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句新解

陆平:《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句新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陆平:《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句新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陆平:《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句新解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句新解
陆平
《史记·高祖本纪》对垓下之战作如下叙述: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1]
最后一句通常译为:
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中的楚国歌声,以为汉军全部佔领了楚地,项羽就战败逃跑,因此楚兵全军溃败。[2]
此解难通之处在于两“败”字重複。[3]对此,清人吴见思的评点作出如下解释:
前作三层写(按:指前文不利而却、孔费再战、淮阴复乘作三层写),此大败垓下、乃败而走、是以大败,亦作三层写。妙。[4]
像这样把项羽之“败”与全军之“败”作为连锁反应的理解,始于《汉书》。《汉书·高帝纪》相应部分如下:
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
《汉书》的改写应该是参考了《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5]
《汉书》将“乃败而走”改为“与数百骑走”,解决了重複的问题,同时强调了项羽之“走”为未败先逃,可以作为“兵大败”的原因,“是以”用得很自然。
另外,《汉书》改“卒”为“夜”。当然,《史记·高祖本纪》的“卒”可作副词理解为“最终”或“突然”(通“猝”),甚至认为“卒”为“夜”之误[6]。但这样理解,“闻汉军之楚歌”与“乃败而走”的主语同为项羽,后一“项羽”嫌累赘。
《汉书》所记仅为对《史记》文字的一种理解。其改文较原文流畅,若非史迁笔拙,就是改文违背了史迁原意。
我们如果将“以为”的宾语理解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将“兵大败”理解为前文的“大败垓下”,则文意豁然开朗——该句是从军心士气角度补充说明项羽败于韩信的原因。
今重作标点并译文如下: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译文: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中响起的楚歌,认为汉军完全佔领了楚地,而项羽(这次东归)其实是战败逃跑。因此楚军大败。
回顾前文,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楚军未尝自以为败军。项羽东归,刘邦背信追击,在固陵“楚击汉军,大破之”,楚军士气未衰。但听到楚歌后,士兵误以为后方已失,士气低落,同时感觉自己遭受欺瞒,军心动摇,因此与韩信决战时,一败涂地。
需要说明的是,《史记·高祖本纪》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闻楚歌情节并不相同。这是因为《项羽本纪》写“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是为了渲染项羽的英雄末路,而《高祖本纪》写“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是为了解释刘邦获胜的原因。



[1] [汉]司马迁:《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3年9月,第473页
[2] 《文白对照全译〈史记〉》(吴树平主编,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1月底,第182页。《二十四史全译史记》译文略同(安平秋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35页)。
[3] 《史记》诸版本中,唯日人水泽利忠所见宫内厅书陵部藏古钞本《高祖本纪》“兵大败”作“兵大破”。(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广文书局,1972年7月,卷八第53页)
[4] 张富春:《[清]吴见思〈史记〉论文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8月,第150页。
[5] [汉]司马迁:《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3年9月,第418-419页。
[6] 清人张文虎首发此疑(《校勘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劄记》,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94页)。台湾王静芝将“卒”径译作“夜间”(《白话史记》,河洛图书出版社,1979年3月,第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