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冯天乐:从历史文献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

曹操-冯天乐:从历史文献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曹操-冯天乐:从历史文献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冯天乐:从历史文献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


标题|英雄乎?奸臣乎?——从历史文献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
冯天乐|台湾政治大学博士候选人

人们对三国的历史知识不完全是从历史书中得来的,反而很多是从小说《三国演义》及有关的戏曲中得来的,因此不免有些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地方。《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皇权正统思想的影响下,选择了「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来写作,因此作者对曹操极力贬斥、鞭挞,对刘备尽心美化、颂扬,甚至虚构、编撰了许多与史实不同的故事、语言来为之服务。而后在清康熙年间,由毛宗岗父子修订加工后的《三国演义》,更是变成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言品。书中鼓吹纲常伦理和宿命论思想。
事实上,自从《三国演义》风行以来,曹操一直成为奸诈、凶残、虚伪种种恶行的集大成者,几乎连三尺童子都知道曹操是坏人,人人都把他当作「白脸奸臣」。其实,这是对历史的一大歪曲,更是一件历史冤案。《三国演义》描写了一个形象复杂的曹操,既有其奸的一面,又有其雄的一面,其性格可以用「奸雄」二字概括之。但由于封建文人受封建皇权正统观念的影响,加上《三国演义》的推波助澜,使人们只知道曹操是个搞阴谋诡计的「白脸奸臣」,却把历史上那个叱咤风云的曹操忘记了。其实,曹操并非人们说的那么坏。翦伯赞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否定曹操的过程中,《三国志演义》可以说尽了文学的能事,《三国演义》简直是曹操的谤书。《三国志演义》的作者不是没有看过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他看了,而且看得很仔细。他知道曹操并不如他所说的那样坏,那样愚蠢无能,但是为了宣传正统主义的历史观,他就肆意地歪曲事实,贬斥曹操。他不仅把三国的历史写成了滑稽剧,而且还让后来的人把他写的滑稽剧当成三国历史。应该说,《三国志演义》在对待曹操的问题上是发挥了他的强烈政治性。」(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从〈赤壁之战〉说到曹操》,1959年2月19日光荣日报。)笔者撰文之目的,就是希望能比较客观地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


对于这件事,《三国志.武帝纪》只有极为简略的记载:
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其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关于这则故事,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
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王沈《魏书》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郭颁《世语》
太祖闻其食器声, 以为图己, 遂夜杀之。 既而凄怆曰: 「 宁我负人, 毋人负我! 」 遂行。─ 孙盛《杂记》。
这个故事发展到《三国演义》,就扩大了百倍的篇幅,从第四回到第五回,绘声绘色地增加了「谋董贼孟德献刀」和陈宫义释曹操等情节。为了突出曹操的残忍狠毒,不惜添油加醋地给曹操加上种种罪名:
操与宫坐久,忽闻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 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
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
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纔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件杀人案愈演愈烈。《三国志》根本没有提到杀人之事,连吕伯奢的名字也未曾提及,《魏书》写吕氏不在家时,其子与宾客共劫操,操就反抗杀了吕家数人,但这是属于正当防卫,《世语》进了一层,写吕氏不在家,操疑其五子图己而杀八人。孙盛《杂记》又进了一层,写操误杀人之后,怀着凄怆的心情说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然而《三国演义》的改动就大了。 「凄怆」的心情没有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也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又有甚么区别呢? 前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宁愿我对不起别人,不能别人对不起我。 这里说的「人」(别人),是特指的,就是吕伯奢一家,是「个别人」。 后一句话说的,则是普天之下的人,是「所有人」。 这个范围就大不一样。 虽然都是恶,但恶的程度不同,分量不一。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曹操当时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个话,只是就事论事。意思是虽然我错杀了人家,对不起人家,但我现在走投无路,也只好是宁肯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应该说,他还保留了一部分善心在里面。但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变成一贯如此,变成理直气壮了。那就是一个大大的奸贼。所以,仅凭此案就说曹操奸险歹毒,是值得商榷的。 (易中天:《品三国上》(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8月)页31-32)
陈寿出生于曹操死后十三年,应该说对曹操是比较了解的。而且其所著《三国志》历来为后人所推崇。刘勰《文心雕龙》誉之为「文质辨洽」,可比迁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39称陈寿史皆实录,故以上诸说应以陈寿所记可信,《魏书》所记亦较合理。其它诸说乃是为了塑造一个残忍狠毒的曹操形象的需要而虚拟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对此亦只记有数言:
先主在樊闻之,(指刘琮降操)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而《三国演义》从第16回中,大肆渲染曹操赚庶母骗徐庶的诡计,以致造成庶母自缢的悲剧,旨在攻击曹操的用人政策,丑化曹操的政治质量。同时歌颂刘备成全徐庶的孝道,伐木送行以美化刘备乃仁德之君。而按诸史实,乃是曹操追击刘备时,捕获庶母,并非因其子「弃明投暗」而缢死。《三国演义》和三国戏如此虚构,也是出于尊刘眨曹的政治需要。

