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秦统一六国过程中相的作用述论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吕不韦-秦统一六国过程中相的作用述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秦统一六国过程中相的作用述论
关于秦相,前人略有论述,但有重点多在相权、相职、相的出身以及相出现的客观原因等, 对于相在秦统一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却鲜有论及。只有李斯《谏逐客书》提到三人:商鞅、张仪、范睢[1] ,且只是寥寥数语,故本文拟就对相在秦统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做一简单述论。
《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创立了丞相制度。 一般认为秦相从武王开始。商鞅虽然在秦国主持变法大事,权位仅在孝公一人之下,却始终没有正式的“相”的名号,而只任大良造之职,但其职守即为相,所以战国人谓“卫鞅亡魏 入秦,孝公以为相”[2],鞅死后,秦惠文王继续健全封建制,首先模仿他国,在国君之下设相。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十年)任张仪为相[3]。所 以从“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开始至秦灭亡为止,先后曾担任过相的人,初步考证有 以下诸人:商鞅、张仪、楼缓、金受、寿烛、杜仓、芈戎、甘茂、樗里疾、范睢、蔡泽、吕不韦、徐诜、昌平君、隗状、王绾、冯去疾、李斯、赵高[4]。
孟子认为在战国的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能够“为君辟土地,充府库”者为“良臣” [5],本文拟就以孟子的标准对一些在秦统一过程中有贡献的“良臣”进行一下述论。
一、商鞅变法使秦由弱变强
孝公即位后的国际形势:山东六国强盛,秦国与楚国、魏国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楚国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衰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地处偏僻的雍卅,被视为夷翟。且三晋攻夺秦的河西地,孝公对这种形势痛心疾首,于是发出《求贤令》:“宾客君 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不但尊其为官,还愿“与之分土”[6],于是就有卫 国人鞅入秦献计,在秦国实行改革,即被后世称“商鞅变法”。至于变法内容,在此将不再 赘述。
商鞅变法是对旧制度的改革,革除了奴隶制度,使封建制在秦国确立起来。封建制代替奴隶 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进步,新兴的封建制对于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因此,经过变法后的秦国,“兵革大强、诸侯畏惧”[7],“家给人民” [8]。其后,随着封建制在秦国的确立,在商鞅变法后,秦就逐渐改变了落后、衰弱的状况,一步步强大起来。正是由于商鞅在秦国变法的成功,才使得秦国“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9]。
商鞅不仅内修政务,还为秦开疆拓土。孝公《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 ,愧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所以“东伐”是孝公的目标,通过变法的秦国,首先进攻 目标就是魏国,商鞅认为“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 [10],劝孝公于“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之机伐魏[11] ,如果“魏不支秦,必东徙”[12]。趁次机会达到将魏赶走的目的。于是秦孝公二十年(前342)九月,商鞅率兵伐魏。正在秦国向魏进攻之时,十月,赵国 也出兵攻魏,魏国两面受敌,力不能支,被秦打破。
公元前344年(秦孝公二十二年),齐、赵两国又一次向魏进攻[13]。魏国形势危急。商鞅则率领秦兵继续攻魏之西鄙,魏国派公子 率兵抵抗秦 军。以当时秦、魏双方兵力而论,秦很难迅速取胜,商鞅自忖正面交战不行,就写信给公子 “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 罢兵,以安秦、魏。”当时魏国正处于几面受敌之际,公子 接商鞅来书, 欣喜异常,信之不疑,并应约前去会盟。但是这全是商鞅设计的骗局。结果“会盟,饮,而 鞅伏甲士而袭掳 ,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14] 。
至此,“魏国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前”“乃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魏世家》)。
二、张仪入秦,魏献上郡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命公子华和张仪率兵攻魏,占领了蒲阳(山西永济北),魏国在秦军攻击下节节败退,为了求和,便将上郡的全部十五县,以及河西的少梁献给秦国。至此,黄 河以西的地区全部归秦所有。
