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贯穿清史的一条主线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准噶尔-贯穿清史的一条主线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贯穿清史的一条主线
新修《清史》的总体设计,内设《通纪》,共8卷本,拟写300万字,占全书约三千万字的十分之一。通纪与典志、传记、史表、图录共五项,合为新修《清史》的主体内容。五项都是新《清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通纪之重要,可用“全书的总纲”、“全书的核心”来概括。
纂修新《清史》,是当代中国一项世纪性的文化学术工程,是学术界百年宏图大业,需要所有学者、专家都来关心它,支持它,并积极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因为这个缘故,我想就《通纪》的基本内容作一简介,实际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结构设计,以期引起讨论,企盼提出更富有创见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通纪》达到高水平、高质量。
一
新修《清史》设置五个部分,即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一方面集成了传统史书的体裁,另一方面也吸收了20世纪以来新的体裁,他们各有长处。传统的纪、传、表、志体裁的优点,有比较大的包容量。中国传统史书,如二十六史,都是用传统体裁写的,直到上个世纪,从梁启超、章太炎开始才有了章节体,以后的20世纪一百年都用章节体,而传统体裁几乎被废弃不用了,只有罗尔纲修《太平天国史》用了传统体裁。我认为,这两种体裁都有它的优点,也各有它自身的缺陷。我们新修《清史》,主要采用了传统史书的传统体裁,发挥其包含量大的优点,从各个方面反映清代历史内容,体现历史发展演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我们又考虑到20世纪以来盛行的章节体的长处,就在于它能表现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揭示历史的规律,可以对历史进行连续性的、立体式的、有重点的编写。所以,我们设计的五个部分,其中四个部分是用传统体裁,一个部分即《通纪》采用章节体。
何为“通纪”?按我的设想,通纪也就是通史。或者不叫通纪叫“总序”?或者干脆就叫“通史”?名称应以准确、贴切为好,究竟哪个名称更好,可以讨论而后定。
不论用哪个名称,现在姑且称“通纪”,就是用8卷本、300万字的规模,把清代三百年的历史加以扼要的叙述,前后贯通,表现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我们的历史观,阐明清代从崛起到发展与鼎盛时期,到衰落以至于灭亡的全过程。这里面,当然要多方面反映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内容,包括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各个方面,包括意识形态、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这些方面的叙述都比较简略。这8卷是宏观叙述,既不能过于简略,否则很多问题就说不清;又不能太细,内容过多,通纪部分承担不了。因此很多内容要由纪、传、表、志分别承担。
《通纪》分为8卷本,是根据清史的内容和新修《清史》各部分的比例,经过反复考虑以后才定下来的。有一种意见,主张《通纪》不宜写多,写两卷就够了。我觉得这样写困难比较大,第一,要阐明清朝300年发展大势,两卷本是不够的,100万字以内不行,3卷也不够,8卷已经是比较少的了。三百年的时间跨度很长,内容太多,前后变化太大,比较短的篇幅难以说清这个大势,很多问题说不清楚。第二,《通纪》部分涉及的内容,如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都需照顾到,不能太简略。再比如,《通纪》重点讲政治、军事、外交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也只有在这里可以说清楚,在后边就没有地方再讲了。就说军事,清朝打仗可不得了,17世纪打了一个世纪,18世纪是一个太平世纪,当然也有乾隆朝的十大武功,但是战争还是比较少。到19世纪时,又打了一个世纪,从白莲教、太平天国,到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八国联军,整整打了一个世纪。哪个志能写战争呢?《兵志》是不能写战争的。因为《兵志》是记述军队的编制,讲八旗、绿营的编制,不能写打仗的事,所以,不能指望《兵志》来解决具体战争问题。那么,传记能写吗?的确,有些人物参与过战争,可能是个统帅。但一次战争中统帅也常常撤换,写一个人物不可能贯穿地写一场战争。至于《表》,就更无法反映战争的内容了。显然,只有《通纪》才能反映这么多、这么重要的、这么激烈的战争!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要求写进《通纪》部分。再如,鸦片战争过程不一定展开,不能写得很多、很详细,但不能没有它。政治斗争也是这样,有许多重大的政治斗争,如雍正夺嫡问题,有各种不同意见,有的认为,雍正是合法继承;有的认为雍正是非法继承。这些都可以讨论,但雍正继位这件事不能不写,放到哪里去写呢?也只能在《通纪》里去写。雍正帝传肯定要写这个内容,但涉及的人多,内容也多,不能全写进传记里。再如,北京政变,慈禧上台,当然可在慈禧传里写,主要还是在《通纪》里写。很清楚,没有相当规模的《通纪》,无法处理这些政治上、军事上的重大事件。
