾向。
二、地名方位之考订
关于何首乌的原产地,李时珍据李翱《何首乌传》⑤引录为顺州南河县(参见第1288页)。在中国历史上,顺州有12处,⑥称南河者亦不少,如何判断?首先,可以确认李翱为中唐时人,774-836年在世,那么就可以排除七个非唐代的顺州,并排除唐初贞观元年废者,这样就只剩下四个顺州;其次,可以进一步排除两个羁縻性质的顺州。因此,与李翱生活时代契合的顺州只有两个:一在今北京顺义,一在今广西陆川。进一步,观察哪个顺州管辖了南河县?《通典》、《元和郡县志》均无记载。据《旧唐书·地理志二》“顺州”条,“贞观六年置,寄治营州南五柳城,天宝元年改为顺义郡,乾元元年复为顺州。领县一:宾义”;《太平寰宇记》卷七一改作“思顺州”;按《明史·地理志一》“顺天府顺义县”条,“元顺州,洪武元年十二月改为顺义县”,可知今北京顺义的顺州置于唐贞观六年(632),辖县中无南河,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顺义县。同样,依据《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七“容州”条之“废顺州领县二:龙豪、南河”,《新唐书·地理志七上》“容管”条之“顺州顺义郡,大历八年容管经略使王翃析禺、罗、辩、白四州置,县四:龙化、温水、南河、龙豪”,《宋史·地理志六》“容州陆川”条之“开宝五年,废顺州,省龙豪、温水、龙化、南河四县入焉”,则知今广西陆川的顺州始置于唐大历八年(773),辖县中有南河,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南河县,唐武德五年(622)析石龙置,属罗州,大历八年改属顺州,开宝五年废。因此,历史上顺州管辖南河县的情况仅此一例,存在于大历八年到开宝五年(773-972)两百年的时段内,顺州故治在今广西陆川县南四十里,南河县故址在今陆川县东南古城镇。
余杭在《本草纲目》里仅两见,一为山名,见卷九《五色石脂》:“[恭曰]二脂太山不闻有之,旧出苏州余杭山,今不收采。”(第554页)一为政区,见卷三四《月桂》:“[藏器曰]余杭灵隐寺僧种得一株,近代诗人多所论述。”(第1933页)这两处余杭,均不在今浙江余杭(原余杭县治所在今余杭区西部余杭镇)。余杭山首见于《越绝书》、《吴越春秋》,后代地理志书如陆广微《吴地记》、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四、范成大《吴郡志》卷八、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中均有记载,在旧时吴县之西三十里处,今属江苏。灵隐寺今在杭州市区,陈藏器生前此地属杭州钱塘县。故“余杭灵隐寺”句内只有将“余杭”理解为郡名,方才解释得通。余杭郡即杭州,系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间之正名,辖当今浙江杭州、余杭、富阳、海宁、临安诸地,治所在今杭州市城区。
爆山在哪儿?《本草纲目》卷八“紫石英”:“[时珍曰]按《太平御览》云:自大岘至太山,皆有紫石英。太山所出,甚环玮。平氏阳山县所出,色深特好。乌程县北垄山所出,甚光明,但小黑。东莞县爆山所出,旧以贡献。江夏矾山亦出之。永嘉固陶村小山所出,芒角甚好,但小薄尔。”(第512—513页)关于“爆山”今地的判断,颇费思量。表面上看,此东莞应在今广东,且清吴绮《岭南风物记》亦载出紫石英。然由李时珍的记载上溯,《太平御览》卷九八七药部曰:“《抱朴子内篇》曰:或问:不寒之道,答曰:以立冬之日,或服六丙六壬符,或服太阳酒,或服紫石英。东莞县西北二十里有爆山,出紫石英,旧以贡献。”⑦可见,这是引录葛洪《抱朴子》的内容(今本《抱朴子》佚此后半条内容)。在葛洪(284-364)生前,广东的东莞县还没设立,只有今山东的东莞县(在今山东沂水县)。考大岘山在今山东沂水县东北,太山即泰山,李时珍引“自大岘至太山”均在今山东中部。又,唐代文献均载沂州贡紫石英,而广东东莞无贡。《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厥贡䌷、、文绫、丝、葛、水葱、藨心席、瓷石之器。”小注:“沂、兖等州紫石英。”《通典》卷六:“琅琊郡:贡紫石英,二十两,今沂州。”《元和郡县志》卷一三“沂州沂水县”:“雹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出紫石英,好者表里映彻,形若雹状,故名雹山,今犹入贡。”《太平寰宇记》卷二三“沂州沂水县”:“雹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大山记》曰:雹山出紫石英,好者内朗外明,表里映彻,若雹状,故名雹山,今犹充贡。苑记曰:爆山出紫石英。”即使晚出的《大明一统志》,卷二四“青州府”亦载:“雹山在沂水县西北五十里,出紫石英,好者映彻如雹,故名。