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中興大學博士班)
《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簡7有一字形作“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整理者釋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引《說文·肉部》:“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或曰:獸名,象形。郎果切。”未說明於簡文中如何訓解。[1]何有祖首先注意到此字與簡17整理者釋為“異”的“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當為一字,認為在簡7亦當釋為“異”。學者多從其說。[2]蘇建洲透過字形比對的方式,認為簡17“異”字下方有“大”形,而“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字顯然沒有,故“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仍以釋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較合理。[3]但在其後發表的文章中又說:“簡文讀作‘容貌不隶,異於人不宜’。”[4]似又認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當釋為“異”。由上引說法可知,學者對於簡17“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字釋為“異”並無異議,對於簡7“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則有“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異”二釋,其中釋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之學者不以“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為一字。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二字字形相近,只在下部寫法略有不同,且上下字句相關,故筆者贊成何有祖將“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視為一字之說。楚簡“異”字作“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包2.173)、“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包2.52)、“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包2.165)、“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包2.115)等形,“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字作“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仰天湖7)、“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包2.41)、“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信2.19)等形。“田”形、“日”形和圈形部件三者本有互用之例,故“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二字就字形上部而言,釋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異”的可能性都存在。就字形下部來看,“異”字下部主要為“大”形,亦有加筆為“火”形和“矢”形者,但“大”形部件未見省略之例,亦未見訛變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下部之形,而“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字下部中央筆畫似亦非“大”。“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字下部有從“肉”形和“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形部件者,與簡7“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字近似,若將“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之“肉”形和“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形部件寫得較近,亦有可能訛變為簡17“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形。因此筆者認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兩字皆當釋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字在此兩簡中或可讀為“盈”,“盈”為余母耕部,而從“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之“贏”、“嬴”等字亦為余母耕部,聲韻皆同。“盈”有“盈滿”、“多”之意,引申而有“驕傲”、“自滿”的意思,如《易·謙卦·彖》:“人道惡盈而好謙”。
簡7“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二字,整理者隸為“觀侾”,句意待考。[5]何有祖認為前一字主體似從“公”、從“見”,後一字可析為“人”、“爻”、“口”、“心”,兩字合讀為“容貌”。[6]“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字左旁與“雚”旁相去甚遠,“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字右旁與“孝”字差距亦大,不太可能釋作“觀侾”。何有祖舉郭店〈五行〉“顏色容貌”之“貌”證“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讀為“貌”,當可信從。至於“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字左上“八”形和圈形部件的組合確實近於“公”,但其圈形部件似有上下兩個,且筆畫解散為二到三筆,與一般“公”字寫法不同,可能為“公”字重覆圈形部件的寫法,或者以“宮”為聲符,詳情待考。[7]在此從何有祖讀為“容貌”。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之下一字整理者釋為“收”,何有祖改釋“於”,可從。上一字字形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整理者釋作“求”,劉信芳、梁靜、陳劍從之。[8]何有祖釋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董珊、李銳、蘇建洲從其說。[9]查目前所見古文字“隶”旁,其“又”旁外之部件,皆作“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形,未見省中豎畫作“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形者。而“求”旁一般作“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形,或將“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拉直寫成“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形,“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寫法當如劉信芳所言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之“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偏左的寫法,簡27“求”字作“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形,其“二”形部件亦明顯偏左。陳劍在論述季桓子用以自稱的“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字時已提及其上“尾”旁變化與“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字同類,可為旁證。
根據以上分析,簡7整理者將之釋為“觀侾不求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收人”的一段文字,當讀為“容貌不求盈於人”意指仁人不求容貌能驕傲於他人,上文“衣服必中”指仁人穿衣有常、合於中庸之道,皆在說明仁人的外在表現。簡17最後有“此與(邪)民也”之語,可知其前“皆求盈於人”之主語當為“邪民”,[10]指邪民希求容貌能驕傲於他人,簡13說邪民“色不樸”可相參照。
(編者按:[1]濮茅左,《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釋文考釋·孔子見季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子》,上海:上海古籍,2007,頁206。
[2]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三)〉,簡帛網2007年07月12日。李銳,〈《孔子見季桓子》重編〉,簡帛網2007年08月22日。劉信芳,〈《上博藏六》試解之三〉,簡帛網2007年08月09日。梁靜,〈《孔子見季桓子》校讀〉,簡帛網2008年03月04日。
[3]蘇建洲,〈讀《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筆記〉,簡帛網2007年07月24日。
[4]蘇建洲,〈讀《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筆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08月28日。
[5]濮茅左,《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釋文考釋·孔子見季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子》,上海:上海古籍,2007,頁206。
[6]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簡帛網2007年07月09日。
[7]“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旁斷裂及圈形部件解散的寫法,可參考〈仲弓〉簡1“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孔子見季桓子〉簡24“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8]濮茅左,《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釋文考釋·孔子見季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
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子》,上海:上海古籍,2007,頁206。劉信芳,〈《上博藏六》試解之三〉,簡帛網2007年08月09日。梁靜,〈《孔子見季桓子》校讀〉,簡帛網2008年03月04日。陳劍,〈《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重編新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03月22日。
[9]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簡帛網2007年07月09日。董珊,〈讀《上博六》雜記〉,簡帛網2007年07月10日。李銳,〈《孔子見季桓子》重編〉,簡帛網2007年08月22日。蘇建洲,〈讀《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筆記〉,簡帛網2007年07月24日。
[10]“邪民”之說從陳劍,〈《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重編新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03月22日。“皆”字從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簡帛網2007年07月09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500.html

以上是关于国学-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