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背景
清朝后期,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竭力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同时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民变四起。全国性的民变和爱国运动,表明社会已经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急剧动荡的社会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武汉当时是仅次于上海的城市,从1904年5月起,革命党人就在新军中进行革命宣传,从1908年起,革命组织在新军中进行活动,最初是“湖北军队同盟会”,后改称为“群治学社”、“振武学社”,最终定名为“文学社”。
经过长期努力,到1911年5月间,“文学社”在新军中已发展到3000多人,占湖北新军总人数的1/5。另一个革命团体“共进会”,也在湖北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1911年9月14日,这两个革命组织进行联合,蒋翊武、王宪章任正、副指挥,孙武任参谋长,刘公担任总理,请同盟会领袖黄兴、宋教仁、谭人凤来武汉主持大计。
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
清政府“铁路公有”政策的公布激起了民众的怒火,保路运动由此开始。其中四川的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1911年9月,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武昌新军的部分部队入川镇压,另一些部队调往宜昌、襄阳、岳州等地。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决定在中秋节(10月6日)起义,以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
但由于消息走漏,清朝当局采取全城戒严,起义指挥部临时决定推迟起义。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药发生爆炸,俄国巡捕捕获了起义所用的物品,并且将这一消息报告了清政府。10月10日湖广总督瑞澂实行全城戒严,下令大肆搜捕革命分子。最终起义总指挥部被清军破坏,还逮捕了刘复基、彭楚藩、蒋翊武等人。除此之外,其他几个革命党机关也陆续遭查,革命党人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10月10日晚,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值班排长陶启胜遇到士兵金兆龙、程正瀛,看见他们武装齐备,便前去训斥。金兆龙并不服气,进行反抗。程正瀛与之配合,开枪击伤陶启胜。随后革命士兵再次开枪,霎时全营轰动,枪声大作。立即鸣笛集合,击毙阻挠起义的军官,率领人马直奔要塞。革命党人罗炳顺、马荣等通过空中鸣枪提醒工程营起义,监守官逃之夭夭,革命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军要库。
深夜,炮队在蛇山、凤凰山进行炮火掩护,起义士兵对第8镇司令部和湖广总督府等处发起了猛攻。第8镇统制张彪奋勇冲杀,但无法冲出突围,只好逃至汉阳。总督瑞澂一听消息,马上逃跑。革命军很快占领了总督府。经过一夜的战斗,革命士兵占领了武昌城各官衙、城门。10月11日,武昌首义获得了成功。
10月11日,汉阳响应起义,占领了汉阳铁厂和兵工厂,清军全部溃败。11日晚,汉口士兵会同汉阳援军占领全城。12日,武汉三镇全部被革命军占领。武昌起义胜利后,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党人决定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宣统年号,采用的是黄帝纪元。
起义发生后,其余各省纷纷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已经有13个省和上海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了。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自此,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终于覆灭了。
辛亥革命胜利了,但是在政权更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有时有的革命党人将权力拱手让给旧官僚、旧军官;有时掌权后的革命党人很快就变为新军阀、新官僚。可以说,革命的发展速度快,但是基础不牢固。革命成果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没落的封建王朝的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它还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同时辛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掀起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地发动群众。这正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所在。总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到了旧民主革命的最高水平,并为后来的革命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