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


《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
雷燮仁
王念孙为《经义述闻》作序时说:“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其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为病矣。”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义假借”条也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他们都强调了辨识疏证通假字的重要性。《大戴礼记》一书,因未列入“十三经”,重视程度不如《小戴礼记》。其本经和北周学者卢辩的注解,自唐宋以来不仅佚失泰半,就以所存留的三十九篇而言,也是“譌舛几不可读”。清代学者对这部书的校勘、注解做了大量工作,其中通说全书的,首推孔广森的《大戴礼记补注》和王聘珍的《大戴礼记解诂》,他们已经指出不少通假之处。但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仍然留待段玉裁、王念孙等大家来解决。如《曾子立事》云“君子博学而孱守之”。《说文·孨部》:“孨,谨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已指出,“博学而孱守之”的“孱”,“正谓谨也”。又如《曾子疾病》之“贷乎如入鲍鱼之次”的“贷”,《解诂》据《释名》解“贷”为“贷騃”,不相量事之称,牵强附会而不顾语法。王念孙据《广雅》谓“贷”、“腻”、“戏”皆“膱”字之讹,“膱”即臭也,实为胜解。我在研读《大戴礼记》时,也辨识出几处前人未曾指出的通假,有的还涉及对其他古书相关字句的理解,试为之疏证如下,恳请方家指正。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贞良;省其出入,观其交友;省其交友,观其任廉;考之,以观其信;挈之,以观其知;示之难,以观其勇;烦之,以观其治;淹之以利,以观其不贪;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逸周书·官人》则作:
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贞良;省其出入,观其交友;省其交友,观其任廉;设之以谋,以观其智;示之以难,以观其勇;烦之以事,以观其治;临之以利,以观其不贪;滥之以乐,以观其不荒。……
两相比较,“知”与“智”、“蓝”与“滥”乃同音假借,“淹”与“临”、“宁”与“荒”则是义近换文。刘师培《周书补注》认为“设之以谋”以上似脱“考之以□,以观其信”,并引《庄子·列御寇》引孔子述九徵云“卒然之间,以观其知;急与之期,以观其信”以“信”、“知”对言为证。王聘珍《解诂》则引《论语·子罕》“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为据,以为“挈之,以观其知”与“示之难,以观其勇”并言。合《大戴礼记》和《逸周书》两书而观之,刘师培之说似更可信。两书皆有譌夺,划横线部分其原文当爲:“考之以□,以观其信;挈(设)之以谋,以观其知(智);示之以难,以观其勇;烦之以事,以观其治。”前有四“省”,后有四“观”,再接以“观其不”两例,条理清晰而严密。
“挈(设)之以谋”比较难理解。单就字音来看,“挈”、“设”古音同属月部。“挈”属溪纽,喉音;“设”属书纽,舌上音。“埶”通“设”,“埶”古音亦属溪纽。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割挚马免而西走”,《战国策·赵策》作“割挈马兔〈免〉而西走”,蔡伟先生认为“挚”当作“摰”,与“挈”同音假借[1]。而银雀山竹简《六韬》“挚〈摰〉以事”,传本《武韬·三疑篇》则作“设之以事”。是“摰”、“挈”、“设”音近通假,故《大戴礼记》作“挈”者,《逸周书》作“设”。
