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秦兵马俑“四号坑”质疑

兵马俑-秦兵马俑“四号坑”质疑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兵马俑-秦兵马俑“四号坑”质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秦兵马俑“四号坑”质疑


刘占成
自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研究论述秦俑的文章连篇累牍。涉及兵马俑“四号坑”的文章虽然不多,但却引人进入了一个误区,即所谓的“四号坑”“是一个未建成的废弃坑,……是拟议中的一个军阵”①。从排序上,把它与已发现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坑等同起来。这样,似乎当年就是设置了四个兵马俑坑,只是这个坑因故而未建成而已。依此,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拟议中的中军”②。有的专家说它“是计划要修的后勤部队”③,还有先生提出它“是地下中央冥军的武库”④,有研究者曾对它的性质提出异议,但仍然认为它是秦代与修建兵马俑坑有关的“取土时用的土壕”⑤。分歧的存在,究其根由,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发现相关可信的考古遗存”,也就是说,最直观、最重要、最能说明问题的考古证据一直没有发现。1995年,秦俑考古队对“四号坑”西北角进行试掘,根据已暴露的遗迹和出土遗物,使我们对四号坑有了一个较实际的了解。对以前关于四号坑时代、性质等较流行的学术观点不得不提出各种质疑。
“四号坑”概况
根据相关资料,“四号坑”最早发现于发现三号坑之后的1976年6月至7月间⑥,资料中,对“四号坑”的发现和基本概况详细文字报道是:“1976年6月至7月间,在一号兵马俑坑的中部北侧,二号与三号兵马俑坑之间,又探出了一个未建成的废弃坑,坑南北向横长方形。坑的北边及东、西两边的北段十分整齐、清晰,坑的南部被河流冲垮,南边线不清。坑东西长48米,南北宽约96米,深4.8米,面积4600平方米。坑内充满了淤积的泥沙和砾石,未见回填的五花土,也未见砖铺地、土隔梁、棚木等建筑遗迹以及陶俑、陶马等文物。此坑显然是经人工有意挖掘。坑的深度和一、二、三号俑坑的深度相似,其位置东距二号俑坑36.4米,西距三号坑20米,从整个建筑平面布局看,有了此坑显得布局完整,去掉此坑则二、三号坑间有段空白。由此推知此坑和一、二、三号坑当是同时挖掘的一组陪葬坑。”后来,一些学者就称其为秦俑四号坑⑦。
以上报道材料,不知当年是如何调查、钻探而得出的数据?1995年考古队钻探、试掘所了解的四号坑的情况,与原报道不管是位置,还是面积、深度都有较大出入。而“四号坑”的基本概况对于推测、研究它的时代、性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1995年5月份,秦俑考古队组织人员对“四号坑”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钻探,在“四号坑”西北角试掘揭露面积70多平方米,对坑的形制与内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四号坑”位于二、三号兵马俑坑之间,南北长约75米,东西宽约48米,总面积为3600平方米。坑内充满人为填入的沙石和杂土,坑口距坑底深约1.8米,坑口之上有1.9米厚的后期沙石堆积层。坑北壁向南3米许的地方,还出现了一生黄土隔梁,生土梁上窄下宽,把该坑一分为二。坑的北壁和西壁北段比较清楚,南壁和东壁则坑边不清,坑东坑边距二号坑南向北数第四门道仅20公分,坑西坑边距三号坑门道为27米。南边距一号坑北坑边26米(图一)。
把试掘资料与原报道资料相比,我们可明显看到,同为一个“四号坑”,面积上原报道4600平方米,而实际则为3600平方米,竞相差一千平方米;位置上,原报道坑南北96米,而实际则为75米,二者相差21米,如此,坑的位置并未偏北,而恰在二、三号坑中间;深度上,原报道坑深4.8米,实际则为1.8米,相差3米。坑距一、二、三号兵马俑坑之间的距离数字也出入较大。而对文物考古工作者来说,基础资料是研究的前提,如果用不准确的基础资料进行研究,势必得出难以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其结论容易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并不在于研究的方法上,而完全可归咎于原始材料的掌握方面。
“四号坑”试掘情况的判断
通过试掘材料,我们可以对所谓的“四号坑”作出一些客观的判断:
第一,从位置上,“四号坑”位于二、三号兵马俑坑之间,它的位置是堵在了两坑的门前,就像两户人家大院之间又拥挤了一座大院,并非从布局上去掉此坑,则左右不对称,或二、三号坑间出现空白。也就是说,在位置布局上,这个“四号坑”显然是多余的,位置是极不恰当的,二号坑的西壁南数第四门道就差那么一点就会和“四号坑”相通。这布局能合理吗?
