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鲍志成:对外开放历史视野下的海洋意识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近代史-鲍志成:对外开放历史视野下的海洋意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鲍志成:对外开放历史视野下的海洋意识
从地理区位看,中国自古就是陆海兼具的复合型国家,西负亚欧内陆,东面汪洋大海,长江、黄河从西向东横贯入海。中国东部大陆海岸带和环中国海的岛屿、海域组合的海洋区域,自古便是沿海人民生存发展的空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广袤的东海大陆架边缘浅海区域,就是沿海先民往来交通、捕捞煮盐之所,从而产生了原始海洋活动和海洋经济,诞生了海洋情结和海洋意识。自先秦开始,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就前赴后继,波澜壮阔,并伴随着国家的兴衰和对外开放的交替而呈现起伏、曲折、多变的发展轨迹。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轨迹
纵观古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漫长演变历程,从时代背景和开放特征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先秦——自发探索、自然开放时期:玉石之路,穆天子西巡;草原之路;西南丝路;杭州湾跨湖桥、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东方第一舟”和独木舟;先秦时期环东北亚“地中海”航线,支石墓等遗存,竹筏飘海;箕子朝鲜;“外越”外迁;吴太伯东渡;沿海南北航线畅通;东南沿海-澎湖、台湾-琉球群岛原始航路开通。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证据。
2、秦汉——积极开拓、全面开放时期:大一统王朝建立,东及于海的版图确立;西击匈奴,张骞凿通西域,西域都护府;丝绸外销;开辟蜀-身毒道;三仙山传说——蓬莱、瀛洲、方丈;徐福东渡;大规模海外移民;日本“汉倭奴国”金印,说明汉朝与日本朝廷开始有交聘往来;东吴拓殖台湾;南海航线开通,徐闻-中南半岛-东南亚-印支半岛航线。期间梵僧、胡僧东来;其后法显西行,陆去海回。
3、隋唐——主动开放、稳固发展时期:隋炀帝重开西域,三伐高勾丽;小野妹子来使,敕封日本;唐西击突厥,设置西域都护府,确立中亚控制权;白村江海战,确立东亚制海权;怛罗斯战役后,阻遏大食东来,隔葱岭而治;景教初传;玄奘西行取经;杜环经行大食;东征高句丽;东海直航航线开辟;日本遣唐使西来;鉴真东渡;南海航线范围扩大,延伸至印度洋、阿拉伯海,从广州到巴士拉的“通海夷道”长达1.4万公里;广州开设市舶,丝绸、瓷器外销;扬、广大食蕃坊出现。
4、两宋——海路为主、有限开放时期:契丹(辽)、西夏、吐蕃阻隔西北,女真(金)、高丽环峙东北,草原、绿洲丝路基本断绝;东南沿海口岸设市舶司,有限开放海外往来和贸易;密杭宁温泉广等市舶口岸,高丽馆;造船、航海技术提高,司南发明,南洋航线兴盛;水师力量强大,控制南洋航权;“陶瓷(香料)之路”大兴;民间海舶商团兴起,市舶之利成为朝廷财政所倚;宋朝铜钱国际化,“与四夷共用”;占城稻传入。
5、蒙元——扩大开放、海陆并盛时期:蒙古崛起漠北高原,连年西征、南征、东征,灭国数十,建立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国,一统大半个欧亚大陆,横跨欧亚大陆空前绝后;站赤制度,水陆驿站网络,“之千里者如在户庭,适万里者如出邻家”,杭州-泉州一度设“海站”;沿海市舶增加,外贸港口重心南移,泉州兴盛,上海初露头角;东西交通海陆并盛、草原绿洲丝路畅通局面;马可波罗、鄂多立克、伊本巴图塔等使节、旅行家东来西行,络绎于途;色目人-回回形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繁盛,宗教、科技、文化、艺术、物产空前交融;胡椒、香料大量进口,青花瓷风靡,外来文化走向民间市井和社会生活。
6、明清——海道为主、主动锁国时期:明初海禁;郑和七下西洋,确立南洋、西洋皇家海权;海丝发展臻于顶峰,开辟中国大航海时代;倭寇侵扰沿海,戚继光抗倭;闭关海禁;葡萄牙东来,租借澳门;郑氏民间海上崛起,挫败荷兰在台湾控制权,海上商业军事集团控制马六甲到厦门东洋海权和贸易;清康熙三下迁海令,片板不得下海;外贸限于广州一地,十三行——“天子南库”;中俄南北“茶叶之路”开通;东印度公司垄断东西方丝绸、茶叶、瓷器贸易;广州-马尼拉-拉美航线开辟,番薯、土豆、番茄、辣椒、烟草等传入;明清之际传教士东来,西洋奇技传入。
