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重论周瑜

周瑜-重论周瑜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周瑜-重论周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重论周瑜


多少年来,人们对周瑜的评论众说纷纭,许多有威望的评论家都认为周瑜是妒贤嫉能之辈。(尽管也承认其才能),但我却以为不然,理由如次。


周瑜是一个敢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家。
《三国志》的作者曾这样评价周瑜:“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打群杰,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在“三国”中,对于这一人物,作者主要是通过赤壁之战来进行刻画的。但早在这之前,就暗示了周瑜在江东的人才中是杰出的一位,并对他在军事上的远见卓识进行了点染。例如第二十九回,孙策临终时曾嘱孙权说:“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由此观之,便可知周瑜是一个超群的人物。又如第三十八回,当时曹操乘破袁绍之余威,“遣使往江东,命孙遣子放朝随驾,”也就是迫使孙权交儿子出来当人质。当时东吴一些人惧怕曹操,主张交出人质,但周瑜却反对送人质,理由是人质一送,“则见制于人也。”他认为不如“得观其变,别以良策御之。”可见,他的见地是高明的。不仅如此,作者还描写了他被孙权拜为大都督、总统江东水陆军马后,“屯柴桑,日于鄱阳湖教练水军,以备攻战。”他开始了在军事上的准备。这些,都为后来的赤壁破曹做了铺垫。
第四十四回,赤壁之战的序幕正式拉开。东吴方面,文官主降、武将主战。孙权也犹豫不决。他派人到鄱阳湖请周瑜,而周瑜却自己先来了。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前来试探,企图说服周瑜降曹,进而再说服孙权。面对他们,周瑜一反常态地说道:“亦欲降久矣”。是不是周瑜真要降曹?当然不是!这不过是周瑜要暂时稳住张昭等人而故意说的反话。因为周瑜清楚,降与不降,关键在孙权而不在张昭之辈,所以必先说服孙权,而后方能同心破曹。周瑜的话,应该看作是一种策略。以程普为代表的主战派也来探察周瑜,他们表示宁死不降曹贼。这种态度无疑增强了周瑜战胜曹操的信心。周瑜对他们说:“吾正欲与曹操决战,安肯投降!”这才是周瑜内心真实流露,是他的肺腑之言。当孙权召见周瑜时,周瑜当着孙权及满朝文武官员的面,胸有成竹地道出了自己早已酝酿成熟的主张,使张昭等人的“迂儒之论”不攻自破:
“曹虽托名汉相,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降贼耶?且操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士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四十四回)
并且表示:“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这一番话,使犹豫不决的孙权下定了决心。由此,我们足见周瑜具有英明的见地、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后来的赤壁之战,他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敢请精兵数万以抗拒百万雄师,那正是因为他能够正确地、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利害的结果。

