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辛丑条约》谈判李鸿章迁延北上原因浅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李鸿章-《辛丑条约》谈判李鸿章迁延北上原因浅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辛丑条约》谈判李鸿章迁延北上原因浅议
中日甲午战后,李鸿章因负战败之责而受到国人的谴责,被朝廷撤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职务。后来,他虽被清廷任命总理衙门大臣上行走,赴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但已明显受到冷落,一度“养闲京国”。1899年12月,清廷起用李鸿章,外放广东,署理两广总督,为他再次崛起提供了契机。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中国北方的局势发生急剧变化。对此,李鸿章的基本态度是:主张朝廷坚决镇压“拳匪”,保护各国列强的在华利益,维持中外“和好”的局面。1900年6月18日,他在接到清廷“迅速来京”的命令后,知道朝廷让他主持“和议”之事,但他口头上表示“立刻遵旨北上”,实际却抗旨不遵,观望迁延了一个月,到7月17日才迟迟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到上海后,他又拖延了两个月,直到9月15日才由沪乘轮启程北上,于当月18日到达塘沽。其时,慈禧太后已经挟持光绪帝“西狩”出逃多日,京津一带早被八国联军蹂躏成人间地狱。在国事危急、朝廷催促再三的情况下,一贯标榜“公忠体国”的李鸿章为何一拖再拖地迁延三个月之久,迟迟不肯复命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李鸿章接到“北上”的朝命时,北方及朝中局势尚不明朗,义和团运动正处于高潮阶段,慈禧受到守旧派的怂恿,利用团民排外。团民发誓要杀“一龙二虎三百羊”,李鸿章即“二虎”之一,是团民捕杀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赴京,无异于飞蛾投火。为自身安全计,他决定不顾朝廷下诏“严谴”,暂缓“北上”。他在给朝廷的密奏中表达了这一苦衷:“每读诏书,则国是未定,认贼作子,则人心未安。而臣客寄江南,手无一兵一旅,即使奔命朝阙,道途险阻,徒为乱臣贼子作菹醢(zūhǎi,剁成肉酱)之资,是以小作盘桓。”他的这段表白强调了两点:第一、指明朝廷并未确定诚意求和的方针;第二、强调朝中为“乱臣贼子”即自己的政敌所把持,个人安全无保障。这种情况如不改变,他就不能北上复命。在这里,他既有迫使朝廷改变不利于议和的方针的意图,又是在为自家性命打算。
其次,给朝廷施加压力,迫使慈禧彻底放弃“支持”义和团的政策,回到镇压团民、“睦邻友邦”的轨道上来。李鸿章多次给清廷上奏,强调“但能保住使馆,尚可徐图挽回,否则,大局不堪设想”,要求朝廷实行“先清内匪,再退外兵”的策略。他在7月31日上的一道奏折就把联军入侵归咎为义和团“仇教攻洋”所致,称:“北方起衅,皆由乱兵与土匪合为一气,仇教攻洋,焚杀无忌。”随即提出四条应对办法:一是护送各国公使出京赴津,二是保护在华外国人和传教士,三是“认真剿办”义和团,四是赈济灾民。奏折威胁说:如不照此办理,“而使臣不出,土匪不靖,其兵到齐,遏之不止,宫阙受惊,官民荼毒。且恐一国变其宗旨,各国悍然不顾,祸在眉睫,莫可补救”。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慈禧在西逃途中,即于9月7日匆忙发布“剿匪”上谕:“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直隶地方,义和团蔓延尤甚,李鸿章未到任以前,廷雍责无旁贷,即着该护督督饬地方文武,严行查办,务净根诛。”这道上谕明确了清政府镇压义和团的方针,正与李鸿章的一贯主张合拍。慈禧对义和团的政策“由抚为剿”,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李鸿章施加的影响无疑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再次,积极参与“东南互保”的策划。