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鹏、李程: 郭店简《老子》甲“大小之多”章重读

王坤鹏、李程: 郭店简《老子》甲“大小之多”章重读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王坤鹏、李程: 郭店简《老子》甲“大小之多”章重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坤鹏、李程: 郭店简《老子》甲“大小之多”章重读


郭店简《老子》甲“大小之多”章重读
北京师範大学历史学院 王坤鹏
清华大学历史系 李程
提要:本文认为郭店简《老子》甲简14云:“大少之多易必多难”当断句为“大少之多,易必多难”,上下两句为对句,“少”不必读为“小”,“易”也并非“轻视”、“以易视之”的意思。“少”与“多”,“易”与“难”各是一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变的抽象概念。此句意为:少到了极点,就会向繁多转化,易到了极点,就会向困难重重转变。
郭店简《老子》甲简14云:“大少之多,易必多难。”这段简文因其与传世本及帛书本文字上的区别较大,故在句读及解释上一直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本文在充分考虑前人各种意见的基础上,试对《老子》此句作出新的解读。
关于此句,学界目前主要有三类意见:1、“大小之多易必多难”为一句,意思是“把大与小的关係看得太容易,一定会招致许多的困难。”[1]按,根据这种解释,此句实际上当为“大小(关係)之多易,必多难”。2、读为“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此种说法来自“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讨论会认为“‘大小之’,即是以大为小,以难为易,是‘多易’的意思。老子认为这样的态度,会导致困难多多。”按,据这种解释,实际可将此句断为“大、小之,多易,必多难”。[2] 3、读为“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意为“如果对无论是大的事物,还是小的事物,都处之于易,则必有多难。”[3]持此种意见者如魏斯鹏、赵建伟、刘信芳、刘钊诸学者。[4]
第一种意见,我们认为存在逻辑上的问题。《老子》书中从不强调大小的对立,反而经常强调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例如《老子》甲云:“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认为对立的两面相随相形,相生相成。“将大与小的关係看得太容易”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老子》一书所认可的,而不会产生“一定会招致许多的困难”的论断。第二种意见,与第一种意见相似,都是认为简文表达了一种不可视大为小,视难为易,如此便会导致困难重重,这种看法与《老子》一书的逻辑不符。
第三种意见,较有影响,故我们在这裏予以重点讨论。魏斯鹏认为“大小之多:言为政日理万机,人有尊卑长幼贤不肖,事有钜细轻重吉凶,皆纷然而至,有待权衡决断,如帛书《十大经·成法》所言:‘万物之多,皆阅一空(孔)。夫非正人也,孰能治此?’”[5]意谓“大小之多”即指大大小小的这些事情。这种看法由赵建伟更明确地予以指出:“‘大少’同‘大小’,指大大小小多种事物,即‘万物’。……总之,‘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说天下万物万事纷繁众多,但大体是平易之中必多艰难。”[6]也就是说“大小之多”意谓“众多的万物”,是“名词+后置形容词”短语作主语,“易必多难”是形容万物的,上下两句并非对句,而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按,这种解释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首先,《老子》一书在概念的使用上多重抽象,不重实指。与本句相关的有三组概念:“大”与“小”、“多”与“少”、“难”与“易”。第一,“大”与“小”这两个概念在《老子》书中,从无用以代指万物的用例。例如《老子》第22章“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又“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又34章“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等,这裏“大”与“小”仅表示抽象的概念,说明道、天、地、王等所具有的“大”、“小”的性质。所谓“大”是指道辅万物、道成万物的特点,所谓“小”是指道为而不居、以弱自持的特点,并不表示实际形状的大与小,也非表示大的事物、小的事物。第二,“多”与“少”亦是如此。例如第22章“少则得,多则惑”, 此处“多”与“少”只是两个泛指的概念而已,只表示“多”与“少”两种性质,因此河上公注此句“财多者惑于所守,学多者惑于所闻”,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多”并不专指某项事物。当然,《老子》书中也有用于实指的“之多”用例,例如帛书甲本“人之饑也,以其取食兑之多”,此处“之多”意指“获取食物的途径很多”。 “之多”放在句尾,且是全句强调的重点,这与前文第三类意见中所理解的“大小之多”定语后置的用法实际上并不相同。第三,“难”与“易”亦是如此。郭店《老子》甲简16:“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难”、“易”即是指抽象的概念,而且“难、易”并提时,“易”也没有表“轻视”的以动用法。
其次,从语言的逻辑上来看,如果将“大小”理解成大大小小的事情,“多”理解成“众”、“繁多”,则会产生用语上的冗余问题。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论是否繁多,只要轻视它就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困难。也就是说强调“易必多难”与“大小之多”的“多”并无关係。表达这种意思没有必要在“大大小小”之后加上“多”这一修饰词,只说“大小,易必多难”于意已足。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以上三种看法都有一定的问题存在。
本句在理解上存在着另一种可能。笔者认为“大少之多”与“易必多难”是对句。“大少之多”的“少”不必读为“小”,“少”与“多”相对而言。“大”为形容词,意同“太”,用来修饰“少”,指小到了极点。“之”意为“而”表后续承接的助词。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之”字条:“《中庸》:‘夫微之显’,《左传》宣公12年:‘广有一卒,卒偏之两’,韩退之《送文畅序》:‘弱之肉,强之食’,此之字,并‘而’辞也。” “之”字的此种用法又见《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后三“之”字与前三“而”字互文,《中庸》此句强调不执一端,认识上不要偏颇。[7]“大少之多”,即是指“少”向“多”转化的过程,下句“易必多难”,是指易向难转化的过程,两句适成对句。
“大少之多,易必多难”一句中“大”修饰“少”,“多”修饰“难”, 也是一种前后互文的用法,“大”即形容“少”,亦形容“易”。此句意为:少到了极点,就会向繁多转化,易到了极点就会向困难重重转变。如此解释亦符合《老子》一书的主旨。《老子》一书强调“作”,又强调“返”与“复”。郭店《老》甲简37云:“返也者,道之动”,又简24云:“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根据这种观点,“少”与“多”,“易”与“难”之间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没有截然的界限。“少”向“多”、“易”向“难”转化,反之也是成立的。
与“大少之多,易必多难”用字以及句法结构相类似的句子在《老子》中还能找到。例如郭店《老》甲简36“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讲的也是“爱”与“费”、“藏”与“亡”之间的辩证关係。其中,值得指出的一点即是,“大费”与“大少”一样,也是用“大”作形容词,“多亡”与“多难”一样,亦是用“多”作形容词。郭店简《老》乙简11、12载:“大白如辱”、“大方无隅”,俱是用“大”作形容词,指白到了极点看上去就像黑的一样,方到了极点就变得没有了棱,从这一点来说,这两句与“大少之多”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又郭店《老》乙简13、14云:“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巧若拙”、“大直若屈”等亦当作如是解,均是指某种状态达到了极点,就会转向其对立面。
道家之外的传世文献中也多有这种将相反相成的概念并在一起敍述的例子。例如《左传》成公14年云:“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微”与“显”,“志”与“晦”,“婉”与“成章”,“尽”与“不汙”四组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相对立,先秦思想家认为《春秋》一书在敍事指称上将这些相对立的观念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再如《尚书·洪范》“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是说“各当以刚柔胜其本性”。[8]然而,《老子》中的这种句式虽然在语言逻辑上与上举儒家文献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上举《中庸》、《左传》等内容,重点在于要求人们不走极端,在认识事物时要注意到其始末源流。《老子》中这种句式则主要强调两种相对立的状态之间的转化。
综上所述,“大少之多”既不是指“以大为小”,也不是指“大大小小”、“万物万事纷繁众多”,而是指“少”这种状态到了极点而向“多”转化。“易必多难”亦非“看得太容易”、“以难为易”、“平易之中必多艰难”、“处之于易,则必有多难”等意思,而是指“易”这种状态到了极点就会向困难重重转化。
“少”与“多”、“易”与“难”各自都是从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两组概念,而非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也不是实指具体的事物。“少”与“多”、“易”与“难”这两组概念各自所代表的两种状态之间,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果不是少到了极致,易到了极致,是不会向各自的对立面转化的。易就是易,难就是难,《老子》并非是颠倒黑白,只是强调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那种认为“平易之中必多艰难”的看法既不符合形式上的语言逻辑,也与《老子》一书的主旨相违背。