周瑜是一个足智多谋,用兵如神的战术家。
“群英会蒋干中计”,巧施“反间计”;“黄盖受刑”,巧施“苦肉计”;派庞统巧施“连环计”等等,都是写周瑜足智多谋的重要章节。但“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一节,则更突出地表现了周瑜过人的智谋。
周瑜“亲往探看曹军水寨”后,大惊地“深得水军之妙”。当得知曹操的水军都是“久居江东谙习水战”的蔡瑁、张允时,更晓得问题的重要:由于有蔡瑁、张允二人的存在,使敌人的“不熟水战”的致命弱点得到补救,所以“必设计,先除此二人。”这时恰好曹操派周瑜的同窗好友蒋干来说降,于是周瑜将计就计,布置了一个盛大的“群英会”。他抓住蒋干分明替主子做说客而又不敢当面承认,甚至必须否认的弱点,非常婉转地制止了敌人的游说活动。为了使敌人中计,他尽欢纵饮,又故意装醉。“醉”后留蒋干同榻,并故意“呕吐狼藉”而“睡”,使蒋干不疑,周瑜利用曹操跟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之间不稳的关系而将事先伪造好的一封蔡、张私通周瑜的信置于桌上;接着,又故说梦话以失“机密”,最后又来个帐外密语,使蒋干深信这封信的真实性。于是蒋信偷回献给了曹操。结果连诡计多端的曹操也给瞒过,一怒之下,误斩了蔡、张二人,使得周瑜为破曹的胜利扫清了道路。
周瑜就是这样极为如意地玩弄了贪功的蒋干,使得曹操也中了计。我们知道,曹操在“三国”中也是一个“运畴于帷幄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但在整个赤壁之战当中,周瑜却使曹操连连上当、中计,这正说明了周瑜的精明干练和智谋的高明。
但是,说周瑜是一个战术家,更主要的是,在于他的谋略、所见同诸葛亮是那样的不谋而合。
首先,看他们在对敌情的分析上:
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中,写孔明对敌情的分析:
“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豫州协力同心,破曹军必矣”。
可见,这同周瑜分析曹操此次南下多犯兵家“四忌”是一样的,他们都看到了曹操的弱点和不足。
其次,他们在对除掉蔡瑁、张允的态度上也是一致的。
在第四十五回,作者写周瑜得知蔡、张二人被曹杀掉后,大喜曰:“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除,吾无忧矣。”在第四十六回,写孔明见鲁肃时的所言也是如此:“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介、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
可见,他们都认识到蔡瑁、张允的存在与否,对于破曹的胜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他们在对赤壁破曹的策略上,所见也是相同的,都主张用“火”攻。《第四十六回》中有详细的描写。
就是在赤壁之战的当时,在用兵、指挥上他们也是不谋而合的。在“三江口周瑜纵火”一回中,亦有细致描述。
我们知道,诸葛亮在“三国”中是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 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歌颂的。是千百年来人们传说中的“智慧”的化身。周瑜虽然事事都没有瞒过诸葛亮,但他能在谋略上,破曹的每一步都与被誉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这样一个人物不谋而合、完全合拍,正说明了周瑜具有过人的智谋,在军事上的远见卓识和用兵如神的战略战术。不仅如此,还说明了他具有政治家谋略的一面。