7、晚清民国——被动被迫开放、西学东渐时期:鸦片战争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外患自东南海上来,1840-1949年百年间外强入侵479次之多;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对西方列强开放;通过利益均沾,列强享有条约权利普遍均等化;港口、租界、外国人居留地;行政、司法、海关、内河航行、邮政等权利丧失,买办、洋行控制经济,半殖民地社会形成;五口通商后,东南得风气之先,西学东渐,教会学校、传教士《圣经》、医生西医学、地理地图、科学技术相随而至;政体改造实践,戊戌变法,甲午战争;民主共和思想传播,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北洋政府废除旧约、收回租界;袁世凯与日本“二十一条”;五四新文化运动;传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实践;北伐统一,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日军侵华,抗战爆发;两次现代化进程,被日本侵华战争打断。
8、新中国成立至今:分三个阶段,建国初至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动锁国、选择性开放时期(1949-1978),苏联东欧-亚非拉第三世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沿海为主,主动、逐步开放时期(1978-2013),从风从南方来,到春天的故事;港台桥头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日本、欧美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以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2015年规划出台和亚投行成立为标志,迈入海陆统筹、东西联动、南北呼应的全面对外开放转向升级新时期,重新确认陆海复合型国家地位,实现历史回归和时代复兴。
二、从成语典故看东方中国的海洋意识
1、从与海洋有关的三则神话传说说起
“精卫填海”——悲壮而凄美的神话故事,是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中国关于海洋的上古神话最著名的就是“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云:“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个神话妇孺皆知,传达出中华民族远古先民面对深不可测的汪洋大海不惧艰险、勇于挑战的英勇精神。
“精卫填海”与“愚公移山”一样,一直是中华民族面对大自然不怕困难、勇于挑战、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自古以来,面对波涛汹涌、惊涛拍岸的大海,中国人“移山造海”、“移山填海”、“覆海移山”、“衔沙填海”,拓展生存空间;有“勇立涛头”、“弯弓射江”的气魄,保护家园免受潮患;任大海“沧海横流”、“山呼海啸”、“山崩海啸”,抑或是“海沸山崩”、“海啸山崩”、“海沸山摇”,都有“排山倒海”、“挟山超海”、“移山拔海”、“移山跨海”、“逾山越海”的气概和力量,毫不畏惧,一往无前。
三仙山——虚构的仙境之地,反映出当时人们探索、认知大海时寄予的美好想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仙境。三仙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座东海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东巡访仙寻药祈求长生不老的地方,是中国东方神话的源头。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汉东方朔撰《十洲记》(全称《海内十洲记》)记载:“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三仙山虽是虚构的仙境之地,却反映出当时人们探索、认知大海而不能时寄予的美好想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仙境。
“八仙过海”——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充满浪漫、魔幻色彩的海洋意识,也是超越海洋局限、探索海洋世界的精神探索。八仙过海是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汉族民间传说,形成于元代,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至明代,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人物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则民间神话故事发挥文学想象,沟通人神与东海龙王关系,描绘东海龙宫海底世界,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古人充满浪漫、魔幻色彩的海洋意识,也是超越海洋局限、探索海洋世界的精神探索,可与同时代诞生的《西游记》相媲美。
2、中国古代关于海洋的时空意识