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在各国列强的压力下,长江流域及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联手,发起旨在遏阻义和团运动向南蔓延、保证外国人安全及利益的“东南互保”。这一活动的牵线人就是多年追随李鸿章办洋务的买办官僚盛宣怀。李鸿章尽管不是互保活动的发起人,但由于互保宗旨与李鸿章的政见完全一致,以及李在官场中的地位和威望,使他成为这一活动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李文忠公全集》保存了大量李鸿章与盛宣怀、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人商讨此事的电稿。清政府于6月21日发布“宣战”上谕后,李即给盛宣怀发去密电,称该上谕为“矫诏”,表示“粤断不奉”,并让盛“将此密电致岘、香二帅(刘坤一字岘庄、张之洞号香涛)”,催促盛加快与各国驻沪领事进行磋商。6月25日,盛宣怀、上海道余联沅同各国领事正式会商,订立《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由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章程订立当日,盛宣怀立即发出《寄粤宁苏鄂皖各帅》密电,告知有关各督抚,列名首位的就是粤督李鸿章。
其四,打探各国对华政策的动向和底细,为即将进行的“和议”作准备。滞留期间,李鸿章不仅与各国驻华领事保持密切联系,而且与中国驻各国的公使声气相通,往还电报频繁。《李文忠公全集》收录的电稿部分就保存了李氏与各驻外公使互通消息的大量电文。与李通电较多的公使有:驻俄公使杨儒、驻德公使吕海寰、驻英公使罗沣禄、驻美公使伍廷芳、驻法公使裕庚、驻日公使李盛铎、驻朝公使徐寿朋等。李鸿章与英国驻沪总领事司格达等外国公使也多有信函、电文来往。英国政府关于该国“各色人受有丝毫伤害,必将其罪归于北京当权立谋之人”的照会,就是通过李鸿章转交清廷的。
其五,向朝廷索要更大的权力。清政府调李鸿章“北上”参与“和议”事宜,他原来担任的两广总督一职便由广东巡抚德寿兼署,新的职务因朝局纷更不已而一时未明。这使他大有腰杆不硬的感觉,于是便寻找借口滞留在广州迁延观望。7月8日,清廷终于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使他的名望、地位恢复到中日甲午战前的显赫时期。他这才放心踏实地启程离穗赴沪。来到上海后,他又裹足不前,以“触暑腹泻……元气大伤,夜不成寐,两腿软弱,竟难寸步”为由向朝廷告请病假。当然,这里不排除李鸿章确有年迈多病、行动不便等合理性的原由,但等待清廷授予“全权大臣”的正式任命也是他的谋算所在。8月7日,清廷在接到李鸿章请求赏假继续留沪的奏折之后,立即授他为“全权大臣,与各国外部商办一切”。8月24日,清廷又给了李“便宜行事”的特权,命其“将应办事宜,迅速办理”,表示朝廷“不为遥制”。这样,李鸿章就获得了处理一切与“和议”有关事宜的军政大权,具备了充分的进行“和议”的个人政治资本。后来,清廷出于体制上的考虑,任命庆亲王奕劻同为“和议”全权大臣,名位在李鸿章之上,但奕劻的声望和才能均逊色于李,“凡和议之事,奕劻一以让之鸿章,不敢置一词”。李鸿章遂为清政府与各国“和议”谈判的实际首脑。
从参加《辛丑条约》签订谈判的准备阶段看,李鸿章采取了实用、利己的态度,为确保个人身家性命的安全,不惜迁延观望、讨价还价、抗旨不遵。他的所谓“公忠体国”不免要大打折扣。对于李鸿章这番表现,当时就有朝官提出批评:“李鸿章奉旨来京,迁延观望,养疴海滨,及闻全权之授,则疾顿瘳(chōu,病愈)矣。”这话可谓一针见血。
作者简介
史革新,男,1949年生,山西阳泉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清代思想文化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着有《晚清理学研究》、《宏观中国史·乱世卷》、《中国社会通史·晚清卷》(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主编)等十余部着作,发表论文80余篇。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023.html
以上是关于李鸿章-《辛丑条约》谈判李鸿章迁延北上原因浅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