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一)
《上博七‧武王践阼》简8记载了武王于盥盘所刻之铭曰:
与亓(其)溺于人,寍(宁)溺=于=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释为“渊”[3]。
然而,楚文字所见“渊”字作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彭4‧8)、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五‧君2‧32)诸形,与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释作“渊”。按:从字形上看,此字并不是“渊”,而应释作“深”。字形与郭店简“深”非常近似: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传抄古文字编》页1140),与简文字形接近(横看便是一字)。泉是元部,与其上的“人”为真元合韵。如同《凡物流形》27:寻墻而豊(礼),并(屏)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与《三体石经》“泉”字写法并不一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所从之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迥然不同;上博〈周易〉简45“湶”字作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整理者陈佩芬先生分析为从“宀”、从“水”,隶作“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与简文字形接近,横看便是一字。泉是元部,与其上的“人”为真元合韵。如同〈凡物流形〉简27:“寻墻而豊(礼),并(屏)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彭4‧8)、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五.君2‧32)、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从“囗”从“水”,与本字字形相差较远,可能为整理者误释。
再看“深”字,许慎《说文》:“水出桂阳南平,西出营道,从水、罙声。”楚文字作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认为与本字字形较为接近。泉,甲骨文作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象从石罅涓涓流出之状。”〈散氏盘〉:“登于厂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泉字篆文作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形同,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部的“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构形相同。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乙篇有一字作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与缯书同。”故“泉”字也从“厂”旁,“厂”有“山石”之义,与本字字形的“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释为“泉”,最重要之依据,为〈散氏盘〉之“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不甚相近,故其说是否可从,尚有疑问。考甲骨文“泉”字作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前4‧17‧1)、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后2‧3‧6)、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簠文四)[20]诸形,皆象水从洞穴或石罅流出之状,故其水旁皆直写,象水源从上流下,吴先生所引〈散氏盘〉“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构形,其下方所从之水旁係横置,与上引诸“泉”字写法有异。
除此之外,〈武王践阼〉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为上下结构,吴先生认为其字“上部的‘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构形相同。”案吴氏以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比附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的上下结构不同[21]。总而言之,吴先生虽为苏建洲释“泉”之说提出证据,但其说仍欠说服力。
许文献先生〈上博七“沱”字与《诗经》“江有汜”篇诂训试说〉则提出另一看法,许氏认为此字与“渊”字形构无涉,同时楚文字“渊”字亦与《武王践阼》简此例不甚相近,故疑简文此例当非“渊”字,但他并不採取“深”或“泉”之说,而改释作“沱”,其说云:
然而今复考简文此形,知其形虽稍嫌漫漶,且其例甚至新蔡简之“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为“沱”,主要是从字形角度出发,然许文所引“沱”字写法与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并非完全相同,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上部作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为“沱”难通。即从文义言之,“沱”字于故训中亦未见有表“深水”或“急流”之义。许氏虽引《诗经》之用例以申其说,但尚难令人信服。
许说发表后,周宏伟先生撰〈也说上博七“沱”字之义〉一文。该文回应许氏释“沱”之说,提出了一些修正。周氏同意许氏释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为“沱”,但认为此“沱”实即“池”字之异写,并引用其所撰〈「滇池」本在成都平原考〉中有关“沱”义的论述作证。兹具引其所论如下:
笔者以为,成都平原“滇池”在《汉书‧地理志》中是有记载的,只是这个记载并不是以“滇池”一名出现的。试看《汉书‧地理志》“蜀郡”条下的一处文字:
郫,《禹贡》江沱在西,东入大江。
这裏的所谓“江沱”,笔者以为就是“江池”,也就是指“滇池”。这么说有二个理由。首先,这裏的“江沱”二字肯定不能点断作“江、沱”,否则,这句话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今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中以“江沱”作一地名是正确的。其次,上古时代,“沱”、“池”读音相同(定纽歌韵),本为一字,“池”完全可以异写作“沱”。近人着名古文字学家陈梦家在《禺邗王壶考释》一文中即说:“金文沱、池一字,以池为池沼,为停水,为城池,……沱即池。”宋徐铉亦云:“池沼之池,通用‘江沱’字。”所以,我们现在只要把上引文的“江沱”理解为“江池”,就言通意顺了。顺便说,上古文献中的“沱”字,诸如《尚书‧禹贡》“沱、潜既导”、“江、沱、潜、汉”、“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诗‧召南》“江有沱”及毛传“沱,江之别也”,《说文》“沱,江别(流)也”之类,都应该理解为“池”,才不至于我们今天以之研究历史地理问题时造成认识上的误区。
