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新出内史亳器“虒”字用法小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金文-新出内史亳器“虒”字用法小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新出内史亳器“虒”字用法小议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发表吴镇烽、王占奎两位先生的文章(以下分别称爲“吴文”、“王文”),介绍了不久前在西安出现的一件西周初年的青铜酒器。其圈足内壁有铭文四行,按其行款释写于下:
成王易(赐)内
史亳豊(醴),祼
弗敢虒,乍(作)
祼同
金文-新出内史亳器“虒”字用法小议。
“豊(醴)”字吴文释“丰”,此从王文。“醴”与“祼”的关係,可以参考《国语·周语上》:“及期,郁人荐鬯,牺人荐醴,王祼鬯,飨醴乃行,百吏、庶民毕从。”
“虒”字作
金文-新出内史亳器“虒”字用法小议,吴文释爲“号”,王文释爲“豦”,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的论坛中有几位先生释爲“虒”。[1]按,释“虒”可从。吴文已经指出该字还见于同簋、鲜钟、奢虎簠、十三年
金文-新出内史亳器“虒”字用法小议壶,《金文编》收在0777号,释爲“
金文-新出内史亳器“虒”字用法小议”,[2]林澐先生很早就提出当释爲“虒”,[3]严志斌先生在《四版〈金文编〉校补》中把那些字归在“虒”字下,[4]当是采纳了林先生的意见。此铭“虒”字网上有学者读爲“失”,[5]我们怀疑当读爲“惰”。“虒”属心母支部,“惰”属定母歌部,二者声韵皆近。从声母来说,从“虒”声的字上古多读舌音,如“啼”、“蹄”、“递”、“篪”等字皆属定母;与“惰”声旁相同的字上古多读齿音,如“隋”、“随”属邪母,“髓”属心母。从韵部来说,支、歌二部关係密切,如“虒”声字常与歌部字相通,如“䞾”与“池”,“褫”与“拖”,“𢐋”与“弛”;[6]又如《说文》“祡”字古文作“𥚨”,“𥚨”与“惰”声旁相同,而“祡”属支部。所以,“虒”可以读爲“惰”。金文常见说器主“不惰”、“不敢惰”、“毋敢惰”之语,[7]把“弗敢虒”读爲“弗敢惰”,符合金文用语习惯。“祼弗敢惰”意思是进行祼祭时不敢怠惰,其辞例与大盂鼎“有祡烝祀弗敢扰”类似,[8]可以参看。执礼不惰是古代礼制的基本要求,如《礼记·曲礼上》“临祭不惰”。《左传》僖公十一年周王使召武公、内史过赐晋侯命,晋侯“受玉惰”,受到内史过的批评,可与铭文参看。
(编者按:[1]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学术讨论”论坛2010年4月28日“新出:内史亳丰同”主题下“llaogui”(网名)、“战国时代”(网名)的发言(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3143)。
[2]容庚:《金文编》,第336页,中华书局,1985年7月。
[3]林澐:《新版〈金文编〉正文部分释字商榷》,1990年中国古文字学会第八届年会提交论文。
[4]第54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5]同注1,“续逸”(网名)、“战国时代”(网名)的发言。
[6]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467页,齐鲁书社,1989年7月。
[7]陈剑:《金文“彖”字考释》,载氏着《甲骨金文考释论集》,綫装书局,2007年4月。
[8]大盂鼎“扰”字之释,参看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第174页注15,中华书局,1986年12月;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第103页,中华书局,2004年4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108.html
以上是关于金文-新出内史亳器“虒”字用法小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