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乃峰:一“孔”之见——小议于省吾先生对“螺孔”的理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侯乃峰:一“孔”之见——小议于省吾先生对“螺孔”的理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侯乃峰:一“孔”之见——小议于省吾先生对“螺孔”的理解
一“孔”之见
——小议于省吾先生对“螺孔”的理解
侯乃峰
曲阜师範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孔子研究所
于省吾先生曾用“泽螺居”作斋名,并冠其名出版有《泽螺居诗经新证·泽螺居楚辞新证》,久爲学界熟知。此斋名出自《庄子·秋水》篇:“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于老在《庄子新证》里将这句话中的“礨空”读爲“螺孔”[1],其说证据确凿,无可置疑。《庄子·秋水》篇里“礨空”二字的奥义历经两千多年而不得确解,经于老如此校读之后而豁然贯通,实爲大功一件。虽说 “于老取此爲斋名,是表明自己已经做的学问在学海之中衹像大泽中的一个螺孔而已”[2],包含谦虚的意味,但于老对于这个说法的自信自得之意,还是可以从中约略得知的。
于老将“礨空”读爲“螺孔”的说法无可置疑,但对“螺孔”的理解却恐不尽确切。检《庄子新证》中相关部分的原文抄录如下:
……礨应读作螺。……空亦应读作孔。螺孔,谓螺之罗旋壳孔也。螺生于泽,故曰“不似螺孔之在大泽乎”。下云“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尔雅》郭注谓“稊似稗”,“稊米之在大仓”与“螺孔之在大泽”相对爲文。螺本在泽中,故以螺孔爲喻也。[3]
可见,于老是将“螺孔”理解爲“螺之罗旋壳孔”,亦即螺的软体外部所包裹的罗旋状甲壳之孔。这种看法恐是误解。首先,若将“螺孔”理解爲“螺之罗旋壳孔”,而“螺之罗旋壳孔”本爲螺身体之一部分,则“螺孔”二字其实仍然可代指螺本身,这也当是于老取“泽螺”(表面意思就是泽中之螺)二字之本意吧。然这样理解,就导致“螺孔”的“孔”字无从着落。因爲从文意上讲,既然“螺孔(螺之罗旋壳孔)”的大小是随螺之大小而定的,《庄子》原文就完全可以说“不似螺之在大泽乎”,而毋需加“孔”字。其次,从语法结构上说,“稊米之在大仓”与“螺孔之在大泽”相对爲文,“稊米”与“螺孔”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稊米”着重说的是“米 ”,不过是因爲强调这里“米”很小,所以前面加限定词“稊”。同样道理,“螺孔”强调的是“孔”,不过是因爲强调这里“孔”很小,所以前面加限定词“螺”。换句话说,如果大泽中有比“螺孔”还小的“孔”,则这个“螺”字就是可以代换的。再次,从实际情况上说,螺之于大泽,并非极其渺小之物。螺之较大者,犹如小孩拳头般大小,在清澈的浅水中极其显眼。而且,螺孔(螺之罗旋壳孔)之于螺,更是螺身体中最大的部分(可参看文后所附的《泽螺图》)。这些情况都与《庄子》原文想要极力表现的极小的情景亦有很大出入。
那麽,这里的“螺孔”应当如何理解呢?其实,衹要对螺类动物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据一些水産养殖者的研究,田螺生长最适宜的水温是20~27(或说28)摄氏度,水温15摄氏度以下掘穴隐藏冬眠,水温30摄氏度以上又钻入泥中避暑。而且,田螺还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4]田螺如此这般的生活习性,使得它们钻入水底的淤泥里休眠几乎成爲常态。在休眠时,爲了呼吸,就在上面留下一个小孔[5]。这个小孔,田螺刚钻入淤泥里时可能与它的罗旋状甲壳一般大小,但随着淤泥的淤积以及水中渣滓的沉澱,逐渐缩小,有时甚至小到不细心观察就无法察觉的程度。这个极小的“孔”,就当是“螺孔”二字所指了。更明确地说,《庄子·秋水》篇里的“螺孔”应当是指螺休眠时所居的小孔穴,而非“螺(身上所包裹)之罗旋壳孔”。
于老服膺清代考据学无徵不信、实事求是的精神,重视证据的检验,在研究中自己也经常使用接触到的乡野方言及民间习俗等材料 [6]。之所以这里会对“螺孔”的理解産生偏差,想来当是因爲东北地区气温偏寒,螺类动物相对比较罕见,于老缺少目验的机会故而産生误解吧。当然,具体到于老的斋名“泽螺居”,因爲大泽中螺所居之处就是淤泥里的“螺孔”,所以合“泽螺居”三字其实正当“螺孔”二字(虽然这种解释似乎并不符于老取名之本意),恰巧弥补了《庄子新证》原文中对“螺孔”二字理解上的偏差,还是很合适的。
若以上对“螺孔”是指螺休眠时所居之小孔穴的理解可信,则《经典释文·庄子音义中·秋水第十七》“垒孔,小穴也”之训,从训诂学角度来讲就是正确的,因爲“螺孔”之意就是指螺所居的小孔穴而言。成玄英《庄子疏》“礨空,蚁穴也”之训,虽然蚁穴与螺孔有所不同,但意思都是指动物所居之小孔穴这点上却是一致的,可以说是部分正确。当然,若将“蚁”解释爲“陆地上生活的蚂蚁”,则于老批评的“蚁穴不应在大泽”可谓深中肯綮。[7]
2010年1月24日稿
附:《泽螺图》
侯乃峰:一“孔”之见——小议于省吾先生对“螺孔”的理解0605一“孔”之见——小议于省吾先生对“螺孔”的理解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1203.html
以上是关于侯乃峰:一“孔”之见——小议于省吾先生对“螺孔”的理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