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唐太宗时期的太子之争,李承乾的痛苦与李泰的失败是怎样的?

大家好,说起唐太宗后期太子之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太子是古代封建王朝的皇位继承人,太子的选择对于古代封建王朝来说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所以每个有作为的帝王都会在深思熟虑后选择继承人,唐太宗也不例外。在唐高祖时期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杀死亲兄弟,逼迫父亲让出皇位,这件事对于唐太宗的影响很大,也使得唐太宗在选择太子时倾向于重建嫡长子继承制,以免再次发生骨肉相残的事件。

然而事与愿违,在唐太宗统治时期还是发生了太子之争。皇太子李承乾在位17年,行为做事表里不一,因为试图谋反而被废黜;魏王李泰深受唐太宗的喜爱,仗着宠信招揽党羽,意图推翻太子李承乾登上太子之位,最后被唐太宗放逐;嫡幼子李治被唐太宗选择成为了皇太子,最终登基称帝。然而这场废立太子的政治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唐高宗时期。我们可以走进这段历史看看唐太宗后期太子之争,见证李承乾的痛苦以及李泰的失败。

李承乾:我这痛苦的一生

李承乾,唐太宗的嫡长子,他为长孙皇后所生,又是唐太宗的第一个儿子,属于真正的嫡长子,他之所以叫做承乾,是因为出生在承乾殿。在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抢班夺权后,8岁的李承乾就被立为太子,这一举动显示唐太宗重建嫡长子继承制的决心。

李承乾年幼时十分聪慧,当时唐太宗安排李纲给李承乾讲课,李承乾尊师守礼,深受唐太宗的欣赏。在李承乾12岁时,唐太宗就让他处理政务,每次唐太宗巡游的时候,皆由李承乾监国。但是长大之后的李承乾却性情大变,他沉迷于声色享受而且十分叛逆,如同换了一个人,而这种转变和唐太宗的严格要求有关系。

探索唐太宗时期的太子之争,李承乾的痛苦与李泰的失败是怎样的?

唐太宗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君主,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系,自汉朝之后,中国的历史一直是处于分裂状态,只有西晋和隋朝曾经短暂统一天下,但是这两个王朝的寿命都很短,西晋统一天下只经过37年就分崩离析,隋朝统一天下到灭亡只经历了31年,那唐朝会成为下一个倒下的王朝吗?其实唐太宗心里也没有底,所以他才会感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也促使唐太宗励精图治,希望建设一个长久的王朝政权。

唐太宗的危机感也让他对太子李承乾严格要求,他把延续王朝的希望寄托在李承乾身上,但这给予李承乾极大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承乾也就变成了一个“双面人”,按照《旧唐书》的记载,他在上朝的时候在唐太宗面前宣扬忠孝之道,回到东宫就开始和宠臣、爱妾嬉戏。每当东宫臣子劝谏的时候,李承乾正襟危坐,摆出引咎自责的痛苦样子。甚至为了防止唐太宗知晓自己的事情,他只在暗中悄悄的寻欢作乐。但是这种阴奉阳违的行事风格也使得李承乾面对唐太宗中时心怀恐惧和紧张,他也越来越讨厌父亲的期许,变得十分痛苦。

唐太宗本人是一个严律于己的君主,他以善于纳谏著称,并且一生都在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他成为明君的一个要素,而李承乾作为太子,唐太宗也希望李承乾能够和自己一样倾听谏言,但是父子之间的血缘可以遗传,性格却难以传承。

纳谏是一项君王的美德,但对于君王本身的个人情感就是一种折磨。要知道臣子的谏言就和批评人话语差不多,许多人在生活中被别人批评两下就接受不了,转而愤怒对待别人。作为一国之君经常受到臣子的指责,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唐太宗虽然经常受到臣子的批评,但他始终能够接受别人的忠言进而改进自己。这种纳谏的方法也被唐太宗用于培养李承乾,东宫有很多唐太宗安排的谏官,然而教育效果很差。

