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礽-清代的皇储制度及其演变(2016年第20期)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爱新觉罗·胤礽-清代的皇储制度及其演变(2016年第20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代的皇储制度及其演变(2016年第20期)
一
皇位继承,是古代王朝的大事,常实行预立储君制度。储君即皇储,指老皇帝在世时选定的身后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俗称太子,又称其为“国本”,因国不可一日无君,有了后备储君,一旦老皇帝出现不测,马上有后备皇储填补皇位空缺,以防政乱,保持王朝政局稳定、国家统治根本的稳固,这就是太子又被称为“国本”的原因。但这种制度也有弊端,就是明定出将来的皇帝继承人,难免有攀附者、与太子关系密近者,形成太子党,无论在太子时期、还是太子继承皇位以后,都有可能因太子党造成朝政的动荡。而且,太子时期,储君之权与皇权也不无矛盾,尤其是老皇帝长寿,太子身任时间长久者,有可能产生权力之争甚至宫廷政变。因而太子制度下产生的太子党、储君权与皇权之争,也有可能导致政乱。再有,储君究竟选谁?也是个大问题,不制定一个众人必须遵从的原则,也会发生争夺与政乱。这方面的问题更复杂。古代的王朝国家带有一定程度的家天下私有性,皇位私属于皇帝家族,开国时期之君主的传位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传位给共同打天下的本家兄弟,即兄终弟及,另一种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父死子继。这两种方式的代表人物往往为继位而争斗。矛盾发展的结果,是父死子继制的最终确立,这是皇帝传位本人之子的私心及其对皇位传承掌控的主导性所决定的。但皇帝妻妾多而子女多,究竟传给哪个儿子?皇位只有一个,不能像分家产那样分割多份给诸子,必须确定一人,嫡长制因此应需而生。
嫡长制,即在嫡庶诸子中,从身份高的嫡子中选择,排除庶出诸子,若嫡子人多,再从诸嫡子中选择最年长者,这是中国古代嫡庶有别之等级制、长幼有序之宗法制原则,这种原则,把资格也即人选固定在某一个人身上,以避免两三个人同时具有资格而产生的争执,不致内乱,由此形成预立嫡长为储君的定制,嫡长之外者若争夺储位,则被视为篡逆而以国法惩处,以此消弭其他诸子觊觎之心,保证皇位顺利交替于太子,避免内乱。这种嫡长制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及条件下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也是中国古代皇位传承父死子继下嫡长制长期存在的原因。但嫡长制仍有不可克服的固有弊端。
家庭中的嫡庶之分属于等级制,一夫多妻的皇家中,众后妃以及她们所生之子被划定嫡庶等级,等级下的不平等及由此产生的矛盾,是不可改变的痼疾,所以虽然制定嫡长制,并不能彻底解决皇位继承上的矛盾,后妃及皇子之间低身份者谋求高身份,高身份者为保持其高身份,因此而互相倾轧陷害的恶性竞争以及谋夺储位不可能会完全消除。所以嫡长制只能是一定程度地减少矛盾及宫廷政乱。还有,具体情况是复杂的,又存在嫡长制不能实行或落空等等情况,比如嫡子被立太子后又废掉,或嫡子死亡,以及无嫡子等情况,需要从庶出诸子中选立太子,而庶出子众多,究竟选谁?便成为棘手的矛盾问题;还有,若嫡子先亡,但他已有儿子即老皇帝的嫡孙,这老皇帝是将皇位传嫡孙?还是传给其他皇子?也是问题。而恰恰上述这些情况在中国古代并不少见,因此而造成的争夺储位、皇位的事件也常有发生。嫡长制还有更明显的弊端,就是违反优选原则。本来,皇帝只在皇家一家之中产生,选择面就很窄了,再实行嫡长制,皇帝的选择被局限在更小的范围内,因而优选概率极小,甚至按原则只能固定为某人,以致平庸、昏庸者并不鲜见,甚至有弱智白痴者,娃娃皇帝也不乏其例。正因为古代的皇位继承制情况复杂、对王朝政治的影响大,所以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学术问题。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的上述弊端,在清代被一定程度地消除,这是由于清代满族皇帝实行特殊的秘密立储制度。为说明这一制度的来历,有必要把满族皇家立储制度的演变作一简要介绍。