原先我曾设计《载纪》,将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如南明、吴三桂建周政权、太平天国、准噶尔等,都附载于清史,名为《载记》,这也是沿用了二十四史中《晋书》的体例。后来,反对设《载史》的意见比较多,我也就把它撤掉了。那么,《载纪》里的内容放到哪里去写呢?如上面提到的太平天国,不仅是打仗,不仅是军事,还有一些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守土乡官制”、“天历”等,都可以放到《通纪》里写。准噶尔的丘尔干会议,是一项很重要的制度,但不是清朝的制度,在官制里也不能写,跟准噶尔打仗的内容,该写在哪里呢?显而易见,这些内容只能写到《通纪》里,这就使《通纪》的内容很拥挤,用8卷写,已显得容纳困难,如用二三卷,就将使《通纪》困难重重,无法承受。
二
《通纪》分为8卷,实际是把300年清史划分为8个历史阶段而设的。清史为什么要划分为8段?为便于说清问题,将各卷内容要旨分述如下:
第一卷:满族兴起和清朝建立1583?1643
这是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一直到清兵入关,一共61年时间。努尔哈赤起兵打败了尼堪外兰,统一了建州各部,接着又平定了海西女真辉发、乌拉、哈达、叶赫四部,共花了将近30年时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个新兴的民族在东北崛起,直到萨尔浒战役和明朝对抗,明朝号称40万大军实则近10万人全军覆没。又经过多次战争,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以后又进入辽西锦州地区,逼近山海关。满族仅几十万人,人口很少,从统一内部开始,花了61年时间发展成这么大的势力,跟明朝对抗;皇太极时,屡次突破长城,并且曾经围攻北京,势如破竹,百战百胜。
毛主席曾经提出这个问题,说满族几十万人口怎么把汉族一亿人口都征服了?那时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枪炮啊!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认为,第一,满族处于社会发展发生根本变化的阶段,从奴隶制走向封建的农奴制,在这样一个关头,这个民族最容易产生一种蓬勃的朝气。社会发展处于上升的阶段,农业也发达,经济也发达;第二,由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代领袖的英明善战,想了许多削弱明朝的办法,而且创造了八旗组织。八旗组织是非常坚强善战的兵民合一的组织,把整个满族的人组织在八旗制度之下,整个满族子弟骠悍勇敢,团结在领袖的周围;第三,满族内部民族的凝聚力强大,它是一个上升的民族、一个在胜利中前进的民族,这时它的凝聚力是最强大的。而且满族能够比较果断地解决内部矛盾,当时的内部矛盾很多,跟舒尔哈齐的矛盾、跟褚英的矛盾,以及四大贝勒之间的矛盾,最后多尔衮跟豪格的矛盾,但它善于处理这些矛盾,不至于像太平天国一样闹到内讧,相互残杀;第四,向汉族学习,学习汉族的文化、制度,重用汉人,像李永芳、范文程、洪承畴、孔有德、尚可喜,一直到吴三桂。第五,联合蒙古及黑龙江流域的各民族,尤其与蒙古族联姻联盟,获得其支持,成为清朝的一支劲旅。而跟清对立的明朝进一步受到孤立,内外交困,腐败不堪:一方面国内李自成、张献忠起义,闹得全国各地烽火连年;另一方面朝廷内部又有党争,如东林党、非东林党、阉党激烈地斗争;外边还有满族,三面夹攻,这样的政权是胜不了的。一看史料就知道这两个民族的不同:一个是焦头烂额、四面楚歌;一个是生机蓬勃、欣欣向荣。所以人口少的满族,将庞然大物的明朝打败了。满族也不是一下就把明朝打下来,而是打了很长时间,逐渐削弱明朝的枝叶。所以第一卷的内容围绕着满族的兴起、清朝的建立,一支非常弱小的、处于偏僻地方的力量是怎么崛起的来写。把这个问题写透了,第一卷就成功了。
第二卷:清朝入关和确立全国统治1644?1683
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吊死,明朝灭亡,清朝入关。清朝入关伊始,势力在华北北部,然后扩展到整个华北,一直到长江流域以南,跟南明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南明失败后,又跟三藩长期进行战争,一共花了近40年才把南中国统一下来。这个时间也是很长的。闯王进京,明朝灭亡,对清朝来说,这是问鼎中原的最好机遇,如果不及时抓住,就要失去历史机会了。这个时候,皇太极偏偏刚病逝,内部一度很混乱,多尔衮和豪格两个人谁当皇帝?黄旗和白旗争起来,险些火并。但是,清朝的高明就在于它内部协调,两个人都不做皇帝,捧出一个小孩??福临即顺治做皇上,他们辅助顺治。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本应名正言顺做皇帝,但其叔父多尔衮能干,权力和势力大,也想做皇帝,如果他们两人火并起来,清朝就进不了关了,即使勉强进关也难成功。他们能够妥协、调和,内部解决了这个矛盾,为不久挥师入关铺平了道路。这是历史上很重要的经验教训。所以历史的机遇只能被那些善于驾驭局势的能人抓住,如果他们两人只顾争权夺利就会失去机遇。