《资治通鉴》就记载谏臣张玄素的故事,唐太宗在贞观初年想要修建洛阳行宫,张玄素上谏反对,说道:“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张玄素直接把唐太宗比作亡国之君,言辞十分激烈,但唐太宗还是选择了接受,并且赏赐张玄素赐布三百匹。此后唐太宗安排张玄素在东宫辅佐李承乾,李承乾面对张玄素的劝谏则是恼羞成怒,曾经派人暗杀张玄素使得他差点送命。

同样是面对谏臣的批评,李承乾与唐太宗不同,他体会到的是难堪和愤怒,东宫谏臣的劝谏对于李承乾来说,并不是接受批评的自我反思,而是被人揭出老底的羞辱,所以他不能忍受东宫的谏臣。甚至在此后说出:“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的狂言。

探索唐太宗时期的太子之争,李承乾的痛苦与李泰的失败是怎样的?

李承乾既不能满足唐太宗的期望,又拒绝纳谏,这使得唐太宗对李承乾十分失望。此后又发生了两件事情使得唐太宗更加失望。

在高压的生活下,李承乾逐渐对于一个娈童感兴趣,并且给娈童取名称心,李承乾的情况被唐太宗得知后,唐太宗下令杀了称心,结果李承乾跟唐太宗对着干,他给死去的称心封官,还专门修筑塑像祭祀,如此一来,唐太宗和李承乾的关系彻底毁坏。李承乾召集一些体貌特征类似突厥人的汉人,让他们和自己仿照突厥人的部落生活,李承乾乐在其中,甚至说出自己当皇帝后要给突厥部落酋长阿史那思摩当统帅的话语,堂堂大唐太子想给当时大唐统治下的突厥人当臣子,这使得唐太宗对于李承乾愈加不满。此后唐太宗逐渐放弃了李承乾,转而想要立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太子。其实唐太宗对于李承乾的不满在贞观十年(636年)就有体现,这一年唐太宗分封子弟十七人为王,除了五人因为年幼被留下之后,当时的李泰也被留在长安,此后李泰和李承乾各自发展自己的势力。

在唐太宗的默许下,李泰的势力越来越大,而李承乾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保住太子之位,李承乾先是派纥干承基刺杀李泰,但是事情未能成功。随后李承乾索性学习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他结交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人想要誓死一搏发动政变,意图从东宫攻入皇城,使得自己掌握朝政。

贞观十七年(643年),齐王李祐在齐州造反,在齐王李祐兵败之后朝廷审查逆党,结果纥干承基牵涉其中被抓,告发了李承乾意图政变的密谋,于是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李元昌被赐死,侯君集等人被斩杀。

探索唐太宗时期的太子之争,李承乾的痛苦与李泰的失败是怎样的?

李泰:我以为我已经成功

李泰此人是唐太宗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太子李承乾的同胞弟弟,本来李泰跟皇是没有关系的,但李承乾的叛逆和德行的亏欠使得唐太宗十分不满,这种不满就变成了内心中废太子的想法,这种想法很快变为了实践,那就是废立太子。而唐太宗十分喜欢李泰,并且给予李泰暗示和希望,于是就有了李泰的夺嫡之争。

贞观十年(636年)的分封中,17岁的李泰年龄偏大,却被唐太宗执意留在长安,这种行为就是唐太宗内心想法的表现。此后唐太宗又下达了一个命令,让李泰开设文学馆招揽学士。其实这里面就很有深意,唐太宗本人在唐高祖时期就设置过文学馆,并且笼络一批文人作为自己的参谋,比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这些人后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为了唐太宗登基立下汗马功劳。文学馆的开设无疑是鼓动李泰的夺嫡之心。

在贞观十二年(638年),朝廷开了一场议政会,礼部尚书王珪上奏说三品以上的官员遇到亲王不应该下马拜见,唐太宗认为公卿是在轻视自己的儿子,魏征劝谏唐太宗,他说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是国家的重要大员,下马拜见实在是不得体。然后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人生寿夭难期,万一太子不幸,安知诸王他日不为公辈之主!何得轻之!”,太子李承乾万一去世,还不是由其他的亲王当太子。虽然后面唐太宗接受了王珪和魏征的建议,但是他的这句话无疑对于李泰极具诱惑力。