今曰大固山。”可见,入贡的紫石英出产于唐宋时代的沂州,爆、雹音同。因此,爆山位于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二十余里。这座位于今山东的爆山,首见于《水经注》卷二五“沂水注”:“沂水又南径爆山西,山有二峰,相去一里,双峦齐秀,圆峙若一。”清乾隆二十五年《沂州府志》卷三“山川”亦载:爆山“县西北四十里,《水经注》‘沂水又南经爆山’即此,一名雹山,盖音同之误,《沂水县志》作燝山,尤为失考。”而所谓广东东莞的爆山,可能并不存在。⑧故而,雍正《广东通志》卷五二《物产志》记载“紫石英出东莞爆山,大如指,如石榴子,色纯紫,光明鲜艳”,完全可能是将彼东莞误作了此东莞。
三、政区地名之厘定
在《本草纲目》的政区地名中,李时珍生活时代存在的府只提到84个,明代遍设于全国的卫、所在《本草纲目》里只有17个,明朝之前早已废弃的郡却有223个,所提及的468个州中绝大部分当时已无建置。可见,《本草纲目》政区地名以古地名居多。
州制起始于先秦九州,汉武帝十三州则是监察区,东汉末年州演变为政区,西晋之后州的数量逐渐增多,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州多达好几百个,南北朝后期全国已有五百多州,隋文帝时称“今州三百”,⑨唐有三百六七十州,宋元时代随着州升府、升路的增多,州又越分越细,明代只分属州和散州了。《本草纲目》中的州,如爱州、壁州、蔡州、丹州、鄂州、坊州、赣州、杭州、箕州、开州、莱州、孟州、南恩州、潘州、岐州、饶州、沙州、台州、万州、西州、严州、真州等等,要么早废,要么改成府,明时早已不存在了。好在称“州”的都是比较着名的政区地名,文献记载丰富,诠释相对较易;即使不同时代的异地同名,也容易区分。唯有某些错讹之州名,诠释起来煞费苦心。例如卷一八《何首乌》:“明州刺史李远《附录》云:何首乌以出南河县及岭南恩州、韶州、潮州、贺州、广州、潘州四会县者为上。邕州、桂州、康州、春州、高州、勒州、循州晋兴县出者次之,真仙草也。”(第1289页)按:历史上并无勒州,点校本已改为“勤州”。又,卷二九《栗》:“刘恂《岭表录异》云:广中无栗。惟靳州山中有石栗,一年方熟,圆如弹子,皮厚而味如胡桃。”(第1752页,校勘记【三】已改“靳”为“勤”)。按:靳州,查刘恂原书并无此州,鲁迅校勘本作“勤州”。⑩故而可知,此两处“靳州”、“勒州”,均为“勤州”之讹。至于要了解勤州沿革,就容易多了。(11)
郡制起源于春秋时代,盛行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废于唐乾元元年(758)。李时珍出生时,废郡已有七百余年,因《本草纲目》集医书之大成,着录了两百多个郡。这些郡名,全部是因袭前人的。诠释郡名时,与州名一样需要弄清楚郡的治所和管辖范围,这是最关键的步骤。当然,郡名若被写错,诠释也无法进行,先须考证。如郡名“枹罕”,李时珍误作“抱罕”;郡名“勃海”,李时珍误作“渤海”。卷一二《甘草》:“[陶弘景曰]河西上郡今不复通市。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诸夷中来。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乃西羌地名。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虚疏。”(第691页)中国历史上并无“抱罕”,实乃“枹罕”之误。《汉书·地理志》“金城郡”:“应劭曰:故罕羌侯邑也,枹音铁。师古曰:读曰肤,本枹鼓字也,其字从木。”枹罕郡系北周置,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市;枹罕县系秦置,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的大夏河北岸,西秦定都于此,北魏移治今临夏市;枹罕郡唐初废,枹罕县元废。又,卷二八《雚菌》:“[《别录》曰]雚菌生东海池泽及渤海章武。”(第1721页)章武乃汉代县名,属勃海郡,(12)西晋改属章武国,(13)北魏改属浮阳郡。(14)显然,李时珍所引“渤海”为“勃海”之误。
最稳定的基层政区——县,李时珍提到得也不算多。万历时代有县1169个,《本草纲目》里出现的331县只占28.3%。县名的诠释,有的相对较易,如卷一○《蛇黄》:“广西平南县有蛇黄冈,土人九月掘下七八尺,始得蛇黄,大者如鸡子,小者如弹丸,其色紫。”(第623页)按:平南,县名,唐贞观七年(633年)置,治所即今广西平南县。有的县名因存在异地、异时的同名,需要分辨,如东阳、淮南等。东阳不但指南朝的郡,(15)也有宋代郡额。(16)即使古代的县也存在同名异地现象:秦置东阳县,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南33公里东阳城,南朝陈废;唐垂拱二年(686)置东阳县,治今浙江东阳市,1988年改为县级市。
