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上博五《君子爲礼》第四简有“避席”之义的两个字,如下揭之形:
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张光裕先生隶定爲“逾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1];陈剑先生怀疑爲“避席”[2];周波先生则改释爲“迲席”,即“去席”,以为与传世文献中的“越席”“避席”同义。[3]我们认爲周先生的改释与训解是非常正确的,只是未能在传世文献当中找到对等的成辞。
《左传》襄公二十年有“去所”一词[4],杜预注曰“避席”。我们认爲,“席”“所”通用,可以互作,所以《左传》中的“去所”即简文中的“去席”。古文字中,席字形体颇多,“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说文古文)”、 “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九年卫鼎)”都是“从石省”的石声字;“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则是另一个从石声的席字。“所”与“石”可通[5],所以作爲石声字的“席”可以读爲“所”,而“去席”可以读爲“去所”。
进言之,我们认爲“去席”即“去所”在先秦时的元形,而 “去所”即“去席”在后世的异写。上博五《君子爲礼》中的“去席”爲我们提供了一个还原《左传》中“去所”字形的佳证,而《左传》中的“去所”也证明了“去席”一词在先秦时已是常语。总之,杜预将“去所”解释爲“避席”是非常正确的,周波先生将“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
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改释爲“去席”也是无可置疑的,这也验证了陈剑先生的怀疑于文义上是非常周恰的。
(编者按:[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57页。
[2]陈剑《谈谈〈上博(五)〉的竹简分篇、拼合与编联问题》,“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3]周波《上博五札记(三则)》,简帛网,2006年2月26日。
[4]《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杜预注:“去所,避席。”
[5]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7月,第858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432.html

以上是关于楚简中的“去席”与《左传》中的“去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