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赞叹之余的反思——纪念秦兵马俑坑发现30周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考古-赞叹之余的反思——纪念秦兵马俑坑发现30周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赞叹之余的反思——纪念秦兵马俑坑发现30周年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孙立群
震惊世界的秦兵马俑坑已经发现30年了。经过许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多年的辛勤工作,秦兵马俑及秦陵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临潼成为世界瞩目的城市,30年来,无数国内外旅游者来到这里,以亲眼目睹伟大的古代军阵为荣耀,人们无不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精湛技艺赞叹称绝,同时,也对秦兵马俑文化进行种种思考。
一
秦兵马俑坑是我国二十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轰动效应超过了以往任何考古发现。据统计,兵马俑馆开放二十多年来,已接待游客超过4000多万人次。秦兵马俑的发现在世界上也引起极大的轰动。二十多年来,接待各国元首、政府首脑100多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是第一位参观秦俑的外国元首,他盛赞秦俑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1978年,法国首相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说:“世界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于是,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不胫而走,被国内外人士广泛承认。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协约,世界遗产委员会将秦始皇陵(含兵马俑)列入世界遗产保护目录。
秦兵马俑的发现,对于历史学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使我们直接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军队排列和战阵组合。这些装束、神态各异的骑兵俑、步兵俑以及战车模型,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写照,使我们具体地认识了秦朝的兵种和军人的形象。秦俑坑出土的骑兵、步兵俑及战车上都配备着实用的青铜兵器,目前已出土兵器万余件,使我们真实地了解秦代兵器的构成、在战争中的配备以及兵器的制造工艺和水平。秦兵马俑坑不仅是一个丰富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还是一个雕塑艺术的宝库。数以千计的兵马俑群像,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在中国和世界雕塑史上极为罕见,那些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塑造了秦代军队的典型形象,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在秦代的水平,表现了古代能工巧匠在艺术上的卓越才能和高超智慧。
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弥补了秦史研究的许多空白,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社会生活史、艺术史、彩塑史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凡是参观过秦兵俑博物馆的人,无不对兵马俑坑赞叹不已。袁仲一先生主编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辞典》(文汇出版社1994年)收录了中外名人对秦兵马俑的评价约55条,这些名人中有我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的国家元首以及各界知名人士,他们都用最们好的词句称颂秦兵马俑,赞叹中国文化。如“古老文明的精华”、“艺术文明的楷模”、“雕塑艺术的顶峰”、“中华民族的智慧”、“无家的宝地”、“不仅是中国的骄傲,它也属于全人类”等等。的确,从秦兵马俑的规模和气势,雕塑艺术的水平,对每一位参观者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灵震撼,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上评论并不过分。
秦始皇大概也没有想到,本来为他陪葬的陶俑、车马、器物,两千年后,竟成为后人了解秦代历史、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材料,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这样看,我们或许还要感谢秦始皇呢!然而,对于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讲,如果将秦陵、秦兵马俑仅仅看作旅游资源,甚至当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似乎没有让历史起到应有的作用。
平心而论,如果将秦陵、秦兵马俑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结合文献史料认真分析,给人的感受并非仅有“自豪”、“骄傲”,还有几许悲哀,甚至愤怒。
二
从丧葬文化角度看,秦始皇陵和秦兵马俑坑是中国古代厚葬的典型代表。