而且此后唐太宗开始不断提高李泰的待遇,以此提升李泰的地位: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亲临李泰在延康坊的府邸,免去了延康坊的百姓一年的租赋,还赏赐魏王府的官员和老人。赦免延康坊所在长安县的死刑犯。贞观十五年(641年),由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唐太宗十分高兴,赏赐李泰的财物超过了李承乾,由此引起朝廷大臣的劝谏。唐太宗不断支持李泰,这使得李泰的野心膨胀,他的身边聚集了唐初功臣的后代,由此形成了一个党派,主要由柴绍之子柴令武、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杜如晦之弟杜楚客等二十多人组成。这些人为李泰夺嫡出谋划策。

探索唐太宗时期的太子之争,李承乾的痛苦与李泰的失败是怎样的?

李泰的势力急剧膨胀最后威胁到李承乾的地位,面对李泰的威逼,李承乾派刺客试图刺杀李泰,结果没有成功;派人伪装泰府典签把李泰的罪状呈给唐太宗,但是被唐太宗识破;此后李承乾谋反不成被捕后,他感慨说道:“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李承乾的话语中愤懑可想而知。

在李承乾倒台之后,李泰自认为必当太子,但李泰又面临李治受宠的情况,于是李泰为了谋求太子,他对唐太宗承诺自己当皇帝之后,一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让弟弟李治继位。但是李泰的大话很快被褚遂良说破。此后李泰又威胁李治,他对李治说汉王李元昌与你关系很好,他现在已经死了,你也要像李元昌一个下场吗?这个话后来被李治告诉唐太宗,唐太宗大怒,此后李泰被废迁往均州。

唐太宗废李泰,其中的原因就是对于兄弟相争的恐惧,没有一个父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互相残杀,而且唐太宗本人亲手制造了玄武门之变,这种骨肉相残的心理阴影一直伴随唐太宗终生,所以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们重演玄武门之变,所以唐太宗最终废了李泰,保全懦弱的李治。同时唐太宗也是向李唐皇室的后人宣布,嫡长子继承制才是正统,皇位不是阴谋夺权可以获取,避免后代皇子为夺取太子之位产生流血冲突。

另一个原因则是朝廷大臣的反对,朝廷大臣们出于对于废长立幼的反感,坚决不同意李泰担任太子,这也是唐太宗迟迟没有废了李承乾立李泰为太子的原因所在。此外李泰身边都是功臣子弟,这些功臣子弟都十分年轻,他们跟随李泰主要是想获得权力和官禄,假如李泰坐上太子之位,那么这些功臣子弟必定为了权力驱赶老臣。这使得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重臣对于李泰十分忌惮,反而对于懦弱的李治十分有好感,他们为了更好的保住权力,坚决拥护李治上位。

所以李泰的被废是唐太宗的政治考虑和元老重臣的坚决抵制造成,可能连连李泰自己都没有想到,在最接近权力顶峰的时候居然被废黜,几年的奋斗都成为泡沫,最后在郧乡县度过残生,眼睁睁地看着弟弟李治不费吹灰之力登上了帝位,这对于李泰的打击是巨大的。被贬后的第十年,即永徽三年(652年)李泰病死。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李泰的党羽房遗爱陷入谋反案,宰相长孙无忌扩大案件,大批皇族和功臣被杀或者流放。

探索唐太宗时期的太子之争,李承乾的痛苦与李泰的失败是怎样的?

一点小感慨

唐初的废立太子之争其实和唐太宗本人的原因有很大关系。在选择继承人时,唐太宗正如所有父亲一样有着望子成龙的心愿,但是这种期望给予李承乾的不是上进的动力,而是沉重的压力,这使得李承乾逐渐发生心理变化,不断反抗父亲唐太宗。唐太宗转而扶持李泰,有意立李泰为太子,然而遭到了朝廷大臣的反对,而李泰也展现了自己争权夺利的凶狠,于是唐太宗废了李泰。

其实这也是一场悲剧,正如唐太宗自己的感慨一样:“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憀”。李承乾和李元昌意图谋反,结果是李承乾被废、李元昌赐死。而接下来李泰和李治为了太子之位而相互争斗,唐太宗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最后只好立李治为太子以求避免皇家的骨肉相残。而李承乾和李泰为了太子之位各显神通,却双双败亡,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