“挈”,王聘珍《解诂》引《释名·释姿容》:“挈,结也;结,束也,束持之也。”以束解“挈”。孔广森《补注》则以“挈”通“絜”,训度。释“挈”、“絜”为束、为度,于古书故训皆有徵。《周礼·夏官·序官》“挈壶氏”郑玄注:“挈,读如絜髪之絜。”孙诒让《正义》:“郑《大学》注云:絜,犹结也,挈也。是挈、絜、结声义并通。”所谓“郑《大学》注”即《礼记·大学》“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郑玄注。“絜”有结、束之义,如《庄子·人间世》“絜之百围”成玄英疏:“絜,约束也。”《文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李善注引《庄子》司马彪曰:“絜,匝也。”司马彪所云“絜,匝也”应该是对应“絜之百围”。《文选》李周翰注则云:“絜,围也。”“匝”、“围”义近。《史记·秦始皇本纪论赞》和《汉书·陈胜项籍传赞》皆引用《过秦论》“度长絜大”句。裴骃《史记集解》云:“絜,絜束之絜。”《汉书》颜师古注则云:“絜,谓围束之也。”《过秦论》“度长”与“絜大”并言。“絜”释为度是极合适的。故朱熹《四书章句》将“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的“絜”径释为度。《大戴礼记》以“考之”与“絜之”对言,“絜”释为度,也显然比释为束更贴切。
“絜”爲什麽有度义呢?《说文·髟部》“髻,絜髪也”段玉裁注:“絜,引申为围束之称。”《说文·系部》“絜”字段注又云:“絜,束之必围之,故引申之围度曰絜。”因围束而引申出度义,有些牵强。如循此理,同样表围束义的“围”、“匝”、“约”、“束”都应该引申出度义,但遍检古书,“围”、“匝”、“约”、“束”都没有此义项,仔细阅读《故训汇纂》相关字头不难察之。
我认为表度义的“絜”、“挈”,应是“察”的借字。《吕氏春秋·尊师》:“临饮食,必蠲絜。”“蠲絜”即“蠲洁”。《墨子·尚同中》:“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吕氏春秋》旧校云:“絜字一作祭。”是“絜”通“祭”。“絜”、“挈”、“祭”、“察”古音同属月部。《说文·穴部》:“窃,盗自中出曰窃。从穴、从米。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廿皆声。廿,古文疾;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古文偰。”《说文》云“窃”从“偰”的古文“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得声。“挈”古音属溪纽,“絜”古音属见纽,均为牙音。而“偰”古音属心纽,“窃”古音属清纽,“祭”古音属清纽,同属舌上音。故“絜”可通“祭”。“祭”亦通“察”。《管子·小称》:“吉事可以入察。”王念孙《读书杂志》:“察当爲祭。”“窃”亦可通“察”。《庄子·庚桑楚》“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陆德明《释文》:“窃窃,崔本作察察。”《荀子·哀公》“窃其有益与其无益”杨倞注:“《孔子家语》王肃注云:窃宜为察。”“窃其有益与其无益”即“察其有益与其无益”。“窃”读为“察”,而“窃”从“偰”之古文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得声,故从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得声的“挈”、“絜”也可通“察”。《广雅·释训》“察察,着也”王念孙《疏证》:“洁白亦谓之察察。”《楚辞·渔父》“安能以身之察察”朱熹《集注》:“察察,洁白也。”蒋骥注:“察察,皎洁。”“察察”即“洁洁”。《慎子·外篇》:“洁洁者以为汙,而汤武无愧容。”《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衆之为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
“察”有计、度之义。《战国策·齐策一》:“大王览其说不察其至实。”《史记·张仪列传》作“大王贤其说而不计其实。”《资治通鑒·唐纪五十四》“校计厉害”胡三省注:“计,度也。”《楚辞·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洪兴祖《补注》:“察,一作揆。”而“揆”训度古书故训习见,如《尔雅·释言》及《广雅·释诂一》皆云“揆,度也”。《过秦论》“度长絜大”即“度长察大”、“度长计大”、“度长揆大”。《大学》之“絜矩之道”即“察矩之道”。而《文王官人》以“考之”与“察之”对言,尤显通顺妥帖。《文王官人》“考其阴阳。”王聘珍《解诂》:“考,察也。”《文王官人》又云:“考其所为,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以“考”、“察”并言。“絜”作“设”者,同样也是“察”的借字。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将《官人》“设之以谋”的“设”训为假设,不可信。