赤壁之战是一场遭遇战,《三国志.武帝纪》只写了几句: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周瑜传》云: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武帝传》未提到火攻,又据《江表传》载:
(操)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事实是曹操引兵自退,而非由周瑜和诸葛亮攻退。事实是曹操自己烧船,而非诸葛亮借东风烧船。《周瑜传》虽提到黄盖建议「可烧而走也,」但也未提到连环计和苦肉计。
《三国演义》把简单的历史记载写成了惊天动地的战争画面。千军万马,火海翻腾,刀光剑影,气势恢宏。只杀得曹军人仰马翻,一败涂地,旨在贬低曹操的军事才能。写其兵败途中的三笑,当场出丑,旨在揭露其狂妄自大,歌颂诸葛亮三处埋伏的远谋深虑。

从以上的例子可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绝对是丑化了曹操的人格,但我们认为抹黑曹操的人决不只罗氏一人,在《三国演义》中的幕后推手应是毛宗岗,藉由他的评点润饰,把文本中贬抑曹操的成分加强,为了达到维护「正统」的目的,毛氏可谓不遗余力。毛氏于〈读三国志法〉曾言:「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马光《通鉴》之误也」。以正统予蜀者,紫阳《纲目》之所以为正也。」因此,在《三国演义》里被丑化最严重的当然就是曹操了,如下所述:

曹操既脱华容之难,行至谷口,回顾所随军兵,止有二十七骑。……操忽仰天大恸。众谋士曰:「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然自惭。(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50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
由上文可知,曹操兵败之时,怀念过去足智多谋的郭嘉不幸早死,不禁泪如雨下。但是,这种真情流露的表现,到了毛宗岗的手里,他为了维护王统,所以必须要抹黑曹操,批评曹魏。他怎么可能会让曹操身上体现出来这种正面的人格特征?于是他从评点中着手。他认为曹操这里的哭像棒子打人一样会伤人,其目的就是让这些谋士汗颜,他说:「不谓奸雄眼泪,既可作钱帛用,又可作梃仗用。奸雄之奸,真是奸得可爱。」(第50回回评)又,「哭死的与活的看,奸甚」(第50回夹批)毛氏认为曹操的哭都是虚情假意的表演,没有带一点感情,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且让我们回到文本中郭嘉死时的情景来探讨:
操到易州时,郭嘉已死数日,停柩在公廨。操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丧吾也!」回顾众官曰:「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33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
对此,毛宗岗亦言:「此哭郭嘉是真哭。」(第33回夹批)在这里毛氏就认为曹操哭郭嘉是真情的表现,为什么到后来,曹操赤壁兵败时,忆起郭嘉早死而大哭,就是虚伪的行为呢?这就是毛氏矛盾的地方。他为了将曹操「妖魔化」,无所不用其极,就算曹操当时赤壁兵败哭郭嘉带有心机,但是从上文可知,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是不能磨灭的,难道曹操于赤壁兵败哭郭嘉之时,完全一点都没有感情,都是虚伪奸诈的做作吗?关于这一点,相信毛氏也不能自圆其说,可见毛氏为了丑化曹操,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马宝记,朱雨生:《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曹操不同形象的美学内涵》(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4期, 1994年第4期)
毛宗岗的这些点评,无疑是使曹操定型为「奸雄」的重要原因,之后的戏曲舞台竞相把曹操固定为「白脸」而使之脸谱化,渐渐由正面历史人物演变为舞台反面角色,这已离开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既然曹操并非小说所描绘的那样阴险狡诈,残暴不仁。那么历史上真正的曹操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对历史的进程又有什么贡献呢?

