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盛邦和:近代中国人的“东南洋”关注——魏源《海国图志》的亚洲认识

海国图志-盛邦和:近代中国人的“东南洋”关注——魏源《海国图志》的亚洲认识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海国图志-盛邦和:近代中国人的“东南洋”关注——魏源《海国图志》的亚洲认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盛邦和:近代中国人的“东南洋”关注——魏源《海国图志》的亚洲认识


魏源刊有《海国图志》,此前林则徐编有《四洲志》九万字。1841年8月林则徐与魏源会于镇江,嘱魏源以《四洲志》为底本,扩充撰述,叙外洋情况。魏源增补资料,辛勤挥笔,1843年1月3日出版《海国图志》50卷。1847年扩为60卷。1852年(咸丰二年),又辑录徐继畲《瀛环志略》及其他资料,达100卷。 1自叙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此书对西方地理、历史、政经及先进科技倾心叙论,同时记亚洲事情,尤其“东南洋”情况周详深入。 2
1、关注东南亚沿革,叙论越南、泰国、缅甸等社会特点
《海国图志》对安南、暹罗、缅甸等三国作重点介绍。安南即越南,暹罗即今泰国,缅甸名称未变。三国在“阿细亚洲南洋”,“阿细亚”即为亚细亚。“安南三国”与印度接壤,故欧罗巴人称此地为“印度外”。法国“曾遣罗比里至暹罗国,欲行教化”,遂于此地有所知晓。近日英国“得印度之地”,于安南等三国益加关心,“所说此方之事,虽不详备,较前代欧罗巴人则所得为多”。 3
魏源书中介绍缅甸都城及一般社会情况。“缅都曰阿瓦城,瓦垣而竹屋,街衢甚广,庙耀宫宏 居民三万。北极出地自二十一度五十分,偏东七十六度。道光十九年地震。安拉补腊为唐人所居大镇,国之旧居也。居民二万。兰云、马他万、巴心三城,皆海口。兰云城与印度贸易,产坚木,多运出造船,每年价银十五万两。运入者多布匹。附近城有大庙高塔,愚民随时赴之烧香拜佛,用重金镶塑木像。” 4
书中叙论三国政治:“缅甸、暹罗、安南政事大略与东方各国相同,权柄专制于王,百官不得专擅所用。律例皆合中国、印度两国之律,参酌损益而行。” 5其中对缅甸情况观察尤详。“王操全权,办事不以律,国中产业,随意夺给,有事则征饷,纳税无定则。王所乘白象,以金镶厩,嵌以宝玉,与宫无异。履花毡,食珍羞。人敬象如大臣。王户俱会同操权,有亲政大臣一位,辅政官一位,副理政事通事官一位,各部立帅。各郡置官有土司、调司,皆世袭无俸禄,故勒索为常”。 6作者对缅甸赋税田制一体观察,论其“如东方中国之法,以田地钱粮为正供,此外征收外国贸易税饷,不作正项,别贮内库”。 7
“权柄专制于王,百官不得专擅所用”、“王操全权,办事不以律,国中产业,随意夺给”、“ 世袭无俸禄,故勒索为常”,魏源用如上口吻叙说东南亚政治实情,其否定态度是明确的。在魏源看来,专制腐败、徇私枉法,欺凌百姓,“随意夺给”凡“天朝”积弊,东南亚列国同样存在。无论中原本地,无论“藩属”异乡,既当师夷之器物,亦当自觉改革,革旧求新,如此才能达抗敌“制夷”目的。
《海国图志》记越南古史说:自汉、唐、明此地屡属中国版图,列郡县,事载前史。 8明成化十七年九月,马六甲前来朝贡,其贡使言:成化五年贡使还,飘抵安南(越南)境,多被杀,余黥为奴。今安南据城地,欲吞本国。明朝廷知此情况,“乃因安南使还,敕责其王”。 9由此事例可知,长期以来,越南与中国关系乃属宗主与藩属的关系,凡越南有事,中国有权“敕责”约束。
魏源论近代以来,越南与西洋之间所发生的若干大事,其时“皆在本朝”,与中国海防关系最为密切。书中详记越南“攘夷”事迹:“雍正初,红夷兵舶由顺化港闯其都,而西都以水攻沉之。嘉庆中复由富良海口闯其东都,而东都以火攻烬之,鸷鸟将击,必敛其形,未闻御大洋横行之剧寇,徒以海口炮台为事者”,又于越南善用本国兵船战胜西洋赞不绝口。他称扬“越南之禁鸦片,与日本禁耶稣教同功”,啧啧感叹云:“咄咄岛邦,尚能令止而政行!” 10
