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试说《上博七》“一”字
(淮南师範学院)
《上博七·凡物流形》多次出现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以下用△代替)字,《凡物流形》甲、乙本中的△字共出现32次。甲本凡19见,原形如下: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简17,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简18,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简19,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简20,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简21,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简22,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简23,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简25,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简28,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简29。
△字整理者曹锦炎先生将其隷定作“豸”,说是楚文字“豹”字的省写,读为“貌”。[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释其为“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读“一”。[2]
沈培先生认为此字与战国中山王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壶铭文“曾亡(无)一夫之救”之“一”为一字,作如下之形:“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并说刘洪涛先生已指出此乃“一”字,见《上博(四)·柬大王泊旱》第5简“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3]
刘洪涛先生文如下:
这裏要讨论的是“吾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A1病”之A1的释读。A1作下引之形:
A1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濮茅左先生把A1释为“鼠”,读为“癙”。陈剑先生上引文中所作的释文,虽然也从濮氏读为“癙”,但是在此字后面括上了一个问号,表明他对此读法存有疑问。按陈氏的疑问是有道理的。《柬大王泊旱》上文简王说“不谷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甚病”(我得的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这种病已经很严重了),结构与“吾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A1病”相同。由此可知,A1应该是一个跟“甚”性质相近表示程度的程度副词。从情理讲,它的程度应当与“甚”相当,甚至比“甚”要重。因此,把A1读为“癙”,看成一种疾病,这是有问题的。按战国中山王壶铭文(《集成》15.9735)“曾无一夫之救”之“一”作A2:
A2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A2与A1形体相近。所不同的是,A1的“鼠”旁有所省减;A2此旁上面写得近于“兔”字形,这应该是一种讹变。说它们是一个字,应该没有问题。所以A1应该分析为从“鼠”省从“一”,在这裏也应该读为“一”。[4]
苏建洲先生从沈培先生释为“一”。但是苏先生认为,上引《凡物流形》的“一”字似乎不能隶定为“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因为字形下部与“鼠”的写法并不相同,而且也看不出声符“一”。《凡物流形》的字形应分析为下从“卬(抑)”声,与“一”同为影纽质部,通假自无问题。[5]
杨泽生先生认为《凡物流形》应该读作“一”的字其实是“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字。[6]
按:上述诸家对“一”字的释读无疑都非常正确,但是我们认为△字的形体结构应该怎样分析仍需要讨论。我们认为△字应隶定为“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儿”为叠加之声符。“儿”在古文字中作如下形体:
金文“儿”字作: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7]
古玺文“儿”字作: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古玺彙编5276[8]、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古玺彙编3233(郳字所从)[9]。
简册“儿”字作: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云梦·秦律50、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郭店·语丛4.27[10]、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郭店·语丛1.108(毁所从)、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郭店·穷达14(毁所从)[11]、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柬5.14[12]。
《柬大王泊旱》“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字李守奎先生释为儿字,并谓此字右侧似从“一”。[13]
刘钊先生在谈到古文字中的“一字分化”时说,楚帛书有下面几句话:
日月既乱,乃又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三垣发(废),四兴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以乱天尚(常)。
不见陵□,是则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至。
“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乃“儿”字,旧或释“鼠”,是错误的。第一句“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字后所缺应为“至”字。这三个“儿”字在帛书中的用法相同,李零先生读为“倪”,何琳仪先生读为“阋”,高明先生读为“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字并训为“毁”。其中以高说为最善。[14]从形体上看“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字与“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字所从“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所从“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形近,“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应为一字,即“儿”字。
何琳仪先生认为,“儿”甲骨文作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附体象形。西周金文作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春秋金文作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战国文字承袭春秋金文。燕系文字作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其下加止旁(作女形)为饰。晋系文字作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其下加土旁为饰。[15]
叠加声符是指在形声字上再叠加声符的音化现象。叠加声符的原因既可能是因为时间和地域的关係而使旧有的声符发生音变,使声符的读音与形声字的读音产生距离,从而加上一个更准确表示形声字读音的声符。也可能是因为一个形体所记录的词在语言中义项过多,通过加声符的办法,使一个字分化出新字,用来分担原形声字所记录的过多的义项。也可能只是爲了强调读音而进行的叠床架屋式的繁化。[16]古音“儿”在日纽支部,从“儿”得声的倪、婗、蜺等字在疑纽支部,“一”在影纽质部,声为喉牙通转,音近可通。故“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为“一”字异构,“儿”为叠加之声符。我们认为“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字可能是“一”字为了强调读音而进行的叠床架屋式的繁化。“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字所从的“儿”也可能就是战国楚系文字“儿”的特殊写法。
以上主要对《上博(七)·凡物流形》“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字的字形做了一些分析,认为“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应为双声字,“一”累加“儿”声;“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所从的“
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乃“儿”形。不当之处,还请专家指正。
(编者按:[1]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2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编释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8年12月31日。
[3]沈培:《略说〈上博(七)〉新见的“一”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8年12月31日。
[4]刘洪涛:《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四)〉札记》,简帛网2006年11月8日。
[5]苏建洲:《〈上博七‧凡物流形〉“一”、“逐”二字小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1月2日。
[6]杨泽生:《上博简〈凡物流形〉中的“一”字试解》,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2月25日。
[7]容庚:《金文编》614页,中华书局,1985年7月。
[8]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592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9]同上,423页。
[10]同上,592页。
[11]同上,887页。
[12]李守奎、曲冰、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1-5文字编》418页,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
[13]同上。
[14]刘钊:《古文字构形学》13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15]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762页,中华书局,1998年9月。
[16]刘钊:《古文字构形学》8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23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试说《上博七》“一”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