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清华简三《祝辞》“巟巟”、“堂堂”补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王宁:清华简三《祝辞》“巟巟”、“堂堂”补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宁:清华简三《祝辞》“巟巟”、“堂堂”补说
清华简三《祝辞》“巟巟”、“堂堂”补说
(首发)
王宁
枣庄广播电视台
清华简三《祝辞》云(释文用宽式):
恐溺,乃执币以祝曰:“又(有)上巟巟,又下坣坣,司湍彭彭,句兹某也发扬。”【简1】
对于其中的“有上巟巟”,原整理者注云:
“有,此处为句首助词。《文选·海赋》:‘茫茫积流’,张铣注:‘茫茫,多貌。’”又注“有下堂堂”云:“坣,即‘堂’字,读为‘汤’,《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孔传:‘汤汤,流貌。’”[1]
笔者感觉这两个解释都不是很妥当。
首先,“有上”和“有下”对文,“有”是用在名词前的语首助词,象“有夏”、“有殷”之类的,其实还是“上”、“下”的意思,均为名词。古书里常把“天”称为“上天”,把“地”称为“下地”(《书·金縢》:“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或“下土”(《诗·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上天”、“下地(土)”常对举,如《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令重献上天,令黎卭下地”;《诗·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上天”神格化的身份是“帝”,故又称“上帝”,殷墟卜辞中已见,周代文献中“天”、“帝(或上帝)”常互用无别,胡适先生曾经认为“古义‘帝’与‘天’当相同”,[2]虽然二字的古义未必相同,但是在先秦典籍里“天”、“帝”的概念的确是相同的,比如《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开(启)上三嫔(宾)于天”,《楚辞·天问》却说“启棘宾啇(啻、帝)”,[3]明白“天”、“帝”是一回事。先秦典籍中“上”、“下”对文的时候,多是指天、地,如《书·尧典》“格于上下”,孔传释为“至于天地”是也。《书·吕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诗·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均以“上”、“下”为对文,代指天、地。古人说天、地很多时候不是指实物的天、地,而是指天神和地祇,即天地的神灵,《祝辞》中的“有上”、“有下”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先秦两汉典籍里说“天”和“帝”时,常加的讚美词是“皇”,比如“皇天”(《诗·大雅·抑》:“肆皇天弗尚”、《书·召诰》“皇天上帝”)、“皇皇上天”(《春秋繁露·郊祀》)、“皇帝”(《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皇帝清问下民”),特别是对上天的化身“帝”、“上帝”最喜欢用“皇”或“皇皇”来讚美之,如:
《诗·小雅·正月》:“有皇上帝。”
又《鲁颂·閟宫》:“皇皇后帝。”
《论语·尧曰》:“皇皇后帝。”
《逸周书·祭公》:“维皇皇上帝。”
《说苑·权谋》载孔子引《诗》:“皇皇上帝。”
如此等等,可见古人对“天”和“帝”的讚美语就是“皇”或“皇皇”,《尔雅·释诂》:“皇皇,美也。”《广雅·释诂一》:“皇,大也”,即壮美盛大义,《国语·越语下》载范蠡说:“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用“皇皇”形容天道,也是类似的意思。
其次,“巟”这个字在清华简中多次出现,仅以清华简三为例:
《周公之琴舞》:“弻敢巟(荒)才(在)立(位)。”【简11】
又曰:“攷(孝)敬肥(非)怠巟(荒)。”【简13】
又曰:“弻敢巟(荒)德。”【简15】
《芮良夫毖》:“恪哉母(毋)巟(荒)。”【简6】