[1] 彭浩:《郭店简<老子>校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2] 王博:《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郭店楚简专辑),三联书店,1999年,第7页。丁四新有相似的理解,将简文读为“大,小之,多易必多难”,认为“大事而小看之,则产生慢易;慢易愈多,则必定困难也愈多。”见丁四新:《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2页。又廖名春虽然认为当读作“大,小之。多易必多难”, 认为其间约脱60字,句意为“大的,要把它当作小的”。见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56页。
[3] 刘信芳:《关于竹书“错别字”的探讨》,《考古》2006年第10期。
[4] 魏斯鹏:《楚简<老子>柬释》,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郭店楚简专辑),第218页。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郭店楚简专辑),第293-294页。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4页。其中赵氏认为“易必多难”意为“平易之中必多艰难”,与刘信芳等学者的看法小异。
[5] 魏斯鹏:《楚简<老子>柬释》,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郭店楚简专辑),第218页。
[6] 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郭店楚简专辑),第293-294页。
[7] 此三“知”字句,《礼记正义》郑注“三知者,皆言其睹末察本,探端知绪也”,孔颖达《疏》云:“言欲知远处,必先之适于近,乃后及远”,“见目前之风,则知之适所从来处”,“此初时所微之事,久乃适于显明。微是初端,显是纵绪。”可见此三句俱是强调在认识上知其本末源流,“之”意同“而”。
[8] 引自《左传》文五年杜预对《左传》中所引《洪範》此句所作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