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刘吉:此封建非那封建——为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辨析

封建社会-刘吉:此封建非那封建——为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辨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封建社会-刘吉:此封建非那封建——为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辨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刘吉:此封建非那封建——为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辨析


如果只是否定西周封建说也是一家之说,然而全盘谈话都是直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上海书评》2012年9月2日刊登了黄晓峰先生的采访《李峰谈西周封建说的终结》,推荐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的李峰教授著作《西周的灭亡》和《西周的政体》,并通过与李峰教授长达两版的对话,阐发了李教授的主要观点。突出Feudalism(封建主义)已为欧洲史学家推翻,从而认为西周是封建社会的“颠覆也势在必行了”。如果只是否定西周封建说也是一家之说,然而全盘谈话都是直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封建社会不存在,奴隶社会也不存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纯是子虚乌有的杜撰,真正要颠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这就不完全是历史学的学术问题了。当然从学术自由而言,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为什么不可以颠覆?问题是李峰教授的研究能不能颠覆,就值得认真辨析了。

人类社会发展五形态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马克思首先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彻底的分析,至今已为世界学术界公认,不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都认定,要认识资本主义,马克思的研究是不可逾越的。正因此,在欧洲新千年时,无论大众媒体群众性调查,还是学术界调查,马克思被认为是千年第一人。
资本主义是从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才开始的。那么以前的中世纪欧洲是什么社会形态呢?中世纪欧洲文献丰富;中世纪欧洲过去不远,人们广泛的直接记忆也十分丰富;欧洲发展不平衡,有些国家尚有着中世纪这样或那样的残存(如德国还有容克地主制度)。所以,马克思借用当时史学界主流提法把中世纪概括为Feudalism封建社会,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也是令人信服的。
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城邦制和斯巴达克的奴隶制等历史记载是十分确切的。这种奴隶制延续传承到罗马帝国初期的罗马奴隶制。由此确立在欧洲中世纪之前存在了奴隶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扩张,用工业实力和炮舰在非洲、美洲开拓殖民地,发现了黑人部落、印第安人部落,以至丛林中吃人部落等等种种原始的社会形态。路·亨·摩尔根著作《古代社会》名重一时,恩格斯据此写下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达尔文创立划时代的进化论,发现人类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被社会广传为“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在进化论的基础上恩格斯认为制造工具是人与猿的根本分野,提出“劳动创造了人”的著名论断。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源起。应该强调指出,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是以经济为基础,并以各具特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表征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决定性因素,它与相应的生产关系相适应与突破,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
人类从人猿、猿人变成真人之后经历了五大社会形态:
(1)原始社会。部落群居,主要生产方式是依靠石器(从劳动加工的新石器起)进行狩猎和采集、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由于生产力很低,没有多余食品是常态,饥饿是常事,因此争夺猎物和食品引起部落互相杀戮的争战,由于没有多余食物供养俘虏,胜者就把俘虏杀死甚至吃掉。所以,原始社会虽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但并不是可以赞美的社会,而是人吃人的最野蛮最愚昧的社会。前苏联为了证明阶级与剥削的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从而也不可能永存,把原始社会称之“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完全错误的。
(2)奴隶社会。铜等金属发现和冶炼导致生产工具青铜化,它比新石器先进,从而生产力大大提高,狩猎的食物多了,吃不了,可以留下来畜牧了。畜牧也需要劳动力。当一个人生产的食品除了自养还有多余的时候,战争的俘虏自然可以不杀不吃,而留下来作为奴隶进行劳动。这是奴隶起源和主要来源。开始是部落集体占有奴隶;后来部落内部也因财富多了形成家庭和私有制的分化。从而逐步形成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奴隶主不仅剥削奴隶劳动的全部价值,而且直接占有奴隶的本身。奴隶本质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可以赠送买卖,也可挖眼剁耳乃至杀戮。这种生产关系虽然十分残酷,但比之原始社会先进文明多了。第一代俘虏因免死而做奴隶一定感恩不尽,劳动特别积极,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3)封建社会。铁的发现和冶炼,生产工具钢铁化,比青铜工具更先进了,当然还包括越来越多新生产工具的发明,从而生产力又进一步提高。此时,稻谷等耕种技术更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农耕为主的社会。农耕社会财富不断增多,而奴隶仍一无所有,奴隶们感到不公平了。奴隶们怠工、逃亡乃至暴动不断,破坏社会稳定和生产力,表明奴隶社会落后的生产关系无法适应先进的生产力了,于是演变成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大多数奴隶主成为地主,通过土地出租剥削农民。奴隶们成为农民不仅感受到人身大解放,而且可以通过勤劳和智慧获得更多一些的社会财富。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了,封建社会得以稳固地生存与发展。
