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高雄师範大学经学研究所硕士)
沈培〈清华简和上博简「就」字用法合证〉[1]一文中曾对上博九〈邦人不称〉的简序作了调整,认为简11+简12+简10,之后工藤卓司〈《上博九‧邦人不称》所述叶公故事〉[2]採用沈培的编联。我们认为这个编联是有道理的,可惜沈培并未对此简序深入讨论,以下说明我们对于简11+简12+简10编联的看法。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9至简10有一段话,依照原考释隶定做: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蔡)大祝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二拜顿=(顿首)曰:今日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通),既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失)邦,或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得)之。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蔡)大【简9】女(如)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就)王之长也,赏之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以)焚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国)。百(伯)贞古(故)为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叶)连嚣(敖)与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蔡)乐尹,而邦人不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称)酓。女(如)臣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干)【简10】[3]
我们认为,简9不当与简10连接,而且简10应至于简11和简12之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蔡)大【简9】女(如)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就)王之长也,赏之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以)焚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国)」此句话意思不好理解。
二、关于「蔡大祝」一词,〈邦人不称〉共二见,分别为:简8+简9「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蔡)【简8】大祝」、简9「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蔡)大祝」,而若简9+简10作「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蔡)大【简9】女(如)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就)王之长也」,「蔡大」似乎不成词。故简9末「蔡大」所接下一简首字为「祝」字的客能性较高。然而目前所见〈邦人不称〉十三支简中,未有首字为「祝」的,怀疑简9后还有竹简残缺。另外曹方向(武汉网帐号「鱼游春水」)提出简8、简9可能不属于此篇,[4]我们认为有一定道理的。即使是同一篇,简9后也不是直接与简11或简10。
三、本篇有数次「邦人不称某焉」的用法。如简3「邦人不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称)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勇)安(焉)」、简3+简4「邦人【简3】不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称)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美)安(焉)」、简10「邦人不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称)酓安(焉)」等。简12末「邦人不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称)还」,下一字应为「焉」,因此我们认为简12后应接简10。
四、简10、简11、简12都有提到封赏之事。不过简11、简12多是封赏遭到推辞,而简10是被封赏了百畛之地。就文义上看来,应该是简11、简12位于简10之前。
根据简11+简12+简10的编联,我们的新释文如下:
寍(宁)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祸),赏之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以)西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广)田百贞(畛)[5],词(辞)曰:「君王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嘉/诤)[6]臣之青(请)命,未尚(尝)不许。」词(辞)不受赏。命之为命(令)【简11】尹,词(辞)。命之为司马,词(辞),曰:「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以)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叶)之远,不可畜也。」安(焉)[7]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假)[8]为司马,不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启)[9]亓(其)折(制/实)[10],而邦人不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称)还【简12】安(焉)。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就)王之长也,赏之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以)焚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国)百贞(畛),古(故)为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叶)连嚣(敖)与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蔡)乐尹[11],而邦人不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称)酓(贪/能)[12]安(焉)。
以上是关于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简12+简10简序编联的看法。简9目前看来并没有与简11+简12+简10直接相连。简13李松儒近来根据字迹和形制认为不属于本篇,[13]就文义上来看,简13也与简11+简12+简10无直接的关係。
说明:这是在季旭昇教授读书会讨论的成果。本文感谢季师的指导,以及季师读书会中陈秀玉学姊的集释,以及王瑜桢学姊、金宇翔学弟的讨论。本文写成后,又承蒙季师、高佑仁学长指证缺失,在此谨申谢忱。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4年1月1日12:01。)
[1]沈培:〈清华简和上博简「就」字用法合证〉,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79),2013年1月6日。
[2]工藤卓司:〈《上博九‧邦人不称》所述叶公故事〉,「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与学术新视野国际研讨论」会议论文(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2013年6月25-26日),页303-322。
[3]濮茅左:〈邦人不称释文考释〉,收录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页254-257。
[4]曹方向(武汉网帐号「鱼游春水」)说法见武汉网帐号「海天游蹤」(苏建洲):〈邦人不称札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简帛论坛‧简帛研读(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37),45楼发言,2013年3月1日,15:59。
[5]「百贞」之「贞」,苏建洲已指出与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的「百贞」相同。苏建洲说法见武汉网帐号「海天游蹤」(苏建洲):〈邦人不称札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简帛论坛‧简帛研读(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37),10楼发言,2013年1月5日,18:37;17楼发言,2013年1月5日,20:19。又苏建洲:〈初读《上博九》劄记(一)〉,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76),2013年1月6日。关于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贞」字讨论可参张崇礼:〈释《君人者何必安哉》的「贞」〉,「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46),2009年1月11日。杨泽生:〈《上博七》补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56),2009年1月14日。赵玉芬:《〈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郑子家丧〉、〈君人者何必安哉〉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师範大学国文系教学硕士班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8月),页264-274。
[6]整理者濮茅左释作「嘉」,沈培释作「诤」,待考。
[7]「安」字原考释濮茅左隶作「女」,读为「如」,侯乃峰(武汉网帐号「汗天山」)读为「汝」,沈培读为「焉」。
[8]「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读为「假」,参苏建洲、单育辰之说。苏建洲说法见武汉网帐号「海天游蹤」(苏建洲):〈邦人不称札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简帛论坛‧简帛研读(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37),11楼发言,2013年1月5日,19:10;15楼发言,2013年1月5日,20:02。又苏建洲:〈初读《上博九》劄记(一)〉,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76),2013年1月6日。单育辰说法见武汉网帐号「ee」(单育辰):〈上博九识小〉,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简帛论坛‧简帛研读(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44),3楼发言,2013年1月8日,21:53。又单育辰:〈佔毕随录之十六〉,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98),2013年1月9日。
[9]「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从高佑仁之说。高佑仁(武汉网帐号「youren」)说法见武汉网帐号「海天游蹤」(苏建洲):〈邦人不称札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简帛论坛‧简帛研读(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37),3楼发言,2013年1月5日,10:03。
[10]整理者濮茅左释作「制」,沈培释作「实」,待考。
[11]「乐尹」见于《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司乐大夫。」伍子胥破郢,大夫锺建曾负楚昭王之妹季芈随昭王逃亡,复国后季芈嫁锺建,锺建封为「乐尹」。详见《左传》四年、五年。
[12]「酓」字原考释读为「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
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何有祖读为「贪」,曹方向读为「能」。「贪」、「能」皆有一定道理,今并存待考。何有祖(武汉网帐号「易泉」)说法见武汉网帐号「海天游蹤」(苏建洲):〈邦人不称札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简帛论坛‧简帛研读(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37),21楼发言,2013年1月6日,03:39。又何有祖:〈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札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77),2013年1月6日。曹方向(武汉网帐号「鱼游春水」)说法见武汉网帐号「海天游蹤」(苏建洲):〈邦人不称札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简帛论坛‧简帛研读(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37),30楼发言,2013年1月7日,20:35。
[13]李松儒(武汉网帐号「松鼠」)说法见武汉网帐号「海天游蹤」(苏建洲):〈邦人不称札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站‧简帛论坛‧简帛研读(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37),3楼发言,2013年11月18日,20:40。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395.html

以上是关于上博九《邦人不称》简11+12+10补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