《过秦论》“度长絜大”的“絜”直接视为“计”之通假,也是合适的。“絜”从“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得声,“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从“丯”得声。《说文·丯部》:“丯读若介。”《汉书·地理志》“计斤”颜师古注:“即《春秋左氏传》所谓介根也,语音有轻重。”用来表度、量义的“絜”、“察”、“计”可能是一组音近义通的同源字。《大戴礼记·保传》云“燕支地计众不可与齐均也”,《新书·保传》“支”作“度”,王聘珍《释诂》引卢辩注云:“支,犹计也。”《后汉书·窦宪传》“亦何可支哉”李贤注:“支,计也。”今按“支”有计、度之义,其字应通“稽”。《史记·匈奴列传》“过焉支山千余里”,《汉书·匈奴传》“支”作“耆”。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支肩”注:“支,今作榰。”“稽”义考:“考”者,度也,是也。《文选·刘琨〈劝进表〉》“敢考天地之心”李周翰注:“考,度也。”《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略考其行事”张铣注:“考,度也。”“稽地计众”即言“度地计众”与“度长絜(计)大”、“比权量力”句式相同。但《文王官人》“絜之以谋”的“絜”却不能直接读为“计”。因此我把同表察、度义的“挈”、“絜”定为“察”之通假,犹如“察察”通“洁洁”。

《大戴礼记·朝事》:
闲间以谕诸侯之志,归脤以教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致会以补诸侯之灾。
然后诸侯之国札丧,则令赙补之;凶荒,则令赒委之;师役,则令槁禬之;有福事,则令庆贺之;有祸灾,则令哀弔之。
王聘珍《解诂》之《目录》云:“(《朝事》)经文多同《周礼·典命》、《大行人》、《小行人》、《司仪》、《掌客》诸职及《小戴礼·聘义篇》,是记者钞录旧闻,以为《礼经》之记者。”上录这两段经文,第一段又见于《周礼·秋官·大行人》,“会”作“禬”、“灾”作“烖”。郑玄注:“致禬,凶礼之弔礼、禬礼也。补诸侯烖者,若《春秋》澶渊之会,谋归宋财。”第二段又见于《周礼·秋官·小行人》,郑玄注:“故书‘赙’作‘傅’,‘稿’为‘稾’。郑司农云:‘赙补之,谓赙丧家,补助其不足也。若今时一室二户,则官与之棺也。稾当为犒,谓犒师也。’玄谓师役者,国有兵寇以匮病者也,使邻国合会财货以与之。《春秋》定五年夏,归粟于蔡是也。《宗伯职》曰:‘以禬礼哀围败。’祸烖,水火。”
第一段经文的“会”或作“禬”,郑玄以为即“禬礼”之“禬”。第二段经文的“禬”,郑玄初以“合会”之“会”读之,又引《宗伯职》“以禬礼哀国败”之“禬”补注之,前后不统一。
《说文·示部》:“禬,会福祭也。从示从会,会亦声。《周礼》曰:禬之祝号。”故禳除灾殃、祸凶之祭礼曰“禬礼”。《周礼·天官·女祝》“掌以时招梗禬禳之事”郑玄注:“除灾害曰禬,禬犹刮去也。”《周礼·春官·神仕》“以禬国之凶荒”郑玄注:“禬,除也。”“凶礼之弔礼、禬礼”指国有凶荒,除了哀弔之,还要行禬禳之祭,以除其凶。“以禬礼哀围败”指国遭围败,亦行禬礼以禳除其殃。如读为“禬礼”之“禬”,当云“致禬以除诸侯之灾”。郑玄也许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将“致禬以补诸侯之灾”分为两截。前言“致禬”,以“凶礼之弔礼、禬礼”当之;后言“以补诸侯之灾”,以《春秋》襄公三十年“谋归宋财”例之。“师役则令槁禬之”郑玄注同样存在这一问题,既言“合会财货以与之”,并引《春秋》定公五年“归粟于蔡”为例,又引《宗伯职》“以禬礼哀围败”来解“禬”,前后不一致。