《海国图志》说暹罗国别号“赤土”国,而缅甸为“乌士”,均以土壤异色得名。乾隆年间,缅甸(乌土国)构兵,进攻暹罗(赤土国)。暹罗郑昭克复旧基,然仅十分之六。旧地丹著、氏麻、叨涂怀三城犹为缅甸所据。暹罗请中国调停,“令乌土国割回三城”。中国回答:“前此缅酋孟驳与暹罗绍氏构兵,非新酋孟陨之事。今缅国已易姓,何得上烦中朝追索侵地”,表示缅甸构兵为该国前朝之事,至今此国已经换主异姓,中国不宜插手干预。 11
《海国图志》对缅甸历史多予瞩目。缅甸建都阿瓦,又谓之马腊麻。 12“缅都曰阿瓦城,瓦垣而竹屋,街衢甚广,庙耀宫宏,居民三万,北极出地自二十一度五十分,偏东七十六度。”又称:“阿瓦国,东界暹罗,南界旁葛刺海并印度洋,西界天竺国并旁葛刺海,北界西藏国。”缅甸(阿瓦)与两国相邻,一曰阿腊干,一曰秘古,三国争夺不休,各不相统。 13
缅甸曾兴兵攻服秘古,此后秘古约荷兰,同攻缅甸,屡战屡胜,直抵阿瓦城下。道光年,英国率印度之兵攻缅甸。缅甸陆战全恃坚锐木栅,环绕重濠,英吉利兵马亦为其所拒,然终因“纪律不严,进锐退速,以此为英军所挫”,“割阿腊干,麻尔古,达阿依,底尼色领沿海之地”,且赔款求和。 14
魏源论缅甸作战“短于野战,长于凭栅”,盛赞其“御夷”战绩:“观于缅栅之足拒夷兵,而知我之所以守” 15。《海国图志·序》感叹云:“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作为中国藩属的东南亚诸国尚能鼓勇抗敌,堂堂中土何可退让。“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写作《海国图志》既为师夷以强国,亦为强国而制夷。反对西方侵略,保卫民族利益,成为《海国图志》的思想主线。
2、瞩目“东南洋”情况,述说新加坡、马六甲等历史沿革
《海国图志》介绍东南洋大小岛屿及列国情况,篇幅浩大,达十四卷(卷五至卷十八)。书中《叙东南洋》,具长短按语近二十处,考订补正,议论风生。 16又云:亚洲南方有大海,中有大岛,“曰则意兰,即锡兰山。曰稣门答刺。曰爪哇,即葛留巴小爪哇也。曰渤泥,此渤泥为岛,可证谓大泥即渤泥之谬。曰吕宋,近台湾岛。曰马路古。《坤舆图说》作木路各,即美洛居也。更有地中海诸岛,亦属此州界内。” 17
《海国图志》介绍新嘉坡即今新加坡。 18新嘉坡一作新州府,一作星忌利坡,皆字音相近。英国开辟新嘉坡(新加坡),富庶闻于中国,已数十年,皆不知为古时何国,阅《海录》及英国海图,知即柔佛,地在满刺加(马六甲)故墟。 19
魏源引《万国地理全图集》曰:马六甲海峡之东口有新嘉坡埠。屿地不大,有高山,有溪,地气和暖,山水甚美,以胡椒、槟榔膏为特产。此地为印度绕至中国之路,西方海商由西转东,此峡为必经之处。英国公班衙于嘉庆二十三年买以开埠。
以后广开商路,不论何国船只赴市,概免税饷,遂为南海各岛贸易之中心。西国船舶,每年几百艘,运进布帛、器皿,以南洋物产易之。以道光十四年计,各西国及他国之商船四百七十二船、中国之商船二十七艘、越南四十九艘、暹罗二十四艘、芜来由七十二艘、婆罗岛一百三十八艘、西里白岛五十五艘、巴里屿六十三艘、牙瓦岛七十二艘、稣门他拉岛五百一十四艘、槟榔屿八艘、马六加六十艘。
其始居民仅百五十口,“顿增至二万余 中多唐人”。中国人为新加坡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中国船只每年几十巨舰,常驾闽粤客数百成千到此买卖耕作。所居汉人,共一万有余。居民日夕忙作,勤劳不已,住其海滨,属英人管辖。每年运进载出之货价,共计银八千九百万元。”
《海国图志》又记马六甲沿革:马六甲,古称满刺加。据《明史》,满刺加在占城南,顺风八日至龙牙门,又西行二日即至,即古“顿逊国”,唐曰“哥罗富沙”。又引《梁书·海南诸国传》说:此地主人曾不称王,亦不称国,服属暹罗,岁输金四十两为赋。” 20 明永乐元年,遣使赐以织金文绮,“宣示威德,招徕之”。马六甲遂遣使跟随入朝贡。永乐三年九月,至京师,“诏封为满刺加国王”。国王请封其山为一国之镇,“帝制碑文勒山上”。 21