有些地名,专名是没问题的,但无法判断其通名。如,卷一九《羊蹄》:“[《别录》曰]羊蹄生陈留川泽。”(第1352页)陈留可能指郡,也可能为县。陈留县始置于秦,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1957年并入开封县。陈留郡始置于西汉元狩元年(前122),治所在陈留县,辖境当今开封市以东、宁陵县以西、延津以南、杞睢诸县以北地,北魏移治今开封市,唐乾元元年(758)改汴州。这种情况还易于理解,毕竟郡、县治所在同一地点。另一种情况是,专名相同而通名有异的话,地点不一。如卷五二《妇人月水》:“有女年十二、十三而产子,如褚记室所载,平江苏达卿女,十二受孕者。”(第2953页)据《南村辍耕录》卷二四等载,苏达卿为元人,元时平江府、平江县并存。平江若是县名,系五代楚改昌江县置,治所即今湖南平江县;平江若是府名,系北宋政和三年升苏州置,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平江路,明初改为苏州府。因无其他佐证,释地仅可止于此。类似情况,可能还存在于《本草纲目》提及之谯、沛、彭城、太原、武都、浔阳等地名中。
府制肇始于唐开元元年,宋代增多,明初遍地开花,据《明史·地理志》载:万历年间有159府。《本草纲目》提到的府,数量只有他在世时的一半,并且有相当部分府都是过去的,李时珍时代早已无影无踪(如:河中府、江宁府、建康府、江陵府、平江府、寿春府、兴元府、中山府等)。
都司、卫所是军事性质的,所以《本草纲目》提到得更少,全书只提到2都司、15卫、2所而已。
四、一词多义之区分
地名若无前语、后缀,易生歧义。笔者所见《本草纲目》地名有歧义者,多如牛毛,广、东海、淮南、京师、高丽有五义,北海、河东、江南、辽东、山东有四义,汉、赤水、福建、兰陵、梁山、零陵有三义,北地、洞庭等义出两歧者伙矣。今举广、淮南、北海、兰陵、北地五例以说明之。
“广”在《本草纲目》里出现了61次(不含广东、广西、广南、广汉、广陵、广州等搭配),有时指两广、有时指广东、有时指广州,而有时也指唐朝广管,有时却是指宋朝的“广南路”。(一)卷九《滑石》:“[时珍曰]滑石,广之桂林各邑及瑶峒中皆出之,即古之始安也。”(第550—551页)因明朝桂林属广西,此“广”显然为两广。(二)卷四四《鲳鱼》:“[时珍曰]昌,美也,以味名。云:鱼游于水,群鱼随之,食其涎沫,有类于娼,故名。闽人讹为鲳鱼。广人连骨煮食,呼为狗瞌睡鱼。[藏器曰]鲳鱼生南海,状如鲫,身正圆,无硬骨,作炙食至美。[时珍曰]闽、浙、广南海中,四五月出之。”(第2438页)此“广”为广东。(三)卷九《石钟乳》:“[恭曰]第一始兴,其次广、连、澧、朗、郴等州者……”(第562—563页)此“广”为广州。(四)卷三四《沉香》:“刘恂《岭表录异》云:广管罗州多栈香树。”(1937)此“广”为唐代广州刺史所兼岭南五府经略使管辖范围的代称。(五)卷三○《橘》:“宋韩彦直着《橘谱》三卷甚详,其略云:柑橘出苏州、台州,西出荆州,南出闽、广、抚州,皆不如温州者为上也。”(第1786页)此“广”为宋代广南路之意。
在《本草纲目》里出现了25次“淮南”,凡有五义:(一)西汉封国名称。卷二五《豆腐》:“[时珍曰]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第1532页)淮南国系西汉高帝五年(前202)置,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十一年徙治今安徽寿县,汉文帝七年省,十六年复置,辖境当今安徽霍山、潜山以东的淮河以南地区(天长市除外),河南东南、湖北东部部分地区及江西省。元狩元年(前122)国除为九江郡。(二)郡名。卷一八《五味子》:“[慎微曰]《抱朴子》云: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淮南公羡门子服之十六年,面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第1240页)淮南郡系三国魏黄初四年(223)置,治所在今安徽寿县,辖境当今安徽淮河以南、巢湖以北、塘河以东、凤阳县滁州市以西地区;东晋太元中改为南梁郡;隋大业三年(607)又改寿州为淮南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寿州。(三)大区域名称。卷三三《葡萄》:“[弘景曰]魏国使人多赍来南方。状如五味子而甘美,可作酒,云用藤汁殊美。北人多肥健耐寒,盖食斯乎?不植淮南,亦如橘之变于河北也。”(第1885页)此淮南指淮河南岸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至长江间等地区。