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佔毕脞说(八)
张世超
东北师範大学

寒假期间,得暇将《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简》(壹)研读一过,颇有获益。该书装帧雅美,製版清晰,兼有允当的释文和注释,使这批在地下埋藏了二千多年的古文献,得以完整、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所有这些,都应该感谢整理者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书后附有整理者编制的“字形表”,甚便对字形的考察。这是以前古简着录书很少做,或是做了也做得比较粗糙的工作。
本书的“字形表”採用了依《说文》顺序的编排方法,另附有笔划和音序检字。总体说来,还是比较方便使用的。近些年来,关于古文字的排序或编码问题学界颇有讨论,也有人推出一些新的编排方案,在此不想过多涉及。仅说一说目前仍是学界应用最广的,人们感到使用最为方便的《说文》顺序编排法。
《说文》顺序编排法起源于清人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吴氏的本意,是用钟鼎文等古器物上的文字来补充《说文》一书上所收的古文和籀文,还属“《说文》学”的研究。至容庚先生作《金文编》,研究的主体已由《说文》转而变为金文,《说文》的顺序已成为一种编排的手段。此后的学者在编制古文字字形工具书时仿照《金文编》的体例,《说文》顺序就成爲了一种常用的编排方法。
按《说文》顺序编排古字形,固然有不少弊病,《说文》的分部收字,本来就是一种不太严谨的编排方法,难保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到一个想找的字,尤其是那些收字众多的部裏的字。而且,那些不见于《说文》的字,无法定其位置,只好勉强依其形符,附于《说文》对应的部后。但这种编排方法也有着它的长处,比如,凡治古文字者,都对《说文》一书的体例较熟,按《说文》顺序编排,他们往往可以顺利翻到一个要找的字;古文字的考释,往往要参照《说文》中的字形与说解,按《说文》的顺序编排方便了对《说文》材料的参照;更重要的是,《说文》一书,堪称先秦古文字与秦汉文字之间的桥樑,与《说文》衔接,等于把先秦古文字与秦汉以后的文字衔接起来,从汉字史和汉语史的角度看有着其重要的意义。
就古文字与《说文》的衔接而言,我们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衔接方法:据字形衔接和据词义衔接。前一种方法是不顾及字在古文献语言中的意义和用法,惟以字形相同者相对应。其优点是从字形角度看比较客观,缺点是忽视了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地域文字中,同一个字形可以记录不同的词,例如人们以先秦文字中的“帀”与《说文》卷六的“帀”对应,前者是“师”的异体,而后者是“匝”的古字,以后者解释前者,显然是不合理的。后一种方法则是不考虑字形上的差异,据其所记录的词衔接。(当然,这是字与词固定的对应关係,不包括那些临时性的假借。)例如,《说文》:“位,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从人立。”也就是说,“位”这个字记录的是“位置”之“位”,而战国古文字材料中“位置”之“位”秦、楚文字作“立”,晋文字作“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便于“位”字之下收秦、楚文字“立”字形,收晋文字“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字形。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以词为线索,反映出同一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字系统中的用字差异,缺点是不便于观察同一字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不便于比较同一字形在不同地域文字中的差异。当然,我们所说的不同衔接方法所涉及的字形仅为一部份,从整体古文字材料来看,大部份文字的形义关係还是一致的。
以上两种衔接方法,我们都曾作过尝试。经验是,对于形义关係不一致的现象,无论是据字形衔接还是据词义衔接,都应始终贯彻,而不宜二者混用,使体例混乱,并且应在古字形下加以简短的说明,以互见的形式反映出这种形义关係的错位。
《清华简》(壹)的“字形表”基本上遵循了据字形衔接的原则,但有些地方又据词义衔接,显得体例颇不统一。例如205页将“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列入《说文》“岁”字下,是认为“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即楚文字之“岁”;236页将“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列于《说文》“袭”字下,是认为“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即楚文字中之“袭”。类似的情况还有213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列于“友”下、214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列于“殹”下、“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附于“寺”下、232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列于“家”下、233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列于“宿”下等。然246页心部后所附之“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即楚文字之“哀”,253页之“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即楚文字之“敌”,201页之“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即楚文字之“芒”,239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即楚文字之“望”,却被分别附在了“心”、“戈”、“屮”、“见”部之后,又无文字说明。过分拘泥于隶定的字形,割裂了古文字与《说文》及秦汉以后文字的关係。“字形表”的字头改变了以往见于《说文》者用篆,不见于《说文》者用楷的做法,也使古字形与《说文》的对应关係显得模糊不清。
依《说文》顺序制字形表,应当遵守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凡是见于《说文》的字形都应列于与之对应的《说文》字头下,清华简“字形表”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我们将对“字形表”的校记列在下面,以就正于关心此问题的同好。
(1)201页珪
当归13卷土部“圭”下,《说文》:“圭,瑞玉也……珪,古文圭从玉。”
(2)202页荓、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蒡、芳、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附于部后之字当以隶定体之笔划数为序,故此五字之序当为:
芳、荓、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蒡、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3)205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字或被隶定为“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是个两声字,宜附于司部后。
(4)206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此字见于葛陵简“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字所从,[1]字实应隶定作“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从“止”。应改附于止部后。
(5)207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卷2走部“起”下。《说文》:“起,能立也,从走,巳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起从辵。”
按:此字秦简作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2],燕文字作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3],皆从走,巳声。《说文》古文可能是楚文字“起”受秦、燕等文字影响而写讹者。
(6)207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卷13力部“动”下。《说文》:“动,作也,从力,重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动从辵。”古“童”声与“重”声通,作为声符经常互换。[4]
(7)207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卷2辵部“徙”字下。《说文》:“徙,迻也,从辵,止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徙。”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当即此“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字形之讹。