永乐九年,马六甲国王率妻子、陪臣五百四十余人来朝,抵近郊。朝廷命中官有司宴劳。又入朝奉天殿,帝亲宴之,赐以财物。此后国王屡率妻子、陪臣来朝。因臣服中国,是故凡有大事,皆上表中国朝廷,请求调停与支持。马六甲曾受暹罗(泰国)进攻,中国皇帝屡敕暹罗,暹罗惧朝廷权威,奉诏罢兵。 22后佛郎机强,举兵侵夺其地,国王出奔,遣使告难。时世宗已嗣位,敕责佛郎机令还其故士,而谕暹罗国诸王救灾恤邻,迄无应者,遂为佛郎机所破。 23 “自为佛郎机所破,其风顿殊”,此前“俗淳厚,市道颇平”,而后“商舶希至 多直诣稣门答刺”。时佛郎机想遣使朝贡请封,然而使者抵达广东,中国守臣即以佛郎机“素不列王会”为理由,“羁其使以闻,诏予方物之直遣归”。 24
《海国图志》第十四卷介绍葛留巴 25沿革云:“葛留巴,昔为小爪哇,今为小新荷兰,其与下港仅隔一峡,凡西洋南洋之番船,必绕过峡中而后分赴各国,故帆樯廛市,雄甲南海,视婆罗洲之大爪哇尤繁盛。荷兰之有小爪哇犹英吉利之有东印度,凡各岛驻防之兵,均皆听号令,受节制焉其并于天方也。在明天顺,吞于荷兰也。在明万历,交哄于佛兰西、英吉利也。在嘉庆之初,天方之服之也,以回教,荷兰之蛊之也,以鸦烟,皆阴谋潜伏于无形,而夺人家国。气运所迁,机智所阈,乌乎!安所极哉。” 26
葛留巴(小爪哇)地处海上交通要冲,“与下港仅隔一峡”,沟通西、南洋,故“帆樯廛市,雄甲南海”。荷兰为海洋国家,占小爪哇而得巨大国家利益,“犹英吉利之有东印度”。
魏源书中充分阐述他的“海国”思想。一个国家切须“海洋”立国,开辟航道,争取海权,积极从事海外通商,据此致富求强。《海国图志》对新加坡及马六甲投以关注,又密切关心葛留巴沿革,因为无论新加坡、马六甲、葛留巴,都属海洋要冲、物流重地,与中国海外贸易,事关重大。魏源“海国”理念由此明晰可辨。
综述以上,通过对魏源《海国图志》的研究,知道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所见的亚洲,已不仅是一个地理的亚洲,经济、政治、文化的亚洲图像,虽其朦胧,业已呈现。《海国图志》既体现亚洲文化的自信,又揭示亚洲社会的故陋,同时书中有关“师夷制夷”、建设”海国”及贸易立国的改革思想,也成中国宝贵的思想遗产。
3、“天下一大州也,人类肇生之地,圣贤首出之乡”
《海国图志》有如下图表记亚洲情况:东南洋各国沿革图、西南洋五印度沿革图、汉魏唐西域沿革图总叙、汉西域沿革图、北魏书西域沿革图、唐西域沿革图、元代疆域图叙、元代西北疆域沿革图。又有亚细亚州各国图、亚细亚州全图、朝鲜国北界图、朝鲜国中界图、朝鲜国南界图、安南国图、东南洋沿海各国图、中南两印度国合图、东印度图、五印度国图、五印度国旧图、西域各回部图、西域押安比路治三国图、百耳西亚国图、亚拉比亚国图、土耳其国全图、南土耳其国图、亚细亚州内俄罗斯国图、日本国东界图、日本国西界图、东南洋各岛图等。
《海国图志·阿细亚洲总说》依据史籍将世界分为四洲,又称“四大地”。其中,亚齐亚(亚细亚)最大,长二万四千里,阔一万二千三百里。魏源所处时代已能精确使用经纬度表示地理方位。亚洲所处经纬度:“大地北极出地二度至七十八度。英国中线偏东自二十六至一百九十度。” 27
《海国图志·阿细亚洲总说》介绍亚洲云:“天下一大州也,人类肇生之地,圣贤首出之乡。” 28广阔大地,所容国土不啻百余,其大者首推中国。其次鞑靼,专事游牧,尊“回回”教,可称为“回回”国家。 29再有“曰印第亚,即五印度。曰莫卧尔,小白头回国。曰百儿西亚,大白头回国。曰度尔格,都鲁机回国。曰如德亚,天方默德那所属国。” 魏源勾画亚洲三大文化区域。此为中华文明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华人,主信儒教)、伊斯兰教(主信回回教)区及印度文化区域(信仰佛教与印度教)。 30
魏源又划分亚洲区域地理:东方“及太平海(太平洋)与其海隅”,有中国及所属满洲地方、日本群岛,并琉球。“中国则居其东南,其北极出地之度,南起琼州出地一十八度,北至开平等处出地四十二度,从南涉北,其得二十四度,径六千里,东西大抵略同”,对中国地理位置作精确说明。值得注意,到魏源时代,中国“居世界之中”的概念渐被动摇,“中国中心”思想渐趋消弭之势。 31
魏源记西学东渐情况云:“其(中国)距大西洋路几九万,开辟未始相通,但海外传闻,尊称之为大知纳。近百年以来,西舶往来贸迁,始辟其途,兼以历算之士,得历中华,广闻见,旷然远览”。 32
《海国图志·原叙》有以下说明:“夷教夷烟,毋能入界,