(四)道名。卷一六《水英》:“唐《天宝单方图》言:此草原生永阳池泽及河海边。临汝人呼为牛荭草,河北信都人名水节,河内连内黄呼为水棘,剑南、遂宁等郡名龙移草,淮南诸郡名海荏。”(第1084页)淮南道系贞观元年(627)置,辖境当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至黄海,西至湖北应城、汉川等市县地。开元二十一年(733)置淮南道采访处置使,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后废,但作为地理区划至五代仍被沿用。(五)路名。卷三二《茗》:“[颂曰]今闽浙、蜀荆、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通谓之荼。”(第1870页)淮南路系北宋初置,治所在今江苏淮安市,太平兴国元年(976)析为东、西两路,至道三年(997)复为淮南路,治平中移治今扬州市,辖境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部分地区和河南永城、鹿邑等市县地。熙宁五年(1072)又分为东、西两路。
李白一曲《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遂使兰陵名扬天下。“兰陵”在《本草纲目》里共五见,有三义。一为郡名。卷二五《酒》:“[时珍曰]东阳酒即金华酒,古兰陵也,李太白诗所谓‘兰陵美酒郁金香’即此,常饮、入药俱良。”(第1558页)兰陵郡系西晋元康元年(291)置,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峄城镇西北一里,辖境相当于今山东枣庄市、滕州市东部、东南部和苍山县西南部,南朝宋移治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东魏武定五年(547)复移治今山东枣庄市峄城西北一里,隋开皇三年废。二为县名。卷一三《防风》:“[弘景曰]今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琅琊者。郁州百市亦有之。次出襄州、义阳县界,亦可用。”(第790页)。兰陵县系战国楚置,治所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四十五里兰陵镇;北齐省,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大业二年(606)又省,并改氶县为兰陵县,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峄城镇;唐武德四年(621)省峄城镇之兰陵县,恢复兰陵镇之兰陵县,贞观元年(627)废。金明昌六年(1195)改氶县复置兰陵县,治所在今峄城镇,元至元二年(1336)废。三为与侨置相对而言的原籍兰陵。卷一二《远志》:“[弘景曰]冤句属兖州济阴郡,今此药犹从彭城北兰陵来。”(第748页)北兰陵即兰陵县,以其与侨置于江南之南兰陵对也。下面是草绘的兰陵郡、兰陵县地图(见图1)。
历史-《本草纲目》释地八说
图1 兰陵郡、兰陵县地图
北地,一为北方地区之义,卷三六《五加》:“[机曰]生南地者类草,故小;生北地者类木,故大。”(第2109页)二指北地郡,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市西南,辖境相当于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三国魏时把整个郡迁往今陕西中部,西魏改名通川郡。卷二二《大麻》:“[宗奭曰]麻子,海东毛罗岛来者,大如莲实,最胜;其次出上郡、北地者,大如豆;南地者子小。”(第1444页)《本草纲目》引宗奭之言,以北地、上郡对举,而北地郡恰好紧邻上郡。
五、地名错字之考订
上面已经举出勒州、靳州乃勤州之误和抱罕乃枹罕之误两例,今再举五例。
(一)卷八《古镜》:“《宋史》云:秦宁县耕夫得镜,厚三寸、径尺二,照见水底,与日争辉。病热者照之,心骨生寒。”(第483页)《宋史·五行志》原文为:“庆元二年正月,泰宁县耕夫得镜,厚三寸、径尺有二寸,照见水底,与日争辉,病热者对之,心骨生寒。”(17)可见,《宋史》原作“泰宁”,李时珍征引误作“秦宁”。泰宁县系北宋元祐元年(1086)改归化县置,治所即今福建泰宁县。
(二)卷一○《石胆》:“[恭曰]此物出铜处有之,形似曾青,兼绿相间,味极酸苦,磨铁作铜色,此是真者。出蒲州虞卿县东亭谷窟及薛集窟中,有块如鸡卵者为真。”(第600页)按:“恭曰”者,乃唐初苏恭也。唐朝蒲州只有虞乡县,无虞卿县,盖形近致讹。虞乡县系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东三十五里虞乡镇,元至元三年(1266)省,清雍正八年(1730)复置,1954年撤销。
