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耶稣会士与圆明园

圆明园-耶稣会士与圆明园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圆明园-耶稣会士与圆明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耶稣会士与圆明园


吴伯娅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始建于康熙年间,扩建于雍正时期,鼎盛于乾隆时代,增修于嘉道年间。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顶峰之作,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曾被欧洲人誉为“万园之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来华的欧洲耶稣会士们将西洋奇趣搬进了圆明园,又将圆明园的辉煌盛况向西方作了介绍,由此引起了西方的中国园林热。
在圆明园的长春园内,有一个西洋楼区,是依耶稣会士郎世宁、蒋友仁等人的设计而建成的。它是我国皇家宫苑中第一次大规模仿建的西洋建筑群和园林喷泉,既着重突出西洋形式,又揉和了中国特色,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融合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来华,以擅长绘画供职内廷,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帝偶然从西洋画册中看到喷泉,便要郎世宁为之解说。听了郎世宁的解说之后,乾隆帝的西洋兴趣大发,要郎世宁推荐能工巧匠仿制喷泉。时有法国耶稣会士蒋友仁,长于数学和天文,于乾隆九年(1744)抵达澳门,次年以数学家的名义受召入京,治理历法。蒋友仁在欧洲学习物理时,曾模拟过各种引水机器,郎世宁便推荐他承担此项任务。
为投皇帝所好,谋求自身及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蒋友仁愉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从天文学家一变而为水力机械师,乾隆十年(1745)秋天即制造出第一台喷水机。乾隆帝见后十分喜欢,但他认为,在中国式的宫殿之前设西洋式的喷泉,虽说好看,却并不协调。因此,乾隆帝决定建筑一组欧式宫殿,殿内外均安装喷泉。这组欧式建筑位于圆明园中的长春园,俗称西洋楼。宫殿由郎世宁绘图设计,喷泉则全部由蒋友仁设计督造。
西洋楼楼区占地狭长,东西长840米,南北宽最小处为70米,总面积8公顷多。由西到东依次布置了谐奇趣、万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观水法、大水法、远瀛观、线法山、方河、线法墙布景等建筑和园景。
谐奇趣,曾是一座音乐厅,专门为皇帝演奏蒙、回少数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当年,这座豪华的洋楼里乐声飘扬,楼外的喷泉抛珠落玉,令人如痴如醉。
花园广场正北的万花阵,是按照欧洲皇家花园中的迷宫仿建的。迷宫里的砖墙高1.5米,墙面采用中国建筑的图案花纹修饰,墙顶植有罗汉松。在迷宫的夹道中行进,须按一定的路线才能到达中央圆亭,否则就会走进死胡同碰壁而归,或走来走去又回归原处。因此,这是一个可用来捉迷藏和追逐嬉戏的场所。每逢中秋佳节,清廷都要在这里举行庆祝活动。白天,皇亲国戚,嫔妃贵妇,在宫女的簇拥下进入迷宫,走到中央圆亭前,接受皇帝的恩赐。夜晚,宫女们手执用黄色丝绸做成的睡莲花形状的灯,在迷宫中随意穿行,追逐嬉戏。就好像无数颗金星在罗汉松组成的绿海中飘浮闪耀。皇帝则坐在迷宫中央的圆亭内,欣赏这良辰美景。
养雀笼,位于花园广场东侧,是一个饲养和观赏禽鸟的场所。里边饲养着孔雀和其他的珍奇鸟类。五竹亭又称竹园。5座亭子全都用湘妃竹构造,镶嵌着彩色玻璃。同样风格的长廊,将这5座竹亭连为一体,新颖别致。
方外观,是一座精致优雅的小楼,后来改为清真寺,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做礼拜的地方。容妃是新疆维吾尔族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入宫,初被封为贵人,后升为容妃。传说她遍体生香,因此人们称她为香妃。
