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的时候,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封建王朝中国力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1820年,大清的领土面积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虽说到了晚晴的时候,各种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失去了大量的领土。不过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中国所剩余的领土仍然达到1100多万平方公里,保留了83%的领土,成为了历代政权更迭之最。那么为何清朝灭亡的时候还能保留住这么多领土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清朝特殊的“一国多制”政治制度
众所周知,清朝是东北少数民族女真族入关统一了中国这辽阔土地的,以少御多,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划分出了很多不同的行政体系。就比如说内部地区,采取的是传统的汉人行省来进行划分。在关外东北龙兴之地则设为盛京将军进行管辖。另外其他偏远地区,比如说西域、黑龙江等等,也是设为将军辖区,总计五个。还有西藏、青海等这些特殊的地区则设置为办事大臣辖区,就比如说西藏的驻藏大臣。
这样的制度能够让大清政府收放自如,不同的地方采取不同的政策,充分保证了少数民族地区王公大臣的独立自主权,能够让这些少数民族和当地民能够真真切切的愿意追随大清政府,永保荣华富贵。在大清境内,想要闹独立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这成功的让清朝军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包围边疆地区,不必疲于奔命的去镇压叛乱。
2、享国时间很长,民族认同感极高
自从1944年满清入关开始一直到1912年溥仪退位,享国268年。在这几乎3个世纪的统治中,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不断增强,逐渐根深蒂固,国内大多数地区的老百姓都已经认为彼此是一个国家中的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导致了晚晴列强在分割土地的时候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妥协的。但是遭到列强侵占的时候,人民却是做出了最大的反抗,谁也不想将自己的领土拱手让人。而这些从西藏人民抗击英国和广西人民抗击法国的历史事件中就能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也正是这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才使得清朝还保留着坚守自己家园的原则。
3、列强利益冲突层数不穷,难以一家独大
自古以来,中国就地大物博,人口非常多,吸引了不少的列强国想要到中国挖宝藏。当初的德意志、沙俄、英国、美国、日本、法兰西等等都在中国的领土上大显身手,都想争做中国的债主。各种抢夺矿产权和道路权,争先恐后的在中国开厂,在各大城市划分势力范围,这些种种手段让中国人民是疲惫不堪。
但是这样的竞争和瓜分却也使得列强国之间矛盾重重,利益冲突明显,甚至上升成为了不同国家的之间的矛盾。不论是哪个国家想要宰割中国的话,那必定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强制反对,随意他们所需要的是一个相对较完整的大清国,然后慢慢放大清国的血,使得利益最大化。
4、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
虽然说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所学到的袁世凯多半是比较负面的,但是对于逼清帝退位这件事,不得不说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这一决定避免了中国因为革命而可能爆发的大规模内战。一旦内战爆发,那么中国势必要面临着四分五裂的局面。若是没有任何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的话,那么所有的列强都将会推选自己为代言人。而这些代理人之间的战争结果就是如今的叙利亚、乌克兰或是利比亚。要知道,一旦名义上分裂了,那么想要收回故土的话,那将是难上加难的一件事。
5、北洋政府提出的五族共和
北洋政府的国旗所采用的是5色旗,这旗帜上的5个颜色分别代表的就是汉族、蛮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意为五族共和。如今所有人都知道中国大多数人口为汉族,总计56个民族,那为何就单单只是这5族共和呢?其实这里面有着北洋政府莫大的政治智慧,同时也是保证清帝退位后中国不会分裂的关键。
收先从法理上来看,这所谓的五族共和强调了五族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并且都认可统一国家,缓和了当时为了革命,火药味浓烈的民族矛盾,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其次,这五个民族分别是新疆地区、西藏地区、蒙古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和内部地区的人口主要组成,给予政治地位,稳住了这五族就等于稳住了新疆、蒙古、西藏、东北地区。只要他们不乱,承认中央政府,那么中国的大局就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