(三)卷三六《山茱萸》:“[《别录》曰]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及琅琊、冤句、东海承县。”(第2094页)按:“承县”,应作“氶县”。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二“兖州府峄县”:“氶读拯,俗作承,误也。”另据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卷七:“按氶县以氶水得名,《广韵》:氶,一曰县名。今地志作‘承’者误。”氶县系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南二十里峄城镇,金废。
(四)卷三六《石南》:“按《范石湖集》云:修江出栾茶,治头风。今南人无所谓栾茶者,岂即此物耶?”(第2119页)查范成大《范石湖集》卷一四《食罢书字》,原文作:“甲子霖涔雨,东南湿蛰风,荔枝梅子绿,荳蔲杏花红,扪腹蛮茶快,扶头老酒中,荒隅经岁客,土俗渐相通”;诗注:“蛮茶出修仁,大治头风;老酒,数年酒,南人珍之。”(18)可见,李时珍所引“栾茶”为“蛮茶”之误,“修江”当为“修仁”之误。修仁县系唐长庆元年(821)置,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修仁镇西老县,明成化十五年(1479)迁治今修仁镇,1951年撤销。
(五)卷五一《山》:“《永嘉记》云:安国县有山鬼,形如人而一脚,仅长一尺许。好盗伐木人盐,炙石蟹食。人不敢犯之,能令人病及焚居也。”(第2922页)《永嘉记》有两部,一为刘宋郑缉之撰,或作《永嘉郡记》;一为谢灵运撰,然不见传世书目。两书均已佚。郑缉之《永嘉(郡)记》有三种辑本。(19)这条既然是《永嘉记》的引文,则“安国县”有误,因为汉魏的安国县在今河北安国市东南,北齐、北周的安国县在今河北辛集市北,五代宋初的安国县在今浙江临安市北,都不在六朝永嘉郡范围之内。要之,“安国”为“安固”之误,其义始通,东晋、南朝永嘉郡辖县中即有安固。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安固县,治所在今浙江瑞安市,唐天复三年(903)改瑞安。
六、误引古书
李时珍《本草纲目》有70余处“正误”,指正前人疏失不少,颇具真知灼见,其中指正地名错误一条,见卷三四《桂》:“[好古曰]寇氏《衍义》言:官桂不知缘何立名?予考《图经》,今观、宾、宜诸州出者佳。世人以‘观’字画多,故写作‘官’也。[时珍曰]此误。《图经》‘今观’,乃‘今视’之意。岭南无观州。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第1927页)此说甚是。
然而,上述第五说之地名错讹,相当原因在于引书有误。笔者对《本草纲目》早期刻本未曾寓目,究竟是李时珍原稿有误、抑或后人付诸枣梨而讹,遽难断言。总之,《本草纲目》引文若与原书核对,会产生不少问题。今举五例如下。
(一)乐平郡。卷八《银》:“《山海经》云,东北乐平郡堂少山出银甚多。”(第462页)遍查《山海经》,了无此文。作为先秦作品的《山海经》,出现“郡”、“县”字样已属可疑;乐平郡更是晚至东汉末年方置,不可能出现在《山海经》中。
(二)信阳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本草纲目》卷九《桃花石》:“[颂曰]今信阳州有之,形块似赤石脂、紫石英辈,采无时。”校点本则作“[颂曰]今信州有之……”(第558页)校勘记[二]曰:“信,此下原有‘阳’字,今据《大观》、《政和本草》卷四‘桃花石’条删”。按:整理古籍而改动底本,恐非上策。从校勘记可知,底本原作“信阳州”,校点本改作“信州”。考信州始置于唐乾元元年(758),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市,信阳州治所则在今河南信阳市,两地相距甚远。更致命的是,信阳州始置于元初至元十五年,(20)1913年才降州为县,作为北宋人氏的苏颂(1020-1101)是不可能写“信阳州”的,《本草纲目》或为传刻之误,或为李时珍引录时加入了他自己当时的政区观念。
(三)鄣山。卷一○《礜石》:“按洪迈《容斋随笔》云:王子敬静息贴,言礜石深是可疑,凡喜散者辄发痈,盖散者,寒食散也,古人多服之,中有礜石,性热有毒。故云深可疑也。刘表在荆州,与王粲登鄣山,见一冈不生百草……”(第604页)查上海古籍版标点本《容斋随笔》作“障山”。(21)可见,“鄣山”为“障山”之误,障山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四十里。