可见,把“沱”理解为“池”,《武王践阼》简8中“与其溺于人,宁溺于沱;溺于沱犹可游,溺于人不可救”一句的含义就十分清楚了。[27]
案:今本《说文》有“沱”无“池”,周先生引陈梦家说,谓“沱”与“池”为一字,似不无道理。事实上,除周先生所引例证外,古“沱”、“池”通用,尚有其它异文证据,如《诗‧小雅‧白华》:“滮池北流”,王先谦(1842-1918)《诗三家义集疏》云:“三家‘池’作‘沱’”[28],是其证。但前文已指出,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所从之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为“沱”,并将之与“池”字等同,似不合于楚文字的实际情况。不过,“也”与“它”上古音近,亦可通假,苏建洲先生亦谓:“‘也’,古音余纽歌部;‘它’,透纽歌部。声纽同为舌头音,韵部叠韵,故可以通假。”[31]準此,“沱”应可读为“池”。惟“池”上古属歌部字[32],与前句“溺于人”之“人”(真部)并不协韵。此外,就词义言之,简本“渊”与“池”也较难对应。考简文“溺于渊”,整理者释云:
“溺于渊”,《释名‧释丧制》:“死于水者曰溺。溺,弱也,不能自胜之言也。”“渊”,《论语‧泰伯》“如临深渊”,何晏注:“渊,潭也。”《管子‧度地》:“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指陷入深潭之中。[33]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亦曰:
渊,深水也。浮水曰游。[34]
可知今本〈武王践阼〉“渊”字当训“深水”。“溺于渊犹可游”,意谓“溺于深渊者,犹可以浮游而出”。然“池”字在故训中一般训“池塘”、“停水”、“积水”、“城池”等[35],未见有“深水”之义。由是观之,比照今本,周先生释“池”之说,于音义两方面皆难以成立。
(二)
上述诸说均未能使人满意。窃以为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可能是讹字。案上博楚简中有不少错别字,裘锡圭先生(1935- )〈谈谈上博简和郭店简中的错别字〉也指出这一点,他说:
从这两批竹书(引者案:指郭店简及上博简)看,当时抄书的人不时写错别字,有时把字写得不成字,有时把字写成另一个形近的字。[36]
又云:
我们在释读楚竹书的时候,应该把竹书中有错别字这一点牢记心头。如果遇到错别字而不能辨明,就会无法理解或误解文义。[37]
事实上,简本〈武王践阼〉有不少讹字。例如简7“口生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为讹字,实不足为奇。笔者认为,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或即《上博三‧周易》所见“井”字之误写。以下试从形、音、义三方面予以论析。
案《上博三‧周易》所见“井”字作: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古文阱,从水”[39],以此为“阱”之古文,或读为“井”[40]。陈惠玲先生云:“其实‘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即此“井”字之讹写。下面再把两字列出,以作比较: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同为上下结构,二者下部相同,皆为横写之水旁。至于上部的写法,二字亦十分接近,如将「井」字上端的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相同,可见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确有可能是“井”的讹字。前文曾提及,楚文字“宀”形下有时会加短横繁化为“亼”,笔者认为,之所以造成讹误,可能是因为书手按底本抄写时,把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所从“井”旁(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释为“井”,简文读作“宁溺于井”,与今本“宁溺于渊”之“渊”相比照,二者看似音义皆殊(井:精纽耕部[44];渊:影纽真部[45]),难以通假[46]。其实简文“井”字下从水,显然会“井有水”之意[47],且今本“渊”字指“深水”,而“井”与“渊”同样可训“深”。《广雅‧释诂三》:“渊、井,深也。”[48]《急就篇》卷三“门户井竈庑囷京”,王应麟(1223-1296)补注亦引《广雅》云:“井,深也。”[49]《易‧序卦》“故受之以井”,焦循(1763-1820)章句云:“井,深也,深亦下也。”[50]是其证。换言之,简本从水之“井”字训“深水”,应无可疑,其字与今本“渊”字可视为义近换用,二者皆取“深水”之义。
“井”与“渊”义近,也可从故训材料中找到线索。前文曾引述学者提及“渊”与“泉”可以义近换读,其实“井”与“泉”亦同义。《吕氏春秋‧本味》云:“水之美者,三危之露,崑仑之井。”高诱注:“井,泉。”[51]是其证。又《吕氏春秋‧仲冬》曰:“祈祀四海、大川、名原、渊泽、井泉”[52],以“渊泽”与“井泉”并举,可见二者性质相近。此句中“井泉”为联合结构,“井”即“泉”[53]。总之,“井”、“泉”、“渊”三者义近,故简文“井”与今本“渊”字可互为异文。
再就韵读言之。“井”为耕部字,与简文前一句属真部的“人”字可以合韵。《楚辞》中即有不少耕、真合韵之例,如:
《楚辞‧九章‧哀郢》:“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真部〕。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耕部〕。”[54]
《楚辞‧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耕部〕。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真部〕。”[55]
《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耕部〕。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真部〕。载营魄而登云兮,掩浮云而上征〔耕部〕。”[56]
《楚辞‧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耕部〕,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耕部〕,惆怅兮而私自怜〔真部〕。”[57]
《楚辞‧九辩》:“尧舜之抗行兮,了冥冥而薄天〔真部〕。何险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耕部〕?”[58]
赵彤先生《战国楚方言音系》曾搜集出土与传世楚文献中耕、真合韵的例子,包括上举的例子,凡十二例,可资参考。[59]此外,先秦诗中亦不乏耕、真合韵之例,李存智先生《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音韵研究》曾加以搜罗,并编成一表,兹具列于下[60]:
作者
篇名
韵字
上古韵
不详
墨子引周诗
平/偏
耕/真
不详
舆人诵
佞/田
耕/真
不详
成相杂辞
荣诚精/人
耕/真
不详
右八
宁/申
耕/真
不详
同前
佞/民
耕/真
不详
忼慨歎
名/薪
耕/真
不详
成相杂辞
平倾/人天
耕/真
由此可见,释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为“井”,与上句“人”字为耕真合韵,在韵读上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简本〈武王践阼〉之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或即《上博三‧周易》“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之误写。字应隶作“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释为“井”。简文读作“宁溺于井”,“井”与前一句“宁溺于人”之“人”字为耕真合韵,与今本“渊”字为义近换用之异文。
(编者按:[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页159。
[2]方向东撰:《大戴礼记滙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页619。
[3]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页159。
[4]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07),2009年1月3日。
[5]萧毅:《楚简文字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页41-42。
[6]详参〈《上博七‧武王践阼》韵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1月8日。
[7]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页230。
[8]参见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文下“学者评论”栏中“月有晕”(网名)的评论。
[9]引者案:指陈志向〈《上博七‧武王践阼》韵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1月8日。
[10]参见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文下“学者评论”栏中“海天”(网名)的评论。
[11](清)焦循:《易学三书》(台北:广文书局,1992年8月,第3版)上卷,页133。
[12](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页70。
[13]上博楚简“泉"及“湶"字写法见李守奎、曲冰、孙伟龙编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五)文字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页516。
[14]张守中、张小沧、郝建文撰集:《郭店楚简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页8。
[15]同上。
[16]张守中、张小沧、郝建文撰集:《郭店楚简文字编》,页158。
[17]吴振武:〈燕国铭刻中的“泉”字〉,《华学》第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页49。
[18]吴筱文:〈《郭店‧五行》简46“泉”字考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25),2010年7月23日。
[19]六字见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编辑:《甲骨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5),页449。
[20]五字见《甲骨文编》,页450。
[21]甲骨文诸“泉”字皆为内外结构,象穴中(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出水(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或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之状,《说文》小篆作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其形亦略同甲骨文。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象泉穴,下象水流出形。”是也。準此,〈散氏盘〉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字应分析作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与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两部分。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象洞穴,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象水流出形。
[22]许文献:〈上博七“沱”字与《诗经》“江有汜”篇诂训试说〉,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网站,2009年04月0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11)。
[23](汉)许慎撰:《说文解字》(长沙:岳麓书社,2005),页224。
[2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页 。
[25]许文献:〈上博七“沱”字与《诗经》“江有汜”篇诂训试说〉,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网站,2009年04月0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11)。
[26]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页34。
[27]周宏伟:〈也说上博七“沱”字之义〉,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04月1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23)。
[28](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经部‧诗类》第7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页657下。
[29]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云:“也、它形体虽来源非一,但因小篆已误以它为也,且音亦近,故典籍二字每多通用。”(页863),可见何氏认为也、它本非同字。
[30]黄德宽:〈说“也”〉,《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10月),页826-828。