另外就是《赤鹄之集汤之屋》中汤的妻子“纴巟”,此为人名,笔者认为“巟”当读为“皇”,通“媓”,“纴皇”之名类似于“娥皇”之例。[4]《周公之琴舞》和《芮良夫毖》中都是用“巟”为“荒”,那么至少可以证明“巟”这个字在清华简中主要是读喉牙音而不是读为唇音字的“茫”。传世典籍中也有不少“巟”、“荒”通假的例子。[5]《说文》:“巟,水广也。从川亡声。《易》曰:‘包巟用冯河。’”段注:“《周颂》:‘天作高山,大王荒之’,传曰:‘荒,大也。’凡此等皆叚‘荒’爲‘巟’也。荒,芜也。‘荒’行而‘巟’废矣。”又于“包巟用冯河”下注云:“《泰》九二爻辞,今《易》作‘荒’,陆云:‘本亦作巟。’”可见“巟”、“荒”古音同通用,后世通用“荒”而“巟”字渐被废弃不用了。
《祝辞》中“巟巟”,如果依传世典籍的读法当读为“荒荒”,但是先秦典籍中找不到“荒荒”这个词语,更找不到用“荒”或“荒荒”修饰“天”或“帝”的例子,那么最为合理的读法就是如“纴巟”读为“纴皇(媓)”之例读为“皇皇”,为壮美、盛大之貌。“荒”、“皇”古音晓匣旁纽双声、同阳部叠韵,读音最为接近,“有上皇皇”即“皇皇有上”,与“皇皇上天”意同,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那么,“有下坣坣”的“坣坣”恐怕也不必读为“汤汤”,“下”是指下地,而“汤汤”是水流浩蕩貌,无用来形容地者,故依字读“堂堂”即可,先秦两汉典籍中“堂堂”一词甚常见,仅以先秦典籍为例:
《论语·子张》:“堂堂乎张也。”
《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晏子春秋·外篇上》:“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
《尉缭子·兵谈》:“人人无不腾陵张胆,绝乎疑虑,堂堂决而去。”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美哉,泱泱乎,堂堂乎!”
《广雅·释诂四》:“堂,明也”,王念孙《疏证》:“堂之言堂堂也,《论语·子张篇》:‘堂堂乎张也’,郑注云:‘言容仪盛也。’《广韵》引《白虎通义》云:‘堂之为言明也,所以明礼义也。’《释名》云:‘堂犹堂堂,高显貌也。’”“堂堂”是盛大、显明之貌,用来讚美地祇也是适当的。
《祝辞》这段是人在游泳时恐怕溺水而向神灵祷告、祈求保佑的祷词,“有上”谓天神,“有下”谓地祇,“司湍”谓水神,辞言“司湍彭彭”,原整理者读为“滂滂”,高一致、余朝婷先生认为:
“‘彭彭’或可直读。《诗·鲁颂·駉》:‘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毛传:‘彭彭,有力有容也。’《广雅·释训》:‘彭彭,盛皃。’彭彭或是誉神之辞,通过讚颂‘水神’司湍的威仪与气势,使其庇护落水人不溺。”[6]
笔者认为这是正确的意见,“皇皇”、“堂堂”、“彭彭”其实意思差不多,主要盛大、强大之意,都是对神灵的讚美之词。末句“句兹某也发扬”,笔者认为“句兹”当读为“后兹”,意思同于“此后”,此句“就是此后某也振奋精神、奋发向上”之意。[7]
祝辞大意是说在游泳时如果怕溺水,就祷告强大的天神、地祇、水神保佑,加上自己的奋发努力,就不会溺水。
[1]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下册,中西书局2013年。164页注[一]、[二]。
[2] 胡适:《论帝天及九鼎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99页。
[3] “啇”原讹作“商”,朱骏声、王闿运指出“商”乃“帝”之误字(游国恩主编:《天问纂义》,中华书局1982年。209-210页引),是也。出土文献中多用“啻”为“帝”,后隶写作“啇”,与“商”形近而讹。
[4] 王宁:《读清华简三〈赤鹄之集汤之屋〉散札》,简帛网2013-01-16.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14
[5] 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319页【巟与荒】条。
[6] 高一致、余朝婷:《读清华简(叁)〈祝辞〉浅见》,简帛网2013-04-06.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41
[7] 王宁:《清华简三〈祝辞〉中的“句兹”》,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2013-04-10. 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2013/20130410103132144857756/20130410103132144857756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