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黑龙江省第六次《红楼梦》学术研讨会述要

红楼梦-黑龙江省第六次《红楼梦》学术研讨会述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红楼梦-黑龙江省第六次《红楼梦》学术研讨会述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黑龙江省第六次《红楼梦》学术研讨会述要


黑龙江省第六次《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6月14日——17日在哈尔滨召开。省红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剑白、陆辉亲临大会开幕式,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长徐国林,省社科联副主席肖永年也到会祝贺,并发表了讲话。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和《北方论丛》编辑部分别送来了贺信,表示祝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副主编杜景华也发来了贺信。我省着名画家刘中和、卢禹舜也为大会献画祝贺。大会开幕式由省红学会理事长李国梁主持,他在开幕词中回顾了十三年来我省红学研究所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展望了我省红学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希望和要求。然后,由省红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锦池作了学术发言,省红学会秘书长夏麟书介绍了扬州国际《红楼梦》讨论会的盛况及主要论点。会议进行了三天,收到论文22篇,提交的论文及学术发言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一、关于《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张锦池在学术发言中,就《红楼梦》的结构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红楼梦》结构学的总体特点是“对称中有不对称、不对称中有对称,从而形成的均衡美。这种均衡美表现于人物安排、章回布局、重大关目、情节线索、通部格局,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一主三从’、‘三正一闰’,‘四’、‘三’其数,则是其基本构架。”最后,张教授又把这种结构美置于传统文化背景上,认为是岁时文化、诗歌哲学和园林建筑美学影响的结果。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关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收到两篇论文:一是李国梁的《浅议〈红楼梦〉中的民间俗语》,文章着重论述了民间俗语的三方面艺术作用:①政治上的讽喻作用;②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作用;③对人生哲理的揭示作用。这种将民俗学与语言艺术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二是宋德胤的《〈红楼梦〉詈词艺术论》,作者分析了书中詈词的七种类型,重新探讨了詈词描写的五种情感色彩,透视了詈词描写在人物性格刻画,渲染艺术氛围和人物心理刻画等方面的审美价值。李晖在大会发言中就《红楼梦》与唐诗艺术的关系作了新的探讨。吕福田在大会发言中对《红楼梦》的叙事模式,叙事艺术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常辅相的《〈红楼梦〉为什么如此迷人——从小说〈红楼梦〉所展示的小说美谈起》一文,剖析了《红楼梦》的悲怆之美,复合之美,神肖之美。
二、关于《红楼梦》的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是红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此次会议的人物研究论文有十一篇之多,大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这可分成几类:一是人物性格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论文有:王瑜的《薛宝钗性格漫谈》,文章认为:“一方面她博学多才,举止端庄,宽和稳重;另一方面又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世故功利。这样两个方面的特点看似矛盾,实际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薛宝钗性格。”王新华的《庭院深深深几许——试析〈红楼梦〉中王夫人形象》,文章从两个方面对王夫人形象进行剖析。唐逸才的《甄宝玉与贾宝玉辩》一文分析了甄宝玉的思想性格,并就此探讨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二是将人物放在文化背景上,放在全书艺术结构中去研究。这方面的论文有:夏麟书、关四平的《论贾雨村》系列论文四篇。文章将贾雨村置于封建社会中士人穷通怪圈的文化规律上对贾雨村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新见解,还将贾雨村置于《红楼梦》全书的艺术结构中探讨其独特艺术作用。郭树文就“红楼”三巧女(袭人、晴雯、莺儿)提交了两篇论文:《“红楼”三巧女价值观今议》和《再议》。作者将三巧女置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背景上,对于一向为人们所忽略的巧女的价值,以新的价值观作了新的评价。关四平《无可奈何花落去——论贾政的人生悲剧及其文化意蕴》一文,则将贾政这一人物形象置于传统文化的背景上,剖析了贾政事与愿违的人生悲剧的实质,探讨了贾政形象中所蕴含的三方面文化意蕴。
三、关于《红楼梦》的作者与后四十回 徐怀清的《对曹雪芹生卒年的几点新见》,文章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关于《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李凤仪在《高鹗续〈红楼梦〉后四十回评议》一文中,认为后四十回基本是成功的,要充分肯定,同时也应指出不足,而不应扬曹抑高。
四、关于《红楼梦》与传统文化 王启忠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转型期的形象写照——试论〈红楼梦〉文化系统中异质新态的历史价值》一文中论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贵族大家庭的衰败与古典传统文化的终结;②博大精深文化系统中的异质新态面面观;③近代文化雏形曙色描绘的历史价值。此外,还有杨丽《漫谈〈红楼梦〉中的妾文化》、张晓楠的《宝玉教育说》、夏秋冬的《曹雪芹对拜金主义的批判》等也各有见解。
五、关于《红楼梦》的主旨 邹进先在题为《曹雪芹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离异》的发言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学紧紧围绕政治,与政治紧紧捆在一起。儒家把文学当作“经国之大业”,夸大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作用。《红楼梦》非常突出的价值,在于超越了政治层面,向上升到人生哲理的层面,发掘了种种人生意蕴。从谈人生角度读这部作品,理解就开阔全面、深刻了。张晓琦提交了两篇论文:《〈红楼梦〉到底是写什么的?》、《〈红楼梦〉五个书名之谜——兼及作品题材及创作主旨》。他认为,《红楼梦》是用谜语形式写成的小说,“几乎无处不谜”。“《红楼梦》是写宝玉即作者自己身世之秘的。宝玉出生时实际上是帝王之子,但却没得到承认。”
六、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方法 丁广惠在题为《论红学是文艺科学》的文章中从红学界说、红学研究的目的、红学发展史和红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红楼梦》是文学作品、红学应属于文艺科学的范畴,并就红学研究方法,谈了七个具体问题。王启忠、邹进先等人的发言也都认为应当作小说研究,研究的运作方式,名词概念,离不开小说特点,不能当作真事,不能离开书中描写,场景人物,审美感受,这是文学研究的基础。
(资料来源:《北方论丛》1993年第5期,中华文史网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567.html

以上是关于红楼梦-黑龙江省第六次《红楼梦》学术研讨会述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