入关以后40年中,争夺全中国的统治权,主要是在长江以南,对手是南明。南明有三个王朝,弘光、隆武、永历,一个在南京,一个在福建,一个在西南,还有一个鲁王监国政权,占据浙江,还有一个在广州的绍武政权,存活仅仅40余天。再加上农民军李自成的余部和张献忠的余部,从人数来讲还是很多的。南明有不少军队,但太分散、太腐败。南明之后,又有三藩问题,以吴三桂为首起兵叛乱,一直到收回台湾1683。这40年,我想,当时清军入关后,很有可能变成南北朝。因为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入居中原一般都出现南北朝:晋朝时候“五胡”乱华,晋跑到南方去,与北方诸政权对峙,形成第一个南北朝;第二个南北朝是南宋与金朝,金朝也是占了汴梁(今开封)后,把宋高宗赶到杭州,后来金兵打到杭州,宋高宗又跑到海上,金兵守不住而退兵。因为游牧民族经过中原长期的战争,已筋疲力尽,到南方以后,天时、地利、气候、饮食习惯、语言等都有障碍,往往过不了长江。但清朝就挥师南下,势如破竹,这是怎么回事?我觉得,一是当年清朝与南明的战争,不仅是军事斗争,而且是一场政治斗争,清朝就高明在政治上争取汉人的认同。满族本来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它的政策也是比较落后的,开始,一进关后就屠城、抢掠、乱杀人、在北方圈地。但是它的野蛮政策逐渐改变,圈地很快停止,顺治四五年后基本停止圈地,屠城后来也停止,而且用各种宽大的政策招抚汉民,免除“三饷”,采用科举考试来招抚汉族知识分子。这些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但是它在改变。反之,南明最根本的要害即弱点就是分散,有几个小朝廷,各自为政。农民军也很重要,李自成的余部有李赤心一支、郝摇旗一支;张献忠的余部有李定国一支、孙可望一支,虽然都奉明朝的年号,实际上是一个个很跋扈的将领,内部斗争很激烈,特别是弘光朝、永历朝闹得一塌糊涂、非常腐败。清朝则号令一致,多尔衮发布命令没人敢违抗。南明虽然力量大,但没有这样集中的力量。再一点,清朝打南中国,主要利用汉族军队,不是利用八旗兵,即用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这些人。汉族军队适应汉族地区的天时、地利、风俗习惯。为什么三藩后来尾大不掉,就是因为打南明时,主要的力量已经不是满洲八旗兵了。清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利用汉人,能够在南方站住脚。三藩之一的吴三桂的失败是必然的,吴三桂本来招清兵入关,把永历皇帝杀掉,后来又反叛清朝,道义本来就没有了,对老百姓来说,他毫无威信,这在战争中是很重要的。再加上他保守,守在岳阳一带不再前进,无所作为,预示着败亡。第二卷的内容,大体上就是这样。要讲清楚清朝为什么能够很快打下南中国,而且没有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如果当年形成南北对立,那以后的历史就变化了。没有清朝大统一的局面,我认为我们今天就可能分崩离析。
第三卷: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康熙之治1684?1722
进入康熙中后期,也是康雍乾盛世的开端。在统一南中国、平三藩、收复台湾时,清朝后方起火。一是在黑龙江流域,俄罗斯越过乌拉尔山,跨过广阔的西伯利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到达太平洋边上。这个速度是很快的,因为西伯利亚空旷无人,没有抵抗。但是俄罗斯入侵到黑龙江,建立据点,遭遇了强大的反抗,跟达斡尔人、赫哲人交战非常激烈。另一件事是察哈尔蒙古的布尔尼在三藩之乱时叛乱。第三件,威胁最大的就是准噶尔在新疆伊犁崛起。这三支力量,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北、一个在北方,迫使康熙一面打前边,一面看后边。布尔尼叛乱时,北方已没有军队,都派到南方去了,当时满族还比较能战,是图海率领满族的家奴去打的。东北方面,雅克萨战争打败了俄罗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安定了中俄东段边界。《尼布楚条约》所划的边界比我们现在的领土要大得多了。布尔尼也很快平定下来。西北方最主要的敌人是准噶尔,它的根据地在伊犁,军队很强大,已经把新疆都占领了,往西打到哈萨克,现在中亚细亚的大部分国家当时都是它的势力范围,东边袭扰整个外蒙古,往南威胁内蒙古,外蒙古的领袖包括哲布尊丹巴、三个大汗往南跑,向康熙求援。北方相当紧张。这个时候康熙发兵,在乌兰布通一战把噶尔丹打得大败,噶尔丹逃到外蒙。当时,清军行军很困难,进不了外蒙,双方相持了很长时间。1736年噶尔丹病死,这场持续了七八年的战争才告一段落。但准噶尔的问题并不是那么轻易解决得了的,它往南攻打北京的威胁解除了乌兰布通距离北京只有800里,但是它的老窝伊犁仍然被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喇布坦占领,清朝与策妄阿喇布坦时战时和。策妄阿喇布坦曾经派军队进入西藏,所以康熙末年有一场援藏战争。那场战争一开始也是全军覆没,后来派十四皇子胤?去,还有岳钟琪、年羹尧也都是在那场战争崭露头角的。雍正时又在外蒙打和通泊战役、打光显寺战役。和通泊战役清朝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光显寺战役策妄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双方打了平手。乾隆初年开始讲和,以阿尔泰山为界。乾隆二十年以前,噶尔丹策凌死掉,他是准噶尔比较英明的领袖。他死后准噶尔内讧,达瓦齐上台,排斥异己,准噶尔很多人跑到内地投奔乾隆,这给了乾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实在说,当时准噶尔要是不内讧,清朝政府就无法统一。因为当时到新疆去打仗谈何容易!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靠马、靠步行,粮食也很难运输,当时也想办法商运粮食,但北京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米,运到那边要十七八两银子,开销很大,仗没法打。所以乾隆当时看到准噶尔内讧,决定“平准”,把来投奔的人都派回去,让他们自己打自己。出兵时朝廷的许多大臣都反对,乾隆说所有的人都反对我平准,说这是劳师无功。特别是刘统勋,这个人是迂夫子,他说没有粮食。这还顾得了粮食啊,你进去吃人家的呀,因地就粮。他说粮食要准备三年,三年之后时机早就过去了,还打什么仗啊!清朝就是这样进入新疆,而且先锋就是那些投降过来的人马,主要是阿睦尔撒纳。进入新疆后,清朝军队因为粮食问题跟不上,所以一进伊犁把达瓦齐抓住后,清朝马上撤退,只留了几百人。准噶尔又重新起来反抗,把驻守的军队都杀掉,这就有了第二次“平准”。这中间的曲折从略。平下来以后,打大小和卓就顺理成章,比较容易了。这样,我们才有北疆、南疆、西藏这样的地方,不经过这一战是没有这些地方的。在当时新疆,蒙古人是主要的,由于它反复叛乱,乾隆非常恼火,采取了屠杀政策,应该说是一种民族灭绝政策。可见战争是血腥残酷的,进步的事业也是要用残酷的代价换来的,绝没有什么仁慈之师。乾隆不好说把他们都屠杀,他叫“办理”,把这个人给“办理”了。他要求进关办理,不要在新疆杀掉。他的这场战争我们肯定是进步的,没有这场战争中国统一不了,但是这场统一战争付出很惨痛的、血腥的代价。乾隆的残暴行为将来写的时候要写出来,不能说好就都是好的,什么缺点也没有。