海洋的时间或历史意识。“百川归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滔滔不绝,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海水在“潮涨潮落”之间,演绎的是“沧海桑田”、“海桑陵谷”的历史变幻。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在时间的轨道上,大海变化无常,今日的桑田可以是明天的沧海,今日的沧海或许是昨日的桑田,这就赋予了海洋纵向的时间感、历史感;由此再联系到人,也就有了人生“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历史感,“饱经沧桑”的沧桑感。《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与宽广无涯的海洋空间意识,和丰富多样的人文内涵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海洋意识的立体空间和三维结构。
海洋的空间或地理意识。中国人先秦时就确立了“溥天率土”、“九州四海”——以陆地“九州”为中心的天下“四海”观。古人以天下为“禹迹”,设九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率土”即“溥天率土”,因此而来。而“王土”四境有海环绕,称为“四海”。《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因此而有“九州四海”指代天下或世界。后来有关“四海”泛指天下的概念,层出不穷,诸如:四海之内皆兄弟、名扬四海、四海一家、四海飘零、四海鼎沸、四海波静、四海升平、五湖四海、放诸四海而皆准,如此等等,皆为据此而衍生出来的。
再如,海内、海外、海东、东瀛、南洋、西洋——以中国为坐标以海洋为分野的世界地理分野。在以陆地为中心的天下观之下,古人对海洋和外部世界有了明确分野,形成了以中国为坐标的一系列海洋地理概念。如环绕大陆东部的海洋称为“东海”,诸如东洋大海、东海逝波、东海扬尘、东海鲸波之谓,相沿成习;南部的海洋称为“南海”,并对其中的岛礁暗沙做了方位命名,如“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奠定了中国拥有主权的历史依据。再如,以陆地为中心,以海洋为边界,把国内、国外分外“海内”“海外”,诸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无双”、“海外奇谈”等等,一直成为中国天下内外的分野。再如,以中国大陆为核心,自古就形成了一系列世界地理概念,如朝鲜半岛称“海东”“海东之国”,日本称“东瀛”,后来泛称“东洋”,都是说在中国东部东海之外的大海之中;从南海到东南亚地区,自古称为“南洋”,从马六甲以西的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地区,称为“西洋”,也都是以中国为坐标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洋是开放包容的。先秦时期,就提出了“百川归海”、“海纳百川”的思想,并为历代继承和阐发,如众川赴海、百川朝海、百川汇海、百川赴海等说法。《淮南子•汜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汉焦赣《易林•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
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隋书•音乐志中》:“天覆地载,成以四时。惟皇是则,比大于兹。群星拱极,众川赴海。万宇骏奔, 一朝咸在。” 唐杜甫《长江》诗之二:“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从江河与海洋的关系中,意识到海洋是包容的。
古人还认为,河海之间“先河后海”,积水为河、河流入海,《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而大海“不择细流”。水往低处流,“众流归海”,“江海不逆”,江河流到大海是不可逆反的。
大海不仅是包容的,而且是无限大的,“河奔海聚”,“海不波溢”,大海的水波永远不会满溢出来,海之所以这么大,就是因为汇聚接纳了无数涓涓细流。因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韧,无欲则刚”,大海成为开放、包容的象征。海之能包容,就如地之能负载,海洋和陆地合起来“海涵地负”。如宋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在“山容海纳”的无限包容中,孕育了中国人“枕山负海”、“枕山襟海”的人文地理观念和博大胸怀。
