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制度历史介绍(2)

最後﹐九品中正制更造成人才不振。九品官人法以九品論人才﹐上品出身者易成高官﹐下品出身困難。結果導致官人的登進﹐但以門第為根據。而這些高門子弟﹐又多半只能以家風世德或文學虛聲為華飾﹐而不能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或民族國家諸方面﹐有遠大的眼光﹐或政治的才能。品格方面﹐更是難有充份的修養。所以自整個歷史上的人才演進來看﹐兩晉南北朝除了佛教中人﹐或若干文學家和儒生外﹐可說是人才比較不振的時代。


總之﹐九品中正制是最初立法的本意﹐不過是一時權宜之計﹐但因施行時間一久﹐大小中正品評人物時﹐就不免瞻徇私情﹐愛憎由己。以致豪門大族所把持﹐不再復以品德學職為標準﹐只以門閥勢力的大小為高低了。

九品中正制的影響
一個制度的設立﹐往往由於舊制度喪失它的功能﹐有感於需要才設立的。九品中正制的設立﹐也不出這個原則。在創制之初﹐碓曾補救察舉制之流弊﹐可是新制設立不久﹐又弊病叢生﹐或發生變質﹐對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社會、經濟都有一定程度之影響。
就政治方面之影響而言:既鞏固了曹魏的政權﹐也矯正了察舉制的流弊。但亦導致門閥政治的出現。
九品中正制度建立後﹐中正由政府任命﹐把漢末大族名士操縱的評議﹐變為官家的品第。遂使士大夫的清議﹐被政府有效的控制。曹魏時代﹐便是用此制度鞏固其統治基礎。

在曹魏初﹐行此制的時候﹐由於能夠注重鄉里的清議﹐銓定方法的詳慎﹐吏部用人的便利﹐比東漢末年漫無標準﹐各自援引私人的陋習好得多。且中正品評﹐兼及在職的官吏﹐亦可把當時己濫用不能稱職的一批人清除出去﹐頗有移民間清議為政府政令的意味。故在初期碓具激濁揚清﹐提高官吏流品的功能。故《文獻通考》曰:「於時雖風教頹失而無典制﹐然時有清議尚能勸俗。」例如陳壽居喪時﹐使女奴為丸藥﹐為客所見﹐鄉里遂以為眨﹐由是而沉滯多年﹐可見碓能收效一時。

但是﹐九品中正制以家世、才德並列﹐而綜合二者定品﹐故家世一環﹐己成為定品時的一項重要依據。而且當中正者﹐幾全是世族。因此﹐世族便順理成章地把持選舉。《晉書‧段灼傳》云:「台閣選舉﹐徒塞耳目;九品訪人﹐惟問中正﹐故據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則當塗之昆弟也。」造成「上品無寒門」的門閥政治﹐寒士難有進身之機會。

就社會方面的影響而言:則是促成社會浮靡奢侈風習的出現﹐又形成社會階級的對立;此外促成譜牒之學的興起。
九品中正使高門大族壟斷仕途﹐致高門子弟不須建功立業﹐便可扶搖直上。故生活多尚清談﹐縱情聲色﹐生活腐化;而寒門欲高攀門弟﹐往往以財賄賂求婚士族﹐促成了社會浮靡奢侈的風氣。士族在社會上居優越的地位﹐而輕視庶族寒門﹐以致士庶不相坐語﹐不通婚姻﹐致社會上階級森嚴﹐士庶對立。更甚者﹐產生斥拒態度﹐如東晉南朝政府對南方士族﹐採排斥態度﹐南士也不願與之積極合作﹐致士著與僑民之間隔膜甚深。南朝政府的重要職位﹐如「僕射」之職﹐絕少由南士出任。士族寒門壁壘分明﹐是九品中正制流弊下的極不良影響。

九品中正制既鞏固了門閥政治﹐而士族為維持門弟血統的固定性﹐遂有辨別士族﹐和編寫「譜牒」的風氣出現。且家譜既可記載世系源流﹐又是士族被品評的根據。官位的高下﹐亦以家譜為憑。故宋齊以後﹐政府往往設專人負責掌管士族的家譜﹐譜牒之學便發展成為一種專門學問。

就經濟方面之影響而言:九品中正制使高門大族世居顯要地位﹐遂使世族壟斷經濟利益﹐貧富懸殊。
高門大族透過九品中正制而壟斷仕途﹐掌有特權﹐故土地與財產多集中高門大族手中﹐並享有免役的特權﹐經濟力量非常雄厚。三國時代﹐士族田地有餘﹐而庶民無立錐之地。降及晉朝﹐土地兼併愈烈﹐官吏可按官品高下佔田﹐豪族更得蔭民﹐以伙衣食客和佣客﹐而蔭民可免為政府力役﹐於是平民爭相賣身投靠﹐貴勢之家更盛。及永嘉喪亂﹐部份高門世族帶著部曲與賓客同行﹐在僑遷之中﹐仍不失其勢力。他們一面助晉室在江南重建政權;另方面籍口擁戴晉室名義﹐佔據新土﹐於是有擁有廣大的莊園出現。南朝時代﹐世族以封山固澤的兼併土地方式的作風不改﹐使世族的經濟勢力日益擴張﹐貧富懸殊的現象日益加深。

總之﹐九品中正制在實施方面﹐已不免有種種流弊。晉劉疏所云:「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魏書》又云:「中正所銓﹐惟在門第。」在中正官之徇私情﹐以致為豪門貴族所把持。「世族」、「寒門」的社會階級劃分﹐日益嚴重﹐形成南北朝之「門閥政治」。此種階級的清楚劃分﹐不但影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發展﹐就是對隋唐政治、社會亦留下極深遠的影響。即如唐太宗敕修《氏族志》﹐所引起的皇室與士大夫階級的衝突﹐山東舊家族與南方新興之激進進士之衝突﹐而引起之黨爭﹐莫不是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形成之根深蒂固之門閥觀念與社會階級劃分觀念所產生之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