嗟我属藩,尚堪敌忾,志《东南洋海岸各国第三》。吕宋爪哇,屿埒日本,或噬或駾,前车不远,志《东南洋各岛第四》。教阅三更,地割五竺,鹊巢鸠居,为震旦毒,述《西南洋五印度第五》。” 33
亚洲东南有大海,海中岛屿星罗棋布,又有沿岸国家,“谓芜来由列邦,暹罗、安南、老挝、缅甸”等。亚洲西南有印度洋,又有列国如印度等。
亚洲西方有西域列国与土耳其等国,此为人类始祖诞生之地,又为世界数大宗教发源之地,“道理术法与教门,一皆由亚齐亚(亚细亚)出,故亘古至今视为重地。”再往西行,可见欧洲大陆及地中海,隔地中海远望则有非洲。 34
亚洲北方有“俄罗斯藩属国”及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西伯利则坐落于亚洲。从俄罗斯往北是“北冰海”,即现在的北冰洋。亚洲中部有蒙古各部,其为广阔绵延的草原与沙漠,再有中国西藏与新疆。 35
4、所据史料的丰富
《海国图志》,尤其是1852年出版的百卷本,其所征引几乎囊括当时所有汉文出版的外国史地报刊书籍,此所谓“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择其要者有:玛吉士:《地理备考》、马礼逊:《外国史略》、韦理哲:《地球图说》、高理文(裨治文):《美里哥(美国)志略》、郭实腊(郭士立):《万国地理全图集》、《贸易通志》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培瑞(麦嘉缔):《平安通书》等。 36魏源称自己的书,“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
魏源在《海国图志·原叙》中说: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 37
魏源述中国西洋舆地学由来:“谭西洋舆地者,始于明万历中泰西人利马窦之《坤舆图说》,艾儒略之《职方外纪》。初入中国,人多谓邹衍之谈天。及国朝而粤东互市大开,华梵通译,多以汉字刊成图说。其在京师钦天监供职者,则有南怀仁、蒋友仁之《地球全图》。在粤东译出者,则有钞本之《四洲志》、《外国史略》,刊本之《万国图书集》、《平安通书》、《每月统纪传》,烂若星罗,了如指掌,始知不披海图海志,不知宇宙之大,南北极上下之浑圆也。” 38
《海国图志·后叙》说:“近惟得布路国(葡萄牙)人玛吉士之《地理备考》,与美里哥国(美国)人高理文之《合省国志》,皆以彼国文人,留心邱索,纲举目张。而《地理备考》之《欧罗巴洲总记》上、下二篇,尤为雄伟,直可扩万古之心胸。” 39作者对玛吉士的尤予重视,“玛吉士之《天文地球合论》,与夫近日水战火攻船械之图,均附于后,以资博识,备利用。” 40
魏源通览与世界史地有关论著,也指出其缺点:“惟是诸志多出洋商,或详于岛岸土产之繁,埠市货船之数,天时寒暑之节,而各国沿革之始末,建置之永促,能以各国史书志富媪山川,纵横九万里,上下数千年者,惜乎未之闻焉。” 41
1徐继畲编撰的《瀛环志略》于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撰为十卷,刊印问世。晚清世界历史地理名著,在近代史上堪与魏源《海国图志》齐名。体现近代先进中国人于世界地理、政经社会的了解。
2 《海国图志》问世之前,姚莹刊《康輶纪行》(1845年),由作者日记杂录组成,系中国西南考察记录,叙及中国与英俄及印度关系,记印度、 尼泊尔 、 锡金 等国与地区情况。
3魏源:《海国图志》卷10,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53页。
4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61页。
5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54页。
6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61页。
7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54页。
8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54页。
