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历史背景150字 明朝历史文化园

目录导航:

  1. 圆明园历史背景150字
  2. 明朝知道地球是圆的吗
  3. 南京瞻园详细讲解
  4. 扬州大明寺和个园哪一个比较好玩
  5. 五亩之园是明代江南名园吗
  6. 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及历史背景
  7. 永康紫薇园是哪个朝代的
圆明园历史背景150字

圆明园,又称为圆明三园、夏宫,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园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历史背景:圆明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乾隆朝时,正值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乾隆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空前规模扩建和修造圆明园,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改建并完善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之外,还在东邻新建了长春等园。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历史简介圆明园怎么烧毁的原因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建造历史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这年正月,雍正帝奏准由内务府派员前往热河围场一带采伐林木。自此之后,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雍正三年(1725年)7月,内务府再委派商人于长生采办圆明园所需石料。雍正帝有朱批云:“于长生备石之事稍有耽搁,即将其议罪。”可以看出他建园的急迫心情。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于雍正在位期间完工)。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在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

十八世纪清康熙年间(公元1709年)至公元1772年才基本建成,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圆明园,并在园南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年间,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年间,国力日衰,财力不足,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围猎,但仍对圆明三园有所改建。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最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

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1976年圆明园遗址随成立专营机构。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

明朝知道地球是圆的吗

知道。明朝时期就有

《坤舆万国全图》是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与李之藻合作刊刻的世界地图,该图于明万历三十年在北京付印后,刻本在国内已经失传。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舆万国全图》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并改变了当时通行的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把子午线向左移动170度从而将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的中央,这样,中国就自然而然位于该图的中心。此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模式。

南京瞻园详细讲解

南京瞻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始建于明初嘉靖年间,原为明开国功臣徐达的王府,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之一。 瞻园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及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瞻园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总面积15621平方米,分为东西及布政使衙署三个部分。大门在东半部,上悬匾书「金陵第一园」,系书法家赵朴初所题。

瞻园内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共收集到太平天国文物1600余件,其中有42件一级文物。西半部则为典型的江南园林,主要由静妙堂和北西南假山组成。

南京瞻园,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是一座古代私家园林,也是中国文化名园之一。瞻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经过多次修缮扩建,成为一个占地面积约为5.02万平方米的大型园林。园内以精妙的设计、雄伟的建筑、雅致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瞻园分为外园、中园和内园三个部分,外园是整个园林的主入口,园内的主要景点包括丁香园、芳草含情、曲径通幽等。中园是整个园林的核心部分,以四面廊和著名的湖泊“瞻园湖”为主要景点,还有大小不一的亭台楼阁、石桥水榭等。内园被称为“深园”,是瞻园最幽静的地方,园内的主要景点有石狮树、小秦淮、秋水人家等。

瞻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致的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园内的建筑主要采用明代建筑的特点,如鸱尾顶、歇山式的翘角、瓦顶、重檐等,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园中的湖泊和池塘与园内的亭台楼阁、假山、花木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瞻园也是南京文化的重要代表,园内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文物和古代文化遗迹,如名人墨迹、字画、雕刻等。同时,园内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南京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场所。

总的来说,南京瞻园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园林景观的私家园林,是南京市一大热门旅游景点,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南京瞻园,又称瞻园、瞻园公园,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座古典园林,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景区内。下面是对南京瞻园的详细讲解:

历史背景:南京瞻园建于明代,最初是明代官员瞻园所建,后来多次修缮和扩建。园内的建筑和景观融合了明、清两代的艺术风格。

园林布局:南京瞻园占地面积较小,但布局精巧。整个园林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以水景为主要特色。园内有池塘、假山、廊桥、亭台等传统园林元素。

主要景点:瞻园大门:园内的主要入口,门楼上有“瞻园”三个大字。瞻园湖:园内的主要水景,湖水清澈,四周种植着各种花草。瞻园亭:位于湖中心的一座亭子,是欣赏湖景的最佳位置。瞻园桥:园内的廊桥,连接了湖的两岸,是园内的主要交通通道。瞻园堂:园内的主要建筑,是明代官员瞻园的居所,现在是一个展览馆,展示了南京的历史文化。

文化意义:南京瞻园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和建筑风格。园内还有一些文化展览和活动,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南京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是对南京瞻园的简要讲解,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讲解或有其他问题,请告诉我。

扬州大明寺和个园哪一个比较好玩

看各人的旅游喜好,大明寺是寺庙鉴真东渡始于此。个园是园林,相比较被大明寺有特色!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据《旧五代史》载,公元887年,庐州刺史杨行密与宣州刺史秦彦对战时,在此扎营。

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五亩之园是明代江南名园吗

不是。

因为五亩之园是出自白居易《池上篇》的一句诗词。

白居易的《池上篇》原文如下: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及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历史背景:圆明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乾隆朝时,正值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乾隆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空前规模扩建和修造圆明园,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改建并完善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之外,还在东邻新建了长春等园。

永康紫薇园是哪个朝代的

紫微园位于永康市城区紫微路以东,东邻虹霓巷,西邻西门溪,南连西津步行街,北枕和让桥。原为明代名臣王崇的私家花园,名称百可,始建于明嘉靖末年。

王崇,字仲德,号麓泉,永康城内杨楼里人。与状元罗洪先、榜眼程文德,同登嘉靖八年进士,礼围第二,御赐亚元。历代科举仅王崇一人获此殊荣。王崇历官给事中,布政史、都御史、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大司马等职。为官清正廉明,治军严肃,赏罚分明,刚正不阿,敢直言。九为巡按,三省总督,皇帝赐予节钺,统帅诸军,威震边关。为巩固西北,西南边防立下汗马功劳。政绩军功卓著,且又以文章名世。朝廷屡赏金帛,赐建亚元坊、三省总督坊、大司马坊于永城。赐建御史中丞坊于金华。为发展文化教育,输资筑麓泉书院于霞里山。晚年以紫微湖为依托,营造百可园,为休闲避暑会友吟咏之所。园内栽植各类花木,湖中蓄鱼,环湖筑轩堂,亭堂水榭,回廊花径。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别有情趣。故有“百可园中结小堂,秋风吹水蓼花香,道人若解真滋味,月满寒潭夜未央”之吟咏。历经四百余年沧桑,因年久失修,日渐荒废,唯紫微一湖与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