第二,从方向上,一、二、三号兵马俑坑都是座西面东,而“四号坑”反呈南北方向,当时的设计难道不考虑这格局上的起码常识吗?方向不一致,显不属同一系统。
第三,从形制上,坑边不齐、坑底不平、无隔墙、过洞、甚至连门道(斜坡出土道)也不见踪迹,即兵马俑坑形制所应具备的一切要素在“四号坑”中找寻不到。所以,断言它是人工有意挖掘,原拟议中的兵马俑坑,实属一种不谨慎的推测(说法)。
第四,从深度上,“四号坑”坑口距坑底仅1.8米,根本不是与已发现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坑的深度相同,这样的深度对高度近2米的高大陶俑来说,是根本无法安置其中的。
第五,根据试掘情况,“四号坑”本身并非一坑,而是两个坑,因为在坑北壁向南3米处,还有一条东西向生土隔梁,我们把两个坑混编为一个坑,客观上也是欠妥的。
根据以上相关判断,我们可以说“四号坑”是不能算为兵马俑坑的,但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坑,它的时代、性质又该如何判定呢?
对“四号坑”理论实践上的否定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按七十余万人,数字可能有些夸张,因为据相关资料,现今全临潼区仅有人口约六十万左右,若当时七十万人在秦陵地区,无论如何是容纳不下的,起码近七十万人的食宿等基本生活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虽然当时生活环境是如何艰苦。这个数字,一种可能是从初即位到下葬38年修陵人数的累计,另一种可能是“十七万”之误,因为古时资料传抄中极多误衍、误脱、颠倒之字,有学者就曾对《史记·周本纪》“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疑为十七万之误⑧。笔者也曾对秦始皇陵“陵高五十丈”应为“十五丈”提出新说⑨。事实上,修陵人多达十七万之众亦足矣,以上十万人修陵,场面规模可谓宏大矣。就这上十万之众,对于修建秦始皇陵主墓工程、地面附属建筑、内外城墙、各类陪葬坑(墓)也是绰绰有余的,也就是说,用十多万人,对统一设计布局的秦陵包括兵马俑坑在内同时动工是完全可能的,就更不用说“七十余万人”了。今天,我们只不过是根据发现的先后,分别编号为一、二、三号坑,而当年决不会是先挖一个坑,再挖一个坑的,应该是同时进行的,既然是同时动工开挖修建,那么就不会出现一、二、三号坑已全面完工,而“四号坑”仅是一个既没有门道、隔墙、过洞、铺地砖、木构架,更没有兵马俑的空坑。所以说,既承认当年兵马俑坑是统一设计、同时动工的,又推测“四号坑”是拟议中“未建成的兵马俑坑”,显系自相矛盾的不能自圆其说,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关于“三军”问题,广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一号坑象征着右军,二号坑的军阵为左军。未建成的俑坑是拟议中的中军。三号坑是指挥部”⑩。假如当年兵马俑坑的设置是按左、中、右三军所布局,那么,有了左军、右军、指挥部,唯独缺一中军,“四号坑”推拟为“中军”也似有道理。问题是,这种学术观点,并没有得到学界认同,黄今言先生就认为:“‘三军’,往往是对所有军队的统称或泛指,不一定就是指左、中、右三军的编制。”“秦俑一、二、三号坑是象征秦代中央军的三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当时的宫城卫士、京城屯兵和宫廷郎卫等三种武装力量11”。白建钢先生则认为:一号坑属“鱼丽之阵”,二号坑属佐军配置,三号坑当与古时“合谋”“卜战”有关12。周士琦先生还提出:秦兵马俑二号坑属于古代的“四兽阵”13,王学理先生则认为:一号坑是“矩阵”、二号坑是“兵营性质”、三号坑是“军幕”、四号坑为“未完成的战阵形式”14,张仲立先生又提出:秦俑三号坑的性质不是指挥机构,而是古代的“军伍社宗”15。