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国民党与共产国际 关系究竟如何?

中国国民党从1919年开始与共产国际发生的联系,持续了8年,到1927年结束了其第一阶段。总结这8年国民党同共产国际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孙中山带领国民党实行“联俄、容共”的政策,从组织建设、军事建设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等方面壮大了国民党,该党人数发展到号称100万。同样由于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也得到壮大,受到锻炼,党员从50余人发展到近6万名。应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第二,北伐是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环境下进行的,当初蒋介石主张北伐曾经遇到不小阻力,他坚持下来了,共产国际和中共也积极配合并做了许多工作。北伐使身为总司令的蒋介石逐渐走向权力的顶峰,在他带领下的国民党为国家统一作出贡献。 第三,蒋介石本来就有很强的领袖欲,加上在1923年亲眼见到共产国际推崇的一党专政的运作如何有效,党首专政下的苏联,官兵百姓如何步调一致,便生出艳羡,踌躇满志,一旦时机成熟,自己也要仿效之。后来的“清党”便是他为达到党首专政而实行的。即使国民党的一些老国民党员也批评他清党“出发点的不正”,“不是立在党上来清党,乃立在介石同志的身上来清党”;批评他“态度的暧昧”,“事实的荒谬”。“个人的拥护”,“站在个人身上……弄来弄去,总跳不出个人主义范围”。 蒋介石有意把中共完全清除出国民党,但是他不知道究竟谁是中共,于是清党成了镇压异己,导致白色恐怖的运动,仅1927年一年,江苏、浙江等13省和东三省被杀的就有近4万人,被投入监狱的为3万多人。况且“由于这场清党主要不是通过国民党组织力量进行的政治清党,而是借军警力量进行的一场血腥的武装屠杀,故各地滥杀无辜,几乎毫无节制”。国民党并没有因此而“清”,相反,其“贪污豪劣及投机腐化分子以乘机崛起……凡属踏实同志,受其诬陷摧残,几至与共产党同归于尽”。国民党员减少近一半。清党的惨烈是蒋介石政治生涯上极不光彩的一页。 共产国际错看了蒋介石,后者以其实际行动表明,他既不是什么“左派”也不是“中派”。国民党并没有因清党而强大,“除一部分国民党青年在这场运动中‘与共产党同归于尽’外,还有相当多的国民党人因清党而灰心,悲观失望,以至脱党”。清党前国民党的100多万党员,清党后仅剩下65万。在一定意义上他对待国共斗争这种你死我活的思路,导致的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第四,尽管国民党人同共产国际接触开始,就怀疑苏式理论和实践模式,认其不能运用于中国,从孙中山、蒋介石到国民党的赴苏使者,在莫斯科或在中国国内,都高唱三民主义,共产国际对此心知肚明,但囿于其“坚强信念”,一直以为十月革命理论与实践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便一方面坚持改造或用“楔子策略”分裂国民党,另一方面始终希望国民党迟早会“明白”并接受共产国际道路。但是后者拒绝“明白”,最终也没有“明白”起来。共产国际的节节退让便发生在这个争取与等待的博弈过程中。