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
在大清朝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出了顺治、康熙两位君主,这位女性就是孝庄太后。不过在她死后,却没有立即下葬,康熙为何将她停尸37年之久,不将其下葬,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我们来看看她的“遗愿”说了啥?
传奇女子
古代封建思想严重,男尊女卑的社会传承很久。不过孝庄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她靠着聪慧的政治手腕和过人的用人才华,赢得了至高的权力,也获得了后人的尊重。史书记载:“世祖、圣祖皆以冲龄践祚,孝庄皇后,当时无建垂帘之议者。殷忧启圣,遂定中原,克底于升平。”可见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很好。孝庄一生传奇,历经三朝,精心辅佐两位皇帝,而且这两位皇帝之所以十分优秀,很大一部分源于孝庄太后的教导。
孝庄文皇后,名布木布泰,她生性简朴,不喜奢靡。在她做太后期间,辅佐顺治帝平定三藩之时,她还拿出自己的私钱,专门让人带去给士兵,以犒劳有功之士,在士兵之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望。对于百姓,她也十分垂怜,每当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她也会自掏腰包,救济那些困难的百姓,也获得了百姓的拥戴。她在做这些的时候,并不是为她自己一个人做的,而是以皇帝的名义去做。这样一番表率行为,让皇帝更加尊敬她,爱戴她,也从中学习了为帝之道。
康熙对孝庄的敬意
在康熙即位之时,很小就一直跟在祖母身边了,也学到了不少谋略手段,对这位祖母感情也日益厚重。在他的回忆里,自己的祖母总是那么慈祥,但在面对大事时,总是临危不惧,当机立断,杀伐果决,令康熙皇帝十分钦佩。康熙皇帝在继承大权以后,也时时挂念祖母,几乎每天都会派人问候祖母的饮食起居,也会把自己每天的行程报告给祖母,有时候他去外面打猎,还会把打的野味送给祖母尝一尝。
有时候康熙外出巡游,也会请祖母一同前去。有一次在巡幸五台山时,路上颠簸。遇到不好走的地方,康熙皇帝就下马,去祖母车边保护,孝心十足。在祖母生病期间,康熙皇帝更是寸步不离,日夜不眠地在旁守候,为祖母端茶奉药。他还会率领文武百官去祭坛上祈福,以保佑祖母平安无事。康熙皇帝也常常表达对祖母的敬爱之意,他曾发出感叹: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可见祖母在他心中的分量极重。
孝庄去世,为何被停灵37年
既然康熙与祖母之间的感情甚笃,为什么在孝庄死去,康熙却不肯将她下葬呢?这其中原因当然不是康熙自己做主,主要是由于孝庄在死前留下了遗言。她说自己死后,如果和丈夫皇太极葬在一处,免不了又要动土,恐怕扰乱皇陵安宁,而我心中十分挂念你们父子,不忍心离你们太远,在你父亲的陵园附近找一个地方安葬,也就死而无憾了。虽然孝庄的遗言说的委婉,但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她并不想和自己的丈夫合葬,到底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源于孝庄实际上和丈夫皇太极的感情不太好。
孝庄虽贵为顺治皇帝的生母,但在她还只是一个妃子的时候,并不是很受皇太极的宠爱,而且她的儿子也不是一开始就被指定为皇帝的。当时皇太极的后宫里有五位妃子地位较高,这5位妃子的娘家势力较好。当时的皇后是孝庄的亲姑姑。孝庄在当时作为一个妃子,也仅仅是一个西侧福晋,在这5位妃子中,位居最末。她当时的地位也不是有多高,不过在这5位妃子中,她的亲姐姐海兰珠当时最为受宠,可以说是宠冠六宫。
亲姑姑是皇后,亲姐姐最受宠,而自己在当时备受冷落,所以,虽然即使后来她靠着亲族势力把自己的儿子推上了王位,但这并不能减少她对先帝的怨恨,所以留下这样的遗言我们也能理解。
在她离世以后,康熙皇帝也根据她的遗愿暂时把灵柩安放在了清东陵,又把她曾经居住的慈宁宫的其中5间房拆了,搬建在了昌瑞山下,改了名字叫做“暂安奉殿”,把祖母的遗体暂时放在那里,但直到康熙死去,也没有想好到底该把祖母安放在何处,直到过了37年以后,雍正帝才再三考虑,决定在奉殿附近修建陵墓,历史上就称这里为“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