清政权的开创者努尔哈齐(赤),最初曾立嫡长子褚英为继承人,后废掉而继立嫡次子代善,不久代善也被废黜,而定其死后由本家诸旗主推举其中一人为“汗”的办法,结果嫡子正白旗主皇太极被推举为汗,后称皇帝,建元崇德。皇太极死后,其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之子肃亲王豪格争夺皇位,这场争夺,实质上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的斗争。结果以折中方案解决,二人都不入选,而以皇太极之子年方6岁的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而由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这一结果,实际是父死子继制取得初步胜利,因而顺治帝生前便曾有意立嫡子为太子,因其早夭而未能实现,但父死子继制在满族皇家中已成为主导观念,因而顺治帝临死前,其子玄烨被定为皇位继承人,并没有发生皇家其他人争执的风波,便被确定而顺利继位,是为康熙帝。康熙帝的继位,也标志着满族皇家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最终确立。
康熙十四年(1675),康熙帝年仅两岁的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当时正值三藩之乱,此时立太子,当还有以“国本”稳定人心的考虑。迨至康熙四十几年时,皇太子胤礽已是三十多岁的成年人,当太子也已经有三十多年,父子之间难免产生一些矛盾。与此同时,太子党也逐渐形成,为首者就是太子胤礽的外叔祖父索额图,时任皇宫侍卫统领官——领侍卫内大臣,有学者研究认为他企图发动政变,以使胤礽尽早继位。这一时期,胤礽的权力欲也在不断地增长,曾对人发牢骚:从古到今,哪有当40年太子的!他的一些举动,也让康熙帝怀疑他可能会谋害自己,胤礽随同在外巡行,野营时夜里常围着父皇的帐篷窥视,康熙帝说自己不知道哪天被害,昼夜戒慎不宁。更兼胤礽娇惯成性,凌辱鞭笞王公大臣。康熙帝终于忍无可忍,将太子废黜监禁。他只有这么一个嫡子,于是其他庶出皇子乘机纷纷谋求储位,甚至不择手段,出现残酷激烈的储位之争,皇长子胤禔曾用喇嘛以厌胜巫术想咒死胤礽,以取代其地位,还曾建议父皇不必亲自出面,而由他处死胤礽。皇八子胤禩则结成党羽谋夺储位。鉴于这种情况及储位久虚,康熙帝不得不又把他复立。可胤礽仍恶习不改,而且纠结党羽又形成太子党。同时,其他皇子也继续谋夺储位,诋毁胤礽,制造舆论。储位之争使康熙帝终日愤懑、心力憔悴,愤怒难忍,严厉处死几个太子党人,断然再次废掉太子。此后,几次有官员以“国本”之重疏请立太子,均被痛斥,有的遭到惩处。康熙朝的储位之争,延续多年,很多官员被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终,皇四子胤禛继位。他究竟如何获得皇位,至今学界未能取得一致意见。
雍正帝继位后,鉴于以前严酷的储位之争及其给朝政带来的严重影响,决定实行秘密立储。其方法是,皇帝将心中默定的太子人选书写为密诏,于匣内密封,当众藏于皇宫之乾清宫内最高处正大光明匾之后,向臣民表示“国本”已立,以安天下。另写一份与此内容相同的密诏,由皇帝自己收藏。皇帝临终前,以两份密诏所书太子之名宣示而传位。即使皇帝突发不测,未能以身藏密诏示人,或猝亡而别人未能找到这份密诏,也有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的密诏为凭。雍正元年(1723)八月,雍正帝就是以这种方式密立了储君,被密立的储君,便是皇四子弘历,也即日后的乾隆帝。此后,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也都是先被密立为太子,而后登上皇帝宝座的。咸丰帝只有一子载淳,其临死前当然地由此子继位,是为同治帝。此后同治、光绪二帝都无皇子,均是死时从旁支选取继位者,如果他们也像以前诸帝皇子众多的话,也是会实行秘密立储的。
秘密立储除了将所立太子保密外,另一要点,是不拘嫡长,从优选择。乾隆帝在最初实行秘密立储时,还有嫡长情结,这或许与他对嫡妻孝贤皇后情笃有关,并爱及其所生嫡子。嫡子死后,乾隆帝对传统的嫡长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权衡其利弊,决定废除嫡长制的局限,不拘嫡庶长幼,择优选储。为避免皇家内部及朝臣出现异议,还专门为此发表上谕进行说明,他指出,立嫡立长之说,并非确论,汉文帝并非嫡子,但最贤,若汉高祖开始就让他继位,何至有吕氏之祸?此后的唐太宗、明成祖,均称得上勇略之人,也非嫡长,当初若就以他们为太子,则玄武门之变、金川门之难(即靖难之役)都不会发生,何至骨肉相残、忠良惨戮?这不都是立嫡立长之贻害的明显事例吗?他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储“以长不以贤,以贵不以长之说”,“实甚谬”,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选择未来的国君,实行择贤而弃不肖之贵、长有何不可?