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新出《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竹书(七)·凡物流形》中记载有关于日、月的天象,现将简文抄录如下:
日之又(有)〖9〗耳(珥),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将)可(何)圣(听)?月之又(有)军(晕),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将)可(何)正(征)?……日之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始)出,可(何)古(故)大而不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炎)?亓(其)人〈入〉〖10〗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中),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奚)古(故)少(小)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暲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梪?)?〖11〗
“耳”,整理者读为“珥”,即“日珥”。[1]确。“日珥”,详见后。
“圣”,整理者读为“听”。可从。
“军”,整理者读爲“晕”,甚确。“月晕”,详见后。
“正”,整理者读爲征伐之“征”,认爲“古占星术认爲月晕是和人间征伐有关”。亦确。
“炎”,原篆作“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整理者隶为“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从“占”得声,《重编释文》读为“炎”。可从。[2]“日之出,何故大而不炎?”表示人民在早上对太阳的热量感觉不明显。
“蜂”,整理者所隶,原篆作“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此字似从“厂”、从“人”、从“土”、“丰”声。本篇简4有字作“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与之非常接近,整理者释为“逆”;《复旦释文》改隶为“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按:我们怀疑此字“厂”旁所从即简4“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字之变。不过将“人”旁长撇的位置上移一点,“土”旁与“丰”旁的竖笔连接起来。具体通为何字,待考。
“暲”,整理者读为“障”。字亦见同篇简5,整理者亦读为“障”;邬可晶先生释为“彰”。[3]按:《集韵》:“暲,日光上进皃。”[4]本简似可取此意。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从“攵”、“豆”声,至为明确。具体通为何字,待考。
总之,“小”、“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暲”、“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都是用来形容中午的太阳的。“小”指体积,“暲”指亮度,其他两个很可能是指温度等物理特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简文内容:“日珥”、“月晕”是两种天文现象,之后简文提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对于太阳在早晨和中午两个时间段有着不同的感官认知。本文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尽力解释其原理。以正方家。
“日珥”、“月晕”,古代中国人很早就有相关记载,整理者已列出许多例证,兹不赘述。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物理本质。
日珥
“日珥”,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认为“日晕的一种。出现于太阳的两侧,如两耳,故名。”[5]而“日晕”, 《名物大典》的定义则是:“日光通过含有水滴或冰晶的云层折射而成的光圈,有彩色,但不明显。常被看作下雨的预兆。”[6]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名物大典》的意见是:“日珥”、“日晕”均为纯粹的光学现象。但《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对于“日珥”的解释却与之迥异:
突出日面边缘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它们比太阳圆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况下被日晕(即地球大气所散射的太阳光)淹没,不能直接看到。因此必须使用太阳分光仪、单色光观测镜等仪器,或者在日全食时才能观测到。
1868年8月18日日全食时,拍到日饵的光谱,确定日饵的主要成分是氢。此外,还在日饵光谱中发现一条波长为5876埃的黄线,但在当时实验室裏从未见过这条谱线,遂把发出这种谱线的物质命名为Helium(氦),此字源于希腊语Helios(太阳),意即太阳元素。
日饵有很複杂的精细结构,一般由许多条细长的气流组成。流线上有称为节点的亮块或亮点。[7]
比较《名物大典》和《天文卷》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日晕”,两者都认为是光学现象,其区别仅在于日光穿过地球大气层发生“折射”或“散射”,兹不赘述。但是,两书对于“日珥”的定义相差甚远:《名物大典》认为“日珥”是“日晕”的一种;鑒于太阳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在《天文卷》中,“日珥”并非被包含在“日晕”的範畴之内,而应该是热核反应产生的现象,远比纯粹的光学现象複杂。
综观中国古代典籍的记载与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天文卷》对“日珥”的定义是十分正确的;而《名物大典》的定义则于事实不符。
附:刘朝阳先生曾于1945年初发表过《甲骨文之日珥观测纪录》一文。文中认为殷墟13次发掘出土的一版甲骨(《乙编》6385(正)6386(反))的反面验辞“乙卯允明雾,三焰食日,大星”是对商代一次日全食的记载。验辞中的“三焰”是“日珥”。此见解后为众多学者否定。[8]