送死厚葬是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之一。在古人的观念中,人死厚葬,是尽孝的手段。《中庸》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致也。”《荀子·礼论》曰:“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背叛之心也。”从考古发掘看,商代国王和贵族死后都随葬大量的器物。如上世纪70年代发掘的商王武丁之妻妇好的墓葬,墓中出土了数百件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和象牙制品。至战国,厚葬之风十分盛行,富贵人家争相厚葬。“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1]那些富贵人家,也通过厚葬“示富”,以表现自己与众不同。至于那些王公贵族,更是通过厚葬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宣扬国威。
厚葬与薄葬是相对的。从中国古代国君、官僚贵族的丧葬看,厚葬是一种普遍现象。国势强盛时,厚葬较多,如秦汉隋唐时期;而乱世及国势较弱时期,厚葬相对少些,薄葬较多,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虽然有些王朝经济不够富足,人民尚处于休养生息时期,但统治者还是尽其所能将墓葬搞得很大,“葬厚坟高”的现象比比皆是。正如《晋书·索綝传》所说:“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贡宗庙,一贡宾客,一充山陵。”
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虽然该墓的主人轪侯利仓仅是个地方官,下葬于西汉经济凋敝的吕后时期,然其墓葬却极尽豪华,随葬品侈丽,耗资巨大。其墓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四部分组成,考古工作者估计,建造这样工程浩大的坟墓,用工绝不会少于10万个。2汉初规定:“列侯薨……国得发民挽丧,穿复土,治坟,无过三百人毕事。”3按照这个规定,只有700封户的轪侯,差不多每两家就要出丁男一人,据此推算,仅一号墓的工程,300个农民就要辛苦地劳动半年。葬具上,棺椁极为讲究,据估算,所耗原木至少在200立方米以上。棺椁上彩绘复杂的云气纹和各种形态诡黠的神怪、禽兽形象。在随葬品方面,马王堆汉墓共出土了3000多件精美器物,其中700多件漆器,异常珍贵,为前所未有。还有各种丝绸、衣服、饰件,均保存完好,精美绝伦。工程浩大、随葬品精美的马王堆墓仅仅是古代统治者墓葬的冰山一角,王符《潜夫论·浮侈》揭露统治者厚葬时说:“计一棺之成,功将千万,夫既其终用,重且万斤,非大众不能举,非大车不能挽。”如果说,中国古代的帝王的人数还可以统计,那么像轪侯利仓这样的地方官就多如牛毛了,也就是说,类似马王堆这样的厚葬墓,究竟有多少被盗发一空,究竟还有多少至今还静静地睡在地下,等待人们去探访,的确无法估量。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古代史的许多反映生产、生活、科技的新资料,是通过墓葬发掘丰富、填补的!战国曾侯乙墓中所发现的巨大的青铜编钟,不就填补了音乐史的空白吗?然而,无论轪侯利仓、还是曾侯乙,甚至商王,其统治范围和权势与秦始皇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就墓葬而言,秦始皇陵工程的浩大,随葬品数量之多、之精美真可以称之为空前绝后!
《吕氏春秋·节葬》说:“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玩好宝玉,钟鼎壶滥,舆马衣服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写一部名著,书中对厚葬的描述,应是有依据的。秦始皇即位便开始修陵,至死,工程进行了38年。从公元前221年到前210年十余年间,国家统一,财力大增,造陵的投资定会大大增加。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陵的修建过程和规模有过多次叙述。其中一条曰
〔三十七年〕,九月,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汉以后,记述秦始皇陵的材料,大体不出《史记》范围。如《汉书·楚王元传》: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墓,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棺,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有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
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记述道:
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扩于丽戎之山,……斩山凿石,下锢三泉,以铜为椁。旁行周回三十余里。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宫观百官,奇器珍宝,充满其中。令匠作机弩,有所穿近辄射杀之。以人鱼膏为灯烛,取其不灭者久之。后宫无子者皆使殉葬甚众。
这些记载均以司马迁所记为蓝本,说明人们对《史记》关于秦陵的记载是相信的。考古勘探也证实了司马迁所描绘秦陵并非空穴来风。早在1962年,考古工作者便对秦始皇陵园进行过勘察,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由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秦兵马俑坑仅仅是秦陵的一个组成部分,秦陵的庐山真面目,目前虽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的出色工作,不断丰富了我们对秦陵的认识。自1974年以来,已发现大小不等的各种陪葬坑、陪葬墓葬约500余座,还有百余万平方米的地面建筑遗址,出土重要文物5万件。