康熙在北方打仗的同时,还抓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康熙中叶以后特别注意这方面:治河,治黄河不惜工本;垦荒,因为经过大战乱后人死得多,没有人种地,把荒了的田地都垦出来;北方是挖井,雍正时光陕西一省就挖了5万口井。平定三藩后,一百年没有战争,经济能够恢复、发展,这是首要和根本的条件。中原地区长期安定为康雍乾盛世创造了条件,所以康雍乾盛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统一,一个是经济。这是第三卷康雍乾前期的重点内容。
第四卷:雍正改革和乾隆统一全国1723?1776
康熙后期问题也多了。一方面他儿子太多,20多个儿子抢皇位抢得一塌糊涂,抢得康熙为之痛哭,太子立了又废,废了又立,闹得很厉害。另一方面官员贪污,吏治松弛。康熙时的官饷很少,也是低薪制,三藩之乱时全国知县不发俸银,要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搜刮加剧,后来逐渐好转。雍正上台,我们不管他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学术界分歧很大,但他上台后确实是厉行改革,严厉惩治贪官,成立“会考府”,就像我们今天的反贪污办公室的性质。雍正还从制度上进行整顿,实行高薪,耗羡归公,设养廉银等。没有雍正的改革,乾隆难以为继,所以应当肯定雍正的功劳。虽然雍正与准噶尔打仗时,没有打大胜仗,但是他在改革内务上很有成绩。从雍正以后,国库的存银逐渐增加,国家有钱了。
第四卷从雍正上台一直到乾隆四十多年,这一段是康雍乾盛世的后期,也是最高峰。一个是乾隆二十年以后两次“平准”,一次“平回”维吾尔,完成全国的统一,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大的功绩,所以毛主席说我们现在是靠乾隆吃饭,我们今天的版图是乾隆时奠定的.经济上又继承了康熙的有关政策,又向周边移民。中国从康雍乾开始移民的方向不一样了,中国从前历史上的移民都是从北向南??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从长江流域向珠江流域移民,康雍乾时期人口极度增加,移民向四面八方移动,中原地区是核心,向南移民、向西移民,很多新疆移民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还向东北移民。东北在清初时人口极少,南怀仁记载他们跟康熙到松花江去,一过铁岭,全是大森林,蔽天遮日,铁岭在辽宁省,吉林、黑龙江都是大森林、大沼泽地,所以生态环境后来破坏得很厉害,森林都被烧光了。我们有一卷《生态志》,要写一写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个工作是很艰巨的。农业上,乾隆大搞水利,有一次黄河青龙冈决口,花了两年才堵上口子,用了半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不惜工本。清朝皇帝十分注意农业、关心农业,档案馆里保存的“粮食雨水条子”,每一年每个月各个县都要上报各地下雨几寸,粮食价格多少,大豆多少、米多少、小麦多少钱。我想把这部分档案整理出来,这是大面积的经济和气象资料,全世界没有这么大面积、长时间的资料,这都是最珍贵的历史资料。乾隆时期经济上的繁荣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明朝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记录最高没有超过8000万人,当然实际人口可能达到甚至超过了1亿。清朝就不一样,乾隆六年人口为1.4亿多,这是正式统计,比较准确,乾隆末年人口3亿,道光4亿,道光以后一直打仗,到民国时期也没有增加。明朝以前,中国粮食的生产能养活不到1亿人,到乾隆时养活3亿,粮食生产增加1倍多,这还不算历史上最高水平吗?农业国的经济就是看农业生产,粮食生产多了就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我认为清朝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汉唐。唐朝是6000万人口,汉朝最多是5000万人口,只能生产养活这么多人的粮食,而清朝有养活4亿多人的粮食,所以经济发展水平肯定超过汉唐。在世界上有两种统计,一种说中国的农业产量占全世界的32%,比全欧洲生产的粮食还多;还有一种说法是占全世界的24%,差不多占1/4。究竟哪一种准确,我现在也没法判断,将来我们写的时候能不能把它搞清楚,究竟当年的GDP是多少?这个工作也是比较难的,但不妨做一做。当时清朝确实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工农业的产值全部超过欧洲,就是现在的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加起来赶不上一个中国。当然他们的人也比较少,全欧洲的人口到不了3亿,特别是英国、法国,人均生产水平比我们高、生活水平比我们高、劳动生产率比我们高,走在我们前面。但是他们还没有经过产业革命,产量的增加还很有限,当时中国可以说是全世界的经济大国,这个资料是我从肯尼迪的名着《大国的兴衰》上看到的,他说的也不一定可靠、准确,但他是有根据的,是引用了一个统计学家的研究成果。