我认为“会”、“禬”都应该读为“馈”。会声与贵声常有通假。“以禬国之凶荒”郑玄注:“禬,读如溃痈之溃。”《周礼·春官·庶士》“以攻说禬之”郑玄注亦如此。《书·皋陶谟》:“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周礼·春官·司服》、《尚书大传·洪範五行传》郑玄注以及《后汉书·舆服志》皆引“会”作“缋”。《周礼·考工记·韦氏裘氏》:“画缋之事。”《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李善注引“缋”作“绘”。《礼记·玉藻》“缁布冠缋緌”郑玄注:“缋或作绘。”《论语·八佾》“绘事后素”陆德明《释文》:“绘本又作缋。”《太玄·文·初一》“裕䙡何缦”司马光《集注》:“䙡与绘同。”
《周礼·天官·玉府》“凡王之献金玉”郑玄注:“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曰馈。”“馈”又作“归”。《仪礼·士虞礼》“特豕馈食”郑玄注:“馈,犹归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馈之言归也,故馈多假归为之。《论语》‘咏而馈’、‘馈孔子豚’、‘齐人馈女乐’,古书皆为馈,鲁皆作归。”郑玄以“谋归宋财”的“归”读“致会(馈)以补诸侯之灾”,其实是对的,文意已足,与“凶礼之弔礼、禬礼”无关。古书中亦有“致馈(归)”连用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九年:“春,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米,礼也。”杜预注:“嫌公行不当致馈,故曰礼也。”《国语·晋语五》:“余将致政焉,以成其怒。”韦昭注:“致,归也。”
同样,“师役则令槁禬之”读为“师役则令犒馈之”也极为通顺合理。《说文·食部》:“馈,饷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使展喜犒师”陆德明《释文》:“犒,劳也。”孔颖达疏:“犒者,以酒食饷馈军师之名。服虔云:犒师,以师枯槁,故馈之饮食。”则“犒禬(馈)”即“饷馈”,与除恶之祭“禬”或合会之义无关。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人言不善而不违,近于说其言;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人言善而色葸焉,近于不说其言;不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
“人言不善而不违”的“违”,王聘珍《解诂》云:“违,远也。”“违”训远,见于《尔雅·释诂上》。王聘珍注解《大戴礼记》,“礼典器数,墨守郑义;解诂文字,一依《尔雅》、《说文》及两汉经师训诂”。此即其一。大概以“违”与下言“近于说其言”的“近”相对。“人言不善而不违”与“人言善而色葸焉”相对而言。“葸”,王聘珍《解诂》训为“畏惧貌”,孔广森《补注》训为“畏难也”,意思很接近。《广雅·释言》:“葸,慎也。”《论语·泰伯》“慎而无礼则葸”何晏《集解》:“葸,畏惧之貌。”陆德明《释文》引郑玄云:“葸,殻质貌。”“殻”通“慤”。《集韵·海韵》即云“葸,慤也”。《说文·心部》:“慤,谨也。”与《广雅》“葸,慎也”是一致的。谨慎者,心必畏惧,“色葸”指态度谨慎、畏惧,则“不违”也应该指某种态度。以远训“违”,恐与“色葸”不类。
古书中“违”有怨义。《尚书·无逸》:“民否则其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已经指出,“否则”“恐不似今人俗语云‘否则’也”。王引之《经传释词》进一步指出,“否则”即今言“于是”。其中“违怨”一词,王引之《经义述闻》引其父王念孙之说:
违,亦怨也。……《广雅》曰:“怨、愇、很,恨也。”“愇”与“违”同。班固《幽通赋》“违世业之可怀”,曹大家注曰:“违,恨也。”《邶风·谷风篇》“中心有违”,《韩诗》曰:“违,很也。”“很”亦“恨”也,“厥心违怨”,“违”与“怨”同义,犹“厥口诅祝”,“诅”与“祝”同义耳。
王说凿破鸿蒙,令人叹服。
《尚书》中还有一个与“违怨”义同的同义连言词,王氏父子尚未论及。《君奭》:
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
“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言“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越”,表连及关係,犹“及”也、“与”也。