9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33页。
10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59页。
11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58页。
12阿瓦, 缅甸古城,1364年建城,曾为阿瓦王朝与雍笈牙王朝等古都, 位于伊洛瓦底江左岸,密埃河汇入处。
13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53页。
14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54页。
15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67页。
16如刘禺生《世载堂杂忆》云:“道咸间西北史地学盛时,魏默深源另树一帜,为东南海疆成《海国图志》一书”,谈辽金元史地者有张穆,论东南、西南海史地者有魏默生。(刘禺生:《世载堂杂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页。)
17魏源:《海国图志上·阿细亚洲总说》,《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48页。
1819世纪初期,英国积极与中国贸易,需有供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此与荷兰人竞争。莱佛士于1819年1月29日在新加坡河口登陆。新加坡最初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1824年,新加坡被殖民地位确立。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32年,为海峡殖民地政府所在地。1867年正式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梁启超《中国殖民伟人传》云:有广东嘉应州人叶来,嘉庆间流寓马来半岛之新加坡。马来半岛即《梁书·南夷传》所称顿逊。半岛南端为柔佛国,有港曰新嘉坡。华人自唐以来已侨寓其地。有唐人(华人)坟墓碑记梁朝年号及宋代咸淳,乃其证也。英人以赀购新嘉坡于柔佛,在嘉庆二十四年(按:来佛士之取新嘉坡系在1819年)其在南洋海峡占势力至此始。
18自明代始,以此称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人,原为法兰克(Frank)一词的误读。法兰克为日耳曼族一部落集团,伊斯兰信者与之接触﹐以此名广指欧洲人,后传中国。
19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49页。
20梁启超《中国殖民伟人传》云:有广东嘉应州人叶来,嘉庆间流寓马来半岛之新加坡。马来半岛即《梁书·南夷传》所称顿逊。半岛南端为柔佛国,有港曰新嘉坡。华人自唐以来已侨寓其地。有唐人(华人)坟墓碑记梁朝年号及宋代咸淳,乃其证也。英人以赀购新嘉坡于柔佛,在嘉庆二十四年(按:来佛士之取新嘉坡系在1819年)其在南洋海峡占势力至此始。
21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32页。
22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33页。
23明朝以后称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为法兰克(Frank)一词误读。法兰克为日耳曼族一部落集团,伊斯兰信者与之接触﹐以此名广指欧洲人,后传中国。这里说的是葡萄牙。
24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33页。
25葛留巴所属岛,为今印度尼西亚之巴厘岛。