(四)锡山。卷一五《薇衔》:“[时珍曰]按郦道元《水经注》云:魏兴锡山多生薇衔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则吴风亦当作无风,乃通。”(第956页)查杨、熊合撰《水经注疏》卷二七《沔水注》,原文是:“汉水又东径魏兴郡之锡县故城北,为白石滩,县故春秋之锡穴地也,故属汉中,王莽之锡治也。县有锡义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坛,长数十丈,世传列仙所居。今有道士,被髪饵术,恒数十人。山高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22)可见,李时珍节取《水经注》时,“锡义山”变成了“锡山”。锡义山只有一处(位于今湖北郧西县西南),而锡山则至少有七处。(23)
(五)石城。卷二六《葱》:“[时珍曰]按张氏《经验方》云:石城尉戴尧臣,试马损大指,血出淋漓。余用此方,再易而痛止。翌日洗面,不见痕迹。”(第1586页)按:《经验方》作者张从正,《金史》卷一三一有传。明初朱《普济方》卷三○三“金疮门”引张氏《经验方》曰:“荆门军点头录、石城乡人戴尧臣作尉,试马,被马劣,拶人于篱,戴损大指,甲离肉,血淋,将葱白煨烂,乘热縳,痛与血随止,葱冷再易,不复痛,后亦无痕迹。”(24)可见,戴尧臣乃荆门军尉(荆门军位于今湖北中部,始置于北宋开宝五年,废于元至元十四年,先治于长林,后移治当阳),非石城尉,石城乡乃其故里。
至于李时珍解释四川地名含义“因岷、沱、黑、白四大水,分东、西、南、北为四川也”是错的,(25)认为“银州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迹”也是不对的,(26)已非引书致误矣。
七、合称、泛指、简称、别称、代称与雅称
此六类者,地名中常见,试各举一例以说明之。
(一)熙安诸郡。卷三一《五敛子》:“陈祈畅《异物志》云:三廉出熙安诸郡。南人呼棱为廉,虽名三廉,或有五六棱者,食之多汁,味甘且酸,尤宜与众果参食。”(第1826页)遍查工具书,没有这一词条。其实在南朝、隋时,在今广东西部置有熙平、广熙、永熙、宋熙、新熙五郡,又置有信安、齐安二郡,故合称“熙安诸郡”。熙平郡治所在今广东连州市,广熙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南,永熙郡治所仍在今广东罗定市南,宋熙郡治所在今广东佛山市高明区西南,新熙郡治所在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信安郡治所在今广东肇庆市,齐安郡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
(二)流沙。卷四九《凤凰》:“[时珍曰]按《吕氏春秋》云: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鸟之卵,沃民所食。”(第2668页)按:流沙,泛指我国西北之沙漠地区。
(三)川。卷一○《金牙石》:“崔昉《本草》云:金牙石,阳石也。生川、陕山中,似蜜栗子。”(第615页)按:川,乃四川之简称。
(四)四明。序例第一卷:“[时珍曰]藏器,四明人。”(第5页);卷一八《伏鸡子根》:“[藏器曰]生四明天台山。”(第1300页)按:四明,乃明州、宁波府的别称,即今浙江宁波市。
(五)汴京。卷一二《赤箭天麻》:“[颂曰]又曰:天麻今汴京东西、湖南州郡皆有之。”(第731页)《本草纲目》卷三五《柽柳》:“[宗奭曰]汴京甚多。”(第2035页)按:五代梁、晋、汉、周四朝和北宋建都于开封府,以京城有汴河,历史上又是汴州,故以汴京代称。
(六)岳阳。卷一八《五味子》:“汉阳库兵黄六病此,百药不效。于岳阳遇一道人传此,两服,病遂不发。”(第1240页)按:岳阳乃是古代对岳州、巴陵的雅称,指今湖南岳阳市。
八、容易产生理解偏差之地名
对于地名之理解,因专业知识背景之不同,易生偏差,今略举数例。
卷八《紫石英》:“[时珍曰]乌程县北垄山所出,甚光明,但小黑。”(第512—513页)按:乌程县的这座山,是“垄山”还是“北垄山”?校点本将此问题留给了读者。笔者查证如下地理志书:《太平寰宇记》卷九四《湖州》:“垄山在县北五里。山谦之《吴兴记》云:垄山有紫石英,山东临大溪、西带长渎,山上有亭,临眺四旷,名垄山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物产》:“紫石英,西吴里语:乌程县垄山产。”续修《大清一统志》卷二二二《湖州府》:“垄山在乌程县北五里。《寰宇记》……旧志一名隆山,在凤凰山东麓。”可见,“北”为方位词,山名为“垄山”。