“罔尤违、惟人”,伪孔传在“违”字后断开,上连“越我民”为句;“惟人”则下连“在我后嗣子孙”为句。朱熹认为“诸诰多是长句”,举《君奭》“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为例,云“罔尤违”是总说上天与民之意。清儒有读“罔尤违惟人”五字为句者,如孙诒让《尚书骈枝》云“言无尤怨于人”,以“惟”、“于”义同;吴闿生《尚书大义》释为“来无罪戾,惟在人而已”,释“尤”为罪、“违”为戾。亦有读“罔尤违,惟人在”者,如江声《尚书集注音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戴钧衡《书传补商》、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等。其依据是《汉书·王莽传》引“我嗣事子孙”云云,不连“在”字,则汉人似读“在”字句绝。戴氏释为“言天民之无尤怨违背,惟时有老成人在也。”王先谦云:“言民无尤违,惟以朝廷有人在也。”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则援于省吾《尚书新证》读《君奭》下文“汝明勖偶王在”、“明我后民在”二“在”字为“哉”之例,读“罔尤违惟人在(哉)”。然于氏读为“哉”的“在”字二例,都是不对的。
“君奭”下文云“今在予小子旦”,又云“今在予小子旦”,“在今”与“今在”,犹“在昔”与“昔在”。《君奭》云“在昔成汤既受命”,《天逸》则云“昔在殷王中宗”。“在我后嗣子孙”与“在今予小子旦”句式相同,故“在”字应属下句。《汉书·王莽传》所引或有简省,不可据此定“在”应属上句。
“我亦不敢……”与“罔尤违惟人”为递进或因果关係,今译时可在“罔尤违惟人”前补“故而”二字,言我不敢依恃天命,且永远敬天爱民,故而民众无怨尤,即《天逸》所云“厥心违怨”之类,“违”亦义“怨”、“尤”。“罔尤违惟人”应标点为“罔尤违、惟人”,犹言“惟人罔尤违”,“人”、“民”同义,指民众。
这种用法的“违”,有时又作“讳”。《庄子·秋水》:
孔子曰:来,吾语汝。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陈伟武先生《先秦反义词辨识》说:
……
我认为“讳”通“违”,怨也。“讳穷”言“怨穷”也。孔子虽然怨恨穷厄,但终不能免;虽然渴求通达,亦终不能得,皆命也、时也。所以《论语·子罕》说:
……
……既然命也、时也,则怨又何益、求复何益?故当“不怨不求”。
“人言不善而不违”的“违”,显然同《无逸》、《君奭》的“违”,义同怨。“人言不善而不怨”,即面对他人批评而不怨恨,虚心接受批评,故言“说(悦)其言”。“人言善而色葸焉”,即得到他人的讚扬却依然谨慎、畏惧,不飘飘言,故言“不说(悦)其言”。《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又《弟子规》:“闻誉恐,闻过欣。”句意大致相同。
《大戴礼记》中还有一些小的通假问题,这里也顺带说一说。
《曾子制言》:“若由富贵兴道者与贫贱,吾恐其或失也;若由贫贱兴道者与富贵,吾恐其羸骄也。”王聘珍《解诂》:“《释名》云:‘羸,累也。’羸骄者,谓为富贵所累而生骄也。”实“羸”通“盈”。“羸”、“赢”皆从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得声。《吕氏春秋·孟秋》“不可以赢”毕沅新校正:“高氏本以羸与盈同。”《素问·六节脏象论》“关格之脉赢”张志聪《集注》:“赢,盈同。”《国语·越语下》:“盈缩转化。”桂馥《札朴》:“盈当为
读书-雷燮仁:《大戴礼记》通假辨识疏证三则,通作赢。”“盈骄”即骄傲自满。《广雅·释诂一》:“盈,满也。”《论语·泰伯》“使骄且吝”,朱熹《集注》引程子曰:“骄,气盈。”前言“或(惑)失”,后言“羸(盈)骄”,都是义近词连言。
《子张问入官》:“善政行易则民不怨,言调悦则民不辨法,仁在身则民显以佚之也。”“易”应通“施”。《诗·小雅·何人斯》“我心易也”陆德明《释文》:“韩诗作施。”《战国策·韩策二》:“易三川而归。”《史记·韩世家》“易”作“施”。《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欢其礼施也”王聘珍《解诂》:“施,行也。”“行施”即“施行”之倒言。《大戴礼记·主言》云“行施弥博,得亲弥众”,亦言“行施”。“善政行易(施)”即“善政施行”。




[1]裘锡圭《再谈古文献以“埶”表“设”》引,《裘锡圭学术文集》第四卷,第488页注[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