(4)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永远不断地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劳动者的智慧向前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然而绝大部分仍为地主阶级所享有,地主阶级通过兼并土地更加集中,加上人口增加等因素都使农民生存状态每况愈下,于是旧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转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新社会的启蒙,海外殖民和商贸发展培育了的新阶层,纺织机等工具机的发明,特别是蒸汽机这一动力机划时代的诞生,终于掀起了新的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人类从中世纪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由各种冒险家和地主贵族转化而来的新兴资本家占有资本和生产资料,创立了大机器生产的工厂并按专业化分工协作这一先进的工业方式生产。破产的农民进城成为不断壮大的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给这些作为雇佣劳动者的无产者支付工资,劳动力还可在市场上自由流动,这些比封建社会下农民境遇公平多了。个别智慧而敢于冒险的无产者还可以抓住市场机遇,成为有产者乃至大资本家。所有这些使资本主义“像魔鬼一样呼唤出空前的生产力”,马克思高度赞扬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伟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两极分化”,唤醒了社会有识之士的良知。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揭示了种种资本主义罪恶。马克思伟大之处是科学地发现了剩余价值,无产者依靠先进工具和分工协作大生产方式劳动所创造的财富,除了自己和家庭享有小部分外,还有巨大的剩余价值。这些巨大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在种种“公平”假象下无偿掠夺走了。资本主义仍是一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公正的社会,代替它的将是一个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的劳动者自由联合体。这个新社会,马克思命名为共产主义。
(5)共产主义社会。恩格斯在其名著《反杜林论》中精辟地写道:“新思潮的特点不是在追求尽善尽美的社会(天堂),只是解决资本主义(种种不公正)的社会矛盾。”当大英百科全书请恩格斯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共产主义”这个词条时,恩格斯回答就是《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每个人充分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通俗而言就是在每个人充分自由发展的基础上解放全人类。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把共产主义概括成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社会财富,高度完美的精神文明,每个人自由的充分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和谐社会。因此,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理想,吸引了成万上亿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还在实践中。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进行了失败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展现着胜利的光辉。
我不可能在这篇短文中详细精确地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仅从以上简要叙述也足以判断“五种社会形态”的真理性是令人信服的。当然有人可以不信,但是我信,而且至今我也还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足以否定五种社会形态的文章和著作,或者其他可以代替五种社会形态的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巨大意义在于:
(1)迄今最科学最完整地回答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理论。
(2)它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所得基本原理的科学演绎,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全部发展历史的科学归纳,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其他政治、文化等社会建构都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不断相冲突和相适应的结果。
(3)五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就是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历史。现在人类社会仍在不断进化发展中,资本主义绝不是万古长青的,它也有自己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不管你是否赞成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这个名称,代替资本主义的新社会是不随人们意志而转移的必然到来的客观规律。

正因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如此巨大意义,所以从它诞生开始,就受到资本主义卫道士和其他反马克思主义人们的攻击和批评。这一现象本身就合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旧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旧上层建筑必然要反对和阻碍先进生产力开拓着的新的经济基础。
在西方,比较流行的反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渐进发展论,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持续不断渐进发展的,不存在发生突变飞跃的社会形态,从来不存在纯粹的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资产者与无产者的阶级对立,当然也不存在“五种社会形态”。人类历史是由许多大小偶然的特定的事件构成的,不存在什么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奴隶奴隶主的同时还有平民、自由民、乃至商人等其他阶层,在资产者与无产者对立的时候,还有许多从事各种职业的阶层,如此等等。在资本主义前,甚至在古希腊、阿拉伯国家和中国都可以找到许多工业生产,不仅有手工业作坊,也有运用机器的相当规模生产的企业,更不要说庞大的贸易公司等等,早有资产者与无产者的对立,如此这般,等等等等。诚然,绝对纯的事物(更不要说巨大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在每个社会形态中都可以找到许多或大或小的中间阶层的状况,在一种新社会形态的初期必然存留旧社会残余,个别地区甚至存留相当长时间,而在一个旧社会形态的末期,新的社会形态早已在旧母体中发生和成长起来。新社会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有着对人类既往社会文明的继承。然而不论如何复杂,人类社会经历了狩猎、畜牧、农耕、工业等不同生产方式及相应的无阶级、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资本家与无产者阶级对立为主导为主体的社会形态阶段,这是可以有更多历史事实突显出来足以证实的。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个持续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五种社会形态”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五次飞跃!
