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洪仁玕与太平天国的文风改革

文风-洪仁玕与太平天国的文风改革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风-洪仁玕与太平天国的文风改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洪仁玕与太平天国的文风改革

洪仁玕与太平天国的文风改革
作者:宫明
太平天国很注意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量用以教育战士、教育群众的文字宣传材料。这些文件,不但内容上充满了反封建主义的革命精神,文字上也一反封建文人腐朽玕败的陈规陋习,形成了一种新鲜的、生动活泼的革命文风。而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最积极、最自觉地主张进行文风改革的,是在后期主持天朝日常军政事务的干王洪仁玕。
洪仁玕反复强调改革文风的必要性,并且首次把文风问题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提了出来。在他亲撰的《资政新编》中,他把“不务实学,专事浮文”“文士之短简长篇,无非空言假话:下僚之禀帖面陈,俱是谗谄赞誉”作为清王朝封建政治的重要弊害加以抨击。一八六一年春,洪仁玕专门发布了一道整顿文风的命令,“玕谕合朝内外官员书士人等一体知悉”。其中说:“照得文以纪实,浮文在所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况现当开国之际,一应奏章文谕,尤属政治所关,更当朴实晓,不得稍有激刺、挑唆、反间,故令人惊奇危惧之笔。”这样,洪仁玕便把文风的改革,提到“扫除妖习”亦即反对封建主义的旧传统、“施行正道”亦即发扬农民革命的新精神的高度,要求人们认真对待。
洪仁玕着重揭露了封建旧文风的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假话”或曰“巧言”。这种文字,无中生有,信口雌黄,混淆是非,掩盖真相,起着很坏的作用。洪仁玕在一篇题为《论道德才智》的百余字的短文中,曾经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他说,如果请一个“不忠不孝之人”,让他写一篇“忠孝”的文章,他照样可以写得慷慨激昂,“亦甚节烈”。但是,这种言不由衷、“抛离实事”的假话,“究何补于道德才智乎?”那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在更多的情况下,这种假话,非徒无益,而且有害。就在洪仁玕发布的那个整顿文风的命令中,指出:一些文墨之士,“舞文弄笔,一语也而抑扬其词,则低昂远判;一事也而参差其说,则曲直难分。倘或听之不聪,即将玕误非浅”。因此,这种不正的文风,自然要严格禁止。
一是“空言”或曰“浮文”。这种文字,装模作样,陈词滥调,夸夸其谈,言之无物 对于革命的宣传或者文书往还,也是有百弊而无一利。洪仁玕在《谕天下读书士子》一文中,曾说:“本军师所到之处,禁止焚屋焚书,意欲寻求经济之方策。无如所见多是吟花咏柳之句,六代故习,空言无补,与其读之而令人拘文玕义。不如不读尤有善法焉。”这样的感慨,他发过不止一次。他一看到“吟花咏柳”的“空言”,“徒事清谈”的八股,就觉得“与怀肠相悖”。在他看来,这类东西。不如不读更好一些。
和上面两类大体相似而略有不同的,还有一种所谓“大话”,也在洪仁玕的反对之列。他曾作诗讥刺说:“诗家多大话。读者喜荒唐:花柳轻浮句,偏私浅嫩肠。”这种“大话”,大概是指那些虚夸矫饰之词,实际上,它即是“巧言”,也属“浮文”,两者之害兼而有之了。
针对上面的时弊,洪仁玕提出了“弃伪从真,去浮存实”的改革文风的方针。“弃伪从真”。就是要实事求是,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洪仁玕转述了洪秀全下的诏旨:“要实叙其事,从某年月日而来,从何地何人证据,一一叙明,语语确凿,不得一词娇艳,毋庸半字虚浮。”就是说,写文章。要从事实出发,有根有据,不能添枝加叶,更不能凭空捏造。这个思想,洪仁玕是十分鲜明的。他在《资政新编》中曾建议设立新闻馆,也特别强调新闻“只须实写。勿着一字浮文”:并且提出,如有伪造新闻的,轻则罚,重则罪。可见他对禁止假话是何等的认真。“去浮存实”,就是要朴实无华,使文章生动明白。洪仁玕在整顿文风的命令中,就明确提出“嗣后本章禀奏以及文移书启,总须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这个要求,对于戒除华而不实的空言浮文,实在是一张最好的药方。
洪仁玕不仅对大家提出这些要求,而且身体力行,带头实践。干王府的吏部左编修汪吉人等,在为洪仁玕诗文汇编的《军次实录》一书所作的序文中,特别称赞“此书语皆确实,义皆切实,理皆真实”,“文浅意深,语近指远”,确非溢美之词。这足以说明,作为在太平天国竭力推行文风改革的洪仁玕本人,是努力地贯彻了自己的主张的。在文风问题上,洪仁玕的这种勇于革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可以借鉴之处吧。
(文章来源:《文汇报》1979年3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1/544322.html

以上是关于文风-洪仁玕与太平天国的文风改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