……综合诸位专家的意见,兵马俑坑的性质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的课题,流行的“三军”说,还不能作为定论,所以就难把一号坑说成“左军”、二号坑说是“右军”、“四号坑”拟为“中军”了,也就是说,“左、中、右”三军的配备,并不符合当年兵马俑坑建置的真实意图。退一步讲,“四号坑”若真为“中军”,而中军在古代通常为统帅或主将之所在,地位比左、右军更为重要,秦人为何把体现这一“主军”内容的坑没有建成,以致成为“废坑”,而属“偏军”内容的一、二号坑竞先完成?道理很简单,当年兵马俑坑本就不是按左、中、右三军的体系而建。“四号坑”根本就不是“中军”。所以,要把“四号坑”作为“中军”。还需要更多的军事理论的支持。对于兵马俑坑的性质笔者也曾提出:一号坑是“屯卫环居的圆阵”,二号坑是为一号坑军阵提供车源兵源的军营,三号坑为整休议事之所16。“阵、营、所”也是对“左、中、右”三军说的否定。
从以上论证,可以说秦兵马俑坑不管怎么说都不应存在“四号坑”,但现在又的确多出一个坑,而且就在兵马俑坑之间,那么其他学者提出它或是“后勤部队”、或是“武库”、或是“秦时取土壕”,有没有可能呢?根据我们试掘的资料,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四号坑”不但不是兵马俑坑,更不是秦代的坑,它只是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当地农民的取土壕,对这一结论的强力支持,就是我们通过科学发掘所获得的实物证据。
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四号坑”的形成和年代。
“四号坑”的形成和年代
十多年前,党士学先生就提出“四号坑是修建秦俑坑时取土用的土壕?与本文观点已十分接近,应该说是还是很有见地的,只是党先生没有丝毫怀疑四号坑原始材料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党先生提出“四号坑”是修建秦俑坑时取土用的土壕,主要是基于对俑坑挖方不足于建坑所需土方的考虑,事实上,这种考虑是不符实际的。我们以一号坑为例,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共出土方量应为71300立方米,二层台和地基所需土方挖方和填土相抵,可不计算在内,十道土隔墙,每道长200米,宽2米,高5米,共用土方20000立方米。71300立方减去20000立方,还剩50000多立方土,足够俑坑上部覆土封顶。根据发掘资料,一号坑棚木层之上填土3米多厚,恰好是50000多立方土分布在14260平方米之上的厚度,事实上,当时俑坑坑顶上部封土厚一米也罢,二米也罢,三米也行,只要把挖方剩余之土用完覆在上面就行了,并不存在需要从另地取土的问题。
另外,党先生在论文中还指出:“也正是因为处于三个俑坑之间的这个土壕(即四号坑)太规整了,正是因为这个土壕非常贴近的挖在一、二、三号兵马俑坑旁边而又没有打破这三个俑坑,……”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把它与“修建秦兵马俑坑联系起来”。至于坑规整问题,从试掘情况看:“四号坑”坑边不清,坑底不平,又有生土土梁出现,所以说说不上规整不规整,如果全部发掘,可能会出现更大的误差。退一步说,既使坑规整,也不一定就非是秦代的坑,后代也可以把坑挖的规整一些。关于打破俑坑问题,作为晚期的“四号坑”,它可以打破相邻的俑坑,也可以不打破俑坑,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不能说,它们没有打破关系,“四号坑”就可以肯定是秦代的了。当然,打破关系是确定考古遗存早晚关系的一个重要依据,但不存在打破或叠压关系的考古遗存,主要还是要通过它本身的文化堆积和内涵遗物来判定,这一方面,当时还没有试掘材料,我们对党先生是不能求全责备的。试掘资料中,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有力的证据呢?
