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80年代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地理学-80年代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地理学-80年代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80年代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数据库】2002年
【文献号】1708
【原文出处】地理教育
【原刊地名】重庆
【原刊期号】200106(双月刊)
【分类号】G32
【分类名】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复印期号】200205
【标题】80年代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张小林/高珊/顾秀君
【作者简介】张小林 高珊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顾秀君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摘要题】课程教材
【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文地理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人文地理学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了人文地理学;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得以恢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回顾了80年代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成就,及对今后的趋向进行了展望。
一、80年代——人文地理学的复兴阶段
1978年以后,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术思想大为活跃,与国外地理界交流增多。国外人文地理学发展迅速并成为各国地理科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研究成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也要求开展多方面的人文地理研究。这就促使中国地理界重新评价人文地理学的地位和作用。
80年代初,在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张文奎等老一辈地理学家的大力推动下,先后举办了多次人文地理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地理学会中正式成立了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一是出版介绍了现代人文地理学思想的一系列着作 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人文地理学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人文地理学论丛》(李旭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人文地理学概论》(李旭旦主编,科学出版社,1985)等,以及《地理学思想史》(普雷斯顿·詹姆斯着,李旭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7月)等翻译着作,对普及我国人文地理学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一系列高等院校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出版 如《人文地理学导论》(金其铭、董新编着,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人文地理学概论》(张文奎主编,东北师大出版师,1987),各主要大学地理系(主要是师范院校)相继开设了人文地理学课程。
三是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纷纷发展壮大发展较快的分支如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先后出版了一批专着,而其它分支学科大多处于介绍引进阶段,如政治、文化、行为、社会、乡村地理学等。
四是人文地理学在实际应用中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 比较突出的是结合国家80年代提出的国土开发整治工作,全国地理工作者投入到国土资源调查和规划工作中,在国土资源、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规划中作出了贡献;城市地理工作者参与了大量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创立了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丰富了我国城市规划的思想、内容和方法;旅游地理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规划工作。
从1980年初广州会议开始,至1990年国际地理联合会亚太区域会议(北京)的召开,十年时间,中国人文地理学取得了全面的复兴,迅速发展成为地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美锷先生在总结八十年代中国地理科学进展时指出: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各部门发展迅速,纠正了长期以来我国地理科学偏重自然地理学(包括各分支)的倾向,“这是最近十年我国地理学最重要的进步”。与此同时,人文地理学经过十年的复兴,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大多局限于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的一些人地关系思想,对西方50年代以来理论革命的成果了解较少。其次,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之间发展极不平稳,……开展得比较好的,如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至今还没有真正地复兴起来,或者还有待于开发的一些新的领域,如政治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农村地理学、民族地理学等等”;再次,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并没有建立起来,对中国本身的研究尚未出现较多的突破,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发挥作用还不大。
二、90年代——发展阶段
无论是在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上,还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了较大的发展。总结来看主要成就有: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发展
吴传钧先生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概念,90年代以来,他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在“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一文中,吴先生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明确地指出了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目标,在研究内容上,包括(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2)人地关系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强度的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和风险分析;(3)人与地两大系统间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的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4)地域系统人口承载力分析,关键是预测粮食增长幅度;(5)一定地域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根据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结构和潜力,预测特定的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6)人地相关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7)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型,亦及区域开发的多目标、多属性优化模型。研究的目标就是协调在不同类型地域内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以求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二者的动态平衡,实现持续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应用综合集成的方法,选用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指标,来模拟人地双方的相互作用和引发的变化及其后果,设法优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并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价。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创立,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基础理论、开展应用研究确立了立足点。
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当代,全球最为热门的课题就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人文地理学者结合国家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以持续发展为近期研究的主攻方向,从而带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基础理论研究,促进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建树。应该承认,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即中国人文地理学者概括的PRED),这些问题都是综合性极强的课题,包含了众多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领域,人文地理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既可以加强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联系和综合,也可以与其他相邻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因此,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区域研究已成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人地关系研究上的一个热点。
