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 靖难之役结束后建文帝为何下落不明?

靖难之役又被人们称为靖难之变,这场战役发生在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是属于明朝政治统治阶级内部一场关于争夺地位的战争当时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又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所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不久,就实施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子为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藩王,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朱元璋曾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从全国来看,这些封藩主要有两类:一是腹里,二是边塞要地。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

  明朝初年,每一个藩王除食粮万石以外,还有军事指挥权。藩王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万人。九位塞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北平的皇四子燕王朱棣拥兵10万,大宁的皇十七子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将练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蒙元残余势力的军队,尤被明太祖重视,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朱棣,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 。

  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时任平遥县训导的叶伯巨就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反而将其下狱囚死。

  在分封之中,朱元璋曾规定凡受封诸王必须离开京城,到封地就藩。不允许各亲王之间相互往来,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一王离京,另一王才可启程。朱元璋此举的目的在于避免诸王相互串联,与中央相对抗。所以,诸王就藩,可以说是"生离死别"。但朱元璋的用心良苦,却未能收到预期的后果。  明太祖朱元璋不仅分封诸子为藩王,而且在其成法中有一条是关于"靖难"的。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 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后来的朱棣即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 。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

  这其中,"靖难"的意思:"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不过太祖的成法里面还有一条就是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所以这不过是朱棣想要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而已。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 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结束。战争虽结束,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发展。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又有一说建文帝逃至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