《三国演义》用了不少篇幅与情节,描写「奸雄」曹操种种劣行,其中最「奸」之处是其僭越篡逆。然而,据《武帝纪》注记载,建安十五年十二月,曹操下了一个〈让县自明本志令〉,其内容是叙述自己辗转征战的经历及许多内心活动,表明自己守义为国,并无背叛汉室之心,他死后,无论妻妾改嫁到哪里,都希望她们能为他说明其心迹。曹操又在令中说,自己不能放弃兵权,因为他「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这是「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
鲁迅先生说:「﹙曹操﹚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曹操曾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皇称帝!』,这句话他倒没有说谎。」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引用曹操的话,就出自〈让县自明本志令〉。他说曹操「没有说谎」,亦即真话实话之意。由此可见,曹操是一个性情中人,并不如小说和戏曲描写的那么狡诈。事实上,说曹操「篡汉」并不符合史实。因为动摇汉室统治的不是曹操,而是黄巾起义。除了黄巾起义这个导致东汉政权崩溃的外部因素外,其崩溃的内部因素则是「乱自上作」,皇帝昏庸,戚宦专政,桓灵二帝就是政治腐败的代名词,故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曹操不但没有篡汉,反而延续了汉祚。汉。汉少帝、汉献帝在董卓等人手里,东奔西跑,四处流离。且不说权力、生活甚至生命均朝不保夕。曹操迎献帝至许昌后,献帝虽然仍只有天子之名,而无天子之实,但他还是平平安安地做了二十几年皇帝。而且,这样做对国家,对人民也有好处。当时群雄割据,互相攻伐,谁都想消灭对方。独霸天下。曹操迎献帝至许昌,将他置于自己有力的保护之下,虽然使献帝变成了傀儡,但却使献帝在动乱时期免除了被废黜、被杀害的危险,保留了这样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使不少割据者的野心和行为都受到遏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控制割据分裂局面的恶性发展,加速国家统一的步伐。无可否认,曹操是权臣,这是汉末政局造成的结果,但这不能说曹操篡汉。其实,汉室已经无权可篡,它已经号令不动任何一方诸侯了。拿汉末的政局来说,除了曹操集团以外,已经找不出任何一个忠于汉室的政治集团了,所谓「兴复汉室」,不过是蜀汉集团的策略性口号而已,纵使刘备或刘禅真的能够击败曹魏,统一天下,也不会把皇位让给汉献帝;拿同时代的周瑜、诸葛亮来说,他们只忠于他们的主公,而非汉献帝。因此,单单说曹操「篡汉」是不公道的。

三国时代曾经出现了不少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都对历史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而曹操所作的贡献则最大。曹操在汉末军阀大混战中崛起,统一北方,抑制豪强,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恢复农业生产,改变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惨像,推动社会发展,值得肯定。《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是肯定的︰「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唯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唐太宗李世民在〈祭魏太祖文〉里,称曹操为「哲人」,说他「以雄武之资,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可见这位旷世英主对曹操也是推崇备至的。若然没有曹操,恐怕当时中国北方仍会长期处于群雄割据的局面,经济和民生也会长期凋弊。

曹操是个文武双全的豪杰,他擅长草书,精于围棋,特别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短哥行》、《观沧海》等作品,都是难得的不朽诗篇。沈德潜在《古诗源》笺注中说:「有吞吐宇宙气象」,「写得苍劲萧瑟,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
由此可见,曹操是一位卓有成就,影响当世,泽及未来的文学家和诗人。曹操十分重视文化,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下令郡国兴建学校,县满三百户,置校官;同时提倡文学艺术创作,奖励有才华的文士。由于曹操惜才,奖励文学,在他和及其子曹丕、曹植的周围,聚集了不少才华出众的文士,形成一支以「建安七子」为骨干的邺下文学集团。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俊才云蒸」的建安文学时期。在曹操的指导下,建安文学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一种「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建安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然,曹操并非圣人,也做了很多为人诟病的事。最受人非议的是曹操嫉忌贤才的性格,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崔琰传》也说:
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楼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另外,诸如文人杨修、医师华佗等人,也被他所杀,可见曹操忌才的一面。无疑,这是曹操的缺点,但在天下大乱的三国时代,其它君主如刘备也曾杀彭羕,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指责曹操,而忽略其它军阀。
曹操另一为人诟病的地方是嗜杀成性,以下是《后汉书·陶谦传》所载:
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虙、睢阳、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但是,根据郭沫若的研究,这件事很有可能是由吴国人故意抹黑曹操的, (郭沫若:〈替曹操翻案〉,《曹操论集》页54,香港:三联书店,1979))故此不甚可信。即使确有其事,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结
笔者认为,曹操不是奸雄,而是英雄;不是篡汉,而是扶汉。虽然曹操也有很多缺点,有着很多受人非议的地方,但正如黄仁宇先生在〈魏晋南北朝与浪漫主义〉一文中实事求是地评价曹操说:「《三国志》里的曹操,不见得比他同时人物如刘备、孙权更为谲诈。而且他有敢说敢做,豪迈磊落,放浪不羁的浪漫色彩。」。总括而言,笔者认为曹操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善人,但也不是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大奸大恶之徒。他是一个立体的历史人物,而且是一个功大于过的历史人物。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0/531317.html

以上是关于曹操-冯天乐:从历史文献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