(8)208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卷2止部“归”字下。《说文》:“归,女嫁也,从止从妇省,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籀文省。”此字初本从帚,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声,帚者,“妇”之古文。后有曾从“辵”标义者,[5]战国文字或省“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而为“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或又省“彳”而为“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9)208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卷2彳部“往”字下。《说文》:“往,之也,从彳,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从辵。”
(10)208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卷2彳部“后”字下。《说文》:“后,迟也,从彳、么、夊,么夊者,后也。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后从辵。”
(11)209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入卷5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部“厚”字下。《说文》:“厚,山陵之厚也,从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从厂。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厚从后从土。”楚文字“厚”作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李守奎先生认为此字“从石,从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省。”[6]可从,乃知《说文》古文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为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形之讹,“从后土”者,据讹形立说。楚文字或将所从之“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省”换为“句”以标声,即此字。
(12)210页诃
《说文》:“诃,大言而怒也,从言,可声。”简文“诃”为楚文字“歌”字,置于此,是据字形衔接。《说文》“歌”字见卷8欠部,下收有异体“謌”。
(13)210页訯、訡、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二字前移,置“訡”字后。
(14)211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此字当附卷2“止”部后。
(15)214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移置“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字后。
(16)216页翼
此字应入卷11“飞”部,附“羽”部不妥。
(17)219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将“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移置“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前。“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二字分别为楚文字之“席、爵”。
(18)219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丌”部“典”字下。《说文》:“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典从竹。”
(19)219页箸
《说文·竹部》:“箸,饭攲也,从竹,者声。”当据字形置“箸”字下。
(20)220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164页释文以为“式”之误字,有待证明,宜附置卷13“土”部后。
(21)223页梪
依《说文》字序,应置“豊”前。“豊”卷部号宜正为“522”。
(22)223页虏
“虏”属“毌”部,附置“虍”部乃据后世字书想当然为之。
(23)223页盍
移置“血”部“盇”字下。《说文》:“盇,覆也。从血、大。”段注云:“其形隶变作‘盍’。”今据简文可知“盍”为古形,段说不确。睡虎地秦简此字作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张守中先生字表附于“皿”部,注曰:“说文所无”,[7]与此同误。
(24)223页盘
移置卷6“木”部“槃”下。《说文》:“槃,承槃也。从木,般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籀文从皿。”
(25)223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应置“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字前。
(26)224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167页注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即‘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字。”甚确,古文字偏旁“欠”“旡”通用。当移置卷8“旡”部“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字下。《说文》:“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事有不善言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也……从旡,京声。”
(27)224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此乃楚文字“就”,若依隶定形,当附于卷2“止”部后。
(28)225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移置“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后。
(29)228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此字意符不明,然“员”为声符可定,可依隶定附置卷13“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部后。
(30)228页赑
据隶定体笔划数移置“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后。
(31)2289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移置“赅”前。
(32)229页郘、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列: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郘、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33)231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附于卷7“夕”部后。
(34)233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35)234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此字如按隶定附“穴”部后,则应置“竆”后。
(36)234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移置“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前。
(37)235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此字与“仁”无关,当为从“尸”声之字,可移置卷2“辵”部“迟”字下。《说文》:“迟,徐行也。从辵,犀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迟或从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殆“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之省。
(38)235~236页伓、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俤、免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伓、免、俤、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39)237页褱
据隶定体笔划数移置“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前。
(40)237页耇、寿
二字依《说文》字序移置“考”前。