26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558页。
27英国中线,通过英国格林威治的子午线,东西经度的零度起点。
28魏源:《海国图志上?阿细亚洲总说》,《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48页。
29魏源书中列多国名,于今名称如下:
东南洋,指今亚洲东南部各国。
西南洋,即今南亚和西亚各国。
大小西洋 北洋 外大西洋
大西洋,指欧洲各国。
小西洋,指非洲各国。
北洋,指俄国和北欧各国。
外大西洋,指南、北美洲各国。
布路国,今之葡萄牙。
孛露国,今之秘鲁。
都鲁机,今之土耳其。
葛留巴,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古里、琐里,皆明时东南亚岛国
柯枝、榜葛刺,明代印度古国名,榜葛刺又名明呀喇。
满刺加,明代马来半岛国家,首府于今马来西亚之马六甲。
渤泥,今加里曼丹岛,又称婆罗洲,渤泥音译。
大泥,今泰国南部一古国。
亚齐,明代苏门答腊岛一小国
柔佛、东西竺岛、宾童龙,皆明代东南亚地名。
佛国、天竺、舍卫,印度古名
吕宋,今西班牙。
佛郎机,明清时中国人对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称呼,泛指西洋,有时也指法国。
那多理亚,即安纳托里亚,土耳其国亚洲部分。
福岛,今大西洋加那利群岛。
亚尼俺峡,即可今白令海峡。
鞑而靼,蒙古及其周边游牧民族。
莫卧儿,创立于阿富汗的一个伊斯兰国家,势力曾至印度大部。
百儿西亚,也叫波斯,今之伊朗
度尔格,又称都鲁机,今之土耳其。
如德亚,古代犹太人聚居地,今巴勒斯坦。
则意兰,今斯里兰卡,也称锡兰。
马路古,今印尼马鲁古群岛,也作称木路各、美洛居。
大知纳,古代印度尊称中国。
芜来由,今之马来亚,当地土著也以此自称,又称巫来。
亚剌百 ,今之阿拉伯。
西百利 ,今俄罗斯之西伯利亚。
(参考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0魏源:《海国图志上·阿细亚洲总说》,《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48页。
31魏源:《海国图志上·阿细亚洲总说》,《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48页。
32魏源:《海国图志上·阿细亚洲总说》,《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49页。
33《海国图志·原叙》,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34魏源:《海国图志上·阿细亚洲总说》,《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49页。
35魏源:《海国图志上·阿细亚洲总说》,《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49页。
36 以上著述作者,除玛吉士外其余皆为西方传教士。
37《海国图志·原叙》,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38《海国图志·后叙》,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39《海国图志·后叙》,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40《海国图志·后叙》,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41 魏源:《海国图志·后叙》,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0/534345.html

以上是关于海国图志-盛邦和:近代中国人的“东南洋”关注——魏源《海国图志》的亚洲认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