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华大藏经》续下编的编纂

佛教-《中华大藏经》续下编的编纂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中华大藏经》续下编的编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华大藏经》续下编的编纂


大藏经是基本网罗历代汉译佛典并以之为核心的,按照一定的结构规范组织,并具有一定的外在标志的汉文佛教典籍及相关文献的丛书。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宏富,涉及宗教、哲学、历史、民族、语言、文字、音韵、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建筑、中外关系等诸多领域。它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特别是亚洲文化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现在尚流传于世界,并自成体系的大藏经主要有三种:南传巴利语三藏、汉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在这三种主要的大藏经中,汉文大藏经所收经籍的数量最多,涉及的时代跨度最大,地区涵盖面最广,包容的佛教派别也最多。所以,汉文大藏经之重要,历来为世人注目。
自南北朝以来,我国历朝历代都把修造汉文大藏经作为本朝的大典,以致修造大藏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代代相续、垂芳百世的盛事。如今,赓续中华民族的这一文化传统,修造新的大藏经,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今天,我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处在一个资料积累的时期。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清理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就必须对佛教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两千年来,佛教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总结。而汉文大藏经必将在这一过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编纂《中华大藏经》也是顺应这一历史的需求。
按照传统,已往每个朝代编纂大藏经时,一般都会对前代的大藏经进行整理,并增收新的佛教文献。所增收的佛教文献形成续藏,从而使大藏经的内容不断更新、扩展。历数唐宋元明清,无不如此。《中华大藏经》所收仅为历代大藏经的有千字文帙号部分,尚未包括古代大藏经已经收入的全部佛教典籍,更无论新编入藏。百年来,散逸在传统大藏经之外的新的佛教文献不断被发现,如敦煌遗书、房山石经、西夏故地之新出佛典,六朝以来的散逸佛典(包括散逸在国外的佛典),金石资料中的佛教文献,各地图书馆、博物馆保存的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的古代佛教典籍;正史、地方史志、丛书、类书、个人文集中保存的佛教资料;与佛教有关的金石资料。此外,近代以来,涌现一批新的从梵文、巴利语、藏文翻译的佛教典籍。新的反映时代水平的佛教研究着作也层出不穷。我们自然应该将上述佛教文献加以认真的整理,编入《中华大藏经续编》,使《中华大藏经》成为历史上收罗最为宏富、资料最为充实的佛教典籍宝库。因此,早在1982年《中华大藏经》起步之初,就有编撰《续编》的设想,只是条件不成熟。现在,国家经济腾飞,综合国力增强,在国家关注下,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续编终于上马起步。
续编收录典籍的范围为《中华大藏经》没有收入的汉文佛教典籍。下限截至到当代。字数约在二亿六千万字左右。是《中华大藏经》的一倍多。初步计划分设如下诸部:
印度典籍部,收入印度佛教典籍。包括经律论、贤圣集传,以及对于上述典籍的注疏与复疏。
南传典籍部,收入南传佛教典籍。包括律经论三藏及三藏以外的其他南传佛教传统典籍。
藏传典籍部,收入藏传佛教典籍。包括甘珠尔、丹珠尔、及历代传承的松贲文集。
汉传注疏部,收入关于印度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典籍的注疏及复疏。
汉传撰着部,收入论述教义的佛教典籍及对这些典籍的注疏与复疏。以及佛教的论文总集、纂辑、僧人个人文集、类书等佛教文献。
史传地志部,收入各种佛教史传及佛教历史地理学着作。包括总史类、别史类、史料集、寺志、山志、僧人行脚纪、各种地方史志中的佛教资料等。
忏仪部,收入各种佛教忏仪。
疑伪经部,收入各种疑经与伪经。
三教论衡部,收入中国儒释道三家论议佛教的典籍。
外教部,收入历史上与佛教曾有交涉的国外其它宗教的相关典籍。如印度教、耆那教、摩尼教、景教等。
目录音义部,收入佛教目录、音义等各种工具书。
《中华大藏经》续编下编将根据各典籍派别归属、思想倾向、功用形态的不同,对收入上述诸部的典籍,进一步分作若干类。并提供各种必要而实用的检索手段。
我曾经撰文指出,在古代,佛教大藏经具有义理性、信仰性两种功能。而在新时代,佛教不仅作为一种宗教继续存在,继续被人们信仰,而且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被人们关注与研究。《续编》将与已出版的《中华大藏经》体现当代中国佛教研究的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文化总汇,详实、完整、科学、实用的佛教文献,为充实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贡献力量。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05年7月14日第9版)
中华文史网编辑<>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78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中华大藏经》续下编的编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