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兵制直接继承了西汉兵制,其军事领导体制和军队编制体制与西汉基本相同,但也有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突出地表现在罢兵政策的实行和募兵制的兴起。
公元25年,刘秀即位,建立东汉王朝。刘秀鉴于长期战乱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决定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实行罢兵。罢兵的重点是郡国兵。从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到建武二十三年,五次罢省郡国兵。建武六年,罢郡国都尉,都尉原来执掌的权力并入太守,并且取消郡国兵每年秋后的军事演习。这一措施使郡守从此掌握了军政大权。建武七年,“罢天下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及军假吏,尽还民伍,唯更践如故”(陈傅良《历代兵制》)。这一改革,把郡国兵基本上取消了,原来在郡县服兵役一年的制度也从此取消。建武九年(公元33年),省关都尉(秦汉时期在险要之处设关置兵把守,领兵者称关都尉)。关都尉的省撤,等于把关的编制缩小。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罢左、右将军。建武二十三年,罢边郡的亭侯吏卒。罢兵政策的实行在东汉初年对恢复社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出现了“兵革即息,天下少事”(《后汉书·光武帝纪》)的局面。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罢省郡国兵,使东汉的国防力量大为削弱,而且造成整个社会的和平麻痹思想。罢兵的消极后果在短期内还表现不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消极影响就日益明显。
首先,郡国兵罢省过多,一遇边郡和内地郡县发生动乱,往往措手不及,事到临头才增兵置将,派中央军前往征战。但由于士兵多是招募而来,未经训练,而且忘战日久,所以往往失败。刘秀似乎也对此有所认识,往往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罢省过多,又临时增补。汉明帝时,开始逐渐恢复州郡兵。章帝时,继续加强对州郡兵的训练,使士兵素质有所提高。但罢兵的消极影响并未完全消除。相反,由于统治者废置无常,还导致了兵制的混乱。
其次,罢兵过程中形成的郡守独掌本郡军事大权的情况,助长了郡守的割据野心。刘秀统治时期,郡县地方兵不多,郡守还无力割据。东汉后期,社会开始动荡,郡守自行募兵,势力坐大,终于形成割据局面。东汉不是亡于农民起义,而是亡于军阀。东汉末年兴兵作乱、割据一方的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吕布、刘焉等人都是由郡守、刺史发展起来的就是证明。其祸始不能不追溯到刘秀这一政策。
(2)募兵制的全面推行
刘秀罢兵以后,遇到边境或内地有事,中央兵不足以应付,只得临时征集。但由于取消都试,征集来的士兵未经训练,战斗力很低,所以只好转而依靠募兵。募兵规模越来越大,中央军均由招募而成,地方郡县保留的少数军队也由招募而成。最后,募兵制取代了秦汉以来的征兵制成为东汉最主要的兵役制度。
东汉募兵制的招募对象主要是农民、商贾和少数民族。招募的办法有以下两种:
一是募以财物。招募士兵往往是临时遇到非常军情,所以必须用钱财加以诱惑。刘秀起兵时,任光向他建议募兵,任光说:“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后汉书·任光传》)东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招募士兵戍陇右,每人给钱三万,应募者都是冲着财物而来。不仅如此,东汉统治者还纵容士兵劫掠财物,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当兵。
二是免除赋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孙策就曾以“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三国志》卷四《孙策列传》注引《江表传》)为条件,募得士兵万余人。
募兵制的盛行给东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首先,募兵制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衰弱。由于挑选不严,应募者未经军事训练,素质不高,加上一旦应募入伍便终身从军,成为职业兵,导致疲老衰弱之兵充斥部队,使战斗力下降。其次,募兵制给地方豪强和官吏造成武装割据局面提供了便利条件。东汉初年,地方郡守和刺史还拥兵不多,后来随着募兵制的发展,他们乘机四处募兵,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很快形成割据的趋势。特别是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社会混乱,流民遍野,地主豪强纷纷拥兵割据,各州郡长官也极力扩充军队,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东汉也因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