海晏堂,是西洋楼区中规模最大的一所欧式建筑,四面都非常壮观。构思巧妙、造型奇特的喷泉环绕着它,像一串闪光的珍珠,把它装饰得更加美丽动人。楼前水池中央有一个喷泉,喷泉的边缘上有一个精巧的漏壶,这是中国古代用水计时的器具。池两边依八字形排列着12座石台,每座石台上都坐着一个人体兽头青铜塑像。这些塑像的兽头为中国传统的12生肖。它们分别代表一天中的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都由代表这个时辰的兽头喷水。12生肖依次按时喷水,形成一个妙趣横生的喷水时钟。中午时分,12生肖同时喷水,蔚为壮观。
大水法,由喷水池、壁龛屏风和一对水塔组成,是西洋楼区中最为壮观的一组喷泉。当大水法内所有喷泉一齐喷射时,发出的水声可以传到几里之外。它们吐射的水,有的细如珍珠,有的急流成瀑,有的冲天直射,有的轻飘飞洒,有的好似珠帘,有的如同玉树,阳光一照,呈现出道道彩虹,美丽壮观,如梦如幻。
观水法,位于大水法南面,是清帝观赏大水法的地方。它建在一个高起的5层白玉台基上,上设皇帝的玉石宝座。
线法山,位于大水法东面,是一座圆形小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顶上,建有一座双檐八角石亭。在石亭里,人们可以眺望西洋楼区,欣赏这一带的壮丽景色。
方河,位于线法山东门以东,是一个长130米,宽40米的小河。它的存在,拉开了线法山与方河东面线法画的距离,以便人们从最适宜的距离来欣赏线法画的景致。线法画也叫线法墙,是10面垂直的砖墙,南北分立,五列平行。墙上可随时更换或重新绘上各种图案和风景。乾隆年间,郎世宁等人曾遵旨绘制了新疆阿克苏十景,悬挂在线法墙上,以慰香妃的思乡之情。香妃坐在线法山顶的石亭里,目光透过方河,东望线法画,就会产生立体感和纵深感。加之方河碧波荡漾,倒影轻摇,更会产生一种幻觉,仿佛这里就是她的故乡。
长春园中的这一组欧式建筑和喷泉,在我国造园艺术史上是一个新的创举。它大胆地采用西方的建筑形式和内容,但又不生搬硬套,而是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这组建筑表明,清代中国的造园艺术家在引进国外园林建筑技艺方面,具有高度的才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圆明园是清朝皇帝的苑囿,一般人无缘观赏。来华的欧洲传教士曾在园中工作,对这座名园的宏伟规模、神工美景赞叹不已。在寄往欧洲的书信中,他们情不自禁地对圆明园作了生动的描述,还将《御制圆明园图咏》等图像资料带到欧洲。
法国耶稣会士王致诚,从乾隆三年(1738)来华,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去世,一直是乾隆帝的宫廷画家,在圆明园内居住和工作过相当长的时间,并参与过长春园的设计。乾隆八年(1743),他在一封写给法国达索先生的长信中,对圆明园作了大量的描述,详尽生动,真实感人。最后,他在信中感叹道:这座园名为圆明园,实为万园之园,无上之园。
蒋友仁也曾向欧洲写信,对圆明园作生动的描述:“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迥然不同,庭院景色层出不穷,更新迭异,人游其中,百看不厌,因为它广袤长短,都有比例。园中景色令人惊叹,流连忘返。”
耶稣会士和其他来华欧洲人的介绍使圆明园盛名西传,许多远在欧洲、无法进园的人们,也对它有所了解、喜爱和羡慕。法国文学家雨果曾经写道:“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种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掠走无数珍贵文物,使这个奇迹毁于一旦,沦为废墟。对此暴行,雨果激愤地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
圆明园遭受外国侵略者焚烧掠夺,反映了清朝国弱挨打受辱的历史一幕。它所经历的辉煌与屈辱,150年后,仍然铭刻在亿万人的心灵深处,世世代代难以泯灭。
作者简介
吴伯娅,1955年生于湖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着有多部学术专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转引自中华文史网,《清史镜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