(41)239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42)239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卷5“夊”部“夏”字下。《说文》:“夏,中国之人也……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夏。”《尹至》篇又有“夏”字作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说文》古文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即此类字形之讹。
(43)239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卷8“履”部“履”字下。《说文》“履,足所依也。……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履从页从足。”《说文》古文从“足”即从“止”之讹。
(44)240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字为“邻”之古文,从“吅”,象相邻之两个地区,“文”声。[8]
可移附卷2“吅”部后。
(45)241页康
“康”字《说文》失收,《汗简》入庚部,《金文编》以下字书多附于“庚”部。
附于“广”部乃据楷书,不可从。
(46)241页厇、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当视为“厇”字异体,归同一字头下。“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为两声字,声符“石”简省即为“厇”。《说文》:“宅,所託也。从宀,乇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亦古文宅。”《说文》古文“宅”当即“厇”字之讹。故“厇”当移置卷7“宀”部“宅”字下。
(47)242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此字当释“兽”,移置卷14“嘼”部“兽”字下。“兽”字本从“犬”从“单”,至春秋战国间所从之“单”或繁化为“嘼”。独体之“嘼”古读如“单”或“战”,《说文》谓“嘼”为“兽”之象形古文,许救切,非是。[9]楚文字“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兽”二形并存。
(48)243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此字附“睪”字下不妥,移置卷3“廾”部“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字下。
(49)243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移置“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前。
(50)245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此字置于《说文》“惎”字下,未遵循据形衔接之原则。
(51)245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卷3“言”部“谋”字下。《说文》:“谋,虑难曰谋,从言,某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谋。”《说文》古文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当即“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类字形之讹。
(52)245~246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53)246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置卷10“犬”部“狂”字下。《说文》:“狂,狾犬也,从犬,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声。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古文从心。”
(54)246页愻
移置卷10“心”部“愻”字下。
(55)247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汌、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浧、溪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汌、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浧、溪、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澫。
(56)248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此字是否楚字之“雪”待证。按“雪”论应置“霝”前。
(57)251页妥、姒、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妥、姒、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58)252~253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59)253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字附“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部后非是,当置卷5“乃”部“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字下。
(60)254页无
据字形衔接,当置卷6“林”部“橆”字下。
(61)254页发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字应移置卷2“癶”部“癹”字下。“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当为“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之省文。
(62)254页由
“由”字《说文》失收,典籍“由”“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通用,仅以同音,二字不相干,段注补“由”于“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下为或体,非是。自古文字构形视之,“由”源于“胄”字之省。[10]可移附于卷4“肉”部“胄”字后。
(63)254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与“縢”非一字,置“縢”下非是。当附于“糸”部末。
(64)255页縪、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縪、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65)255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字应附置卷14“车”部后。卷部号“1304”亦误。
(66)255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宜置同一字头下。
(67)255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68)256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移附于本部末。
(69)256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埜、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埜、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70)257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移置“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前。
(71)257页钦
移置卷8“欠”部“钦”下。
(72)259页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据隶定体笔划数重新排序: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73)260页以
字当隶作“
古文-张世超:佔毕脞说(八)”。
2012.2.21



[1] 见张新俊、张胜波《葛陵楚简文字编》,巴蜀书社2008年,第45页。
[2] 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6页。
[3] 王爱民《燕文字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第29页。
[4] 参看高亨《古文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第15~18页。
[5] 参张世超等《金文形义通解》,中文出版社1996年,第247页。
[6] 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9页。
[7] 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73页。
[8] 参裘锡圭《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2、305页。
[9] 参陈剑《据郭店简释读西周金文一例》,收入《甲骨金文考释论集》,线装书局2007年,第28页。
[10] 陈斯鹏《楚系简帛中的“由”》,《中国文字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年8月西安,第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