2.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建设
90年代是中国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全面发展的时期,尽管不同分支学科之间研究人员、研究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原先受冷落的一些领域也有了部分学者在开拓,一些新的领域在萌发新的生长点,形成了各分支学科百花盛开的局面。这里要提到的是吴传钧先生担任主编,江苏省教育出版社编撰并出版的《人文地理学丛书》系统介绍了人文地理学各个主要领域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理论问题,已经出版发行的有十二册,即乡村地理学(1990)、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1990)、政治地理学(1991)、人口地理学(1992)、城市地理学(1992)、人地关系论(1993)、自然资源学导论(1993)、区位论(1994)、土地资源学(1994)、文化地理学(1995)、人文地理学(1996)、现代经济地理学(1997)。该丛书力求反映现代人文地理学领域的新思想,对进一步普及人文地理学各学科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90年代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着作空前繁荣,涉及众多领域,除了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科学、等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外,还有一些原先薄弱的分支学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文化地理学、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时间地理学等。
3.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有了更多的对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使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更具有国际性
中国人文地理学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改革、开放、搞活的需要,研究新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问题,把解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既是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在这一方面我国人文地理学界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开始活跃于国际地理学术前沿。
可以说,90年代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科全面兴盛的时期。人文地理学已经从不被人重视的地理学分支而成为当今中国地理科学领域三个二级学科之一(其他为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原因,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日益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和国民的关注。二是人文地理学的几乎每一个研究领域都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资源、环境、能源、自然灾害、人口、城市与区域、地球信息问题的角度向人文地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关注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拟与系统调控等成为当今地理学研究的主流。由此带来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繁荣。
三、展望
吴传钧先生在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今后发展的论文中指出了六个方向。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地区自然资源系统、更认真地为农业服务、重点区域研究。新世纪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在新的起点上,在新的问题面前展现了更高的目标,这必然是进一步提高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框架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化 建国以来中国地理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形成研究内容的主攻方向和新的学科生长点,人文地理学更是如此,从农业区域到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城市规划一直到可持续发展,这些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实践推动了中国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的进展和分支学科的繁荣。新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应当把我国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有明显地域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为国家和地区决策提供依据。“一门学科要保持其生存力与吸引力,首先必须对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作出大家公认的显着贡献”。
2.社会化 重“地”轻“人”、重“经济”轻“人文”这种情况部分源于我国的人文地理学者缺乏社会科学的背景。要深化对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必须关注人类社会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生活与行为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经济因素对地区发展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人文地理学者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必须对经济社会决策、广大人民群众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中国人文地理学要与国际接轨,也必须加强对人的研究,拓展对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的研究,了解“人”,关注“人”,关心“人”,发展“人”,进一步推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
3.区域化 区域地理研究既是地理学传统研究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长兴、长盛、长新的论题。中国人文地理学既要致力于对中国的整体研究,如中国人口、城市、文化、社会等多个侧面的综合研究,又要大力开展对重点区域的深入研究,如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脆弱的地区、重点开发地区等,为中国区域发展作出贡献。在具体研究中应把区域性问题作为主攻内容,针对问题,揭示机制、过程及其规律性,拿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当前各种区域性问题比较突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城市与乡村之间、东西之间、南北之间等等,西部大开发的序幕又一次推动了中国区域决策的调整,人文地理工作者应该成为区域问题的专家。
4.生态化 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虽然地理环境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愈益人文化的趋势,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主义思想愈发深入人心,追求环境质量,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形成更加和谐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界已有愈来愈多的人将自己的研究工作转到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相应地,人文地理学在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所起的作用也愈来愈大。
5.国际化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发展与国外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借鉴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理论、方法加快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科的现代化进程。代表性的有《地理学思想史》、《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区域科学导论》、《理论地理学》、《地理学与地理学家》等等。当然,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并不是西方人文地理的翻版,但总体来看,中国人文地理学与国际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在国际上缺乏影响。中国人文地理学如何走向国际,为世界地理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新世纪对我国青年一代人文地理工作者提出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