“汪洋大海”“海阔天空”——海洋是宽广的。海洋是辽阔广远的,有所谓“汪洋大海”,就是形容大水宽广无边,水势极其浩大。古人常把海洋与天空并用,形容大自然的宽广无垠。如“海阔天空”、“海阔天高”,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唐刘氏瑶《暗离别》诗:“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茫茫大海,浩瀚无际,沧海茫茫,无边无际,海洋是广阔深远、遥不可及的。最早并且最著名的专门描述海洋的作品,当属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海水浩淼,仿佛日月、星汉都在其中。后世文学作品不胜枚举,名篇佳作代不乏例,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形容大而多时,叫做“浩如烟海”、“人山人海”,当我们形容稀少珍贵时,叫做“沧海遗珠”“沧海一粟”。当我们形容难以实现、无法企及时,叫做“大海捞针”、“海中捞月”。海洋是不可限量、深不可测的,所以“海水不可斗量”,海水是难以用容器来度量的;以蠡测海、持蠡测海、瓮天蠡海、蠡测管窥、管窥蠡测,都是坐井观天、盲人摸象,以偏概全、难窥全貌,是错误而可笑的。
宽广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造船驾舟往来纵横在汪洋大海上,是人类探索海洋、驾驭海洋的必然选择;“梯山航海”,“涉海登山”,驰骋海洋就像跋山涉水一样,无所畏惧;“漂洋过海”、“远涉重洋”,更是背井离乡、离开祖国、远行出国的代名词。
海洋是如此宽广无涯,遥远、偏僻、莽荒之地,就像“天涯海角”、“海角天隅”、“山陬海澨”,遥不可及;海洋是如此“深不可测”,波涛滚滚,“波澜起伏”,捉摸不定,人们冒险涉足,就会“石沉大海”、“泥牛入海”、“珠沉沧海”那样,一去不复回,杳无音讯;海洋仿佛是危机四伏、祸福旦夕的危险之地,如同“刀山火海”一样;在很多情况下,海洋也成为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人们只能面对惊涛骇浪,“望洋兴叹”,无能为力。
3、中国人的海洋经济和人文意识
海洋的经济意识。宽广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渔盐之利自古就是沿海居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耕海牧渔”,海洋生物捕捞或渔猎,就像在土地上耕作稼穑一样;“铸山煮海”,盐铁之利从来就是国计民生之大事,《史记•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渔海樵山”,下海捕鱼与上山樵伐都是衣食生机之源。古人的“山肴海错”、“山珍海错”,到今天的“山珍海味”、“海鲜美食”,海洋是人们获取蛋白质和美食取之不竭的来源,是大海一样源源不断、滔滔不绝的人类生活资源和生产能源的无尽宝藏。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海洋是经商贸易的通道,也是生意和财富的代名词。在我国传统的堪舆、命理学说中,阴阳五行中的“水”代表财富。海洋是人类相互联系的开放的纽带,也是互通有无、自由贸易的舞台。自宋元沿海开放海外贸易,允许官民出海经商,海洋就与经商、外贸联系在一起,出海、下海成为赴海外经商贸易的同义语。最典型的近代一跃成为东方繁华商都的上海,就是元代松江青浦一个小镇发展起来的,当时就是长江口出海的港口,“上海”之本义就是下海、出海,如同“上山”、“上京”。鸦片战争后上海等沿海港口陆续开埠,成为西方列强经商贸易的据点,圈立租界、外国人居留地,设置进出口征税机关叫“海关”或“洋关”,上海滩叫做“十里洋场”,外国公司叫“洋行”,外国商品叫“洋货”,做生意赚大钱叫“发洋财”,沿海开放发达地区叫“黄金海岸”,就连强取豪夺的强盗也叫“江洋大盗”,一味崇拜外国的东西叫“崇洋媚外”,吸收外国的东西为我所用叫“洋为中用”,画家流派叫“海派”,到如今辞职经商也叫“下海”。
海洋的人文意识。海洋虽然有波涛汹涌、翻江倒海之时,也有“风平浪静”、“万里沉碧”的温柔静谧,浪花朵朵、海鸥点点、金沙碧浪、海风和煦的温馨宁静。对此,中国人寄予了无限遐想和美好愿望。无论是“河清海晏”或“河清海宴”,还是“河溓海晏”或“河溓海夷”,都是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象征;无论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对美好感情和友谊的期盼和赞颂;而“海市蜃楼”这样难得一见的海上自然景象,也成为人们心目中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纵然稍纵即逝,转瞬即无,但也在意那美好片刻。
因为海洋是那么的宽广宏大、丰富深邃,广阔而难以企及其边际,深远而无法触及到其底,所以我们常以海洋来寄托人世间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于是乎祝福时要说“福如东海”、“寿山福海”,说春光正浓时要说“春深似海”;同样,爱恨情仇都可以用大海来形容,说感情深厚时要说“情深似海”、“山盟海誓”,直到“海涸石烂”不变心;说情义深重时要说“义海恩山”、“恩山义海”,说人生苦难时可以说“苦海无边”、“苦海茫茫”,说心情苦闷时可以用“愁山闷海”、“云愁海思”,说深仇大恨时可以说“血海深仇”、“情天孽海”。由此推而广之,我们可以用海洋来形容人间许多广大深远的事物,如学习求知无止境时,说“学海无涯”、“文江学海”;官场复杂是非多时,说“宦海风波”、“宦海浮沉”,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时,说“商海风云”、“商海如战场”,当然,最高妙的是形容佛教大义的高深莫测,那就是“法海无边”了。