全部占有河西之地,使秦国在战略上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它的西面、北面没有强敌,南有 秦岭与巴蜀、楚国相隔,东依黄河、函谷关一线天险,将各诸侯国拒之关外,这就在关中及其西部创造了一个极为稳定的环境,其形势不仅进可攻,退可守,而且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保证封建经济迅速增长和政治稳定,使秦立于不败之地。
秦西方稳定后,齐、楚为劲敌,拆散齐、楚联盟才能达到“弱楚”目的,秦国消灭巴、蜀 ,安定了后方,就挥师东向,朝函谷关以外发展,当时秦国的劲敌主要是齐、楚,且齐、楚两国为联盟,使秦不敢贸然向两国同时进攻。张仪采取拆散齐、楚联盟的策略。
公元前313年,秦佯将张仪免相,使之南见楚怀王。张仪至楚后,向怀王说:“秦所憎者乃 齐国,若楚与齐绝交,秦愿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赠楚”[15]。楚怀王被张仪花言巧语所惑,又贪图商於之六百里地,派人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与楚绝交,结果 楚被秦欺,于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楚国大将睺率兵,与秦国魏章率领的军队在丹阳(河南丹水之北)展开激战。楚军大败,秦军占领汉中。
此后,楚的汉中就为秦所有。汉中,在汉水上游,面积六百方里,楚国原在这里设郡,归秦 后,重建汉中郡。这样,就使秦国本土与巴蜀连成一片,不仅消除了从南方来的威胁,而且使巴蜀丰富的物质资源畅通无阻地运向关中,对秦国迅速壮大起了重要作用。“巴蜀既属秦 ,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16]。
三、甘茂拔宜阳,使秦势力进入中原
张仪取陕后,韩国对秦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宜阳。宜阳即今日河南省宜阳县,是韩国西部与 秦接壤的最大城池。渑池,二肴殳,皆在宜阳境内,为控 扼之道。秦人如果想向东发展,此地为其必经之道。如果攻取了宜阳:“秦攻新城、宜阳” 可以“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索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不敢听”。对韩国来说“ 秦下甲据宜阳,断韩之上地”。由此可见,宜阳地,不仅关系韩国之存亡,而且宜阳如果一 旦入秦人掌握之中,则山东各国亦将尽受其威胁。宜阳之备如何呢?甘茂曰:“宜阳,大县 也。上当,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17]周王曰:“宜 阳地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宜阳不仅拥有十万大军,而且将上党、南阳两郡之积 蓄,多运入宜阳城中,以做旷日持久之计。韩国不惜以全国力量与秦作殊死斗争。宜阳是中 原重镇,甘茂认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所以出兵前,要武王保证相信他,武王与甘茂立下盟誓:决不听别人谗言,甘茂才出兵宜阳。秦军在宜阳五个月,攻之不下,樗里子和公孙 等人果然在武王面前说甘茂的坏话,武王欲罢兵,甘茂向他提醒事前的保证,武王才下决心增加兵力,使甘茂大举进攻,结果,于次年(前307)攻下宜阳,斩首六万级,几乎歼灭宜 阳守军的三分之二,又将离韩先王墓地平阳仅七十里的武遂收为己有。昭雎说:“秦取韩宜 阳,而韩犹服事秦者,以先王墓在平阳,而韩之武遂,去之七十里,以故尤畏秦” [18],攻取宜阳,不仅牵制住韩,也表现了秦国势力深入到中原。
四、范睢“远交而近攻”方针
昭襄王在位期间,魏冉五次任相,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魏冉当政期间,秦国的军事方面一 贯主张攻击齐,后来又因被封于陶(山东定陶),其地在齐国边境附近,他为扩大自己的领地 ,竟不顾距秦很近的韩、魏,而宁可越过他们去进攻齐国的刚寿,使秦国在战略上连连处于 不利地位。虽然在经济、军事实力方面,秦国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各国,但也还常常遭到失败,其根源在这里[19]。范睢说秦昭王:“越韩、魏而攻齐”是失算的 ,“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割于秦”,只对别国有利,建议昭王实行“远交而近攻 ”的策略。先从韩、魏开始,逐步兼并各个诸侯国。远交近攻策略的好处“得寸则王之寸也 ,得尺则王之尺也”[20]。范睢虽因 其他原因相秦的时间短,但是他所主张的“远交近攻”策略,在灭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 大而深远的作用。正是在这一策略指导下,秦国对外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如公元前268 年,秦国派五大夫绾率兵伐魏,公元前266年,又攻取魏的刑丘(河南温县东)。
“远交近攻”的策略,取得对魏的胜利。范睢任相后,范睢就把攻击的矛头指出韩国,韩地 处秦之近邻:“秦之有韩也,譬如木之有蠹也,人之有心腹之病也”。他向秦王说:“王下兵而攻荥阳,则巩、成皋之道不通;北断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师不下。王一兴兵而攻荥阳, 则其国断为三。夫韩见必亡,安得不听乎!”昭襄王按照范睢的办法“且欲发使于韩” [21]。于是,秦国就自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开始,连续不断地 向韩进攻:
公元前265年,秦发兵攻韩国的少曲(河南孟县境内)、高平(河南济西南),拔之。次年,即公元前264年,秦又派大将白起攻韩的陉城(山西新绛县东北),拔五城、斩首五万级。公元 前263年,白起又率兵攻太行山以南地区[22]。韩国就这样一块块被秦 蚕食着。
范睢主张“远交近攻”的策略,确实使秦国胜利的步伐大大加速了,至孝文王继位,这时全 国统一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五、吕不韦用武力继续打击东方六国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即位,吕不韦为相国,庄襄王在位3年即死,接着便由庄襄王之子嬴政继位,即后来的秦始皇。但刚继位的秦王政只有13岁。吕不韦继续任相,并以“仲父”的身 份辅政,所以一直到始皇九年,即公元前238年秦始皇22岁亲自执政以前,秦国的军政权一 直操在吕不韦的手中,他在秦国执政达12年之久。
在吕不韦当政期间,秦国在对外的发展方面取得很重要的成就: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灭东周君。自公元前256年,秦昭王灭掉周王赧以后,挂名的周天子虽然不存在了,但还遗留下了一个东周君。这个东周君又称周公。此周公并非周公 且之后,乃是周王室的另一支;考烈王封其弟揭于王城(洛阳西宫)。是为周桓公、子威公、孙惠公、惠公徙居于巩(河南巩县),惠公之子武公、武公子之咎,称为东周君。这时咎虽然 在巩不称“天子”,但是周王室的残余。在庄襄王元年,吕不韦便亲自率兵消灭了它,将其地并入秦国,令东周君迁往阳人(今河南临安西)。从此,周王室最后的一支也被消除了。
同年,秦国派大将蒙骜率兵伐韩,取得通向东方的重要城市:成皋和荥阳,建立三川郡。成 皋和荥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国取得它们,并设郡管理,不论在经济上和战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时秦的国界已接近魏都大梁。
公元前248年(庄襄王二年),秦国的蒙骜继续率兵向东进攻,先后取得魏国的高都等,以及赵国的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公元前247年,秦又派大将王齿乞 攻韩之上党,同时,蒙骜又率兵攻晋阳,并以狼孟等三十七城和太原、晋阳等地建立太原郡。这一次秦在这里重建太原郡,表明形势发生根本变化,此地已牢固为 秦所控制。
从庄襄王死后至秦始皇八年(前239),以前这段时间,秦的主攻目标仍是韩、赵、魏三国:公元前245年,秦攻取魏国的卷(河南在武城北)[23],公元前244年又 取得田易 有诡。同年,秦将蒙骜率兵攻占韩国十三座城。在秦军进攻面前,三晋已无力抵抗,公元前242年,秦又攻占魏的酸枣、长平 、雍丘、山阳等二十城,并在这里设立东郡。次年(前241),秦攻占魏附庸小国——卫的朝 歌。至此,卫也被灭掉。
公元前240年攻取赵国的孤、庄都和魏国的汲。公元前238年,秦将扬端和又占领魏的首垣、蒲和衍氏。至此,秦国取得的土地,至少有十五个郡以上,占统一后全国总郡数近二分 之一。更重要的是在秦国打击下,东方诸国被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再也联合不起来,只有等待着被秦一个个地消灭。
六、李斯《谏逐客书》及乘胜灭诸侯之建议促成秦最终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郑国来秦的意图被秦发现后,秦王发布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为保证他自己在秦国的 地 位,李斯便向秦王上书,书中历数秦国用外国人而富国强兵的事实:穆公用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卫国的卫鞅变法,结果“移风易俗, 民以殷励,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魏国人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 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用魏国人范睢,“ 使秦成帝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如果把这些“客”都驱逐出去,求国无危, 不可得也[24]。秦王嬴政见到《谏逐客书》后立即改变了主张,撤销逐客之令,并恢复李斯之官位,自此以后,对他更加倚重。
《谏逐客书》不尽使李斯保住自己的官位,而且使秦国仍旧保持着吸收外来客卿的传统,使 这些客卿也在秦国统一以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迅速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如在来秦的宾客中军事家尉缭,他公元前237年(秦始皇十年)来秦。这时,秦王嬴政已经消灭吕不 韦和XL禣的势力,除掉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权力进一步集中一 人之手,正要以全部力量向外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尉缭到秦国向秦王进言,他说:当前,以秦国的力量消灭东方各诸侯国,是毫无问题的。但若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合纵而抗秦,结 果就很难预料了。尉缭向秦王献策:不要吝惜财物,向各国掌权的“豪臣”行贿,破坏其联 合之策,离间其内部关系。这样做,不用三十金,“则诸侯可尽”[25] 。秦王采用了尉缭的办法,在以后同各国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不少次用此策而取得胜利。
