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唐天祐四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吴越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
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向后梁称臣,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钱镠一面向中朝称臣,一面则自为朝廷。
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原王朝的年号。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朝皇帝。
吴越的开国君主钱镠(Liú)在唐乾符年间为石镜将董昌的部校,后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剿灭地方叛臣的过程中,经过两次杭越之战占有了两浙之地,维护大唐一统。
中和二年(882年),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与董昌矛盾激化,刘汉宏命其弟刘汉宥与都虞候辛约进驻西陵(今浙江萧山西北),欲吞并杭州。钱镠率八都兵渡过钱塘江,偷袭刘汉宥,大破其部。
光启二年(886年),董昌命钱镠进攻越州,表示自己占据浙东后会将杭州授于钱镠。钱镠遂率军出平水,开山路五百里,直趋曹娥埭(今绍兴东南约四十余里),收降浙东将领鲍君福。他屡破浙东军,进屯丰山,而后攻破越州。董昌占据浙东,遂自称“知浙东军府事”,移镇越州,将杭州让于钱镠。
唐景福二年(893年),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乾宁二年(895年),董昌在越州自立为帝,建立大越罗平国,改元顺天。同年五月,唐昭宗削除董昌官爵,又封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令其讨伐董昌。遂灭董昌,得越州。
乾宁四年(897年)钱镠前往越州,而后返回杭州,以越州为“东府”。从此,钱镠基本控制了两浙,正式形成割据势力。
钱镠在平定了两浙内部的敌对势力后,基本停止了大规模的征讨。但由于三面受敌,仍经历了多次边境保卫战,主要对手就是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封钱镠为越王。天佑元年(904年),钱镠上表朝廷,求封吴越王,却被朝廷拒绝,后因朱温斡旋,被改封为吴王。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并封钱镠为吴越王,兼任淮南节度使。钱镠不听属下官员“拒梁命”的建议,接受了梁朝册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钱氏王朝,占据了两浙十三州,成为江浙一带颇有实力的割据者。钱镠领浙江西道、浙江东道两道节度使,设西府杭州、东府越州为道治,定都杭州。由于吴越一隅偏安东南,吴越始终尊奉中原为正朔,梁朝封钱镠为吴越王、诸道兵马都元帅。
龙德元年(921年),钱镠又获赐殊礼,可“诏书不名”。此时,前蜀、南吴、南汉、闽等地统治者先后建国称帝,群臣都劝钱镠据吴越称帝,钱镠拒绝。
龙德三年(923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王,正式建立吴越。他改府署为朝廷,设置丞相、侍郎等百官,一切礼制皆按照皇帝的规格。不久,晋王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改元同光。钱镠又遣使进贡,并求取玉册。后唐郭崇韬等大臣都极力反对,认为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玉册。但李存勖最终还是赐予钱镠玉册、金印。新罗、渤海国等海外诸国皆接受钱镠册封,尊其为君长。
同光四年(926年),李存勖在兵变中遇害,李嗣源即位。中原局势混乱,中原朝廷诏命难以到达吴越。钱镠遂改元宝正。关于钱镠改元一事,因后人尊奉中原正朔,对此颇有讳言。而洪迈所著《容斋四笔》则称,钱镠在宝正年号之前,还曾改元天宝、宝大。
长兴二年(931年),李嗣源重新任命钱镠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并命监门上将军张篯前往杭州谕旨。长兴三年(932年),钱镠去世,终年八十一岁,后唐朝廷赐谥号武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