据国内主要媒体2003年11月28日报道,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察表明,秦始皇陵的布局已经解开。秦始皇的墓室据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勘探还发现了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168米,南北长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相当精致和坚固。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探测还发现了亲陵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通过物探证明,发现地宫内确实存在着汞异常。可以印证“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说,“每一个探测结果都让我们大吃一惊,这充分表明秦始皇陵墓道结构极其复杂,几乎超越了所有中国古代墓葬。”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段清波说:“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考古工作者还对秦始皇陵周围进行了勘探,有许多新发现。如秦始皇陵外城以东1.5公里处的秦兵马俑三坑、马厩坑、陪葬坑;秦陵西侧的珍兽坑、马厩坑、铜车马坑、寝殿遗址、修陵人墓地;秦岭北侧的便殿建筑遗址、鱼池遗址、府葬坑遗址、打石场等。这些遗址与秦始皇陵是什么关系呢?袁仲一先生指出:
秦始皇陵园的整个建筑布局是模拟生前,把地上王国统统搬到了地下。诸如那高大的陵墓下的地宫象征着皇宫,内外两城象征着京都的工程和外廓城。内城里有寝殿、便殿、寺园吏舍,还有供皇帝出行用的乘舆,游猎用的苑囿。外城外边的厩苑内有供驾车和骑乘用的骏马。更加上地宫内具有的百官次位,以及无数奇器珍怪,正构成一幅封建帝王理想的宫城图。4
至于秦兵马俑三坑在这幅宫城图所占的地位,袁仲一先生认为,秦兵马俑应是象征着驻扎在京城外的军队,即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用三军保卫京师,以维护其“千古一帝”的无上权威。这当是秦俑坑的设计意图。
秦始皇陵还没有发掘,尚不清楚地宫是否被盗,也不清楚地宫内内究竟藏有多少价值连城的珍宝器物。但可以肯定地说,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陵墓,在中国古代实行厚葬的君主中,秦始皇陵可谓绝无仅有。
建造如此规模的陵墓及其配套工程,究竟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恐怕难以计算了。《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可以窥见工程的浩大。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的意思是秦始皇还嫌深度不够,要继续挖三百丈。此段材料的准确性暂不考论,有一点可以肯定,以秦始皇至高无上的权势和他充满想象力办事风格而论,地宫内肯定还有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奥秘,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说:“秦始皇本来就是个怪人!” “秦始皇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谁都说不清楚。这位生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死后留下的陵墓必然会扑朔迷离。”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旨意便是国家的政令。在充满迷信的秦始皇眼里,地宫就是他死后还要继续享受一切人间荣华富贵的自由王国,所以即使倾秦帝国之物力他都会毫不吝惜。在规模浩大的秦陵的背后,除了皇权的运作就是劳动人民的血和汗了。在金碧辉煌的地宫里,埋葬着秦始皇和宾妃、宫女,还有修建机密设施的工匠,在秦陵西侧,则有大量修陵人墓地,一个墓坑中往往埋着数具甚至数十具尸骨。一首古民谣唱道:“生男甚勿举,生女当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长城是由无数劳动人民用血汗筑成,秦陵也是劳动人民的血汗结晶!如果说长城还有一定的军事防御功能,而秦陵则除了显示帝王的威风和骄奢淫逸外,毫无实用价值(今日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资源另当别论)。不计成本的浩大工程,必然消耗大量的财富,加重人民的负担。秦的统一,使人民摆脱了战乱之苦,本应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秦始皇也发布了“使黔首自实田”的新政,让农民一心一意的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以达到“黔首是富”。然而,秦始皇所实施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土木工程,却冲淡、抵消了发展经济的措施。在宽阔的驰道上,奔跑的是运送军粮和囚徒的车辆,行走的是抓来的壮丁,他们奔赴与生产毫无关系战场和工地,许多人有去无回。
尽管中国古代厚葬的习俗给今天考古发掘和旅游带来了巨大收获和效益,但古人决不是为后人挖掘而厚葬的。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厚葬都是一种陋习。厚葬充满了迷信色彩,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重人民的负担和社会矛盾,只是给盗墓贼提供了发财的机遇。古代有识之士多对厚葬持批评态度。战国著名思想家墨子作《节葬》,批判厚葬之风。他说:“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形政必乱。”墨子主张:“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请收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皆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也。”《吕氏春秋》也批评厚葬:“则美矣侈矣,以此为死则不可也。”今天我们面对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和充满神秘色彩的秦陵,在赞叹这一伟大的历史遗产的同时,是否还应有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呢?