为什么中国有康雍乾盛世的到来?一个是当时的世界潮流,中外的接触增加了,尽管中国当时是闭关政策,不和外国接触,但是实际上做生意的商人、传教士到中国来的很多了,中外贸易也达到很高水平,丝茶出口量很大,白银大量输入。最近有一本书《白银资本》说全世界有1/2的白银输入到中国来了,中国的贸易量大大增加,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另外,雍正改革也使得国内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制度有所前进。但是所谓盛世繁荣,不能光看到盛世,不能光看到繁荣,要看到繁荣下面掩盖的阴暗。如果跟当时世界的其他国家相比较,虽然我们国家的GDP相当高,但是我们仍然是封建国家,仍然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仍然是牢不可破的专制主义,传统的阻力非常大,难以前进。所以,尽管GDP相似,但后续的发展劲头就差了,表现在专制政治的统治太强大,人民没有权利,不像欧洲出现了市民阶级,掌握了一部分权利,逐渐向中产阶级发展。另一个是闭关自守,全国人民不了解世界是怎么回事,虽然已经与世界开展了规模相当大的交流,但是不允许老百姓接触外国人,比方洪仁辉的案件,洪仁辉跑到北京去告状,他本人没有被杀掉,给他写状子的汉人倒被杀掉了,这就是不允许中国人与外国人接触,妄自尊大,觉得我是天朝上国,你们都是蛮夷小邦。第三是重农轻商,重视农业,轻视工商业,不保护、不奖励工商业。第四是思想统治上的高压政策,“文字狱”搞得大家都不敢谈现实,不敢谈政治,不敢谈进步,不敢谈自由,也没有自由。另外轻视科学,科学技术被认为是“奇技淫巧”。这样一些阴暗的东西阻碍着中国前进,没有持续前进的动力。而当时西方的英国,生产发展阶段是处在从一个社会进入另一个社会的上升时期,朝气蓬勃,一日千里。中国却停滞在那里。所以康雍乾发展到高峰,又跌落下来,也必然要跌落下来。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而不能解决,就无法突破封建的框框。
那么,当时中国有没有前进的可能呢?也不能说没有。因为历史就是不断给人们提供选择的机会,就看你怎么选择。当然,如何选择也不完全决定于主观的因素,也决定于客观氛围、环境、条件。清朝有选择的机会。譬如闭关政策,由于闭关政策,中国人被限制不能出洋,不能了解外国,但是也不是说没有机会突破。乾隆二十四年,洪仁辉上北京告状,告广州海关官员贪污,他要求多开口岸??当时是广州一口通商,别的地方不能做交易,他要求在宁波、厦门等地方做交易。当时清朝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要求督抚们上书,能不能多开放口岸。有的官吏主张多开放,大部分官吏主张不要开放,特别是广州的官吏反对开放别的地方,因为开放了别的地方广州的生意就少了,所以两广总督杨应琚坚决反对。乾隆在犹豫,他觉得开放的话,跟广州税收一样,可能好一点。最后讨论的结果是没有开放。这是一种选择的机会,科举制度也是如此。当时很多人觉得科举制度很不好,当时的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都反对科举制度,包括许多大官都说科举制度不好。但是改革不了。舒赫德曾经上奏折提出取消科举,后来被鄂尔泰驳斥。这个问题引起过争论,乾隆皇帝也没有改革。如果舒赫德的意见占了上风,真正能把科举改一改,或者能把通商的口岸多开一点,跟外国多接触,对中国是不是有好处,当然今后的中国很难说,我们也不能注重历史假设。但不管怎样,它是有机会选择前进的,清朝没有前进,就是历史的惰性。所以,传统既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沉重的负担,背着一个很长远的传统,往往改革和前进是比较困难的。这是第四卷康雍乾盛世的主要内容。
第五卷:清朝中衰1777?1839
1776年金川战争结束。金川战争从性质上讲,也是一场统一战争,但是它和“平准平回”的意义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它是内地四川的割据势力,挡住四川进入西藏的道路,所以不平金川就不能很通畅地进入西藏,虽然它是规模最大的战争,花了7000万两,打的时间很长,花的力气最大,但实际上金川只有5万人,清朝出了十几万军队,战争得不偿失。金川战争结束,统一的任务完成。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临清的王伦起义,这是中原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原地区太平了100年,到这个时候又掀起农民起义。国内固有的阶级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到1796年,也就是乾隆禅位的第二年,爆发了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后,起义连续不断,南方是天地会起义,北方是林清、李文成起义,各教门的起义,一直到太平天国。外国势力也越来越进入中国,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20年以后又有阿美士德使团来华。中国那时在对外贸易上始终保持着顺差,外国人的白银输入中国,购买丝茶等,他们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运到中国来卖的,开拓不了市场,这时就开始输入鸦片了。一下子,鸦片泛滥。这个时候,中国越来越落后于世界了,也没有机会打开国门来看一看世界,包括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也不了解外国是什么情况。英吉利是个大国,它究竟在什么地方?有多大?谁也不清楚。这样,终于在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落后就要吃亏,落后就要挨打,历史又进入新的阶段。第五卷乾隆后期到嘉道,这一段中国的发展处在停滞时期,又困于矛盾之中,内部的矛盾就是农民起义,外部的矛盾就是外国越来越进逼中国,而且已经用鸦片大量的输入来撞击你的大门。
