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1.郑子家丧,鄎人来告。(简1)
“人”上一字甲本作
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乙本作
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整理者读作“鄎”,认为是春秋时期的息国。今按,上博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5号简有“
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 字,目前学者有释“息”、释“忧”两种看法。[1]但是该篇这个字与此明显不同,其右下方不从“心”。我们认为这个字应是从邑从臱之字,可以读作“边”。包山楚简有从“臱”之字写作
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或
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用作人名;第254号简有
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 字,从金从臱,用作“笾”。边人指驻守边境的官员、士兵等。《国语·鲁语上》:“晋人杀厉公 ,边人以告。” 韦昭注:“边人,疆埸之司也。”
2. 以邦之
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怲),以㤂(及)于今,而后楚邦思为诸侯正
简文“
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字,整理者读为“怲”,并引《说文》解释作“忧”。今按,该字亦见于上博二《从政》甲8号简,上博五《季康子问于孔子》第9简相应的字作
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陈剑先生主张将其读作“猛”。[2]不过此处恐不能读为“猛”,整理者释读有理,可从之。
“㤂”字整理者读为“急”。今按,我们认为当读为“及”,训为至。
“正”字,整理者引《仪礼·士丧礼》郑注解释为“善”,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后楚国需考虑对待诸侯亲善”。今按,此处“正”字当取君、长之义。《墨子·亲士》云:“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王念孙曰:“《尔雅》曰:‘正,长也。’晋文为诸侯盟主,故曰‘正天下’,与下‘霸诸侯’对文。又《广雅》‘正,君也’。《尚贤》篇曰:‘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凡《墨子》书言正天下正诸侯者,非训为长,即训为君,皆非征伐之谓。”[3]王氏所云甚是,简文中“正”字亦当作此解,“而后楚邦思为诸侯正”是楚王召集楚国大夫所讲述的话,意思是从今而后楚国要谋求为诸侯之君长,即要作诸侯之霸主。
简文前面记载庄王说:“郑子家杀其君,不穀日欲以告大夫。”据《左传》的记载,郑子家死于宣公十年,宣公十一年春,楚曾伐郑,与陈、郑盟于辰陵,不过郑于是年又“徼事于晋”,楚于是在宣公十二年春围郑三月克之。简文所记之事当与宣公十二年之役相和。庄王此次伐郑与子家之死相去一年有余,其间实际已经伐郑一次,足见此次兴师问罪乃藉口之辞,故庄王曰“日欲以告大夫”,想必庄王隐忍已久,此次谋划实在是踌躇满志,一定要将在晋郑之间摇摆不定的郑国彻底征服,因此在谈话中明确提出要作诸侯之长的说法。
(编者按:[1]李天虹:《谈〈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简帛网2006年3月1日。《上博五〈竞〉、〈鲍〉篇校读四则》,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2]陈剑:《谈谈〈上博(五)〉的竹简分篇、拼合与编联问》,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3]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1年,第1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447.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故事-《上博七·郑子家丧》校读劄记两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