另外,冯时先生认为战国时期的石申与甘德已经发现日珥:“日食发生时,日面边缘有像群鸟或白兔一样的东西,这应是最早的日珥记录。因为日珥是日面上不时发生的火焰状喷出物,它的形状很容易诱发古人的上述想像。”而中国最早的日珥的图像出现在西元前25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中。(如下图)图像中太阳下方绘出两股火焰的形状很像日面不时发出火焰状喷出物的日珥。[9]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总之,中国人民在很早的时期裏就发现“日珥”现象是符合事实的。
月晕
“月晕”, 《名物大典》定义为:“亦称‘月运’、‘月阑’。月亮周围之光环。月光透过云层中小水滴或细小冰晶,衍射而成。常被认作是天气变化起风的徵兆。”[10]但是,《天文卷》并无给出“月晕”的定义。结合《名物大典》、《天文卷》对“日晕”的定义以及上述《名物大典》对“月晕”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测“月晕”应该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7%的太阳光经月球反射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中,受地球的大气层影响而产生的光学现象。
当时的人们还不能对“日珥”、“月晕”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因此,《凡物流形》中才会有“日之有饵,将何听?月之有晕,将何征?”的记载。明显是将自然现象与当政者的施政行为联繫起来,典籍之中所见甚多,如:
《史记·天官书》“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夫常星之变希见,而三光之占亟用。日月晕适。裴骃案:‘晕,日旁气也。适,日之将食,先有黑气之变。’”[11]
两小儿辩日
继“日珥”、“月晕”之后,《凡物流形》中记载了有关太阳在初升与中午的两个时间段裏给人的感知是不同的:“日之出,何故大而不炎?其入中,奚故小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暲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梪?)?”
在《列子·汤问》中记载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其基本含义与上述记载十分接近: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2]
从上述故事之中,可以看到:这两个小孩分别从太阳给人的视觉效果和太阳直射地面的角度影响地球表面获得热量两个方面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单纯从他们的立足点出发,的确是很难解决这一争端的。
一天之内太阳与地球的实际距离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我们引用了一个座标图和一个资料表来说明(φ为观测地点的地理纬度,取北半球为正,取南半球为负):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
这个很长的一“天”的中午就在夏至(六月二十二日)那一天,这一天很近七月五日(地在远日点)。所以在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在最长的那一“天”,中午的太阳比日出时和日落时都远。在北极,中午的太阳比日出时(春分)远约三百万公里,比日落时(秋分)远约二百万公里。在南极圈内情形则不同,在最长的一“天”,中午时(冬至日,近一月二日)太阳比日出时和日落时都近。[13]
由此可见,两个小孩得出的结论并不正确。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会有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大,中午小呢?有“光渗作用”、“背衬问题”、“视天穹效应”、视觉神经产生的错觉以及湿度问题等等解释。[14]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的时候要比在早晨的时候近,是因为中午比早晨热。有人对此提出三种解释:(1)太阳在中午的时候是垂直照射,在早晨的时候是斜照。这样就使得地球表面单位面积内接收到的热量不同。(2)斜照的阳光由于在大气层中通过的距离比直射的长,造成能量的消耗也大一些。(3)早晨温度低,人们对于太阳热量的感觉不明显;而中午的温度已经很高,一旦再有热量能明显感觉到。[15]
第一、二两个分析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前者,应该是主要原因,基本上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第三种解释由于涉及生理感觉方面的因素,专业所限,在此不作探讨。
(编者按:[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本文均简称“整理者”,不一一附加注释。
[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编释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8年12月31日。本文均简称“《重编释文》”,不一一附加注释。
[3]季旭昇:《上博七刍议(二):凡物流形》,简帛网2008/12/31。
[4][宋]丁度:《集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4页。
[5]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济南出版社1993年,第19页。以下均简称“《名物大典》”。
[6]同5第20页。
[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第265、26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年。以下均简称“《天文卷》”。
[8]张培瑜:《日月食卜辞的证认与殷商年代》,《文物》1999年3期,第56-63页。
[9]冯 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50-252页。
[10]同5第32页。
[1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第01351页。
[12]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68页。
[13]上述图表与结果均引自戴文赛:《太阳与观测者距离在一日内的变化》,《南京大学学报》1955年,第49-54页。
[14]详见赵爱群:《谈谈〈小儿辩日〉中有关晨午太阳的几个问题》,《长沙水电师院自然科学学报》1994年3期,第320-323页。
[15]同14。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41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凡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