第六卷:外国武装侵略和国内农民战争1840?1864
第六卷的内容进入近代,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被镇压。这一段对清朝来说是沉重的打击。矛盾爆发,清朝面临着大危机,大灾难。一个是太平天国占了南中国的很多地区,一个是英法联军占了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逃到热河,南北夹攻,眼看着清朝就要灭亡了。这个时候,清朝极端危险,却没有在这个时候灭亡真是个侥幸!历史发展出人意料,为什么清朝能够死而复生呢?能够支撑过去、还能恢复过来呢?恐怕有三个原因:第一,太平天国的迅速腐败,1856年杨、韦内讧,韦昌辉杀掉杨秀清,不仅杀掉一个人,而且把东王的部属几万人杀掉,都是广西来的老战士;反过来,洪秀全又杀掉韦昌辉,石达开又带兵跑掉。这样,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本来从金田起义出来,势如破竹到了南京,南京几年来也是形势非常好,就在形势很好的时候,爆发了这场内讧,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所以太平天国不可能抓住历史的时机打败清朝,到了1860年第二次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太平天国没有恢复元气,不可能再北伐。第二,英法侵略者的态度改变,他们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是打清朝,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既打清朝又帮清朝了。他们要在中国搞一个统治的工具,所以从打到扶有一个策略上的转变,扶持清朝来对付太平军。当然他们开始也想扶持太平军,后来没有扶成,这一点就不说了。第三,国内汉族地主阶级的崛起,也就是湘淮军的崛起。太平天国战争中,向荣的江南大营崩溃以后,清朝的整个军事体系已被摧毁了,八旗军不行,绿营兵也不行。没有军队,就是靠着湘淮军,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人,取代了满族的八旗以及绿营。由于这样的三个原因,清朝死而复苏,又能够恢复元气,把太平天国打下去。从此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跟鸦片战争前的形势完全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外国势力的入侵,中国社会上不再是地主和农民两支力量,而增加了一支帝国主义、外国侵略势力。从此中国社会产生了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抵抗外国的武装入侵,外国欺负你,你必须进行抵抗。当然由于力量悬殊,打不过外国,事实确是如此。但打不过也必须抵抗,因为妥协就更没有出路,妥协、求和,帝国主义还是要欺负你,战争的性质就决定了这一点,它是一场侵略战争。人家要打你,你不抵抗也躲不开这场战争。而且如果不抵抗,你的民族精神就萎缩,就失去了民族的信心、失去了民族的尊严和凝聚力,就很危险了。进行抵抗,则可能在抵抗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我们之所以说近代的主和派误国,原因就在于此,我的看法不一定对。李鸿章打日本也是这样一种情况,打日本当时确实是打不过,但不打不行,日本要打你。日本不打败中国就起不来,就不会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只有打败中国,从中勒索很多赔款、土地,它才能够得到原始资本积累。所以日本非要打中国不可,你没法退让。当然李鸿章也有他的考虑,他觉得不打,请别的国家调停是不是也可以?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必须抵抗。妥协之后,不仅还要赔款、还要割地,而且失去了你的民族的信心和尊严,这更危险。这是一个任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这个任务一直延续下来,可以说是从清朝中叶一直延续下来。第二个任务就是必须要向侵略者学习。这就矛盾得很,要抵抗侵略就必须先要向他学习,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否则无法抵抗。学习先进的事物、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制度,学习西方实现近代化,就是近代化的任务。一个是抵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任务;一个是实现近代化的任务,这两个任务一直到现在还是有效的,还是这两个任务的延续。当然形势都不一样了,但这两个任务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产生的。不学习就不能前进,不学习外国长处,抵抗就会不断失败,而且你的爱国行为、抵抗行为就会转化为盲目的排外,正义的爱国的抵抗,就会变成非正义的排外的屠杀。义和团就是这样,抵制侵略发展到对一切外国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本来正义的反抗,由于不学习外国走到极端去,就变成了非正义的。所以,从此抵抗外国侵略和向外国学习的任务一直贯穿于中国近代历史。