我想谈谈周瑜这一人物的缺点。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时,不仅写了他的优点,同时,也写了他的缺点。周瑜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一)少年气盛、性急、易怒。这是他性格的致命弱点。
作品仅在赤壁之战以前的描写,就暴露了他这一性格特征。例如:他接连的几次大怒。第一次,是他首次见孔明时,故意在孔明面前同鲁肃关于战与不战问题的争论,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故意“卖关子”以试孔明。其结果,反中孔明之激,“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老贼欺我太甚!”(第四十四回)虽然此激使他的“北伐之心”更加坚定了,但读到此处,不免让人为他的如此气盛而担心。第二次,写他使诸葛亮去聚铁山断曹操粮道,欲借曹操之手杀害诸葛亮。其结果,反被孔明激怒,反欲自己去劫粮。第三次,写周瑜欲害刘备未成,“回至寨中”,“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只因来收封面上是:“汉大丞扯碎,掷于地下……”不仅如此,也没听鲁肃的劝告,还亲斩了来使,随令甘宁等诸将,“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第四十五回)可见,气之盛极!第四次,当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记等都成功后,周瑜趾高气扬,满心欢喜,以为一用火攻,就可以大获全胜。不想一阵西北惊醒了他,于是气得立即“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诸将急救起时,却早不省人事”(第四十八回)。
正是因为他性格上有这样一些弱点,而给他的破曹计划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同时也损害了自身的健康。周瑜的死,也是由于他气盛、性急、易怒这一致命的性格弱点所决定的。
(二)是他在战略思想上的错误。
对于这一人物,在以往的评论中,除评论他好的方面外,或言他心胸狭窄,或言他不能容人、忌才等等。就是在民间,这种看法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我认为,并非如此,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仅就周瑜对待鲁肃、程普、诸葛亮的态度和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
首先,我们看他对鲁肃的态度:
早在第二十九回,作者写周瑜哭孙策,孙权新任,问周瑜以何策守父兄之业,他不仅说出了高明的见解,而且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胸怀韬略、腹隐机谋”,为人慷慨的鲁肃。周瑜明知鲁肃是一个非常有才学、有谋略的人,但他却如此做,可见,周瑜是不忌才的。除此,他们在同事东吴的事业中,由于二人思想认识的不同,在战略上时常发生矛盾和争论,但周瑜却毫不介意。可见,周瑜也是能容人的。不仅如此,周瑜就是在死后的遗书中还推荐了比自己在战略上高明得多的鲁肃来代替自己江东大都督的职务。
其次,我们看他对程普的态度
程普是东吴方面历经沙场的年长的有名的老将军。周瑜明知程普瞧不起自己,心里也明白为什么,但他对程普却丝毫也不生气和怪罪。待到程普认识到自己思想不对,去“亲诣行营谢罪”时,周瑜对他也是颇谦逊诚恳的。
最后,我们看到他对诸葛亮的态度:
他明知诸葛亮比自己的才能高,比自己也强得多,但他还是请诸葛亮去说服诸葛亮共事东吴。因为他知道,一旦东吴拥有象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则曹操必不敢轻视东吴。
如果周瑜是一个量窄、忌才、不能容人的人能够如此吗?他的荐鲁肃、让程普、请孔明就是最好的回答,即周瑜决不是一个心胸狭窄、忌才、不能容人的人。但是,他为什么又屡次要杀诸葛亮呢?这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了。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他战略思想上的错误所导致的。
周瑜在看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关系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他没认识到联刘抗曹是一种长远的战略国策,这与他的性格弱点是有联系的。他自以为兵精粮足,自己又勇谋兼备,不必同刘备联合也可以破曹。认为同刘备的联合只是权宜之计。他认为,曹操是东吴强大的敌人,而刘备也是东吴的劲敌:诸葛亮是刘备的得力助手,才能也比自己高,而让诸葛亮谨招诸葛亮同事东吴又未成,因此,他认为:“此人助刘备,必为江东之患”,“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再加上他性急、气盛的特点,于是在联合中就屡次欲杀诸葛亮。他不仅想杀诸葛亮,而且还想杀刘备。可见,他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只有孙、刘永远联合才能抗曹这一点,而明白这一国策的只有三个人,即西蜀的诸葛亮,东吴的鲁肃,曹魏的曹操。诸葛亮之所以一再忍让,争取团结,正是因他最了解当时的斗争形势,他深知不同东吴联合就无法破曹,无法破曹则“唇亡齿寒”;而鲁肃之所以能在满朝大臣再三劝孙权降曹,而他却独言不可,并伸联刘抗曹的主张,自己亲自过江吊丧,联络刘备,请来孔明,屡次劝周瑜从全局着想,暂不要杀诸葛亮,并在战争胜利后,宁愿一时忍辱,同意把荆州借给刘备,也正是因为他同诸葛亮一样看清了这一点,认识到只有联刘,才能保东吴;而曹操最怕就是孙、刘联合,原因也正是在此,他也深知,如果孙、刘相辅相依,那他一个也对付不了。所以他曾说:“今刘备已投江夏,恐连结东吴,是滋蔓也”。当他听说:“刘备为荆州牧,孙权以妹嫁刘备,江上九郡大半已属刘备”时,吓得手慌脚乱,连笔都掉到了地上。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仅就赤壁之战来说,如果不是孙、刘联合,如没有诸葛亮,东吴是未必能胜曹的。后来,当诸葛亮一死,蜀国破灭,同时也就等于削弱了东吴的力量,结果东吴随之也就灭亡了。
由此可见,周瑜在战略上不如鲁肃,更不如诸葛亮,他同鲁肃、诸葛亮相比,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战术家,但不是战略家。他之所以屡次要杀诸葛亮,其根源是由于他在战略思想上的错误所致,而决不是什么其它别的原因。
综上所述,周瑜是一个为人们所喜闻乐道的、为人们所喜爱的智力超群,用兵如神的军事家、战术家。是一位雄姿英发、潇洒而又年轻气盛的少年英雄。是一个英明、果敢、坚毅的将帅的形象。所以,说周瑜是妒贤嫉能之人,实在值得重新商榷。但应该看到,他不是一个战略家。他没有认识到只有永远联刘才能抗曹,才能保东吴这一战略国策,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也正是他的主要错误。

(资料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9694.html

以上是关于周瑜-重论周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