[31]苏建洲:〈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校释〉上册(永和,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6),页83。
[32]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页53。
[33]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页159。
[34](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1版),页105。
[35]详参宗福波、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第1版),页1224。
[36]裘锡圭:〈谈谈上博简和郭店简中的错别字〉,载《华学》第六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页50。
[37]同上注,页54。
[38]字形见李守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五)文字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页271。案上博本《周易》之「井」字一律从水,如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周44‧6)、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周44‧13)、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周44‧19)、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周44‧26)、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周44‧31)、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周44‧36)、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周45‧4)、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周45‧23)、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周45‧29)、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
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上博三‧周45‧36)等,皆其例。
[39](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1月,第1版),页106。
[40]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页196。
[41]季旭昇主编;陈惠玲、连德荣、李綉玲合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读本》(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初版),页124。
[42]李守奎、曲冰、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五)文字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页271。
[43]简本作“井”,而今本作“渊”,可见简本与今本所据的底本的文字或有不同。其实,除本文所论“渊”字外,今本尚有不少文字与简本不同,如简6“安乐必戒”,今本作“安乐必敬”;同简“亦不可〔不〕志”,今本作“亦不可以忘”。又简14“不敬则不定”,今本作“弗敬则不正”,皆其例。陈志向〈《上博七‧武王践阼》韵读〉在分析简本与今本“敬”、“戒”和“志”、“忘”的分别时也说:“今本的‘敬’与简本的‘戒’,本无优劣之分,只是职部的‘戒’是可以入韵的。如是再反观今本的‘不可以忘’与简本的‘不可不志’,其实也是一个意思。我们怀疑今本‘敬’‘忘’不入韵,并非是讹字的原因,而很有可能今本所据底本与简本,是两个并不完全一样的本子,或有先后之分。”(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1月8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45])其说甚是。
[44]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页275。
[45]同上注,页222。
[46]儘管先秦文献及楚简中有耕、真韵相假的例子,如《上博一‧孔子诗论》「訇」借为「洵」,韵文中亦有耕、真合韵的情况(详见后文),但“井”为齿音精纽字,“渊”为喉音影纽字,二字声纽远隔,无法通假。
[47]除上博简外,战国楚文字之「井」字一般不从水,如(九M5647)和(曾箱漆书)等。字形见李守奎:《楚文字编》〔上海: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页313。
[48]《广雅‧释诂三》:“寥、、、、崝、嵤、渊、洿、、邃、幽、窈、窱、藏、井、掊,深也。”参〔魏〕张揖撰:《广雅》,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22册,页437。
[49]宗福波、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第1版),页63。
[50](清)焦循:《易章句》,收入焦氏着《易学三书》(台北:广文书局,1992年8月,第3版)上册,页262。
[51](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6月,第1版),页142。
[52](汉)高诱注:《吕氏春秋》,页105。
[53]参张双棣、殷国光、陈涛着:《吕氏春秋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10月,第1版),页393。
[54](宋)洪兴祖撰:《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页136。
[55]同上注,页4。
[56]同上注,页168。
[57]同上注,页183。
[58]同上注,页193。
[59]详参赵彤:《战国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页146。
[60]原表同时标明各例字之中古韵部、开合、等第等资料,此处略去。详参李存智《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音韵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2月,初版),页268。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898.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上博七武王践阼》“宁溺于井”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