第七卷:清朝自强运动及其失败1865?1895
从太平天国失败到甲午战争失败,这30年的历史就是洋务运动。这个时候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的各种事物都在变,外国势力进入中国后,整个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各种事物和人都在变化。
洋务运动的历史中,充满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也充满着和帝国主义的谈判、交涉、妥协、反抗。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修约热潮,通过修改条约进一步侵略中国;又发生很多教案,如天津教案、浏阳教案等;接着发生马嘉理事件,马嘉理在云南被杀,中英在烟台进行谈判;接着是琉球交涉,日本侵占琉球,就是现在的冲绳;接着是伊犁交涉,俄国侵占了伊犁,中俄剑拔弩张,几乎打起来。19世纪80年代,中国与法国在安南,现在叫越南,发生战争;跟日本在朝鲜引起冲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在此中间,清朝也还有抵抗的一面,所以它也要整顿武备,也要学习外国,建立北洋海军。北洋海军当时在全世界是名列前茅的,日本的舰队开始赶不上北洋海军,到甲午战争前夕才赶上了。但是,清政府跟外国也有妥协的一面,好多仗都没有打起来,只有中法战争打起来,但中国战胜了,结果定了一个屈辱的条约。无论抵抗还是妥协,都不可能胜利。因为胜利与否决定于国家的实力,清朝的国家实力不行。但在抵抗中间还有希望,还能够得到锻炼和成长,所以反侵略的任务演变得越来越艰巨。
另外,学习西方,实现近代化的任务提上日程,这个任务和反侵略的任务同样重要。清朝开始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学习开兵工厂,上海、南京、天津、福建四大兵工厂,跟着是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上海织布局、漠河金矿等,工厂、铁路、矿山、轮船,带来了军事上的利益和经济上的利益。同时又急需人才,因为开工厂邀请外国工程师,但没有翻译,于是开同文馆、开船政学堂,送学生到美国去留学。詹天佑、唐绍仪等第一批留学生送出去时都是12岁的小孩,准备学9年的。又组建北洋海军。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开了步伐。但是,中国的传统力量太大、顽固派的势力太强大,要创新,要改革,阻力重重,非常困难,每走一步都要碰到顽固派的反对。这30年的历史,如果仔细看看那些资料真是令人长叹!招商局,开办以后不久就遭到弹劾,1873年开办,1874年弹章就三件,那些御史骂招商局贪污,骂李鸿章,总算李鸿章顶住了他们的弹劾,但轮船不准开到他们的地方,湖南就不准轮船开进去。北京要开同文馆,招收一批科举出身的高级人才进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大街小巷的揭帖多得不得了。大学士倭仁为首,骂奕?“用夷变夏”。奕?没办法,上奏折请倭仁来管同文馆。皇帝下谕旨让倭仁来管,倭仁故意从骑的马上掉下去,说受伤了要休养,不能管了。招科举出身的人也没有招上来,所有科举出身的人员全部抵制,参加科举的人员都是中国的精英,一个人也没有来考的,同文馆凄凄凉凉。留美学生派了12岁的小孩去,准备学9年,到了5年上都撤回来了。为什么呢?说这些孩子在外国辫子也剪掉了,也穿了西装了,有的从了基督教,每周去做礼拜。那些官僚一看,这还得了!没学完就撤回来了。当时容闳、李鸿章都反对撤回,但挡不住。造铁路争论了10年,从刘铭传、李鸿章开始上书要建铁路,争论了整整10年。朝廷里一片反对之声,说铁路一开要轧死人、破坏风水、造成很多挑夫小贩失业等等。李鸿章在唐山到胥各庄开了一条十几里的铁路运煤,开始不敢用蒸汽机,在轨道上用马拉。可见阻力之大,难以想像。后来为了说服西太后,在中南海到北海修了一条铁路,现在档案都还在。我觉得西太后是李鸿章的学生,李鸿章教她学习外国,很多事情李鸿章也是在西太后的支持下才能进行下去,否则在全社会没有多少人赞成的情况下是进行不下去的。洋务运动搞了30年,有几个科举人员出来干洋务的?没有。风气闭塞,开风气是非常之难,老牛破车,中国的传统势力太强大,传统的包袱太沉重,一下子甩不掉。
中国是这样,日本却抓住了历史机遇。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封建国家,但是它的包袱比较小,比较早地接受了西学,它的明治维新跟我们洋务运动是同时起步,但它走得快。日本也是派留学生,伊藤博文等一大批一大批地派出去;也是开工厂,比洋务运动的煤矿、招商局开得还晚。但到甲午战争以前,日本已经开了国会,成立了议会,制定了宪法,30年时间走在了前头。当时的历史形势就是这样,中国和日本在竞赛,谁走在前头谁就上来了。如果当时中国打败了日本,中国就上去了,日本上不去;反之日本打败中国,中国就上不去,日本上去了,这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竞赛。中国就是由于老牛破车,走得慢,结果甲午战争一再失败,割地赔款,把台湾割走,本来辽东半岛也割走了,旅顺、大连是三国干涉还辽,花了3000万两银子赎回来的。甲午战争赔款2亿两,相当于当时日本6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把这些钱用来扩大军队、开军工厂、搞教育、建铁路,一下子上去了。中国在那样的世界里,落后,就要受人家的欺负、蹂躏。
第八卷:清末改革和清朝覆亡1896?1912