上面我们提到“四号坑”内出现生土土梁问题,这一生土土梁高约1.5米,上部宽度仅不足10厘米,下部宽约50厘米,它的长度还继续向东延伸,究竟东西有多长,还无法统计。生土土梁两侧为回填内涵相同的沙石土,这些沙石土,应是生土土梁形成不久,就很快地回填入坑内的,试想,如不是及时回填,宽度不足10厘米的土梁它能自然保存下来吗?正是及时的回填,生土梁才被回填物“夹”住,也就是说,回填土与生土梁应是同时的,而生土梁的形成,也应是与坑的形成同时的,坑内回填土中包含的遗物就是这个坑形成的年代(图二)。
由于回填全为沙石土,包含物非常少,除见到几片汉代瓦片外,我们在接近坑底处发现了一块瓷器残片,从圈足看,该瓷片为一碗类瓷器,瓷胎细密,瓷色为茶叶末色,器内底部有一残字笔画(图三)。众所周知,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汉末开始出同青瓷,唐达成熟阶段,宋有更大发展。秦以前出现的上釉陶,最多只能算作“原始瓷”,也就是说,“四号坑”内出土的这块瓷片,从它的质地、瓷色看,肯定不是秦代遗物。那么,它究竟属于那个时代呢?由于这片瓷片关系到对“四号坑”的形成和年代定性问题,笔者专程前往省考古所,特请多年来参加耀州窑考古发掘和研究,瓷器专家禚振西教授进行鉴定。禚先生通过观察分析,她说,这是陕西地方瓷窑的产品,年代应该属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从该瓷片底部遗存的残字看,这是清康、乾年间流行的一种地方瓷业工艺。这种工艺是在一个六面体的模具上,每一面刻一个字,字多为福、禄、寿等内容,也有一些像鹿、龙、鱼、喜鹊等动物图案,在瓷器胚胎未干时,瓷器内底需要那一个字或图案,就将瓷器扣在相应字或图案的模具上,经锤压后即可印上所需内容。这种工艺,清乾隆以后就基本淘汰了,而改为直接用笔绘画,所以它再不会晚于乾隆以后。禚先生还讲,这种工艺最早出现在明代晚期,在发掘的耀州窑陈炉窑厂遗址中就曾出现明晚期的带字印模。“四号坑”出土的瓷片,当是渭南地区制瓷工艺受到陈炉窑厂制瓷工艺的影响,在清康、乾年间出现的地方瓷器。而瓷片上面不完整的残字,从笔画看,极可能是一个字变体“寿”字。据此,我们将“四号坑”回填的年代最早也只能定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它形成的年代距今只不过三百年左右,根本和两千多年前的秦代挂不上边。
通过层层剥笋般的分析,问题到此已十分清楚了,“四号坑”只是形成于清康熙、乾隆年间的取土壕,并不是拟议中的兵马俑坑,其性质的一切推测就不再有讨论的必要。至于该坑为什么当时又及时回填,可能另有原因,但依此定为“秦代土壕”也显不妥。
余 论
一个考古论点的确定,首先要讲科学性,在原有材料和科研工作都不能做出明确结论的情况下,对旧有说法保持理性的怀疑态度,提出各种质疑,无论对史学界,还是考古界,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弄清“四号坑”的时代、性质,不仅是秦兵马俑研究者的期待,也是对历史研究的一个交待,流行之说,并不一定就正确,推测之说只能算作“推测”,若只凭想像和推测,就断言“四号坑”是“秦兵马俑坑”,这种论点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乃在掌握材料方面,显然都是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大忌。现在,我们有了新的考古资料,重新进行一次较为客观、充分的分析研究,提出的结论,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相信会得到考古界大多数同行的认同,也会逐渐为社会所认可。
——————————
1秦俑考古队:《秦始皇东侧第三号兵马俑坑清理简报》,《文物》1979年12期。
2袁仲一:《秦始皇陵东侧第二、三号俑坑军阵内容试探》,《中国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
3白建钢:《秦俑军阵初探》,《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3期。
4黄今言:《秦俑研究中若干问题之辨释》,《秦汉文化比较研究——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究论文集》,三秦出版,2002年4月。
5党士学:《四号坑是未建成之俑坑说质疑》,《文博》1989年5期。
6《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P8,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
7王学理:《秦俑军阵巡礼》,《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版)1979年第4期;又见注2。
8陈子龙《史记测义》:纣只发畿内之兵,疑无七十万之众也。且三代用兵亦无近百万者。又《太平御览·皇王部八》:“纣有亿兆夷人,起师自容闾至浦水,与同恶诸侯五十国,凡十七万人距周于商郊之牧野。”
9刘占成《秦始皇帝与秦始皇陵园布局》,《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5年3期。
10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纪要》,《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
11同4
12同3
13周士琦:《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四兽阵》,参见《光明日报》1994年8月8日。
14王学理:《一幅秦代的陈兵图——论秦俑坑的性质和编成》,《文博》1990年5期。
15张仲立:《秦俑三号坑性质刍议》,《文博》,1990年5期。
16刘占成:《秦俑军阵再探》,《庆祝武伯伦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陕西省考古学会编,1991年。
(刘占成,秦俑博物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8/526461.html

以上是关于兵马俑-秦兵马俑“四号坑”质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