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会盟评价 历史上多伦会盟是谁主持的 多伦会盟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多伦会盟评价怎么样

1691年,康熙帝亲自主持了史上著名的“多伦会盟”,不仅成功的将外蒙古纳入清朝的版图中,还彻底了清除了两千多年来蒙古高原对中原威胁。那么对于这次的多伦会盟的评价又是什么呢?

多伦会盟

多伦会盟

首先在在会盟初期的时候,可以看的出来,康熙帝是一位很聪明的人物,他不仅善于把握时机、善于运用一些策略、还讲求实效。在抓住取得乌兰布通胜利、击退噶尔丹内犯之后的有利时机后,成功的利用喀尔喀蒙古内部的纷争,采取会盟的高招策略,来成功的解决了喀尔喀蒙古的难题。

在会盟过程中,通过一些行为举措,不难发现,康熙帝的雄才大略。他通过请罪、众议、赦免、赐宴、封赏等形式,成功的平息了喀尔喀两部的矛盾与纷争。还顺利推行了清朝的编旗、封爵,以及法律制度,对稳定喀尔喀蒙古的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通过多伦会盟,还加强了对中央集权的控制。可以说这一行为是康熙帝为国家的统一大业的建设任务中,立了一大功。

再者就是,康熙皇帝依靠自己的战略眼光,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以及恩威并施的政治手腕将外蒙古成功的纳入到了中国版图中,在此之后,他率领大军横绝大漠,一举击溃了准噶尔叛乱,并成功的收复外蒙古,从此泽彻底的解决了困绕中国几千年之久的北方游猎边患,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多伦会盟是谁主持的

关于历史上的多伦会盟,它不仅是清政府有效统治喀尔喀蒙古的转折,还是密切了内外蒙古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外族的侵略,对巩固清代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具有积极意义。那么关于这次的多伦会盟,它的主持人又是谁呢?

多伦会盟的主持人:康熙帝

多伦会盟的主持人:康熙帝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我们了解到,这一事件的主要主持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康熙帝。关于康熙帝,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以及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是康熙 。他在少年时期就登了基,在年纪仅有14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亲临朝政,一共在位有61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以为皇帝。

康熙帝在少年时期就凭借着自己的头脑挫败了权臣鳌拜,之后又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再者就是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保护了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此外,还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那么康熙帝为什么要创立"多伦会盟"呢?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清朝初期的时候,喀尔喀蒙古中出现了种的纷争,各个部落纷争不休,甚至还牵扯到了俄国干涉,以及噶尔丹的插手,事情也是相当的复杂和难处理。康熙帝面对喀尔喀内部的纷争,又不能依靠武装的力量来解决,只能协商调解。于是康熙帝为了为了加强对北方的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是就亲自来到多伦,来解决其内部的矛盾,所以才创立了"多伦会盟"。

多伦会盟主要过程分析

多伦会盟,可以说是乌兰布通之战的一个继续。据说在乌兰布通之战以后,清廷总结了对管理蒙古的经验教训,于是推行察哈尔蒙古盟旗制度,增加喀尔喀各部王公的数目,适当均衡各部的势力,以行政组织来调节各部之间的关系。那么关于多伦会盟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多伦会盟碑

多伦会盟碑

我们知道在康熙帝主持的多伦会盟,一共历经六天的时间,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

首先是会盟的第一天:主要派遣内大臣索额图来传达谕旨:其中要求土谢图汗写出认罪书,并承认自己的罪行。后来将认罪书发给与盟的各部首领,以此来求取各族的谅解与宽容。

第二天,真正会盟:在会盟过程中,经过各个喀尔喀王公贵族行三跪九叩礼之后,开始进行三项议程:

(一)赦免:就是康熙帝宣布赦免了关于土谢图汗的罪性,并将册文和汗印授予给了土谢图汗。

(二)承袭:赐封被土谢图汗杀害的札萨克图汗的亲弟策妄扎布来承袭他的兄弟为札萨克图汗。

(三)编旗:康熙帝答应喀尔喀贵族请求,重新对喀尔喀的旗帜进行编设。

(四)赐宴:康熙帝为了宴请这些各族宾客,于是进行了赐宴共约200桌的盛大宴会,

第三天,主要就是进行一些册封,其中包括了对各个人士的赏赐,之后又赐宴款待,再者就是完成了“皆执臣礼”的等级序列,实行清朝封爵制度和法律制度。

第四天:康熙帝身穿一身戎装,头戴镶有貂皮的头盔,佩带胯刀和弓箭,骑马绕场一周,进行大阅仪式。

第五天则是敕建汇宗寺,第六天则是康熙帝在喀尔喀王公贵族列队的跪送中,驾车回京。


多伦会盟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关于“多伦会盟”它又称做是“七溪会盟”、“多伦诺尔会盟”、“康熙会盟”,是康熙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而进行的一次管理事件。那么关于“多伦会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

主持会盟的康熙帝

主持会盟的康熙帝

首先关于“多伦会盟”的背景,那时是在明末清初的时期,在广袤的戈壁大漠的三面: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草原主要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是漠南蒙古,又称察哈尔蒙古;其二是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第三就是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

其中关于漠南蒙古问题早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时期就已经得到了解决。后来在康熙帝亲政后,主要面临的就是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的问题。另外,漠北喀尔喀蒙古也就是外蒙古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别是:车臣汗部(东部)、土谢图汗部(中部)、札萨克图汗部(西部),此外,他们基本上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据说他们早在皇太极的时期,就已经全体表示臣服。至于康熙朝出现漠北蒙古的这一问题就要从一桩血案说起。

根据历史资料的相关记载中,两个部落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他们的祖先原本是兄弟,相互之间都是非常的友善,可是后来却发生了两部关于大汗的血案。后来于噶尔丹插手,利用两部的矛盾,试图拉拢札萨克图汗,想要吞并土谢图汗部的目的,最后还发动了东侵喀尔喀的战争。康熙帝为了解决这一事件,他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喀尔喀蒙古内部的纷争,并同时采取会盟的计策,来解决喀尔喀蒙古的难题。

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的关系

根据历史的额记载,我们知道,康熙帝曾在多伦会盟过程中的举措,不近平息了关于喀尔喀两部的积怨与纷争,还推行了清朝的编旗、封爵和法律制度,稳定喀尔喀蒙古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国家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多伦会盟和避暑山庄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避暑山庄图

避暑山庄图

首先对于多伦会盟来说,它主要是康熙帝为了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而进行的会盟。因为由于清朝初期阶段,喀尔喀蒙古各部纷争越演越烈,甚至牵扯到了俄国干涉和噶尔丹插手,事情也是相当复杂。想要解决这一现象,又不能动用武力,于是康熙帝就只能亲自召开会盟,调解其内部的矛盾与纷争。当然其最终的结果也是尽人意的,最终为国家的统一大业又近了一步。

而对于避暑山庄来说,它主要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和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来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据说在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会有很多空余的时间在这里处理军政上的要事,并且还在此地接见来自外国的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可以说是,在这里发生了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还成为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