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下落
明建文帝即位之后不久,燕王朱棣就起兵叛乱夺取了皇位,此次叛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燕王攻入南京之时,皇宫内已然是一片汪洋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民间流传的建文帝已经出逃的传闻越来越多,明成祖朱棣对建文帝下落情况心悸不已。几百年过去了,建文帝下落仍旧是一个迷。
建文帝画像
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有人称建文帝乘舟去了南洋,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岛屿中过着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也有人考证,建文帝去了泉州的开元寺避难,最终出海隐居苏门答腊岛东海岛。然而这些传言都没有真凭实据,仅仅靠人们的猜想继而流传下来。
据说明成祖朱棣非常担心朱允炆卷土重来,害怕他正在招兵买马,准备兴兵。他特地派郑和下西洋,目的不仅仅是宣扬国威,还有寻找朱允炆。在郑和的船队里,有一部分人是专门负责侦查的,但是否是为了侦查建文帝下落便不得而知了。
另有说法称建文帝并没有死,而是去了寺庙里做了和尚。据说当时燕王围城,突然一太监拿出密匣给建文帝,里头有封信,建文帝一看便知原来太祖皇帝早就料到今天的局面,于是告知自己剃发为僧,保全性命。
建文帝在位多少年
建文帝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身份极其特殊,正是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建文帝的帝位坐的并不稳当,登基后的建文帝不久便被改下了皇帝之位,那么建文帝在位多少年?建文帝在位期间曾经有何建树?建文帝为何不能继续在位呢?他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离开皇位的呢?
建文帝图像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间为公元1398年6月,离开皇位时间是公元1402年7月。为何用离开皇位而非退位或者薨逝呢?这与建文帝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
建文帝作为第二位皇帝,他一改明太祖的严酷的理政治战略,在国家政治上施行仁政,以儒家思想为治政的主导思想,废除了明太祖颁布的过于严酷的刑罚七十有三条,并且减免了地方的税赋,让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但也是过于推崇儒家思想,建文帝在国家治理之上反而显得有些停滞不前,犹豫不决。
正是建文帝的软弱,导致了他的悲剧下场。建文帝成为明朝第一位被藩王赶下台的君王,堂堂的国军之力量居然无法抵抗住小小地方藩王的散兵游勇。一场大火后,建文帝生死未明,永乐帝朱棣登基居然不承认建文帝的存在,对外宣告是从明太祖处接任的皇位。
这也是为什么不能用薨逝或者退位形容建文帝,而只能用离开皇位来形容建文帝的原因。
建文帝后代
如今有个关于建文帝后代的说法,说是让姓人也许是建文帝的后人。靖难之变后,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明成祖朱棣派人四处查找建文帝的下落,然而一无所获。建文帝是自焚身亡还是流亡到异地出家为僧,这些都有待考证。
建文帝画像
关于建文帝后代的问题,据金陵晚报的报道,日前八十多岁高龄的让庆光老人带着一本家谱告诉记者,称建文帝当时并没有死于火场,而是逃出南京之后,假扮僧侣,改姓名为让銮。并且世代繁衍,而让庆光自己就是建文帝的十五代孙。让銮在游历大川山水之时,题词作画,意图向世人证明自己是建文帝,死后便葬于武昌洪山。而这些事迹在《让氏家谱》中有所记载。
那为什么建文帝要改姓为让呢?让庆光解释说,建文帝自己认为他把皇位让位于朱棣,所以改姓为让。为了能够让世人相信自己是建文帝后代,让庆光举例说自己在武昌出生,建文帝的墓葬就在宝通寺旁,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动荡,这座墓已经寻觅不到了。让庆光的舅舅曾经作了一篇文章名为《明惠帝出亡考证》,力证让氏一族是建文帝后代,但是这并没有引起考古学界的充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