《谏逐客书》还为秦国留集众多非秦国人,并为秦出力,为其统一中国做出贡献。如:桓齿页 、王翦、昌平君、昌文君、王贲、李信、王绾、冯劫、王 离、赵亥、隗林、冯无择、王茂、赵婴、杨 、蒙恬、宗胜等。
自公元前238年罢吕不韦相,李斯建议秦王政“……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 侯服秦,辟若郡县。”劝秦王乘秦之强胜“灭诸侯,成帝王业,统一天下”[26] 。秦王政采纳了李斯建议,一鼓作气完成了统一事业。只要看秦始皇执政以后的年表,就可以看出秦王政对李斯建议的实施情况:
从公元前238年至公元前230年,秦军不断向韩、赵、魏进攻,为大举消灭各诸侯国做准备。
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9年攻赵;
公元前228年灭赵;
公元前227年攻燕;
公元前226年灭燕;
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4年攻楚;
公元前223年灭楚;
公元前222年灭代;
公元前221年灭齐。
七、总 结
(一)从秦相来看,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卫鞅入秦,先说秦孝公以“帝道、王道(儒家思想),秦公都毫无兴趣,只有鞅说以‘霸道 ’(法家思想),孝公才接纳。张仪始曾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27] ,鬼谷子为战国时代纵横家之祖。‘甘茂’事下蔡史举先生(《索隐》《战国策》《韩非子 》)、学百家之说”。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吕不韦却是一个极精明的商人。也 正是这些不同学派的治国策略相互补充,使秦在各方面不断完善,也是秦国日益强盛的原因 。他们虽然师从不同学派,但却能学以致用,在秦国都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也是秦的实用主义做法为他们提供了息壤。
(二)这些在秦国有作为的相不但带来各自学派的学术,而且都为有识之“士”。在任相之前 都曾是战国的“士”的阶层。汉代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称他们为“高才秀士”。这些高 才秀士,对当时的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审辩利害关系,极为透辟;奔走游说,“度时君之 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即所谓“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秦自孝公 《求贤令》之后用人惟贤的策略,给“士”们提供契机,任用这些高才秀士,使秦在历史发 展过程中没有延误时机;任用承鞅在秦国进行彻底改革;任用范睢结束太后专政王权旁落的历史;吕不韦在魏之信陵君、楚之春申君、赵之平原君争先纳士之时,招揽人才,“亦招致 士,厚遇之”[28],目的是为秦并天下用,使“诸侯之士斐然争入秦 ”[29],招致食客三千人,其名包括儒家、道家、名家各派,聚集到了当代各种学派的人,形成了一个大的智囊团。李斯的《谏逐客书》为秦统一又积蓄众多人 才。
(三)从秦相在秦统一过程中的作用来看:其发挥作用大小是与秦的任人惟贤的传统分不开的,与秦国各代君主重视人才的政策分不开的。商鞅出身虽然为卫国公子,是卫之诸庶孽公子 ,但商鞅本人地位并不高,只是魏相公叔座手下的一名“中庶子”[30]。张仪在秦相之前,被人视为“贫无行”者,随楚相饮酒时楚相丢了玉壁,张仪首先被 怀疑偷壁,被“掠笞数百”[31]。范睢为“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 、魏,遁逃来奔”秦王举其“于羁旅之中,使职事”[32],但是这些 人到秦国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1][9][10][11][12][24][26]《史记·李斯列传》。
[2][7]《战国策·秦策一》。
[3][6]《史记·秦本纪》。
[4]马非百:《秦集史》。
[5]《孟子·告子下》。
[8][16][30]《史记·商君列传》。
[13]《史记·魏世家》。
[14]《吕氏春秋·无义》。
[16]《史记·张仪列传》。
[16]《战国策·秦策一》。
[17]《史记·甘茂列传》。
[18]《楚世家》。
[19][20][21]《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云梦秦简〈编年纪〉》。
[22]《史记·韩世家》,《云梦秦简〈编年纪〉》。
[23]《云梦秦简〈编年纪〉》。
[25]《史记·秦始皇本纪》。
[27][31]《史记·张仪列传》。
[28]《史记·吕不韦列传》。
[29]《史记·自序》。
[32]《战国策·秦策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9/527725.html
以上是关于吕不韦-秦统一六国过程中相的作用述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