这里实际上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实行秘密立储,就必须破除嫡长制,否则,人们仍可从诸皇子中谁嫡、谁长的身份中猜测出谁是被密立的储君,尤其是皇子中有嫡有长者,按制实际是固定在人所共知的某个人了,已无秘密可言。实际上,第一个实行秘密立储的雍正帝就已经不拘身份高低、长幼之序而选储君了。乾隆后来也是这样做的。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立储君,所立之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其身份就既非贵、也非长。论贵,皇子福惠(或作福慧)是“贵妃”年氏所出,而弘历是“妃”所出,低一等,且其生母以前曾是王府“格格”即侍女,而年氏以前就是王府侧妃,福惠的身份比弘历高贵,只是年龄小,当时3岁,年幼可能并非雍正未选他的原因,因为密立储君时雍正帝刚继位,过些年福惠就长大了。若说是因福惠生母为汉姓旗人年氏?似也不确,因为康熙帝的生母就是汉姓佟氏。无论如何,雍正帝没有选择身份较高的福惠。论长幼,当时同是妃出的皇子,弘时比弘历年长。雍正帝所以弃长选幼,立身份并非最高的弘历为皇储,当是弘历的才能与品性被他看重。
乾隆帝在实行不拘嫡长的密立储君之制后,最初想立瑜妃所出、文武才能皆优之皇五子永琪,但永琪英年早逝。乾隆三十八年(1773),再次密立,当时可选者有5个皇子(出继旁支者除外):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二人生母身份为皇贵妃(追晋);皇十二子永璂,生母皇后因罪被降;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二人生母为皇贵妃。这5个皇子中,永琰有“勤于学业”、度量豁达、“为人沉重、处事刚明”等声誉,这不会是毫无根据的虚词,而其他皇子则没有这些赞誉,因而乾隆帝也是弃长立幼,选择能力、品德较优口碑最好的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储,即后来的嘉庆帝,而没有选取永琰的3位兄长。此后嘉庆帝、道光帝密立储君,也都在自己诸皇子中德、才方面作铨衡考虑,才进行选择的。清代所实行的秘密建储制度,的确比往代的立太子制度有避免某些弊端的优越之处。首先,秘密立储,既立了太子而有了“国本”,稳定了人心,又不让被立的太子本人及其他皇子、朝臣知道是谁,这就避免了太子因提前争继皇位而与皇帝产生矛盾。另外,也防止了其他皇子与太子之间倾轧谋害、朝臣与太子结党等政乱事件的发生。再者,由于这种方式是皇帝自己一人秘密进行,立某皇子为太子后,经观察考验如果不中意,或此人暴露出才德的某些缺陷,还可秘密换掉,以更优者代之,这更换之事除了皇帝自己谁都不知道,不会引发被撤换者与皇帝的矛盾及政治变乱。事实表明,清代在雍正朝实行秘密立储以后,以前那种太子结党、储君与皇帝矛盾、诸皇子谋夺储位的种种政乱现象,都没有再发生,无论是皇子年少、人们可以猜度某皇子可能是被立太子的雍正朝,还是皇帝寿命较长、皇子众多且年长的乾隆朝,都没有出现这些问题。以后也是如此。其次,由于秘密立储还须不拘嫡、长,因而可以选择相对较优者为以后的国君,有利于国家的治理。比如雍正帝选择了才能较优的弘历,弘历继位后,其皇权的行使对乾隆治世的形成是起了重要作用的。是否可以这样说,如果中国古代早就实行不拘嫡长的密立储君制度,历史将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写?
清代虽然实行了破除嫡长制的秘建皇储制度,在当时具有消除某些弊端的优越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取消皇位私家垄断传承、皇权私家行使的弊端,因而咸丰以后,皇帝只能由其独子载淳充当,是为同治帝。同治以后皇室无子,继承皇位之人均由慈禧太后操纵,选取皇家幼子继位,如载湉、溥仪,也即光绪帝、宣统帝,而皇帝幼小时皇权的行使,则由慈禧太后及以后的摄政王载沣、隆裕太后垄断,均为皇家之人。也正因为古代王朝的皇位传承、皇权行使都带有私家垄断性、专制性,具有本质上的诸多弊端,才有近代国家的废除帝制,国家首脑的选任破除王朝时代的皇家垄断,避免了优选概率小的弊端,而且使其成为服务于国民的公职。这是历史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作者简介
杜家骥,1949年生,天津武清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着有《清朝简史》《中国古代人际交往礼俗》《清朝满蒙联姻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