三、关于对外开放与海洋意识关系的几点基本认识
1、对外开放与海洋意识密切相关。人类的海洋意识来源于海洋活动,没有海上活动的实践,就没有对海洋的认识和海洋意识的诞生。人们的海洋意识的丰富和拓展,来源于海外活动的实践强度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可以说在海路为主的对外开放时代,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国际视野,没有海外交往,就没有海洋意识。
2、早期的海洋意识是相对陆地意识而言的。在古代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地为坤为母,大地是万物之本,是人类衣食之母、生存根基,土地是财富,是国土,大海只是陆地的延伸和补充,具有很深刻的陆地本位观念。漫长的农耕文明和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导致中国人对大海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就像海洋渔业经济长期只是农业经济的补充一样,叫做“耕海牧渔”、“铸山煮海”。这种“重陆轻海”的观念与“重本轻末”、“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意识是并行一致的。
3、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海洋意识基本观念的形成时期,其后都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如先秦典籍、诸子百家对海洋有诸多精辟论述。《诗经》《礼记》的“九州四海”天下地理观;《山海经》的“精卫填海”大无畏精神;《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淮南子》等的“百川归海”“海纳百川”,连孔子都曾说:“道不行,吾将乖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4、海洋意识随对外开放的陆海兴替、此消彼长大势而不断增强。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外开放的倚重不同,或陆或海,交互兴替,总体而言,先陆后海,从陆为主到海为主,历史上海陆并举只有在蒙元时期真正实现。海上丝路在明朝郑和下西洋达到顶峰,南海成为内海,其后的闭关锁国政策和有限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发展力、竞争力,淡化了海洋意识;到近代列强东来,中国海权丧失,有海无防,几乎失去了海洋国家的地位。古今中外历史经验证明,对外开放抑或闭关锁国,作为基本国策,都是统治者基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决定的,开放则强,闭关则衰。
5、对外开放尤其是宋元以后海路为主的对外开放和中外交往,不断强化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拓展了中国人的国际视野,形成基于海洋意识的世界地理观、时空观、开放观、经济观和人文观。如朝鲜半岛叫“海东”,日本叫“东瀛”,东南亚叫“南洋”,印度洋及阿拉伯海叫“西洋”;国外叫“海外”,海外各国叫“海国”;沿海边界叫“海疆”,沿海防卫叫“海防”;“闭关”叫“海禁”,贸易税关叫“海关”“洋关”,进口物品叫“洋货”,辞职经商叫“下海”;时尚新潮有外国范叫“洋气”,受外来影响的艺术流派叫“海派”;至于以海来形容广大、寄托美好的人文化的海洋意识,更是有“福海”、“苦海”、“情海”、“血海”、“孽海”、“学海”、“宦海”、“商海”、“法海”等等词汇,真可谓是海洋意识无处不在,海洋意识潜移默化,在历史变迁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浸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基因,形成中华文化独特的海洋话语体系和海洋世界观。
6、21世纪是海洋世纪,从海洋意识角度看,中国崛起、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标志之一,是要完成从大陆国家走向海洋国家的历史转型,这就需要摒弃重陆轻海或重海轻陆的片面观念,构建海陆统筹、陆海并重、东西互济、南北呼应的对外开放和国家发展新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实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最好顶层设计和伟大实践壮举,也是开启未来中国回归历史上陆海复合型世界大国伟大征程的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0/532141.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近代史-鲍志成:对外开放历史视野下的海洋意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