卷八《云母》:“江南生者多青黑,不堪入药。谨按方书用云母,皆以白泽者为贵;惟中山卫叔卿单服法,用云母五色具者。”(第508页)按:李时珍生前有卫、所制度,笔者初以为“中山卫”,然明设于中山国故地(今河北定州市)之卫,称“定州卫”,不叫“中山卫”;(27)后查典籍,方知卫叔卿乃传说人物,葛洪《神仙传》卷二:“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汉元凤二年八月壬辰,武帝闲居殿上,忽有一人乘浮云、驾白鹿,集于殿前,帝惊问之为谁,曰:‘我中山卫叔卿也’帝曰:‘中山非我臣乎?’叔卿不应,即失所在。”此典故亦见于《抱朴子(内篇》卷二、《海内十洲记》、《三辅黄图》卷三、《水经·渭水注》等。故笔者判断“卫”乃叔卿之姓,地名仅为“中山”二字,非“中山卫”甚明。
《本草纲目》卷一○《特生礜石》:“[恭曰]今出梁州,北马道戍涧中亦有之。”(第604页)按:此句源出《证类本草》,句读有误。《证类本草》卷五引《唐本草注》,云:“陶所说特生云中,如齿白形者是,今出梁州北马道西戎中。”可在《本草纲目》引录时,“西戎中”作“戍涧中”,已生歧义,当以早出的《证类本草》为是。并且,标点若作“今出梁州北马道,西戎中亦有之”,文意始通。梁州兴元府之北有小地名曰马道,见四库全书本《陕西通志》卷五兴元府褒城,又可参见严耕望撰《唐代交通图考》卷三页七一七。至今,在陕西汉中市区以北、留坝县南部仍有小镇曰“马道”。
《本草纲目》卷一八《藤黄》:龙手藤“[藏器曰]出安荔浦石上向阳者。”(第1344页)按:中国历史上并无地名“安荔浦”,恐为“始安荔浦”之误。荔浦县系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四十里青山乡,三国吴改属始安郡,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间也属始安郡,故陈藏器生前存在荔浦县属始安郡的事实。北宋属桂州,南宋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明属桂林府,景泰七年(1456)迁今治。
注释:
①关于《本草纲目》的研究成果甚为丰富,刘衡如、刘山永、钱超尘、郑金生、李志庸、唐明邦等前辈着作中或多或少都涉及地名。李志庸、张国骏主编的《本草纲目大辞典》(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是收录地名最多的一种,但其诠释地名非常简单,政区只注今地而缺乏沿革,因而造成一些失误。例如该辞典第360页收录了如下四个地名:(1)东平郡,释文为:“古地名,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2)东阿县,释文为:“古地名,今山东东阿县。”(3)东莞县,释文为:“古地名,现广东东莞市”。(4)东海郡,释文为:“古地名,即今江苏常熟市北”。这四个地名的每一条释文都有问题:东平郡释文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一个郡只相当于今县境的一小部分;历史上的东阿县,治所一直没在今东阿县境内,1949年始迁于今县城铜城镇,故将古东阿县等同于今东阿县是错误的;《本草纲目》里的“东莞”是指西汉置者,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东晋移治今沂水县东北城子,南朝宋移今莒县,隋开皇初改为东安县,与广东无关,详见下文第二部分;“东海郡”在《本草纲目》中只出现了一次,该郡秦置,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辖境当今山东费县、临沂市和江苏赣榆以南和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及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东汉以后属徐州,辖境缩小,南齐移治今江苏涟水县,后改北东海郡,无论治所、辖境怎么变化,位置都在淮河以北,与长江以南的常熟市根本无关。其余地名释文大多如此,不一一评论。
②李时珍:《本草纲目》(第2版),刘衡如校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以下引用此书,只标注页码。
③按:指书中出现的次数,但若同一自然段引同一人的话中反复出现,只算一次。
④太山即泰山,未含“泰山”8次。
⑤按:《李文公集》卷一八、《全唐文》卷六三八均作《何首乌录》。
⑥参见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927—1928页。
⑦《太平御览》(影印本)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367页上。
⑧按,查嘉庆《东莞县志》卷四《山水》,并无“爆山”或“雹山”。查宣统《东莞县志》,卷五、卷六记载山川之山,亦无“爆山”或“雹山”;卷一五《物产下》有紫石英,后文注明是“以上增”,原文是:“东莞县西北三十里有爆山,出紫石英,旧以贡献。”这段文字顺序与《太平御览》完全一样,只是“二”变成了“三”,故不排除完全照抄的可能。