从甲午战争以后,一直到清朝灭亡。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日本割去台湾,其他列强也争先恐后,德国分走山东、俄国分走旅大、英国分走长江流域、法国分走华南,都来瓜分中国。甲午战争和当时瓜分中国的局面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反对割台的声浪惊天动地,台湾的老百姓、北京的举人都强烈反对,这是中国群众运动的开始。接着就是戊戌变法。戊戌维新也是封建力量太强大、维新力量太弱小。要改革科举,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是靠科举上去做官当老爷的,把这个生路断了,他们干吗?所以要废止科举很难。要改革军队,裁军,也是闹了几十年,洋务运动的时候就说要裁军,各省的督抚纷纷反对。要把旧的军队裁掉,另外拿钱去练新军,新军归你们管,哪个总督、巡抚肯干呢?士兵也不干,军队裁员后他们就失业了。要办教育、开学堂,当地的士绅都不同意,说把外国的东西都弄进来了,连和尚、道士都不干,因为要搞学堂,一般都是把庙宇改成学堂。要裁冗员,精简机构,北京城的官吏都反对。所以反对的力量太大,维新派只有几个知识分子,既没有军队,也没有群众,怎么能够胜利?当年,器物层面的改革,就是轮船、枪炮、铁路、火车等,逐渐显露出好处来。人们可以接受了,但是,制度层面上的改革、思想层面上的改革,人们不接受。什么叫立宪,什么叫宪法,什么叫民权?人们都不知道,认为纲常伦理至高无上。所以维新派被孤立,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当然政变里也有一个策略的原因。当时维新派走投无路,就想包围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本来我们认为这个事情可能是袁世凯告密造谣,现在看来实有其事。在日本发现毕永年的日记,记载了“围园劫后”的详细情况。维新派想孤注一掷,把慈禧太后劫持,让光绪帝出来下命令硬干。即使这件事成功也不行,因为当时的阻力太大了,何况当时没有成功,所以慈禧太后一个谕令,维新派人头落地,六君子牺牲。
戊戌变法是清朝挽救自己的最后一个机会,虽然这个机会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清朝走向灭亡就不可避免。清朝只能走向灭亡,没有第二条路。所以戊戌变法以后,特别是义和团以后,社会上的精英分子很快站到清朝的对立面,很快走向革命。孙中山在成立兴中会的时候感叹没有人跟着他走,当时人们都是跟着清朝走。孙中山本人开始向李鸿章上书想革新,后来他才觉悟要进行革命。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想跟着清朝走,但是到戊戌变法、义和团失败,很多人很快地转向革命。所以,20世纪革命的潮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历史证明,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几千年的传统,要改革,阻力非常大,只有各种社会力量汇合起来,和旧势力决一死战,才能够冲破这种阻力。中国革命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旧势力强大的反映和刺激。所以革命是客观形成的,而不是谁制造出来的,某个革命家制造革命是不可能的。孙中山当年在兴中会时感慨没有人跟他革命,到了20世纪,人一下子都来了,是整个客观形势的变化。
有一种论调是“告别革命”,我说革命是告别不了的,你要跟它告别,它还会来找你。要想跟它告别,你就会变成反革命,康有为就是典型。康有为本来是进步分子,但他不愿意革命,结果他变成保皇派,后来张勋复辟时,他变成复辟派,成为反革命。告别革命就成为反革命,这是客观的历史形势,不是任何人制造出来的。历史形势的发展,中国这样的情况不可能走英国、日本那样的道路,必须要用积聚的全部社会力量打破旧的反抗,历史才能前进。把社会力量积极积聚起来,这就是一种革命形势。清朝的最后几年全国一片反对的声浪,人民反对它,革命派反对它,立宪派反对它,连汉族地主也反对它,它能有活路吗?可以说是众叛亲离。所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全国响应。清朝灭亡是中国政治上的一件大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开创了共和国,这是中国人民一个伟大的胜利、伟大的前进。
三
以上简述了清朝三百年的历史,这是一个轮廓,一个主线,做为贯穿新修《清史》全书的线索。但是,很简单、很粗糙、很不全面、很不深刻,希望大家讨论、指正,看看这样的线索行不行。历史本身是生动丰富的,三百年的清朝历史像一条万里长江,源远流长、波澜壮阔、气象万千、雄伟壮观,你怎么样来认识它?怎么样来认识长江的真面目?你不能把长江的某一个河段、某个景点、某个港湾看作是长江,三峡虽然宏伟,但它只是长江的一部分,不是长江的全部,因此你只能把它浓缩,才能看清它的全貌,浓缩到画在地图上的一条线。虽然长江的本来面貌不是一条蚯蚓般的小线,但只有浓缩到地图上的长江,我们才能看到它的源头、它的入海口、它流经的省份和城市、它接受的支流,也能相对看清它的漫长曲折,看清何处它是奔流的,何处它是拐弯的,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地图上的长江是最接近于长江的全貌。为了认识全貌,浓缩是必要的。我不自量力把三百年的历史画了一条线,画得像不像,希望同志们指正。因为我们写清史必须要贯穿一条主线,必须要有鸟瞰式的全景,必须要浑然一体。我阐述前8卷的内容,用意就在这里,就是使我们将来写出来的东西不至于支离破碎,有一个主线来贯穿,至于这条主线是否合适,还请各方专家、学者多加批评、指正。
(资料来源:本文为作者2003年6月4日在一次纂修清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现经作者重新修订,改写成论文,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中华文史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