三
统一中国的秦王朝如一座大厦拔地而起,雄踞世界东方,然而仅过了短暂的15年又轰隆隆的坍塌了。汉兴以后,许多政论家、思想家和帝王都从不同角度探寻秦亡之谜。至今人们还不断思索秦朝为何这么短暂。从古往今来人们总结出的秦朝速亡诸多原因中,有一点是不刊之论,即秦统治者对人民的漠视和对民力的滥用。在秦始皇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据很大比重,法家对人民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秦始皇。韩非说:“君之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用其力。”秦始皇就是这样做的。秦统一后,公开的面对面的敌人已经消灭,于是他把人民当作潜在的敌人,不仅采取各种办法对人民进行防范,还无止境地征发徭役和兵役,修骊山墓、阿房宫,同时赋敛无度,不给人民喘息的机会。对秦始皇的种种倒行逆施,汉初思想家总结得最多,也最深刻。如贾谊指出:“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5贾山也说:“秦王贪狠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秦始皇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罢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胜其求。一君之身耳,所以自养者驰骋弋猎之娱,天下弗能供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6
封建专制的特色之一是皇帝可以调集全国之人力、财力、物力供一人役使、享乐,在秦始皇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他不恤民力,横征暴敛,大兴土木,不仅建造了规模空前的陵墓,还在咸阳周围建造了许多离宫、别馆,以满足个人的穷奢极欲,恣意挥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秦始皇不顾人民负担的程度,一味盘剥,无节制的驱使农民从事非生产性的劳动,造成了百姓困苦不堪,“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海内仇怨,遂而溃叛。”7 正是由于秦始皇的一系列的急政、暴政,把百姓逼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所以陈胜才发出“天下苦秦久矣”的怒吼,走投无路的农民揭竿而起,“伐无道,诛暴秦,”点燃了反秦的烈火。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国家的制度和各种法律,与百姓有直接关系的是地方行政制度、户籍制度、连坐法等,将人们紧紧地束缚住,人民处于及其严格的管理之下,除了耕战,别无他业,在残酷的法律控制下,处处谨小慎微,甚至夫妻之间都互相叮嘱“失法离令,若死我死。”中国农民的忍耐性是极强的,只要能生活得下去,他们绝不会铤而走险。然而,陈胜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为什么?只有一种解释,农民太苦了,无法活下去了!当然,把秦始皇简单归于“暴君”未必妥当,按照古代帝王的四种类型——“有德有才”、“无德有才”、“有德无才”、“无德无才”给秦始皇对号,他也肯定不属于第一类型。从规模宏大的秦陵、秦兵马俑坑到陈胜起义、秦朝速亡,我们看到一个颠扑不破的历史规律,任何漠视人民、鱼肉人民的政权都是短命的!
汉以后,许多统治者都总结秦亡的教训,力图使自己的政权长治久安。汉文帝反对厚葬,临终下遗诏曰:“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8唐太宗更是不断总结秦、隋速亡的教训。他说:“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为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9所谓“恣其奢淫”即包括那些劳民伤财土木工程。唐太宗曾想建造宫殿,但想到秦亡的教训,便将工程下马。他说:“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今朕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10
唐宋以后,人们总结秦亡的教训时理性色彩增多,他们对秦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持肯定态度,所否定的是秦始皇的个人作为。柳宗元的《封建论》、《六逆论》最具代表性。他认为,秦之亡,“非郡邑之制失也,”“失在于政”,正因为秦始皇残酷压迫人民,加之秦二世时赵高专权,改变了秦始皇的政治措施,加剧了社会矛盾,“人怨于下”,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柳宗元的观点较为客观,为人们肯定。明清时期,李贽、张居正、王夫之以及章太炎等都肯定了秦始皇政治的功绩,又对他的过失予以批评。
在今天看来,“千古一帝”秦始皇无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也许正是伟大的历史贡献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使他飘飘然,忘乎所以了,他视秦帝国为他个人的家产,视人民为他随意驱使的牛马,无节制、无止境地攫取民财,耗费民力,全然忘记“水壅而溃,民亦如之”的古训。庞大、充满神秘色彩的秦陵和气势恢宏兵马俑坑既是中国古代厚葬的经典之作,又是秦朝速亡铁证。那些神色各异的兵马俑只要一开口,便能讲述无数个充满哀怨的故事。
总之,秦陵和秦兵马俑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在赞叹、称颂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同时,还应有些深层次的感悟。我想,古往今来,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一旦执政不为民,鱼肉百姓,纵然有金戈铁马也难逃覆灭的下场!唐太宗较深刻的认识这一点,他的那句名言是:“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11 唐人许浑有一首《途径秦始皇墓》也道出了厚葬不得人心的感慨,诗曰:“龙蟠虎踞树重重,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显赫一时的秦帝国已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了,今天人们还饶有兴趣地参观秦兵马俑,讨论有关秦代的各种问题,其目的决非发思古之幽情,而要知古鉴今,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1]《吕氏春秋·安死》。
2 何介钧等《马王堆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
3 《汉书·景帝纪》。
4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辞典(代序)》文汇出版社1994年。
5《史记·秦始皇本纪》。
6《汉书·贾山传》。
7《汉书·食货志》。
8《史记·孝文本纪》。
9《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10《贞观政要·俭约》。
11《贞观政要·君道》。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8/526575.html
以上是关于考古-赞叹之余的反思——纪念秦兵马俑坑发现30周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