至于用种种“资本主义万古长青论”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否定“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最终也无非是维护资本主义万古长青。最新的版本是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的《历史的终结》,鉴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及东欧苏式社会主义全面崩溃,证明了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就终结了,资本主义是最理想的制度,万古长青。然而历史是无情的,不要说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开端的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的神话,事实上,社会主义因素早已在资本主义母体中产生、成长和壮大了。欧洲许多先进国家早已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德国自称“社会市场经济”,法国自称“混合经济”,北欧国家公有经济成分巨大,以及完备的劳动保障乃至社会福利,实在堪称欧洲特色社会主义,虽然还不是完善的社会主义,但恐怕也已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
在中国,除了输入西方否定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种种观点外,还多了一个封建社会的歧义问题。我不知道英文Feudalism当年如何在中国译为封建主义,要考证它是我力不能及的。我请教一些学者也只是各种猜想:(1)洋泾浜音译,Feudal类似中国话的封建;(2)译者找不到Feudalism在中国语文中对应的确切译词,又不太熟悉中国古代历史,就借用了西周封建制中封建一词;(3)首先是日本译为封建主义,传至中国。据我了解,台湾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早就指出西周的封建制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形态的封建社会,完全两码事。如果不是钱先生首先发现,至少由于钱先生的学术威望也是最有社会影响的。于是一些不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年轻人和某些学者据此否定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他们认为既然西周的封建制度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形态的封建社会,
而秦汉以降两千年的社会又与西周封建制风马牛不相及,却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冠以封建社会,真是历史最大的误会,甚至有讽为“一个世纪的笑话”。
其实,真正可笑的是他们自己的无知。马克思主义何时讲过,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封建主义就是西周的封建制?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分期问题范文澜、郭沫若、毛泽东都有不同的说法,在学术上还是一个争鸣的命题。就我的有限历史知识,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大致可以表述如下:从黄帝到唐尧虞舜,中国进入部落联盟,就经济形态而言是狩猎采集的原始社会,无私有制更无阶级,天下为公,部落联盟领袖更替是禅让制。到夏禹王后,成为“家天下”,夏商西周三代中国是奴隶社会,郭沫若先生《奴隶制社会》有详细的考证。作为畜牧经济(不同于欧洲的,中国此时农耕已逐渐发达)的社会形态是奴隶制,而作为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也由禅让制转为分封制,即天子把国土分封给自己的亲属或家臣,是为诸侯国,诸侯国再把国土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和家臣,如此层层分封。随着国土分封,同时也分配了相应的社会资源,包括奴隶。到西周这种分封制达到完善程度,后世史书也称之为封建制。这种分封制,在最初由于血统亲情的联系,对巩固天下统一和天子统治起了十分稳固的作用。但是过了五服以后,血统的认同感消弱了,而贤能后代与昏庸后代差异造成诸侯国发展不平衡,从而争夺国土资源再分配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这就进入了东周春秋战国时代。在长达几百年的战争中,奴隶获得自由逃亡的机会,战争要调动奴隶的积极性,以及有战功的奴隶得到奖赏,等等因素,使独立生产的非奴隶的平民阶层壮大了。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不仅农耕社会更发达了,耕作制度也从最初奴隶制集体排耕,改为调动奴隶积极性的井田制,进一步井田制也不行了,演进为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制。新的经济基础要求新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变分封制为中央集权郡县制,这个制度经此后两千年不断完善达到极致,其影响直达今天。
邓小平说,“历史宜粗不宜细”,从研究历史规律来看,这是至理名言。以上粗线条分析表明,从社会形态看中国经历了黄帝到尧舜的原始社会、夏商周的奴隶社会,以及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春秋战国几百年是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打开了中国落后的封建社会大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境地。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完全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与这些社会形态相应,国家行政管理的政治体制是禅让制、分封(封建)制和中央集权郡县制。夏商周的封建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体制与秦汉以后作为社会形态的封建社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范畴!此“封建”非那封建!某些人从封建二字望文生义来否定来讥讽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毫无道理的。

