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关于义和团自立皇帝和“扶清”

义和团-关于义和团自立皇帝和“扶清”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义和团-关于义和团自立皇帝和“扶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关于义和团自立皇帝和“扶清”


一九○○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高潮时期,在天津南不远的沧州地区,义和团自己立起了皇帝。“某孝廉者,沧州南乡人也,……拳众奉以为帝。其下置宰相、军师。……于田野中结棚为殿,制洋布黄袍奉之,众相率罗拜。迨剿拳令下,竟免于刑。”(龙顾山人(郭则□):《庚子诗鉴》注。)
又在保定南不远的定州境内,也有一起义和团自立皇帝的事。这年“九月,八国联军据定之西关,教民有所倚,益横。……时城东王习村有乡人称帝,设军师、将佐诸目;旋为防营捕送保定,乃一少女子,为拳匪所拥以称乱者。”(贾恩绂:《定县志》卷十七《兵事志》。)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义和团自立皇帝,表明他们不承认清朝皇帝,这在政治上的意义是重要的。
关于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这一口号,“灭洋”指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是没有疑义的;“扶清”,则可以有两种解释,即可以解释为保卫清王朝,也可以解释为保卫中国。把“扶清”解释为保卫清王朝,是清朝统治者所愿意强调的一面,而另一面,由于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使得人们在习惯上把王朝的称号就当作国家的称号,大清就是中国,“扶清”也就是保卫中国。在一般人民群众心目中,保卫中国并不等于保卫清王朝。对于清王朝,人民久已要推翻它,太平天国革命已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山东西部的白莲教起义一开始就公开拥戴其首领杨泰称帝,要“搬倒咸丰爷,杨家坐朝廷”(陈白尘:《宋景诗历史调查记》第五章《白莲教及其五大旗》。),也说明了这一点;义和团来源于白莲教,在这一点上是也不会有根本改变的。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矛头是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而在近代中国内外反动派互相勾结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不可能只反帝而不反封建(反之亦然),更不可能反帝而又保卫封建。事实上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正是冲破封建统治者的压制才开展起来的。不能设想来自劳动人民的义和团主力军,对于清王朝会有拚死保卫它的感情和要求;相反,他们对清王朝是很反感的,他们宣称“杀尽外国人(指帝国主义侵略者),再与大清(指清王朝)闹”。(黄曾源:《义和团事实》。见《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
当时流传的义和团揭帖中有“扶保真君主,挪位让真龙”的话,并解释说“真主不久临世,抚育海内苍生。”又有“奈筹小将必来到,原来小将是真皇”的话,解释说“迨小将到京,……复立皇极,宇内生民始登衽席矣。”又有“日月从头起,文武拜圣君”的话,解释说“真主奋行崛起,……迨至甲子年秋,则过河进逼燕京,爱新东走,……天下人民始获庆生而享新主之福。”(《义和团揭帖》。见《近代史资料》一九五七年第一期。)这些一再出现“真君主”“真龙”“真皇”的话,显然是有如当时人所解释的,让清帝“挪位”,“爱新东走”,另立“新主”,改朝换代的意思的。
一时要利用义和团的清朝贵族权要都强调“扶清”,把它解释为扶佐清王朝;我们所见的记述义和团运动的文字多出于封建官僚及其知识分子之手,也大都把“扶清”理解为保卫清王朝,从而也就给后来的读者造成了这样的错觉。而在民间,在真正的义和团群众那里,却并不看重清朝,反而有取而代之的意思。在沧州、定州出现拳民拥立自己的皇帝的事情,也就是这种意图的实行。所以,把“扶清”强调解释为扶保清王朝,是不符合广大义和团群众的实际心意的。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198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