⑨《隋书》第六册卷七五《刘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21页。
⑩刘恂:《岭表录异》,鲁迅校勘,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8页。
(11)唐武德四年(621)置勤州,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北。次年省。万岁通天二年(697)复置,长安中又省。开元十八年(730)又复置,治所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霖镇。天宝元年(742)改为云浮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勤州,又迁治今阳春市东北,辖境当今广东阳春、云浮二市相连地区。北宋开宝六年(973)废。
(12)参见《汉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79页;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见《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437页。
(13)参见《晋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24页。
(14)参见《魏书·地形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72页。
(15)如《本草纲目》卷三一《榧实》:“[弘景曰]彼子亦名罴子,从来无用者,古今诸医不复识之。榧实出东阳诸郡。”(第1826—1827页)
(16)如《本草纲目》卷一三《黄连》:“[颂曰]今江、湖、荆、夔州郡亦有,而以宣城九节坚重相击有声者为胜,施、黔者次之,东阳、歙州、处州者又次之。”(第771页)
(17)《宋史》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457页。
(18)范成大:《范石湖集》,富寿荪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8—179页。
(19)参见孙启治、陈建华编:《古佚书辑本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91页
(20)参见《元史·地理志》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407页。
(21)参见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62页。
(22)《水经注疏》中册,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339页。
(23)据《嘉庆重修一统志》,分别在清常州府、青州府、宁波府、武昌府、长沙府、叙州府。另,《越绝书》卷八之“锡山”,在今浙江绍兴县东。
(24)朱:《普济方》卷三○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本草纲目》卷三二《蜀椒》:“[时珍曰]川则巴蜀之总称,因岷、沱、黑、白四大水,分东、西、南、北为四川也。”(第1851页)按,四川之得名,可参见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一“四川”条。
(26)《本草纲目》卷一三《茈胡》:“[时珍曰]银州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迹。”(第786页)按:银州治所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北宋迁治今米脂县西北马湖峪;元置神木县在今县东三里,明正统八年迁治今神木县;五原郡城古代有三处,李时珍所指不明。西汉、隋代五原郡城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分别在该旗东南三顶帐房村和该旗西北土城村),西魏五原郡城在今陕西定边县。
(27)参见《明会典》卷一六、《明一统治》卷三、《明史·五行志》等。
原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83-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