李峰教授赞成研究历史分期的意义。他举出了西方除了马克思主义“五个阶段理论”以外,还有韦伯“个人魅力型、传统权威型和法理型”三种统治模式(李教授正确批评这种区分“太狭隘”了);“游团-氏族-酋邦-国家”四阶段论(如果正确,也是原始社会的细分,李教授正确指出它没有回答更重要的进入“国家形态以后的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国家和帝国”二阶段论(李教授正确批评它“非常粗线条的”)……所有种种分期表明,至今还没有一个历史分期理论比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更具有理论深度、科学严谨和完备性,更具有广泛的历史证实。我十分敬佩许多历史学家(包括李峰教授)严谨治学和认真考证的态度。但这只是历史学或者更准确称微观历史学,无法回答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李教授称“通则”)问题,他们明察秋毫,不见舆薪,一旦“澈底”看清枝叶就反为枝叶所蔽,见木不见林了!正如李教授正确指出“他们一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通则’缺乏信心(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除外)”,连自信都没有,遑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呢,“全球史”也不过是把所有民族、国家的历史(而且主要是政治历史)拼凑一起而已。回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人类社会学或政治经济学或者还可以称宏观历史学的任务,他们当然要熟悉历史学,但还要具有从哲学一直到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自然科学等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充分素质。即便如此,能发现规律(“通则”)的人类社会学家或政治经济学家也不多。 马克思以他的大智慧和在大英图书馆三十年的勤奋,研读至少两万五千册名著,终于集人类文明成果之大成,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并进一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结合,发现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最活跃、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适应与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等等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而创立了著名的人类社会发展“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人类文明发展迄今最杰出的成果。难怪在2000年新千年之际,正如前述,在欧洲,无论是著名的大众媒体对数以万计公众调查,还是学术界的深入调查,马克思与爱因斯坦被誉为千年一人!所以,历史学家们靠自己局部(不论多么详尽准确)的研究成果,都是无法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提并论的,更不要企望颠覆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了。
李教授批评“五种社会形态”论特异之处,是:“我本人对这一概念的批评则是究其本源的一种批评,也是基于不同学术传统(即西方史学传统,包括作为史学的汉学传统)的批评,如果说西方学术界长期以来所讲的Feudalism是一种错误的建构(这一点已很清楚),那么由它发展出一种概括社会形态的模式(即所谓的‘封建社会’),再把这一模式套用在古代中国社会之上,这就成了一个错误的连锁性反应。”从错误的本源来批评,当是致命一击。Feudalism在欧洲史学界是否已被摧毁,这是欧洲史学界的事,中国史学家有兴趣也可参与,但是李教授用这个“本源错误”进行一系列连锁推断,来否定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却是一个连锁性的逻辑错误和混乱。
首先,在马克思时代,欧洲史学界把中世纪概括为Feudalism,现在有人反对,甚至被推翻,这仅是破而非立,欧洲中世纪必然还要有一个历史分期阶段的概括。新的概括不论叫什么名称,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的一种——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前的一种社会形态(农业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巍然屹立。
第二,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讲的封建社会,是指在农业主导的社会中地主对农民进行地租剥削这一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经济制度。这种生产关系和经济形态在工业社会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已不复存在(虽然在不同国家地区还有不同程度上的残存,如德国容克地主),而在中世纪欧洲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在中世纪全部历史中有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虽然也不可能包括欧洲不同地区的特殊现象)。马克思借用了当时欧洲史学界公认的Feudalism来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表达是无可非议的。即使史学界的Feudalism词条被“颠覆”,马克思主义的封建社会仍正确,只不过Feudalism的词义因为马克思主义而得到扩展。词义从最初原始意义到不同领域的转义和扩展,这在一部词海中比比皆是。
第三,至于Feudalism与中国西周封建制的纠结,那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问题首先是当年日本或中国人翻译的问题,即使产生错误也只是翻译有误,而错误翻译因长期使用被公众认可而转意的情况,也是常有的社会现象。中国吉祥而高贵的龙被西方错误地译为西方的恶龙(Dragon),现在恐难以改变,但我们仍自诩自己是龙的传人。奢侈在中国从来是甚于挥霍浪费的贬义词,但西方的奢侈品(Luxury)被媒体直译过来也已被中国作为时尚精品接受了。外国也有类似情况:印第安人称自己吸烟的Y形工具为Tobacco,当年哥伦布问询时双方误解了,把吸的烟草当作Tobacco,结果至今英文烟草仍是Tobacco!另一个问题是西周封建制是否等同封建社会,确实有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例如范文澜先生)主张从西周起,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但也没有把“分封制”作为封建社会的根本依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语)本质是奴隶社会的政治行政体制,而非封建社会形态。把西周封建制和欧洲Feudalism扯在一起,这是国内外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自己的混乱。
在中国,不用史书考证,就是当代老辈人都亲历的,从秦汉以后到现代中国都是“自古以农立国”,中国的农村在解放后土改以前农业生产关系仍是地主依靠地租形式剥削农民为主体为主导,这不是封建主义是什么?这种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不是自古就有的,它产生在东周“井田制”消灭之后。那么在“井田制”之前,一直追溯到夏禹开始“家天下”,是没有地主和农民这一生产关系的,这个漫长历史阶段显然不是封建主义,那又是什么生产关系?虽然古代文献太少,但从散布在古籍上史料和大量考古发现证明,它就是奴隶社会。也许它没有希腊、罗马奴隶社会那么典型,但至少不是李峰教授断言:“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可以确证是一个‘奴隶社会’。”
我的话就暂时说到此为止吧。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0/531272.html

以上是关于封建社会-刘吉:此封建非那封建——为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辨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