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儒家、道家与哲学三者之间有何关联性?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东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每个时代、每个地区可能对文化的研究都不同。拿哲学来说,在中国的发展就远不如古希腊受到重视。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古代的那些文人们,整日都在研究着如何报效国家,从而没有其他的精力去研究理论知识。

但说受冷淡也不完全是这样,曾经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欢迎的,只不过大家的本质目的并不单纯,大多数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汉朝时期,儒家、道家与哲学三者之间有何关联性?

当时的周天子权力逐渐下降,宗法制一次次受到威胁,所以中国的政局被迫进入了动荡的时代。

但有一个好处,就是给了那些贫寒子弟以及庶人翻身的机会,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吸引到统治者的注意,从而登上政治舞台。

可是这个时期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身份的卑微导致他们不愿意在自己的思想中掺杂过多的政治因素,所以大部分人采用的都是托物言志的办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哲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大家纷纷采用哲学思想解读自己的政治思想,导致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具有突出的个人特色。

也因此引发了各个学者之间的交流于争论,又从另一方面促进着哲学的发展。可这种氛围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戛然而止了。

是因为秦始皇让法家占据了主流位置,而法家对于哲学的研究少之又少,后来儒学又开始崛起,并且对除此之外的思想进行了压制,所以哲学问题的讨论变得更加衰败。

汉朝时期,儒家、道家与哲学三者之间有何关联性?

一、儒学思想得到发展,但很多人的修养还远远不够

1.儒学受到重用,对其他理论有一定打击

汉朝中期,国家实力逐渐加强,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文人数量也随之增加,在大家的心里,文化有了一定的地位。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哲学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最好机会,但是无奈儒学又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董仲舒的思想之下,哲学生存的可能性再次受到扼杀。

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学说,解释了君权神授的含义,受到了汉武帝的表扬,因此儒学逐渐发展成为指导思想,对其他理论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其中就包括了哲学。

2.学者没有足够空间学习,了解不到位

若是从确定儒家思想为主导之后,涌现出一批讨论的热潮,那么也许哲学还有发展的可能性,但是事实却是汉朝政府并没有真正对儒学有研究。

只是将其作为治理工具,并且从当时的发展来看,那些所谓的儒学家,只需要简单理解五经之一,就能够担任相关工作的职位。

并且政府对经文会给出固定的解读方法,所以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大家的思考空间,这样一来,连本职文化都不理解,何谈挖掘哲学呢?

汉朝时期,儒家、道家与哲学三者之间有何关联性?

二、道教文化在后期隐隐复兴,为哲学提供契机

1.道教文化最初的辉煌

汉朝初期,面对经济与人口的多方面没落,刘邦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与当时的道教无为而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最初道教的影响地位也是很大的。

并且窦太后也是道教的忠实信徒,所以当初道教确实有过辉煌,包括后来汉武帝继位提出改变政治方向的时候,她曾经也极力劝阻,但后来去世之后,自然就按照汉武帝的想法发展下去了。

2.汉武帝晚年的行为促进道教发展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儒学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家内的其他思想理论好像退出了历史舞台一样,直到后来汉武帝年老之后。

他开始极力追求所谓的长生不老,这种狂烈的追求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道教的兴起,于是道教在此之后慢慢进行着复兴之路。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大家才会在后来提及道家的时候多了一种巫术的概念,但是完全忽略了蕴含的哲学思想。

汉朝时期,儒家、道家与哲学三者之间有何关联性?

3.古文经学与党锢之祸为哲学找到复兴契机

东汉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作为与权谋之术相关的一部著作,却被大家忘记了其中隐藏的思想价值。

不过好在包括道教相关的其他流派再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党锢之祸爆发,学者们被迫暂停了政治工作,因此视线不得不进行转移,开始研究生命的价值,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儒学、道教和哲学三者之间其实一直都有着相互之间的关联,对我们来说,历史在不断的发展,各个朝代的文化在不断变化。

而无论那种思想的发展,历史契机和统治者选择非常重要。这也是统治者用于统治人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历史上才会有这么多多元的思想争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